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网络文化暴力特征、类型及实现路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互联网对人们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影响逐渐强化,网络文化暴力将成为暴力谱系中日益醒目和重要的类型.在当下所提及的"网络暴力"本身是不存在的,而应该说的是"网络文化暴力".网络文化暴力是在当前网络文化正负效应讨论之中表现出的一种必要的质疑形式.从某种程度来讲,网络文化暴力构成了理解和谐与秩序网络文化存在的前提.网络文化暴力策略的中心不是建立身份问题,而是通过逃避限制而实现限制的问题.网络文化暴力凭借其多向途径实现着自己的权力意志.  相似文献   

2.
网络视域下的文化丰富多彩而又内容庞杂,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青少年正处在心理发育期,缺乏对多元文化的选择和判断能力,很容易受到网络消极文化的影响导致道德失范.实现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模式,构建现代德育观,对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实现网络德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诸多影响因素中,尤以"后喻文化"、"道德相对主义"、"多元价值信息"、"可公约性极低限"、"文化霸权"等影响更为明显和重要。经过对其影响机理的深入解析,并结合当前我国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我们可以通过加强队伍建设、加强理论研究、加强网络文化建设、精心设计教育内容、合理借鉴国外研究成果等路径,提升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4.
对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适应网络文化的发展,推动由探索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问题向探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性"问题的转换,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教育管理者面临的新的课题.为此,应当积极探讨网络文化发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心理行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在矛盾等方面的规律性,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体系,努力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推进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  相似文献   

5.
媒介新技术:互联网与当代生活方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义彬文从"分割与拼贴"、"真实与虚拟"、"全球与地方"等不同向度,集中分析了传播新技术的文化影响,主张以社会化的方案与规划而非纯技术手段来应对这种文化挑战.张卓文以中外媒体广泛关注的网络事件为研究个案,探讨网络监管与网络暴民之关系、公众对网络监管之态度,并在联合国互联网治理的理论框架下,强调以网络治理取代网络监管.王勇文分析了传播新技术所建构的新媒介环境,以及新媒介环境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并从优化媒介资源配置、严格媒介管理、加强传媒职业道德建设、提高公民的媒介素养等维度,倡导构建健康的媒介环境.刘中望文从"自媒体"、新"社群主义"、新公共性等角度,探讨了互联网对当代生活方式的多种影响,强调对其研究要突破"可能性"、"实在性"这两种逻辑视角.  相似文献   

6.
石义彬文从"分割与拼贴"、"真实与虚拟"、"全球与地方"等不同向度,集中分析了传播新技术的文化影响,主张以社会化的方案与规划而非纯技术手段来应对这种文化挑战.张卓文以中外媒体广泛关注的网络事件为研究个案,探讨网络监管与网络暴民之关系、公众对网络监管之态度,并在联合国互联网治理的理论框架下,强调以网络治理取代网络监管.王勇文分析了传播新技术所建构的新媒介环境,以及新媒介环境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并从优化媒介资源配置、严格媒介管理、加强传媒职业道德建设、提高公民的媒介素养等维度,倡导构建健康的媒介环境.刘中望文从"自媒体"、新"社群主义"、新公共性等角度,探讨了互联网对当代生活方式的多种影响,强调对其研究要突破"可能性"、"实在性"这两种逻辑视角.  相似文献   

7.
媒介新技术、新媒介环境与青少年社会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义彬文从"分割与拼贴"、"真实与虚拟"、"全球与地方"等不同向度,集中分析了传播新技术的文化影响,主张以社会化的方案与规划而非纯技术手段来应对这种文化挑战.张卓文以中外媒体广泛关注的网络事件为研究个案,探讨网络监管与网络暴民之关系、公众对网络监管之态度,并在联合国互联网治理的理论框架下,强调以网络治理取代网络监管.王勇文分析了传播新技术所建构的新媒介环境,以及新媒介环境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并从优化媒介资源配置、严格媒介管理、加强传媒职业道德建设、提高公民的媒介素养等维度,倡导构建健康的媒介环境.刘中望文从"自媒体"、新"社群主义"、新公共性等角度,探讨了互联网对当代生活方式的多种影响,强调对其研究要突破"可能性"、"实在性"这两种逻辑视角.  相似文献   

8.
石义彬文从"分割与拼贴"、"真实与虚拟"、"全球与地方"等不同向度,集中分析了传播新技术的文化影响,主张以社会化的方案与规划而非纯技术手段来应对这种文化挑战.张卓文以中外媒体广泛关注的网络事件为研究个案,探讨网络监管与网络暴民之关系、公众对网络监管之态度,并在联合国互联网治理的理论框架下,强调以网络治理取代网络监管.王勇文分析了传播新技术所建构的新媒介环境,以及新媒介环境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并从优化媒介资源配置、严格媒介管理、加强传媒职业道德建设、提高公民的媒介素养等维度,倡导构建健康的媒介环境.刘中望文从"自媒体"、新"社群主义"、新公共性等角度,探讨了互联网对当代生活方式的多种影响,强调对其研究要突破"可能性"、"实在性"这两种逻辑视角.  相似文献   

9.
网络文本的“互文”特征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文"及"互文性"是20世纪西方解构主义一个重要概念,网络时代为网络文本的互文性赋予了更加深刻的内涵.网络文本的互文活动建立在网络媒介不同于传统媒介的基本特征和运行规律上.网络传播的交互式、虚拟性和多媒体是网络文本互文活动的特性和基础;网络传播的超时空、超链接、超复制是网络文本互文活动的中介.网络文本的互文活动有利于传播者与接受者之间的沟通;有利于推动大众文化的建设;有利于促进艺术门类的交叉和融合;有利于对传统文化的扬弃、继承和发展,促使各种异质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整合.  相似文献   

10.
网络文化有两方面的含义:网络的文化特性和文化的网络形态.网络文化存在着一元与多元的悖论,这是任何事物都具备的二律背反现象.在多元文化羽翼的掩护下,网络文化的一元化也在凸显.而以美国为典型的发达国家正滋生着"网络霸权帝国"的根芽.先进科学技术以及美国文化的内核思想极大的促成了这种一元扩张的特性.  相似文献   

11.
网络文化传播中的人文精神缺失与重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Internet的发展与传播,一种以网络传播为特征的新的文化现象———“网络文化”在全球兴起,并给传统文化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其中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的影响,而人文精神的缺失就是严重的负面影响之一。本文分别从网络文化对人的思维能力、人格心理、人文情感以及语言表达等几个方面的影响论述了人文缺失的状况。同时针对网络文化的人文精神重建进行了以下三个方面的思考:其一,构建网络文化重建工程;其二,加强网络文化人文教育;其三,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网络使用意识。  相似文献   

12.
互联网的发明和应用给人类生活各个方面带来巨大影响.在思想文化方面,网络为人类创造了新的文化载体,促进了全球的跨文化交流和文化的个性化发展,对文化的社会化进程带来影响.网络应用给社会生活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促使人们进一步从人文角度对技术发展进行反思.理性认识网络与当代社会文化发展的关系有利于更好的发挥网络促进人类文明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由于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业务不断挤占,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基金明显冲击着商业银行。介绍了余额宝的概况,对其初期的运行和当前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论述了其与商业银行的博弈,总结了互联网基金类的金融产品的效应,并对互联网金融产品与商业银行的未来进行了评析。  相似文献   

14.
网络语言与虚拟生存三面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考察了网络语言的类型、特性以及在本体论层次上对虚拟生存体验的意义。互联网生成了新型的文化形态,网络中的语言规范必然发生某些变异。同时,由于网络剥夺了人们的诸多物质的和社会的属性,网络中的个体存在最主要的自然属性就是语言和表达,这或许将影响人们的存在观念和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15.
面对海量的网络信息,网络搜索引擎越来越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根据调查统计,证实了网络搜索引擎对大学生会产生巨大影响。对此,通过从理论上分析网络搜索引擎对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提出了发挥网络搜索引擎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具有积极作用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6.
论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正在改变着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维方式,影响着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本人在研究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的基础上,探讨了如何利用网络加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7.
随着网络的快速普及与发展,网络精神文化作为一种新的文化表现形式,对大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如果缺乏积极健康的教育引导,大学生很容易在网络中迷失方向.因此,大学生网络精神文化的培育,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原则,以构建民族性、科学性、交互性的网络精神文化,为大学生成长与发展提供优...  相似文献   

18.
营造良好网络环境做文明上网的大学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分析了网络传播及其特点;论述了网络传播对大学生的双重影响;对大学生利用网络传播提出了明确要求.  相似文献   

19.
网络对青年社会化的负效应及其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化已经逐渐社会化.网络作为一种媒体,对青年必然产生一定的影响.从网络的特点入手,分析网络对青年的学习、生活、心理等产生的影响,并对由此产生的负效应加以剖析.在此基础上,指出政府应制定相关法规,计算机网络部门应采取措施对网络进行安全管理;人们对网络社会中青年社会化的概念应有新的认识,促进青年社会化健康发展;作为社会文化一部分的网络文化,应发挥各方面的积极作用,以推动青年的社会化.  相似文献   

20.
计算机与互联网络的迅速发展,极大地影响了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意识形态.针对此情况,分析了计算机与互联网对大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的影响,并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包括树立现代化教育观念,发挥"三育人"作用;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加强校园文明建设;加强素质教育及加强教育与管理等7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