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代理问题是公司治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文章选取2008-2012年核电及相关行业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私有收益的视角分析了大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利益冲突问题。通过实证分析,发现:管理层权力越大,其获取的私有收益越高;大股东控制权的大小会影响管理层权力与私有收益之间的关系;通过对私有收益的分解,还发现在大股东绝对控股的情况下,非货币性私有收益与管理层权力之间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
与传统的股东与管理者委托代理关系不同的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即第二类代理问题)成为近年来公司金融领域的研究热点。控制权私有收益问题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就是对其水平高低进行测定。文章在评述大股东控制权私有收益计量模型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从中国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对计量模型产生影响的角度,对大宗股权转让溢价模型(BH模型)进行分析与修正,提出测度控制权私有收益的股改前模型和股改后模型。  相似文献   

3.
控制权私有收益性质的界定影响到控制权的价值取向.既有的文献认为"控制权私有收益等于大股东对小股东的侵害".通过对国内外文献对控制权私有收益相关研究的进展分析,认为"侵害论"无法完全解释脱离股权结构的控制权争夺现象,公司控制权事实上已经成为一种独立的经济权利.掌握或行使这一权利必然存在合法的利益.这种理解对于更好地发挥大股东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促进证券市场更健康地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对股权集中的市场环境下金字塔控股结构与企业投资效率的理论与实证进行了系统性回顾。回顾中发现,在大股东与中小股东的代理冲突下,企业普遍存在着非效率投资行为,这些投资行为主要跟控制权私有收益、自由现金流、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会计信息质量和资本结构有关,而这些影响因素又无不与金字塔控股结构中的终极控股股东性质、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分离度、金字塔层级等有关。进一步指出,以后在研究金字塔控股结构和企业投资效率时,应该将控制链条数、控制性大股东持股比例和制衡性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也考虑进去。  相似文献   

5.
在公司治理中,大股东拥有控制权优势,从而为其侵害中小股东利益提供了便利条件。同时,大股东也有可能通过加强监督等行为为提高公司价值做出贡献。利用中国证券市场研究数据库(CSMAR)中国上市公司中的34个有效样本,以控制权交易价格和小额股权交易价格的差额估算控制权私有收益,以总资产现金收益率(RCF)作为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衡量指标,研究结果表明,大股东在获得控制权后,对公司所做的贡献为正,贡献度为13.01%,但侵害度也达到6.9I%。由此可见大股东治理具有双重效应:努力监督减少经理层的代理成本有利于公司业绩的改善,但利用控制权为自己谋取私利也损害了公司价值。因此,对大股东的监督努力进行合理的补偿以强化其积极作用,并且防止大股东侵占中小股东利益以弱化其消极作用,是完善公司治理机制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6.
攫取控制权私有收益是导致大股东对小股东进行侵害的主要动因。目前理论界对我国控制权私有收益的研究较为贫乏,而且现有的文献中所使用的测量私有收益的方法也存在一定缺陷。在研究中,首先概括了国内外现有关于度量控制权私有收益的不同方法,然后对现存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及评价,最后在对现有计量方法进行改进的基础上提出适用于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私有收益的计量方法并对其应用进行理论上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交叉上市是世界经济一体化的重要表现之一.从交叉上市的价差解释出发,对交叉上市的动机理论进行综述,并从股利政策、公司控制权、公司治理、会计信息质量以及长期绩效5个方面对交叉上市的影响进行阐述,最后基于当前研究存在问题与矛盾,从粘合效应的细分以及控制权私有收益的辩证视角对进一步的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8.
大股东在公司治理中表现出支持与掏空两种不同的作用,分别对应着两种不同收益:控制权收益和超控制权收益。控制权收益作为对大股东对支持公司发展所作贡献的一种补偿,而超控制权收益则代表侵害所得。在降低大股东侵害所得的内部和外部公司治理机制中,包含法律在内的外部治理机制所起的作用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9.
如何有效约束大股东掏空行为是公司治理学术界与实践界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传统的委托代理框架遵循母子公司"自上而下"的单向治理逻辑,忽视了子公司的自主性及其"自下而上"的制衡能力,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子公司及其中小股东利益保护问题。尽管单向治理范式已经受到学者的质疑,但子公司通过何种方式对母公司产生制衡亟需进一步探索。文章基于前景理论的核心观点,运用2012—2017年中国上市子公司的平衡面板数据,采用多元回归方法验证了子公司管理者异质性对大股东掏空行为的影响,阐释了子公司"自下而上"制衡作用的实现路径、弱化因素及其作用边界。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子公司拥有能力较强的管理团队能够显著抑制大股东掏空行为。一方面,能力较强的管理者可以为大股东带来更多的控制权共享收益,限制了其控制权私有收益的获取,另一方面,也能够更加有效地识别与监督大股东的掏空行为,进而起到对大股东"自下而上"的制衡作用。作为具有双重效应的情境变量,CEO声誉及CEO与母公司关联度在中国情境下的负面效应更为凸显,二者均会弱化管理者能力对大股东掏空行为的制衡作用,即在子公司CEO声誉水平较高、子公司CEO与母公司关联度较强的情境下,子公司管理者能力对大股东掏空行为的抑制作用较弱。在拓展性研究中,根据子公司股权集中度与股权制衡度进行分组,对不同股权结构下子公司管理者能力的制衡作用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在低股权集中度与高股权制衡度的样本中,子公司管理者能力对大股东掏空行为的抑制效应显著,而在高股权集中度与低股权制衡度的样本中,即在大股东拥有较多的控制权,其他股东对大股东的制衡作用较弱的情况下,子公司管理者能力对大股东掏空行为的抑制作用难以显现,进一步揭示了子公司管理者能力的作用边界。经过工具变量法、分组回归、替换变量等稳健性检验与内生性处理之后,原结论依旧成立。研究结论补充和丰富了管理者能力在公司治理领域的研究,突破了传统"自上而下"单向治理理论的观点,验证了子公司"自下而上"制衡机制的可行性,为解决以大股东机会主义为特征的第二类代理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与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0.
大股东超控制权收益与合理控制权收益实现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涉及大股东的成本从性质上可以分成两种:大股东的私人成本和公司成本.由于大股东私人成本的存在,造成了事实上的大股东与小股东同股不同权现象.因此大股东有动力寻找控制权收益来补偿其私人成本并获得回报,以实现事实上的同股同权.超控制权收益论对大股东侵害小股东利益问题提出了新的解释,该理论提出股权现金流权和控制权现金流权的获得途径和载体.  相似文献   

11.
企业所有权问题应当是法学予以详细研究的问题,但传统的民法所有权理论却并不能用来解释、解决这一问题。借鉴制度经济学关于企业所有权问题的理论,以比较为基础从法学上对企业所有权进行初步的界定,该权利是所有人对企业享有的最终控制权和收益权。  相似文献   

12.
由大股东单独占有、不在所有股东之间按比例进行分配的价值统称为控制权私有收益,大股东按持股比例分享的控制权共享收益、产业集团内部减少的交易成本等是控制权成本合理的补偿途径。在现实公司制度环境中,大股东通过占有小股东"搭便车"所得的共享收益来补偿其控制权成本是不合法的。法律保护小股东"搭便车"所得可以理解为对小股东面临的被侵害风险进行的补偿。  相似文献   

13.
论经营者控制权激励下的企业非效率投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企业控制权是企业的重要决策权,拥有控制权能够使经营者获得各种控制权收益。控制权收益的损失所具有的不可补偿性使得经理人在经营管理活动中,具有对控制权收益攫取和维护的激励,因而在财务决策中更多地体现其自身利益最大化目标,而非股东价值最大化,反映在企业投资领域就是各种非效率的投资行为。  相似文献   

14.
获取控制权的私人利益是股权集中的主要原因。在公司的控制权配置中,大股东拥有的控制权优势,使其具有了获取控制权私人收益的能力,同时,在大股东与小股东之间存在的委托代理关系,又使大股东具有了谋取控制权私人收益的动力。改进上市公司投票制度,限制大股东的投票权可以从根本上减少大股东的控制权私人收益。  相似文献   

15.
企业控制权内涵及配置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企业控制权是现代企业契约理论的一个重要方面 ,它与企业索取权共同构成了企业所有权的主要内容。对企业控制权的准确理解是构建科学治理结构的基础。该文从科斯的契约理论入手 ,详细分析了企业控制权的内涵和制度特征 ,并指出企业控制权应成为企业所有权的核心。  相似文献   

16.
为优化公司股权结构和内部治理结构,规范内外部环境,提高企业价值,从第二类委托代理视角出发,以终极控制权结构的特征变量:终极控股股东的现金流权、终极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分离度、终极控制权性质和终极控股股东控制链层级入手,研究在股权集中的控制权结构下,终极控股股东的经营决策对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从理论上探究了导致控制权私利现象的原因,并对财权配置、控制权私利和外部治理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控制权私利现象源于财权的不合理配置,对称、集中和制衡的财权安排有利于减缓甚至消除控制权私利现象,外部治理在抑制控制权私利的同时也降低了企业的财务运行效率,是一种以效率换公平的交易行为.  相似文献   

18.
公司股东内部,大股东凭借其控制地位攫取控制权收益,产生了大股东掠夺问题.文中分析了大股东掠夺的手段及危害,揭示了大股东掠夺问题产生的因素,指出我国大股东掠夺问题严重与资本市场发展不规范密切相关,并相应地提出了约束大股东掠夺行为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资本结构与公司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激励和产权角度研究资本结构 ,资本结构问题实际上包括了现金流量配置和控制权的配置 ,而控制权的配置正是企业治理结构的核心 ,因此资本结构的选择决定着企业治理模式的选择。企业的资本结构影响经理、股东、债权人的激励和行为 ,影响企业破产发生的成本。改变企业的融资方式必然要改变激励和行为 ,而激励和行为的改变最终要改变收益和企业价值。  相似文献   

20.
在对大股东类型做出界定的基础上,本文通过构建“大股东类型一实际控制权配置模式一控制权私人收益”分析框架,理论分析了大股东类型与大股东控制权私人收益的关系。选取了我国上市公司发生的共231项涉及控制权转移的大宗股权转让交易为研究样本,实证考察了我国上市公司的大股东类型与大股东控制权私人收益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1.国有资产管理机构攫取的控制权私人收益显著为负;2.国有企业攫取的控制权私人收益近似为零;3.民营企业攫取的控制权私人收益显著为正;4.国有资产管理机构攫取的控制权私人收益最小,国有企业居中,而民营企业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