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中间阶层认同"缺乏的成因及后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当前我国城市公众的主观阶层认同情况的社会调查结果以及与其他国家的比较研究,我们发现中国城市公众的主观阶层认同表现出一种"向下"偏移以及"中间阶层认同缺乏"的特点.这与我国社会结构中"中间阶层"萎缩的客观状况是一致的,喻示着一种社会两极分化的趋势.进一步的分析表明,人们的阶层认同状况对其社会公平感、社会冲突感和冲突行为倾向都存在相当显著的影响."中间阶层认同"的缺乏,已对中国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构成一种隐忧.  相似文献   

2.
刘建伟 《天府新论》2011,(4):101-107
近几年来,围绕中间阶层的研究出现了较多的分歧和争论,集中表现在对中间阶层概念的界定、规模的认同、社会功能的认识以及发展程度的看法等方面。学者界定的中间阶层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概念界定是一种"去两边,存中间"的高度抽象的定义方法,但存在边界模糊、内涵不确定等不足;狭义的概念界定方法本质上是一种"特征描述法",特别是将中间阶层的外延界定为城市居民,无形中缩小了中间阶层的规模。其实,中间阶层可界定为:对社会资源和机会没有强控制力,处于一种生活自主、价值独立、具有自我满足感并适应性生活的生存状态的社会群体。这一定义的优点在于:揭示了中间阶层的本质特征和社会属性,消解了中间阶层概念的时空限制,避免了因城乡差别、地区差别引起的歧义;强化了主观认同和感受在中间阶层认定中的作用,明晰了中间阶层在社会阶层序列和结构中的位置,明确了中间阶层的边界。至于中间阶层的规模测算,无论用经济指标测算,还是用综合性指标测算的方法,都是不理想的。比较理想的情况是,将客观统计指标和主观认同指标结合起来。对我国中间阶层的社会功能要做细致分析,不能笼而统之下结论。中间阶层根据社会经济结构的演变历程,可分为传统中间阶层和新式中间阶层,目前二者并存。判断中间阶层发展的程度,首先要确立评判的角度和标准。按照"四个标准"的要求,中国的中间阶层还未真正形成。中间阶层的形成既是一个过程,也是一种趋势。  相似文献   

3.
一个社会阶层结构是否合理是关系一个社会能否和谐的基本前提。本文先探明以中间阶层为主的橄榄型阶层结构是社会发展的稳定器与助推器,然后,对中间阶层涵义、社会功能予以界定并阐释了其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作用,意在指明中间阶层作为转型中的新的整合因素.对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我们应努力促成中间阶层的壮大发展。  相似文献   

4.
橄榄型社会结构即橄榄型社会阶层结构,是指一个以中产阶级为主体,而上层阶级和下层阶级比例都较小的、"两头小,中间大"形如橄榄球的社会结构."橄榄型"社会结构是相对公正、合理、开放的现代化社会阶层结构模型.而当前,我国的社会阶层结构尚未发育成橄榄型社会结构.本文将从社会阶层内部及各阶层之间的社会流动机制来分析阻碍我国形成橄...  相似文献   

5.
当代中国中间阶层的社会存在:社会生活状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是基于CGSS2003数据,对中国中间阶层社会存在状况进行"确认"分析系列的一部分.本文从居住模式、社会交往、婚姻匹配和生活方式四个方面,分析了中间阶层的社会生活状况,"确认"在居住模式和生活方式两个方面,中间阶层并未显现出特定的阶层特征;在社会交往和婚姻匹配两个方面,中间阶层已经形成了显著的阶层特征.中国社会转型的连续性、市场取向和急速性是造成上述结果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从中间阶层的概念入手,分析和考察西方发达国家利益结构在战后的发展和变化特点以及其对西方国家的影响,可以得出结论中间阶层的充分发育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中国当前的主要问题是中间阶层发育不足、两极分化现象严重,今后的政策走向应该是以培育和造就中间阶层为主,同时限制两极分化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城市中间阶层逐渐进入国内学者的学术视野。政治分层标准的变化、体制演变的冲突,导致中间阶层在结构、意识和行动层面上存在"多层面的内在冲突",进而使其政治取向存在保守与活跃的两面性。结构上,中间阶层所包含的各群体之间在资源获得上存在"传统体制—市场机制"二元模式,每个中间阶层群体都处在这种二元分配模式之间的某个位置,从而形成中间阶层内部异质性的根本特征。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阶层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同时在社会阶层结构方面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具体表现为:贫富差距迅速拉大,底层民众过多而中间阶层薄弱,阶层流动受阻,阶层复制功能明显等.合理的阶层结构是社会稳定与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保证,如何重塑合理的阶层结构,是关乎我国改革能否顺利推进,广大人民群众能否公平享受改革成果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9.
资本主义已成为由金融资本主导的、具有"中心-外围"式结构的世界体系;代表中间阶层利益的社会民主主义既有对金融资本进行限制的一面,又有迁就、掩护金融寡头统治的一面.在世界体系的中心国家,中间阶层和金融寡头有诸多共同利益,社会民主党有右转的基础;在边缘国家,中间阶层和金融寡头的共同利益较少、矛盾较大,社会民主主义有左转的基础.在苏联等前社会主义国家,对中间阶层的过度控制以及党自身的官僚化,造成了社会民主主义存在的土壤:但社会民主主义没能避免反而催生了金融寡头的统治.  相似文献   

10.
转型期中国社会分配方式的变迁与阶层分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社会资源分配的结果是划分社会阶层的最终依据,依据社会的两种主要矛盾,社会资源的分配方式可分为功能性分配与政治性分配两种类型。在分析其基本特征及二者关系的一般规律的基础上,可以看出伴随着中国社会转型过程推进的是分配方式上政治性分配的部分退出与功能性分配的渐次渗透,这一过程直接导致了中国社会分配结果的变化,从而使社会的阶层结构发生相应的分化与变动。随着功能性分配在社会资源分配中比例的不断提高,中国必然走向一个存在巨大的中间阶层的稳定的阶层结构。  相似文献   

11.
顾辉 《江淮论坛》2009,(2):180-185
q本文利用全国普查资料和统计数据,通过对改革以来安徽社会职业阶层结构的考察,发现安徽社会职业阶层结构呈倒“丁”字型:农业人口比重过高,生产工人增长缓慢,中间阶层规模太小,还是比较典型的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结构。在与兄弟省市的比较中可见安徽社会结构的差距,并就培育合理的社会阶层结构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中间阶层是处于社会高层和社会低层之间的缓冲层,他们是维系社会稳定的最重要的力量;中间阶层是引导社会消费的最主要群体,其消费观念保证了社会庞大稳定的消费市场;中间阶层还是推动我国文化进步,支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中坚力量;特定的经济结构、职业结构和教育结构是中间阶层赖以形成的土壤。  相似文献   

13.
转型社会中的中间阶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使中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以“职工”和“社员”为主要组成部分的社会结构逐渐被以不同职业、不同经济地位以及不同劳动、生活方式组成的社会群体所取代,在社会结构的分化和组合中,社会中间阶层的产生和发展成为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中间阶层是介于贫困阶层和富有阶层之间的一个阶层,划分中间阶层的标准主要依据财产和收入的水平,兼顾劳动方式、生活方式、文化程度、思想观念等因素。中间阶层一般以公司员工、一般官员、教师、科研技术人员、律师、医生等为职业,文化程度较高,一般接受过大学教育。发达的商…  相似文献   

14.
当前中国农村社会结构进入了深度调整时期,农村社会阶层的分化与重组面临着人口转型、农业转型和经济新常态等多重因素制约,正处在阶层定型化的关键时期。随着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实施,农民工阶层将成为农村社会结构中变化最大的阶层:进城经商、在城市有稳定工作的农民工及其家庭逐渐脱离农村,成为城市社会结构的组成部分;本地半工半耕型农民工将超过候鸟型外出务工农民工,两者构成农村社会结构的主体,是农村的中间阶层。农村中的私营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数量有所减少,新型农业主体数量增长较快,纯农户比例大幅缩减,贫弱阶层数量将随国家精准扶贫目标的实现大量减少。农村能否形成有序、协调、充满活力的社会阶层结构有赖于未来10-15年国内城乡关系的重大调整。  相似文献   

15.
现阶段中国社会新中间阶层的构成特征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分层结构中出现了“新中间阶层”,通过调查和相关统计资料分析,我们发现其有如下特征:1.受到中国社会结构双重转型的制约和影响,现阶段,中国社会分层结构中出现的“新中间阶层”,在其阶层构成上显示出独特的异质性,即一是受到权力授予关系、市场交换关系及社会关系网络这三种社会地位资源配置关系的作用而具有的地位评价上的不一致性;二是内含了一个拥有一定私有生产资料、占有一定雇佣劳动、具有一定私有财产关系的“私营企业主”特殊阶层。2.受这三种社会资源配置关系的影响,现阶段中国社会“新中间阶层”的来源可区分为三种进入渠道,即由权力授予关系所作用的行政型进入、由市场交换关系所作用的市场型进入和借助社会关系资本作用的社会网络型进入。3.在观念整合上表现出不同的社会属性及差异。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变迁和经济体制的改革,我国的社会阶层结构不断重组、分化,中间阶层崛起.中间阶层的成长与壮大,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基础的巩固、执政能力的提高和意识形态的认同产生了重要影响.针对中间阶层崛起的现状,中国共产党必须进行适应性变革,转变领导体制和执政方式,巩固并扩大执政基础,增强意识形态的包容性和弹力,并注意引导...  相似文献   

17.
随着陕西榆林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其社会阶层结构也不断发生变化,当代榆林社会阶层结构渐趋明朗化,基本形成了八个社会阶层谱系。但当前榆林的社会阶层结构的分化并不能适应当前和谐社会的发展,依然存在着一定的弊端。所以,政府应该从协调阶层利益关系、开发南六县、发展中间阶层等几个方面加以调控与整合,加速社会阶层结构的合理分化,从而构建和谐发展的榆林。  相似文献   

18.
如何走出住房消费混乱失范的困境,构建一个和谐合理的住房消费新秩序?这个问题既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是政府宏观调控政策关注的焦点.本文认为,住房消费的困境的根源在于住房市场的产品结构与社会阶层结构的失衡与脱节.走出住房消费的困境关键在于衔接好住房市场的产品结构与社会阶层结构,保证每个阶层都能拥有与之相应的住房消费产品.本文提出了低收入阶层"居者安其屋"、中等收入阶层"居者有其屋"以及高收入阶层"居者优其屋"构想,试图构建一个阶层化的住房梯度消费新秩序,以满足社会不同阶层成员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论当今中国社会阶层变动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家元 《理论界》2006,(2):8-10
从当前社会阶层变动的总体趋势来看,到目前为止还无法形成一种稳定的社会结构,中国社会存在着动荡的风险,为了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这些措施包括:构建合理、畅通、公平的利益表达渠道;培育一个数量众多、思想稳健的中间阶层;弱势群体的利益补偿和政策支持问题。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中国乡村土地流转规模与类型的考察发现,基于西方经验形成的关于改造小农的理论体系和规范信念并不能完全搬用到中国农业的现代改造中.在中国人多地少这一刚性结构的约束下,要有效改造传统农业,实现农业的现代化转型,必须在坚持土地集体所有的基础上,控制激进的土地流转,依靠村社集体和中间阶层等内生力量进行适度、渐进的土地流转,让多数的中间阶层过上舒适而稳定的生活,进而主动对传统农业的经营模式与技术进行改造,完成中国农业的现代化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