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7 毫秒
1.
针对园本课程评价存在的问题,在推进“泉州海丝文化”园本课程建设过程中,以“关注过程、多元融合”为导向,建立了学习故事法、案例分析法、经验分享法、发展评价法等课程评价策略,优化了园本课程评价工作,助推园本课程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2.
在开发利用本土文化资源建设幼儿园课程时,整合特色各异的地域文化和幼儿的生活经验是一种有效策略。文章以人类学为视角,通过追溯河东盐文化历史发展,挖掘河东盐文化对幼儿的教育价值,以盐文化学术话语体系为科学依据,尝试建构了以“盐用文化”为脉络的幼儿盐文化图式。认为提升教师河东盐文化自觉、研发河东盐文化园本课程、创建儿童河东盐文化博物馆以及开展河东研学旅行等工作,可以促进幼儿积累盐文化经验、自我建构盐文化图式。幼儿园课程开发应该遵循河东盐文化的选择、重组、改造和传递的路径,才能形成一套回应幼儿盐文化图式需求、适宜幼儿学习和发展的园本课程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3.
立足贺兰山岩画文化构建园本课程,就是将贺兰山岩画文化中所蕴含的知识体系、行为方式等以非制度化的方式转换为幼儿园课程的具体内容。将贺兰山岩画文化资源要素与幼儿的发展需求有机融合,构建包括园本课程理念、课程资源、课程体系、课程评价制度等多个要素协调发展的园本课程。通过提升教师的本土文化自觉、增强幼儿本土文化体验、拓展园本课程的时空范畴、开展主题课程等实践途径来实现贺兰山岩画文化的园本课程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聚焦于幼儿园如何依托园本课程开发实现组织转型,建立学习型组织的问题。运用嵌入型个案研究的方法,在 纵向上以园本课程开发的历史脉络为线索,回溯梳理了个案园课程开发中不同的探索阶段。在横向上以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 理论作为分析框架,从共同愿景、团队学习、心智模式改善、自我超越四个实践展开的维度下描述分析,并且以系统思考的方式 整合呈现了园本课程开发中学习型组织的动态发展路径。发现,园本课程开发是建构学习型组织的有效载体,学习型组织的 建构是园本课程开发中实现的一项隐性的正向功能,它们相互依存,相互推动。以期为幼儿园课程领导力的提升和组织结构 转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我国幼儿园教育高质量发展客观要求各幼儿园高度重视加强幼儿体育工作与园本运动课程建设。以苏州市相城区黄埭实验幼儿园的实践探索为例,建议应积极借鉴KDL幼儿运动游戏课程理念,探索建立园本幼儿运动课程目标体系,着力建构园本幼儿运动课程内容框架,持续优化园本运动课程实施策略,多元协同开展园本幼儿运动课程评价。  相似文献   

6.
一、“节日文化”习作课程的建构基点 “节日文化”习作课程是一门操作性的课程,它的鲜明特点就是作文直指儿童生活——“节日生活”.包括本来就有的节日和精心创建的“节日”:直指儿童精神——快乐,体现“寓教于乐”的实质。“节日文化”习作课程将于儿童同构共生,携手共长。  相似文献   

7.
基于多元文化的幼儿园国际理解教育课程以“予幼儿观世界以理解、以包容、以友爱”为理念,既是中国响应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之号召、应对21世纪人才培养之挑战的应有之义,也是帮助幼儿适应多姿之世界的必然路径。为此,建构幼儿园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应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聚焦核心素养建构三维目标,课程内容应源自幼儿生活并到生活中去,还应深挖绘本和环境中的课程资源,以理解为核心、并依托三大活动形式实施课程,同时,采用表现性评价并辅之以档案袋评价的方式开展课程评价。  相似文献   

8.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园本课程是幼儿园按照国家与地方政府课程的基本精神而进行的课程选择、重组与整合而形成的适合幼儿园特点的个性化课程体系。本研究选择幼儿园园本课程内容的构建作为研究内容,以天津市河东区第八幼儿园的小、中、大班幼儿为研究对象,采用行动研究的方法,力求从“核心素养”的精髓和内容入手,重点解决建设教学活动资料库问题。基于核心素养的园本课程建设要以核心素养为指导思想。要把握核心素养精髓,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立足点,确立3-6岁各年龄段核心素养的具体内涵,继而本着“眼中有孩子,心中有内涵”的原则确定园本课程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  相似文献   

9.
多元文化视域下的课程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现代化的发展大大加速了全球化进程,全球化进一步促进了文化的多元性。多元文化主义坚持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强调建构多元文化的教育环境,培养所有学生进入多元文化世界的适应力与发展力,因而要求对一元文化课程予以改造,发展新型的多元文化课程,这种课程要求尊重和反映每个儿童的民族及性别文化传统及其相伴而生的文化体验,体现所有民族和性别群体的现实状况及其对社会发展的贡献。课程发展宜坚持多元视野、多样原则和个性指向,进行结构统整,将相互作用的各种文化内容整合起来,以适应社会多元文化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应时、取宜、守则、和谐”既是农耕文化的核心理念,也体现了农耕课程的核心精神。课程开发主体对农耕文化中具有教育价值的资源进行归类、提炼、加工与转化,构建和实施包含课程理念、课程制度、课程实施、教育活动、师幼互动、家园共育、园所环境等多要素有机整合的幼儿园农耕课程,旨在复育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1.
杨新荣 《新天地》2011,(8):43-43
园本课程是相对于“幼儿园课程”而言的一个概念。园本课程是幼儿园按照国家与地方政府课程的基本精神而进行的课程选择、重组与整合的适合幼儿园特点的个性化课程体系。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师资条件、幼儿园环境等)对幼儿园的课程进行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和新编。  相似文献   

12.
系统反思现代课程知识观演变的历史轨迹,把握其内在关联是为新基础教育课程知识观确立历史视野的重要途径。为此,以适应“新课程”为基本取向来构建一种相对稳健、适应性较强的新课程知识观,其内容大致如下:1.从课程知识的本质上看,课程知识应是以课程文本为平台的社会文化与学习者经验的复合。2.课程知识的价值定位:在自我解放发展与社会解放发展平稳推进指针下,建立动态的、“四价值”综合平衡的价值观格局。3.课程知识的学习:一种课程文化、课程文本、学习者主体的三体互动状态———“对话”中的“建构”。  相似文献   

13.
通识课程与大学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识课程与文化有着自然而然的联系。目前中国的大学通识课程薄弱是大学文化缺失的原因之一。对文化建构层面的重视以及“通识课程文化”建设的建议,也许能带来通识课程建设视野的拓展。  相似文献   

14.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生活性、社会性和开放性是其主要特征。因此,在教学中科学而又娴熟地运用开放式教学策略,不仅能将课程和生活、课程和社会有效链接,促进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建构,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问题的生成,促进学生对生活的体验,让课堂教学呈现出生机和生命力,而且也提高了品德课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5.
随着幼儿园课程改革逐步深入发展,课程园本化成为幼儿园课程的发展趋势。但幼儿园美术园本课程实施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文章主要对园本美术课程的选材内容进行探讨,并且对课程的设计理念、课程的组织以及课程的评价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方法和策略,有效促进美术园本课程的建设。  相似文献   

16.
当前园本课程开发不仅是农村幼儿园课程改革的需要,同时也是农村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为了有效地看清园本课程开发对农村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积极推动作用,有必要对农村幼儿园教师的园本课程开发阶段进行研究。同时,为了研究能够见微知著、小中见大,采用了个案研究的方法对一名农村幼儿园教师(王老师)参与园本课程开发的三个阶段进行了揭示,分别是:尝试期、发展期、沉思期,并对其开发之路进行了简单总结,在此基础上分析开发阻力以及提出开发对策,以期为其他众多农村幼儿园教师开发园本课程提供积极借鉴。  相似文献   

17.
当前一些受限于自身课程开发能力的幼儿园,更倾向于引进由市场开发的新课程作为园本课程开发的资源,并在引进与实施中极力达到生成新的园本课程。但从现实情况来看,幼儿园在引进与实施由市场开发的新课程中出现了课程理念偏差、课程评估工作欠缺、课程实施被动化、课程管理与建设不足、家长参与度不够的问题,从而违背了园本课程开发的初衷。树立正确的课程理念,科学评估新课程与本园的资源条件,积极进行园本教研与培训活动,并发挥家长群体的参与效用,是当前幼儿园引进与实施市场开发的新课程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8.
基于教师成长和专业发展的特殊教师教育理念,为了使学生成长为现代本科层次的特殊教育专家型教师,特殊教育专业需要建构起“模块整合式”课程体系。“模块整合式”课程,指向课程设置模块化、资源整合化、学习者成为行动研究者以及内容动态化,它由具有弹性和可整合的公共课程模块、教育理论课程模块、教师职业技能课程模块、专业方向与特殊需要教育课程模块,以及教育实践环节课程模块组成,表达着课程是学习者学习发展过程的理念,内含着“既是一种专业成长更是一种精神生活”、“从终结性的师范教育到终身性的教师教育”、“从培养学科专家到专家型教师的成长”等意涵。  相似文献   

19.
在新的时代里,世界各国纷纷在教育领域展开课程方面的改革。为了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重新建构高等师范院校学科课程体系也已成为我国教师教育改革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经过对高等师范院校学科课程体系现状分析,提出应“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核心”、“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以研究性课程为支点”建构新的高等师范院校学科课程体系,并依据“整体策略”、“整合策略”、“优化策略”等实施策略,保证新课程体系的建立与实施。  相似文献   

20.
徐越蕾 《成才与就业》2022,(S1):145-147
2017年9月,教育部印发《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明确了开设综合实践活动的具体要求。纲要指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从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转化为活动主题,通过探究、服务、制作、体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跨学科、实践性课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