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由于我国环境问题的根源在于政府的不作为、乱作为,而且从人民主权论、环境资源的公共物品属性以及善治理论等理论逻辑起点和减少“环境移民”、驳斥“中国环境威胁论”叫嚣的现实需要出发,都应该由人大对政府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进行终身追究,根据环境危害的大小追究不同的责任.  相似文献   

2.
城市化发展中废旧电子产品跨区域治理成为重点社会问题,协调政府间关系、促进地方政府协同治理废旧电子产品显得尤为重要。区域环境整体性要求地方政府在治理中共同努力,然而地方政府责任界定不清晰、"理性经济人"特性和监管机制不完善导致废旧电子产品协同治理陷入困境。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不仅要完善协同治理与生态补偿机制,建立有效的区域协同治理机构,而且要健全废旧电子产品治理法律体系,推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度。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置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高度作出具体部署,明确: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再次强调: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深刻领会和有效贯彻这些重大决策部署,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科学认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  相似文献   

4.
案件质量终身负责需要以错案责任追究制度为依托,而现行刑事错案责任追究制度实践中的负面形态影响了司法独立,损害了法官的合法职业权益。因此,确立错案标准、错案追究主体及程序,是完善我国刑事错案责任追究制度的应然路径。  相似文献   

5.
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型的文明形态,已然成为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直接相关的重要内容,这就要求政府必须发挥主导作用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职能和责任。为了应对环境问题全球化和适应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生态文明建设视野下的政府治理必须创新。首先,改变政府治理理念,加强生态教育宣传;其次,调整政府职能体系,建立多元主体参与机制;最后,完善政府治理的生态绩效考核机制,加强生态监管能力。  相似文献   

6.
生态文明建设中企业实施绿色责任的现实意义和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绿色责任理念融入企业的管理实践中,既是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时代要求,也是企业自身长远发展的制胜法宝;既有助于人类与生态环境之间建立和谐的关系,也利于降低社会成本,提高社会资源配置效率。当前,企业实施绿色责任的路径主要是:企业应树立绿色责任意识;建立健全绿色责任管理;推动绿色责任文化建设;营造绿色责任品牌;建立绿色责任形象。  相似文献   

7.
全球化的生态环境危机对传统环境规制的治理思维、制度设立和规制效果提出挑战。完善生态法治建设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保障,但现有的理论研究较少。本文基于生态法治建设的哲学经济学基础理论进行探析,指出生态环境制度的建立缘于环境问题的“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要想建立科学合理的生态文明法治体系,必须综合考量其哲学经济学基础和价值目标取向,以实现生态环境制度的有效供给,进而指导服务生态文明法治建设。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大创造性的提出"五位一体"的总体发展布局,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其中,建设"美丽中国",这充分体现了保护生态环境,推进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意义。在此思想的指引下,企业作为生态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部分,其环境责任建设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当前我国的企业环境责任建设仍存在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建设与完善,这需要政府、企业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9.
政府环境责任追究制度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是当前环境保护领域政府失灵、执法不力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国政府环境责任追究制度的缺陷主要表现为环境基本法对政府环境责任定位不当、诉讼救济制度缺失和轻视对政府环境责任的追究3个方面。通过对政府环境责任性质的厘定,提出完善政府环境责任追究制度的建议:环境基本法权责的重新定位,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重视对政府环境责任的追究。  相似文献   

10.
我国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包括了在生态文明理念下建设新农村和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两个方面.新农村建设中将人与自然的关系纳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中来统一考虑,将资源的接续能力和生态环境的容量作为经济建设的重要依据,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相互推动、相互协调.建设农村生态文明,就是要生态文明的观念落实到农村的企业、家庭和个人,建立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走出一务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和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道路.  相似文献   

11.
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在《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首次提出了"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旨在通过该制度的构建规范行政决策权的行使,提高政府依法行政水平。本文通过考察该制度目前在实践中的实施现状,研究了重大行政决策终身追究制度涉及的主要法律问题,以期能够进一步设计和完善该制度的具体内容,促使行政机关的行政决策能够实现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形式,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发展的基础。人类所处的生态环境系统和政治系统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生态环境问题不仅会危及经济的发展和繁荣,而且能诱发政治冲突,影响一国的政治稳定。因此,中国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应注重生态文明导向的政治发展:构建完善的政府生态责任机制,实施绿色新政;建立健全生态环保制度,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发展基层民主,激励社会公众环保深度参与,实现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生态治理;公正协调环境利益冲突,保证生态公平,以使中国的生态环境治理和政治发展取得双进展。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逐步形成。习近平从人类史高度强调生态文明的历史趋势和时代意义,阐述生态文明的重要意义,凸显其全局性地位,系统强调生态问题的刚性约束,把生态文明建设上升为党的执政主题和政府责任,坚持对生态文明的系统性认识,提出了建设的总体要求。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是对人类生态文明发展趋势的自觉顺应,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创新应用,是对生态文明和环境建设规律的理性认识以及对党的执政思想的丰富拓展。在实践中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需要把握历史大势,推动理论创新,着力实践落实。  相似文献   

14.
湖泊流域生态治理政府责任机制是指为实现和维护政府生态职能,保障公共利益,通过制度安排而形成的政府生态责任系统内各责任主体之间构成完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的循环体系。湖泊流域生态治理政府责任机制建设要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指导,明确总体要求,并通过优化责任履行机制、健全责任保障机制、完善责任评价机制和构建责任追究机制等方式实现。  相似文献   

15.
习近平生态文明体制改革重要论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习近平生态文明体制改革重要论述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按照系统论的观点改革国家管理部门,按照“两山论”的观点改革核算制度等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思想;二是政府主动担当责任,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构建社会治理机制等生态文明机制设计思想;三是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体制改革重要论述具有鲜明的理性思维、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等特色。习近平生态文明体制改革重要论述的历史贡献在于:构建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等重要范畴,丰富发展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方法论思想,推动建立了我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整体性框架。  相似文献   

16.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已成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迫切任务。生态环境意识、环境法律政策、环境行政执法和司法等诸多因素,制约了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公众参与、生态补偿、环境责任及纠纷解决问题是生态文明建设中面临的难题,应通过建立和完善公众参与机制、生态补偿机制、生态安全预警应急机制、ADR争端解决机制等环境法治保障机制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17.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与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近年来政府开展了一系列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但目前西部地区的环境仍呈总体恶化趋势。造成西部地区环境恶化的原因很多,既有自然的因素,又有人为的原因,还有历史上的因素等等。就目前的情况来说,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方面的法律法规陈旧、操作性差,相关政策还不完善,相关机制还没有完整建立,作为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因此应当从各方面加以考虑。生态文明制度的建设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转变政府职能,二是转变生态观念,三是建立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机制,四是建立完善相关的经济机制。  相似文献   

18.
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导致我国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城市发展超过生态承载力、环境质量日益不宜居、能源资源产出的低效率以及对生态利益享受和生态环境成本责任分担不公平等,成为制约我国城市化科学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因素。经济增长至上的发展理念是城市生态问题的根本原因,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是生态问题累积的关键所在,生态环境责任承担不到位进一步加剧了环境质量的恶化。为了让城市化进程符合发展规律,需要确立以生态红线为顶层约束的可持续理念、建设"经济-生态-民生"相协调的城市宜居环境、提高生态文明建设的生态效率,以及促进城市与相关利益主体的生态公平是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城市化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战略决策,政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导,生态责任是其重要的责任。针对和谐社会建设中边疆民族地区政府生态责任缺失现状,从生态文明观引导、生态制度制定、生态经济发展、加大执法力度以及生态主体多元化等方面阐述了边疆民族地区政府应承担的生态责任。  相似文献   

20.
生态环境损害是对环境生态功能、生态服务的破坏与损伤,其实质是侵害了不特定主体所享有的环境权益。环境权益虽为不特定主体所共享、共用,具有公共利益的属性,但对于每一个特定主体而言,不能因此否认其对环境权益的享用状态。我国《民法典·侵权责任编》将生态环境损害纳入其救济范围,实际上是肯定了侵权法对环境权益的保护,确立了生态环境损害的侵权法直接救济模式。相对于通过人身、财产损害救济生态环境损害的间接救济模式而言,直接救济模式不仅是侵权法对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理念的回应,是贯彻我国《民法典》“绿色原则”的内在要求,更重要的是其能有效克服间接救济模式的弊端,为生态环境损害救济提供实体法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