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针对由单一公司和受资金约束单一农户组成的农产品供应链中融资难问题,考虑政府补偿公司预付货款损失及农产品产出随机性,分别构建了贸易信用下农户有、无破产风险的供应链博弈模型,并对比分析农户最优决策,最后探讨了政府补偿对社会福利及供应链的价值创造。研究表明,灾害年投入产出率越小,农户有破产风险的供应链决策模式对农户越有利;政府补偿策略不仅可化解公司预付货款损失风险和创造更多社会福利,还能激励农户制定更合理生产投入量,并提升供应链效率,且在一定条件下还可达到集中决策下最优期望利润水平,为供应链创造更多价值。  相似文献   

2.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一直是各国关注的焦点,但其生产存在着弱质性。政府对其实施补贴政策,而如何选择补贴方式保证政策的有效发挥至关重要。本文针对农产品产出不确定情境,探究政府补贴方式的选择——是锁定农产品目标价格还是按种植规模进行定额补贴更为有效。为了缓解农户的资金困境以及政府部门在社会服务方面所面临“市场失灵”的风险,本文在农业供应链中引入社会企业,并建构农业社会企业与农户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寻求目标价格补贴和面积补贴两种机制下供应链各成员的最优决策。研究发现:与面积补贴政策相比,当政府的补贴率较高时,目标价格以平均价格水平作为动态的目标补贴价格,使得补贴更具有针对性,更能实现社会福利的增长;相较于目标价格而言,面积补贴可以通过调整每亩农田的补贴标准进而从补贴效果上更能促进农户收入以及农户生产投入量的提升,因此政府可根据当期的政策目标灵活选择合适的农业补贴方式。  相似文献   

3.
考虑到当前政府鼓励电商扶贫采用的两种典型补贴政策——按收购量补贴和按收购价补贴,本文构建了由政府、电商和农户组成的农产品供应链模型,建立了三方之间的博弈模型,分析不同补贴政策影响三方行为决策的机制,最终提出了政府选择合理补贴政策的依据。研究发现:(1)电商和政府对于不同补贴政策的偏好具有差异性。(2)电商始终偏好于政府按收购量提供补贴。当补贴预算相对有限时,政府偏好选择按收购价补贴的政策;而当补贴预算相对宽裕时,政府可以选择任意一种补贴政策。(3)随着农户产出风险厌恶程度增大,政府会更加倾向于选择按收购价补贴的政策。研究结论能够为政府合理选择鼓励电商扶贫的补贴政策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促进可持续供应链的发展,政府通常会根据企业的绿色研发成本尝试采用不同的补贴形式,制造商也会根据政府的补贴形式设计不同的渠道结构来销售产品。本文构建了一个由政府为领导者,制造商和零售商为跟随者组成的供应链博弈模型。根据制造商绿色生产技术,政府提供其研发成本补贴或单位生产补贴,研究了制造商采取不同销售渠道结构下的政府补贴、制造商产品绿色度水平和直销渠道价格,及各个成员的利润或绩效。研究结果表明:政府补贴形式与制造商的绿色技术投入及渠道结构选择之间存在密切关联性。从制造商角度看,当政府向制造商提供研发成本补贴时,若制造商降低其绿色研发成本,则制造商采用双渠道结构模式能减少政府支出,并且是对制造商、零售商和政府都更优的策略。而当政府向制造商提供单位生产补贴时,制造商则需综合考虑消费者环保意识、价格弹性和绿色技术开发成本率等因素选择不同的渠道结构。此外,从政府绩效角度看,当绿色技术开发成本或环境改善的边际收益较低时,采用单位生产补贴将更利于政府和环保产品生产的政策,同时更有利于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利益;否则,政府应采用研发成本补贴策略。  相似文献   

5.
为解析共性技术跨组织合作研发模型选择及影响因素,在横纵双向协同下以高校和科研院所以及龙头企业为承担主体,运用微分博弈理论建立共性技术跨组织合作研发基准模型、产出依赖模型及努力依赖模型。研究发现:就双向协同系数而言,增加横向协同系数能提高三种模型下努力水平及研发总利润;纵向协同系数在边际收益系数较大时,对研发总利润产生先减后增的影响;双向协同系数均在努力依赖模型中最为敏感。就模型比较而言,产出依赖模型优于基准模型,固定监控成本作为调节变量,随其减小努力依赖模型将优于基准模型甚而优于产出依赖模型。就政府作用机制而言,政府应通过补贴和非补贴方式参与共性技术研发,产出依赖模型中政府须对双方给予补贴,努力依赖模型中政府须对高校和研究院所给予全额补贴。  相似文献   

6.
落后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均会导致企业面临生产规模不经济问题,在扶贫背景下,农户的生产同样具有生产规模不经济性。本文分别构建"农户+智慧供应链平台"、"农户+批发商+智慧供应链平台"、"农户+合作社+智慧供应链平台"三种扶贫模式,并比较不同模式下供应链的分散式决策及政府的补贴策略。研究表明:三种模式下,消费者扶贫偏好系数对贫困农户、批发商及合作社均有正向影响。随着农户贫困程度的增大,消费者需求也会增加,进而使得供应链各主体及供应链整体的利润均有所增加。"农户+智慧平台"合作模式下农户、平台及供应链整体均获得最高利润,但是其规模不经济情况无法得到改善,且现阶段在贫困地区实施该模式难度较大;"农户+批发商+智慧供应链平台"合作模式下,农户的利润高于批发商和智慧平台的利润,但是供应链整体利润有所减少,规模不经济状况也未得到改善;"农户+合作社+智慧供应链平台"模式下,合作社为农户分担一定的规模不经济成本,农户及供应链整体利润均有所增加。除此之外,政府一方面需继续加大对智慧平台建设及运行的补贴,增加目标激励,以维持供应链各主体的利益均衡。另一方面应通过激励合作社的建立帮助农户提高知识技术水平,并使其逐步实现与智慧平台的自主合作。  相似文献   

7.
消费者低碳消费趋势及政府碳排放政策的颁布和实施,迫使企业必须审视自身生产运营中的碳排放问题。本文研究单一销售模式和双销售模式下政府价格补贴、一次性补贴、碳税等政策对低碳供应链决策的作用机制,构建含有一个生产商和一个零售商的低碳供应链集中式决策模型。基于基准模型和三种政策决策模型,解析分析各政策对供应链产品定价和利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同减排程度下,双销售模式的产品价格补贴力度大于单一销售方式;从政府角度来看,对于单一销售模式,要使企业达到相同的减排效果应当选择一次性补贴政策,而双销售模式应实行价格补贴政策;政府征收碳税提高了减排边界,促使更多企业进行减排,同时单一销售模式减排边界高于双销售模式;政府应该合理制定碳税,否则会导致企业不愿减排或退出市场。另外仿真分析了减排量对产品价格和供应链利润的影响以及三种政策参数对供应链利润的影响,揭示出相关的管理学启示,本文的研究结论能为政府制定低碳政策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考虑制造商自主研发减排与外包减排任务两种情形,研究政府分别依据减排研发和单位产品减排量进行补贴下供应链的最优决策问题。从供应链制造商的角度,对给定政府补贴方式下,制造商的两种减排决策进行了对比,同时从政府的角度,在制造商特定的减排情形下,两种政府补贴方式的减排效果进行比较。进一步,通过数值仿真分析两种补贴方式下补贴系数对供应链决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政府采取依据减排研发的补贴方式进行补贴时,自主研发减排情形下制造商利润大于外包减排任务情形的利润;当政府采取依据单位产品减排量的补贴方式时,相比外包减排任务,制造商选择自主研发减排均能得到更多的减排量和利润。当制造商自主研发减排时,政府依据减排研发补贴方式比单位产品减排量补贴方式的减排效果更好,但利润较低;当制造商外包减排任务时,两种政府补贴方式的减排效果和利润均相等。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以上结果,同时表明补贴系数对减排效果和利润具有显著影响。以上结论为政府制定合理的补贴方式及企业减排策略的选择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9.
企业社会责任问题日益受到管理者和研究者关注。研究随机需求下由一个供应商与一个零售商组成的分散式供应链,探讨政府补贴对供应链最优生产与社会责任投入决策的影响,并比较分析了分别由供应商与零售商主导下供应链的运作效率。结果表明,在集中式供应链中价格弹性对采购数量和企业社会责任总投入量的影响更为显著;而在分散式供应链中加入政府补贴因素,会使总收益呈现出倒U形的发展趋势,且零售商主导的分散式供应链会因政府补贴的减少表现出迅速下降的趋势;此外增加政府补贴,会使得供应商主导的分散式供应链中的供应商降低其企业社会责任投入,但对于零售商主导的分散式供应链的影响却不大。  相似文献   

10.
金亮 《中国管理科学》2018,26(6):153-166
农超对接"模式有助于缩减农产品流通环节,缓解农户农产品"卖难"和消费者"买贵"同时存在的矛盾。本文针对由一个农户(或合作社)和一个超市组成的"农超对接"系统,考虑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偏好的异质性,且消费者偏好与农产品质量之间的不匹配成本为不对称信息,研究农产品供应链定价及合同设计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在对称信息下,农产品总是不会滞销,农户通过"批发价格+一次性转移支付"的合同设计能够实现农产品供应链的完美协调;在不对称信息下,农户存在低批发价格合同、固定批发价格合同以及高批发价格合同等三种策略,在后两种策略下,农产品有可能滞销;不对称信息的存在总是会给农户造成损失,给超市带来额外信息租金,但不一定会造成消费者剩余或社会福利的损失;当农户选择高批发价格合同时,若满足一定条件,则超市与农户能够达成信息共享谈判而共同分享整个农产品供应链的利润。  相似文献   

11.
基于中小供应商面临资金约束的现实情境,将政府绿色信贷和绿色产品补贴引入供应链绿色生产决策系统,建立政府、制造商、供应商博弈模型,分析供应链最优绿色生产决策。研究表明:①提高消费者绿色敏感度有助于企业扩大生产、提高产品绿色度,在一定范围内增加社会福利;②降低供应商绿色投入占比会在缓解融资压力的同时增加社会福利;③绿色信贷补贴下,绿色敏感度的提高增加了融资压力,但绿色产品补贴下,仅当绿色敏感度较低时此结论才必然成立;④当绿色敏感度较低时,绿色信贷补贴更能激励绿色生产,改善社会福利水平,反之绿色产品补贴更优。  相似文献   

12.
以供应具有季节性的农产品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由农户-第三方物流供应商(TPLP)-零售商组成的三级供应链协调问题。将农产品的数量和质量损耗均视为TPLP保鲜努力的内生变量,分别建立了分散与集中决策模式下的动态博弈模型。分析表明分散决策模式下供应链各成员的决策会导致产品销售量和销售价格扭曲,严重影响供应链绩效。针对三级供应链中的两个交易过程,并基于对系统中相关决策变量的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分别设计了成本分担和收益共享协调契约,并论证了在一定条件下该组合协调机制可以显著扩大农产品的销售量,实现供应链各成员收益的帕累托改进。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文章结论,并分析了努力水平对不同农产品质量和数量损耗的改善程度(数量/质量弹性)对农产品三级供应链决策及协调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废旧工业产品的回收再制造活动具有较大的正向外部经济特性,常常导致企业从事该项活动的动力不足。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目的出发,各国政府大都制定了给予补贴以鼓励回收再制造活动的政策。而且新产品和再制造产品一般具有一定的感知价值差异,可能会影响到再制造成本优势的发挥。将政府也作为一个决策主体,建立了以政府为领导者、制造商和再制造商、回收商为跟随者的三级非线性闭环供应链上的Stackelberg主从博弈模型,其中嵌套了基于委托代理关系分析基本技术框架的再制造商对回收商回收努力的最优激励契约。分析求解了政府和制造商、再制造商等的最优决策。政府的补贴政策将有效提高再制造品的竞争优势,同时有效降低废旧产品的掩埋等处理成本,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政府最优补贴下再制造商对回收商的最优激励机制设计可以有效提高废旧工业品的回收再制造效率。新产品和再制造产品的相互替代程度将间接影响到政府的最优补贴决策。同时通过数值分析得到再制造的比较成本优势对闭环供应链决策的影响。可供政府有关部门在政策制定以及闭环供应链上的企业决策时参考。  相似文献   

14.
Ben Mimoun Mohamed 《LABOUR》2005,19(2):191-236
Abstract. This paper considers a two‐period model of endogenous human capital formation under the credits‐market imperfection and uncertainty assumptions. We compare in the first part of the paper ex‐ante and ex‐post general‐equilibrium effects of the education subsidy policy to those of the negative income tax and the unskilled wage subsidy regimes. We show that the education subsidy policy raises an efficiency‐inequality trade‐off issue, and therefore it is optimal unless the degree of inequality aversion is relatively high and financing the subsidy is not too distorsive. Public loans are generally claimed to provide a solution for such issue. We explore the implications of implementing the public loan under several schemes in the second part of the paper. We show that combining between a pure public loan and education subsidies provides higher levels of welfare than these two policies taken separately provided that the inequality aversion degree is high. For low degrees of inequality aversion, the pure public loan is the optimal policy.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政府提供消费补贴以鼓励消费者选择购买再制品的视角,构建了政府消费补贴下的闭环供应链博弈模型,得到了政府的最优消费补贴策略,并探讨了政府消费补贴政策对闭环供应链新品与再制品的定价、供应链总利润、消费者剩余、社会福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只有满足特定条件时,政府才需提供再制品消费补贴;2)政府的消费补贴在制造商和消费者之间进行平均分配,因而补贴政策对制造商和消费者均有激励作用;3)政府消费补贴政策有利于供应链总利润、消费者剩余、社会福利的提高;4)政府应引导制造商专注于再制造,将废旧品的回收交由第三方回收商来完成,这有利于提高废旧产品的回收率;5)政府消费补贴政策将造成再制品对新品的市场挤兑效应。论文最后利用数值试验对研究结果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6.
从化解绿色技术创新的环境外部效应出发,对绿色产品消费过程中政府如何给购买者提供补贴问题进行了研究。假定绿色产品的市场需求存在不确定性,讨论了需求函数分别为加法形式与乘积形式时,企业如何确定产品的价格和销量,以及政府如何选择补贴方式的策略问题。研究认为:给定需求函数的具体形式,政府提供的最优补贴或者价格折扣、企业最优产量以及政府实际补贴支出随着政府期望实现销售目标的提高而增加,随着市场风险的增加而增加。从政府补贴支出最小化角度来看,固定额度补贴方式为政府的最优选择。给定政府补贴支出,从实现企业产量最大化角度来看,价格折扣方式为政府的最优选择。对消费者来讲,政府应用价格折扣方式能够降低消费者的购买支出,提高消费者获得的福利剩余。  相似文献   

17.
针对一个由供应商和一个零售商构成的鲜活农产品供应链,在考虑损耗和新鲜度的影响下,假设产品的市场需求为零售价格的非线性函数,零售商成本为私有信息,研究如何协调供应链应对突发事件。 首先,给出了对称信息下供应链协调模型;然后,研究了不对称信息下集权式与分权式供应链的协调机制;再次,研究了在突发事件引起零售商成本分布函数扰动情况下,供应链的最优应对策略。 研究表明,供应链的最优生产计划、最优批发价格和最优零售价格均具有一定的鲁棒性,当突发事件造成零售商期望成本在一定范围内发生扰动时,三者可以保持不变。最后,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