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王建疆教授的美学新著<修养境界审美>,把他原来自创的"自调节审美学"具体化,提炼出了"内审美"这一独特的美学理论,为美学和美学史的研究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庄周梦蝶"的生态美学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周梦蝶"实为"庄生化蝶",体现出中国古代文人独有的审美心胸与追求和谐的审美趣向,对于生态美学的建构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审美有化境,物我无两分.没有审美,没有美学,人类无以实现存在的完整性.美学应该,而且可以重建人与自然、人与世界的和谐关系.  相似文献   

3.
从"效应"理论看审美价值的本质及其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效应理论从审美主客体的功能关系和对象性关系两方面共同揭示了审美价值的本质,即审美容主体化,是对社会审美主体自由本质的感性升华.审美价值的实现是审美主体不拘于文本的自由显现,其本质是一种社会效应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在明代"身"与"道"崩裂的时代难题下,泰州学派标举知行合一、践履儒家道统、突出士人之"身"的自觉反思意识,在"身""道"互动中重塑士人主体的审美感知经验——自任于道的担当意识、恃道持道的自尊自信以及觉民行道的极致乐感.而越是自觉地践履儒家审美理想的"身""道"一贯性,则"身""道"两难带来的风险累积越盛,"任道"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害身""杀身".在对"任道"后果无法回避的自觉体认中,泰州学派反向强化了"爱身""保身"的私性自主意识,从而加速了任情纵欲等自然情性话语的"旅行",促成了中国审美现代性独特的双重指征:任道与任情共生.  相似文献   

5.
王鑫 《江西社会科学》2022,42(1):105-114
中华文化国际传播需要从理论上提供普适的解释,以实现与不同国家、文化之间进行有效沟通的目标。审美是人类基本的生命体验,也为跨文化沟通提供了可行性路径。以中国传统美学中的耳目之悦、心意之悦和志神之悦等观念为基础,结合人类审美共通感等理论,去探讨中西文明交流和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理论问题和实践路径,有助于更好地认识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审美经验。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存在从"悦耳悦目"到"悦心悦意"再到"悦志悦神"的审美进阶,其遵循"感—情—理"的审美结构。在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中,应达到共感、共情、共理的审美效果。  相似文献   

6.
"君子比德"说与儒家的审美兴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君子比德"说是儒家描述理想人格的一种非常独特的手法,其实质是用自然物的某些形式特征来比附、象征主体人格的某些精神品质,从而使君子人格形象化、审美化,这一手法反映了儒家的审美兴趣主要倾向于人格美而不是自然美.  相似文献   

7.
"童心说"——一条通达审美非功利主义的道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审美无利害性"是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提出的核心观念,它开启了审美非功利主义的先河,影响了西方美学界两百多年.李贽的"童心说"具有与审美非功利主义相类似的意义和价值,两者具有内在同一性."童心说"是通达审美非功利主义的一条合理道路.  相似文献   

8.
席勒的宗教观点立足于西方神人关系的传统,继承了近代康德的观点,但又把康德的道德象征的神变成了审美的神.在席勒那里,上帝只有作为审美假象的自由游戏的形象出现时才是自由和审美的神,才是值得赞美的.而"与现实和真理相混淆"的上帝则是席勒极力批判的.从人性的自由出发,席勒审美教育的第一步是通过艺术把分裂的人性恢复到其本性的自由和完整.但在席勒看来,真正的自由的人还必须具有道德修养,这是审美教育的第二步,它通过崇高来完成,人性崇高的极限就是神性和上帝.所以,在自由的发展道路上,人从"完整的人"向"全能的神"不断地迈进,<强盗>中的卡尔·穆尔正是这样的典型.  相似文献   

9.
自宋代以来,"意趣"成为了一些文论家用来概括文学审美本质特征的概念.这些文论家,在具体的批评实践与理论倡导中,对"意趣"作为文学的审美本质进行了标树,对其审美特征予以了探讨,并提出了要求,同时,对它的生成与创造也进行了考察.这从整体上初步构建出了"意趣"的理论系统.  相似文献   

10.
中国自然审美传统对当代自然审美研究有普遍的理论借鉴意义。历时地看,在审美实践上,中国自然审美史呈现了人类自然审美从形式之美到情意之悦,从对象自然到环境自然的发展层次,提供了纵游山水、园林建筑和山水艺术自然审美三大形态。逻辑地看,在审美观念上,中国美学提出了"天文"这一自然审美基础性观念,正面回答了自然审美独特价值和普遍价值这两个自然审美最基本问题,解决了"天文"与"人文"关系问题,足可形成较系统的自然审美理论。当代社会应确立"依天立人"的中道天人观。  相似文献   

11.
明清时期,以金圣叹为代表的评点家惊叹于叙事文的审美形态,努力追寻其"不得不然"的内在特征.他们从"才子文心"出发探求叙事文形式美的根源,进而追溯至叙事文内在的生命特征,即"文"自身所具有的一种内在驱动力.实际上,这种"文"的生命动力特征并非与文人"无与",而是文人创作过程中"心"与"文"融而为一所达到审美自由境界,金圣叹所说的"化境"即是这样的境界.  相似文献   

12.
詹艾斌 《江汉论坛》2005,1(4):126-130
学界对"游于艺"作审美性解读,是对孔子命题进行了过度阐释.孔学从根本上说是一门德性之学、修身之学.儒者以为,学艺、通艺而进德."游于艺",是指为学者遍历、熟习六艺,故仁德日新,身心自适、顺畅而入优游之境、达明道之功.奠定"游"之审美意义的是庄子,由此,"游"也就成为中国古典美学中的一个重要审美范畴."游"广泛地进入文艺美学领域,当是魏晋之时的现象了.  相似文献   

13.
程相占 《学术研究》2013,(1):122-131,160
综观过去半个世纪的学术历程,可以将环境美学与生态美学的关系论归纳为五种立场:一、环境美学与生态美学具有不同的开端,二者并行不悖、没有任何关系;二、在环境美学框架内发展生态美学;三、将环境美学等同于生态美学;四、吸收环境美学的理论资源来发展生态美学;五、参照环境美学,通过充分吸收生态学观念、彻底改造传统美学而发展生态美学。笔者坚持第五种立场,认为环境美学与生态美学的差异非常明显,将二者混为一谈不利于各自的健康发展。环境美学的研究对象是不同于"艺术审美"的"环境审美",它是对自黑格尔以来以艺术品为审美对象的"艺术哲学"的批判超越,其核心问题是环境审美与艺术审美的联系与区别;而生态美学的研究对象则是"生态审美",其对立面不是"艺术审美",而是传统的"非生态审美"或"没有生态意识的审美"。环境美学是就"审美对象"这个角度立论的,探讨审美对象是艺术品还是环境;生态美学是就"审美方式"这个角度立论的,其立论根基是人的生态生存和生态思维,其核心问题是如何在生态意识引领下进行审美活动,亦即在人类的审美活动和审美体验中,如何使生态意识发挥引领作用而形成一种"生态审美方式"。  相似文献   

14.
有论者提出并认为无人能置之"死地"的"审美反映",其实只是人的先验"意识"在外部刺激下的自我重组,不是人对外部世界的认知,即与承袭了康德"自在之物"不可知余绪的皮亚杰同出一辙,是反应,不是反映.而综观该论者同时提出的作为"客观因素""主观化"、"主观因素""对象化"中的"审美反映"和作为"与生俱来"、"融入"于文学"最基本的审美单位"的语言文字的"审美意识"、作为文学"本质特性"表示的"文学审美意识形态"的三者关系可知:所谓"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实际就是实行了语言学转向、属形式学派范畴又颇为彻底地与非"审美"、非文学的先验"意识"的自我表现文学论,并不"新鲜".  相似文献   

15.
颂歌美学与红色史诗是"十七年"文学的审美主流.从建国初期的"新华颂"到大跃进民歌再到六十年代初期的政治抒情诗,时代颂歌的抒情模式成为政治化的审美规范,对"干预生活"创作潮流的批判则是巩固其权威性的重要环节.红色史诗在建立其排他性的审美范式的过程中,通过对"中间人物"论的清算以及对人性化的爱情描写的排斥,逐渐定型于二元对立的叙事模式与符号化的人物塑造.构建健康的文学生态,应该尊重不同审美追求的差异性与丰富性,才能维持文学发展的总量与结构平衡.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审美误区与"道法自然"的审美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大学生的审美误区突出地表现为部分大学生审美对象的流行性、审美判断的盲目性、审美趣味的媚俗性、审美时尚的盲目追随性等.本文立足这一现实,反观两千多年前先秦道家的"道法自然"观,试图挖掘"道法自然"审美观对于帮助大学生走出审美误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水桶现象"的形成有历史原因,更重要的是由于社会分工的严重失衡造成的,资本文化的价值观使"水桶"从身体 (生理 )现象成为意识形态上受歧视的现象,流行文化对女性的异化的审美标准的推广强化了中成年女性的边缘化 (marginalization).本文运用文化学理论,特别是女性主义理论与研究方法,通过探讨性分析,指出应该从检视社会分工、女性额外负担社会化、转变社会价值观、适度统一男女两性审美标准等方面解决这个问题,消除这一普遍存在的悲剧性社会现象.  相似文献   

18.
中华民族传统的崇拜大、雄壮的审美意识在汉代君臣那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并且推崇到极至.以"大"为美,作为汉代帝王与文士们共同的审美意识与审美互动,贯穿着汉大赋创作的内外表里和创作之始终,规范着汉大赋具有时代特征的审美理想.  相似文献   

19.
“隔”是中国美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通常是指文艺创作中写情状物不真切、不明晰。而在审美接受中也同样存在着“隔”,这种“隔”通常表现为两种:一种是仅仅停留于字面,对文艺作品进行了一种历史的、日常的、实证的解释;另一种是不满足对作品的文学、美学诠释,而执意追求文学的深度诠释,从而造成“过度诠释”。中国古典审美接受中的“隔”有着一定的理论基础,得到了中国古典美学从理论和批评方法上的支持。但是,中国古典审美接受中的“隔”也遭到了一定程度的反抗。  相似文献   

20.
闻一多的"幻象说"是其早期诗论中的一个重要学说,而且是中国现代诗学的一种独特的理论.闻一多所说的"幻象"具有真确明了的形象性、超越现实的虚幻性、富于幻想的奇异性、蕴藏神韵的含蓄性等审美特征.闻一多的"幻象说"具有重要的诗学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