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方艺术的“真实”观,要求艺术严格摹仿自然,重视客观对象描写的真实,而中国艺术的“真实”观更多地从作家主体方面去考察,重情写意,合情为真,不求与自然之象完全吻合,而求艺术家精神与人格的充分表达;在真实与虚构的关系上,西方认为虚构应尽量切近事实,注重揭示事物间的本质与联系,中国则建立了“似真而又幻”的艺术真实观,真幻同一,虚实相生;在对待自然的态度上,西方以近乎科学的态度冷静地观察自然,强调如实摹仿自然,中国则把艺术家视为大自然的一部分,妙悟自然,与自然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2.
在当代有关艺术定义的争议下,一种析取性的艺术定义观既坚持了维特根斯坦以来对艺术的反本质主义立场,又试图通过筛选传统中有关艺术本质的某些特征来裁定出含糊的艺术与非艺术的边界。塔塔尔凯维奇的析取性艺术定义观便是其中的一种代表性主张。其定义策略的特殊性在于,他从概念史分析的方法入手,揭示出析取性定义法的根本特征及其困难。即该方法一方面依赖于艺术定义的历史主义叙事所提供的合法性,但同时在根本上又揭示出这些艺术“特征”仅仅是出于一种功能性目的而选用的。当析取性艺术定义以这种方式来积极回应艺术概念的开放性所带来的疑虑与期待时,它的确体现出了一种出于调和与便利目的而采取的适用性举措,但这种方法也显现了历史主义方法的优势。当艺术定义旨在应对当代艺术现象的挑战时,传统的艺术定义主张并非毫无价值,它们至少提供了一些常规所认可的参照标准,让当代人在比较与筛选中明确其研究对象,并在新旧艺术现象的差异中思考新对象的艺术特征与价值何在。  相似文献   

3.
中西比较诗学艺术典型观摭谈杨立民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无论华夏诗学还是西方诗学都曾建构了各自的艺术典型观。两者既有共同之处,但又因各自不同的历史及文化传统,而有很大不同。如何在两者的根本迥异处着眼,探析其所以然的成因,从而在更高的理论层次上概括融...  相似文献   

4.
冯雪峰作为20世纪中国现实主义的重要阐释者,有着自己的理论特质和鲜明的倾向。从其真实观、典型观等分析可以见其现实主义理论:既有对文艺特性的尊重,又有为政治而过于理性化的侧重,理论呈现出矛盾和游移状态,是具有一定的艺术倾向的政治化了的现实主义。但它带给我们的启示是深远的,它能让我们更好地反思这段文学史,以期对新时期的文学创作和文艺批评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5.
人本主义哲学家重视对语言的研究与艺术形而上学的兴起和发展有密切的关系。一方面,艺术形而上学是人本主义哲学“语言转向”的机枢;另一方面,语言的人本化又为艺术形而上学提供了超越之路。人本主义哲学家的语言观有不少独到之处,但是,语言并不具有人本主义哲学家所说的那种超越功能。语言只是社会实践的特定产物。  相似文献   

6.
西方传统绘画以模仿写实为主流,而西方现代派绘画花样翻新,光怪陆离,总的趋势是突破了客观模写自然的传统的艺术观,走向主观精神的表现,形成一个开放的、多元化的艺术局面  相似文献   

7.
向菲 《云梦学刊》2012,(5):114-120
自电影诞生以来,由著名戏剧文学改编而成的电影作品不计其数。更有许多电影将其他民族的戏剧文本改头换面,成功地搬上了本国银幕。然而这两门时间艺术的本体又是截然不同的。以日本影片《蜘蛛巢城》对莎士比亚戏剧《麦克白》的改编为例,它的成功建立于创作者对戏剧时间与电影时间的深刻理解,以及对不同民族时间观的深入认识。正是有了这样的创作基础,才使得这样一部跨文化、跨艺术门类的改编之作,既保存了原剧作的艺术精华,同时又被赋以独具魅力的本土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8.
本文认为,时间历来就是哲学研究中重要而又难解的问题,尤其是在现代,时间赢得了哲学家们异乎寻常的关注,并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地位。作者通过对传统时间观和现代时间观的考察,得出结论:传统时间观是本质主义时间观,现代时间观则是生成性时间观,从传统时间观到现代时间观,是哲学思维和人的观念的根本性置换。  相似文献   

9.
中国现代文学中纯艺术思潮的形成受到西方思想多方面的影响,又和传统文化有 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中主张出世、重视审美的道家思想是滋养纯艺术思潮的主要木土资源, 对其基本文学观、主体论和创作论等都形成了多方面的影响。中国现代的纯艺术思潮不是道家 思想的直线延伸。它在对艺术的独立性和纯粹性的追求方面,和西方有确定的共同性,同时又 带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显示出中国传统文艺思想在新时代求变转型的追求和困惑。  相似文献   

10.
明清小说虚实观的尚实一脉在强调小说认识价值、教育价值的前提下,对依循史实与虚构叙事关系的认识有所转变,对虚构的看法变得灵活通脱;而尚虚一脉发掘了小说虚写的艺术魅力。两脉既有分流发展的一面,也有交错融汇的一面,实现了对生活真实、艺术虚构和艺术真实三者关系的辩证把握,达到了新的认识高度。上述新变,是明清之际小说创作推动催生的结果,反过来又影响了小说创作,形成了良好互动。明清小说虚实观的演进态势表明,可以从尚实与尚虚两面去认识明清小说虚实观,但不能用简单的二元对立的方法将它们的持有者清晰地划分两个或更多的阵营。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代宗师,茅盾与巴金都异常重视艺术的功利性,并把它视为艺术的不可取消的本质属性;而在他们相似与相同的价值意识中,又呈示着阐发艺术功能的不同视点。探究这两位文学大家的艺术功利观,不仅可以深入认识他们的艺术个性,而且对于正确理解艺术的本质特征,从而匡正当前文学创作中的某种不良倾向,也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2.
与异域唯美主义的彻底相比,中国现代唯美观念表现形式上更为中庸、潜隐;现代唯美批评文字承袭了中国古典文学批评重印象、感悟的特质,又借鉴了西方非理性生命观,从而体现了唯美主义主张的文学上的为艺术而艺术、行为上的人生艺术化、作为艺术家的批评家的结合,使唯美主义文体在中国获得了有利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3.
后现代主义以其独到的方式诠释现实的政治和观念的艺术之间微妙的关系。琳达·哈琴的政治艺术观点, 既代表了该时代后现代艺术的精神本质, 又对政治限制艺术的现实存在作了观念的铺垫,其《后现代主义的政见》一书实为后现代主义艺术政治观的典范之作。  相似文献   

14.
吕逸新 《兰州学刊》2008,(10):163-165
“天地人三材”运行系统作为一种转换、生成性的存在系统呈现出重化生的生命模式和生命系统观,直接地促成了古代艺术生命精神的形成。中国艺术常常把充分表现生动跃然的生命气象,展现天地人的生命精神,探索生命的意义作为艺术创生的根本追求。而经由艺术领悟生命现象,表现圆融无碍的生命精神,觉解对生命的审美自由,则成为中国艺术追求的生命境界。  相似文献   

15.
阶级观是毛泽东思想的极重要的部分,而毛泽东本人作为公认的伟大领袖,在阶级观上有独特的建树。他的阶级观在特定条件下为中国社会的变迁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然而在社会条件已经变化了的情况下,他把自己的阶级观又加以夸大,从而给中国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挫折。所以,站在后续的角度,对毛泽东的阶级观进行历史的分析,借鉴其有益经验,在推进当前改革的稳妥发展中依然是一个严肃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6.
通过梳理分析田汉生平及其在戏剧教育领域的实践,可总结出其“七位一体”的戏剧教育思想:识才爱才的人才观、培根铸魂的育人观、身体力行的实践观、因材施教的教育观、艺文并重的发展观、包容开放的艺术观、融合创新的现代观。深入分析田汉戏剧教育思想内涵,同时探究田汉戏剧教育思想对当代艺术教育的启示,对于推进我国戏剧事业长远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现代艺术教育,都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从整体性的艺术认知观、功能性的艺术欣赏观、形象性的艺术表现观、变易性的艺术审美观等四个方面探讨了<周易>象数思维对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影响,揭示了<周易>象数思维与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8.
五四文学发展与厨川白村的《苦闷的象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创造社作家受《苦闷的象征》的影响,走出了狭隘的“自我表现”说和为艺术而艺术的误区,确立起了为人生与为艺术相统一的文学观,拓宽了五四文学“自我表现”的空间。  相似文献   

19.
论邓小平改革风险观的深刻内涵李永超邓小平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在我国改革之初就已观察到改革中会出现风险问题,然后对改革风险的表现、内容、对策等作了一系列深刻而又精辟的论述,形成了完整的改革风险观理论。邓小平改革风险观从萌芽、提出到日臻成熟,其...  相似文献   

20.
赵树理独特的“问题小说”创作观 ,既导致了赵树理在当年的轰动 ,又注定了赵树理在当下的落寞。这一创作经验启示人们 :只有既书写历时性问题 ,又臻于艺术胜境的文学 ,才有可能拥有恒久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