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幸福感研究已经成为当代心理学研究中的热点。幸福感的研究取向经历了从主观幸福感到心理幸福感再到社会幸福感的发展变化,幸福感的概念、内涵被不断的丰富、扩展,幸福感也不再被理解成是单一成分的,其复杂性和多面性开始为研究者所揭示。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和社会幸福感三者之间相互联系,为幸福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幸福感的重视,有关老年人幸福感的调查研究也逐渐增多。为了解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性别差异,本文运用元分析的方法,对老年人的幸福水平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男性和女性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平均效应值为0.02,95%置信区间为-0.04-0.08,男性和女性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没有显著差异。此外,样本量、地域、发表的年代、采用的量表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效应值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影响高校教师主观幸福感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个方面从发,阐释这些因素之间的作用机制,并希望引起社会对高校教师主观幸福感的关注.  相似文献   

4.
探讨压力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是如何。压力与幸福感的界定多样,压力最初被认为是身体对任何环境要求的非特异性反应,目前被认为是个体认为自己无法应对环境要求时产生的负性认知和情绪状态。幸福感的界定不断发展,从被定义为是个体对生活的认知评价、正性负性情感,到被认为是认为自己是不是一个快乐的人,再到最新的定义正在体验积极的情感、在投入生活、追寻目标感和意义感。压力和幸福感的关系可以表述为:压力对幸福感的负面影响和幸福感对压力的缓冲。  相似文献   

5.
陈亮  孙谦 《人才开发》2008,(12):12-13
主观工作幸福感与周边绩效的关系是人力资源管理学科近年来新出现的研究方向。自从Diener为主观幸福感做出了定义之后.国内外掀起了研究的热潮.其中我国学者邢占军、孙凤都做了大量的实证研究.但他们的研究都仅限于居民的主观幸福感,而未能涉及工作方面;同样,对于周边绩效的研究.笔者也未能找到与主观幸福感相关的论题。  相似文献   

6.
人格是一个人的固有的心理行为模式,主观幸福感指示着人的幸福水平,本文旨在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本文对人格和主观幸福感的理论都有详细介绍,对二者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青少年人际关系、偶像崇拜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以期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采用青少年偶像崇拜问卷、人际关系问卷和主观幸福感问卷对重庆市五所中学的468名在校生进行问卷调查.通过本次调查家长和老师能正确对待青少年偶像崇拜、在人际关系和主观幸福感方面给予正确引导.  相似文献   

8.
职业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从事的专门业务和对社会所承担的一定职责,它是专业分工的体现更是一种精神追求,决定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在生活中,向往和选择某种职业是人生的必经历程,择业心态渗透在职业理想从确立到实现的整个过程中、是由社会个体心理机制和价值取向为主导的择业心理和择业态度的综合反映。理想职业的选择即职业理想的确立和实现存在着矛盾和冲突:一方面,职业理想是人们希望从事某种职业的主观愿望,它受社会个体的个性心理品质、自我认知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带有鲜明的主观性,从而使社会个体的择业兴趣、择业动机、择业意向有较大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相似文献   

9.
职业幸福感和情绪劳动是现代职场生活中重要的概念。职业幸福感代表个体在工作中的幸福和满足程度,而情绪劳动涉及管理和表达工作中产生的情感。尽管这两个概念看似截然不同,但它们之间存在深刻的相互关系。情绪劳动的高强度和负面情绪表达可能降低职业幸福感,而积极情绪表达和情感劳动的适度管理则有助于提升职业幸福感。为实现更好的平衡,个体可以通过情绪管理技巧和积极心态来应对情绪劳动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也可以通过寻找工作中的意义和满足感来提升职业幸福感。  相似文献   

10.
涂海燕  龚丽 《人才瞭望》2007,(10):55-56
心理契约违背(psychological contract Violation)是“个体在组织未能充分履行心理契约认知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情绪体验”。它以员工的认知为基础,并受到个体经验、价值观等因素的影响,具有明显的个体主观色彩。由于心理契约违背既有客观事实因素,又存在较强的主观因素,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把心理契约违背分为客观心理契约违背感和主观心理契约违背感两种类型。客观心理契约违背感是指员工基于对心理契约违背事实的认识基础上产生的情绪状态和心理感觉。[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矫冬梅 《人才瞭望》2016,(17):39-40
主观职业障碍是指个体感受到的现在存在的或是将会遇到的与职业有关的障碍。研究表明,主观职业障碍会对个人的职业选择和职业适应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对主观职业障碍的定义、结构、测量等相关的国内外理论进行梳理,并据此提出了现存关于该领域研究的不足,以及对未来研究的展望,目的是给未来关于主观职业障碍以及择业、就业、人力资源等方面的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2.
高立 《人才开发》2009,(11):44-46
人事管理无非就是解决个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社会团体之间,以及社会团体与社会团体之间的行为规范之准则。这种协调个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社会团体之间,以及社会团体与社会团体之间的行为规范之技能就是人事管理之能力。  相似文献   

13.
新生代农民工群体面临着日益严重的高未婚率问题,积极心理学作为心理学发展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积极的进行问题探究,关注新生代农民工积极的品质,以提高主观幸福感。本研究利用问卷对河南6城市290名新生代农民的归属地、择偶观、生育观、收入目标和心态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根据这些特点,从积极心理学角度为新生代农民工婚恋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4.
“人才问题,关系党和国家的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而人才的成长既有个人的主观努力也有外界环境的影响。环境是人才成才不可缺少的客观条件.也是影响人才成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家庭是社会的基本构成要素,是人才成长的主要场所,也是人才成长的最初环境。家庭环境对于个体成才起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本文从家庭“生态论”、“系统论”观点出发。认为影响人才成长的家庭环境包括主观环境和客观环境,它们作为一个整体共同作用于人才的成长。  相似文献   

15.
情绪智力是个体对自己和他人的情绪进行识别、调控,处理人际关系,解决问题的一种社会技能和情绪技能,是个体的积极发展的基础。美国的社会情绪能力旨在安全、支持性的环境中让儿童青少年习得社会技能和情绪技能,从而减少行为问题,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学业成绩,使个体更好的面对生活中的挑战。本文主要综述了美国社会情绪学习对儿童青少年的学业成绩、亲社会行为、攻击性、抑郁、吸毒、心理健康、行为问题等方面所产生的影响,并指出了我国社会情绪学习的发展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幸福,是人生的永恒主题,是人发展不竭的精神动力。结合现当前的教师教育现状,教师的幸福感却逐步走向衰落。造成教师幸福感低下的原因是教师的物质生活保障低,工作压力大,身心健康得不到保证,自身职业素养不高等等,需要从社会、学校以及教师自身三方面进行改善,提升教师的幸福感。  相似文献   

17.
武楠 《人才瞭望》2014,(12):69-71
随着国内外学者对心理契约的研究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了在组织员工关系中.除了以劳动合同形式签订的正式经济契约之外.还存在着一种非正式的.内隐于雇佣双方心中的.反映员工个体对雇佣关系中责任与义务的主观心理约定。这种主观的心理约定可以反映出员工对组织行为的期望,被称为“心理契约”。  相似文献   

18.
作为环卫队伍的构成主体--环卫女职工,因收入、福利待遇低及生理和心理上的特殊性等因素,造成了在社会上的弱势地位。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思想追求和理念的变化,导致城市环卫女工的生存和心理受到了不利影响,严重危及城市的发展前景,环卫女职工的生存质量应受到社会更多的关注和保护。要落实与环卫女性切身利益相关的权益,切实保障其合法权益,以此提高环卫行业女性的幸福感。  相似文献   

19.
《小康》杂志和清华大学媒介调查研究室目前联合发布“2011—2012中国幸福小康指数”调查显示,收入依然是最影响公众幸福感的因素,健康和婚姻位居其次,“提高工资水平”成为提升公众幸福感最有效的方式。(据《山西晚报》)  相似文献   

20.
教育激情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所拥有的一种强烈的持续性的并且是积极的情绪情感状态。本文分析了教师教育激情存在和减少的原因,认为与教师的职业成就感和职业幸福感有关。探讨了从教师自身、学校以及社会等方面维持和激发教师的教育激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