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论回族的民族情感与民族理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平 《回族研究》2000,(3):46-49
回族是一个民族情感特征明显的民族,历史上曾因强烈的民族情感而导致对统治阶级的激烈反抗.总结回族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出,民族情感有余而民族理性的稍嫌不足对特定时期回族社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是勿庸讳言的.在新的历史时期,须不断调适回族情感,提升回族理性,使包括民族情感和理性在内的民族意识真正成为回族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2.
回族的外部凝聚力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回族的外部凝聚力是关系回族生存、发展的重要因素。长期以来,回族外部凝聚力的主流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明显的不足。处理好民族理性与民族外部凝聚力之间的关系是回族今后能否顺利发展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3.
回族的形成问题不仅是回族学研究首先遇到的问题,而且又是一个长期悬而未决的难题,因为用一般的民族形成理论无法准确概括它。文中以穆斯林、穆斯林社区等回族形成与发展中的历史起点、文化与社会基础为观察视角,论述了回族形成的特殊规律及其在民族定义中的意义。提出了回族形成是“一种跨地域的文化认同”、在回族形成过程中民族意识和民族情感等文化心理至关重要、回族既是一个民族共同体又是一个宗教共同体等观点  相似文献   

4.
族群认同与民族的界定——以回族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回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人口较多、分布最广的民族,它的产生发展与民族认同密不可分。又因时代不同。族称、宗教、国家确认等相关因素介入,使其具备民族最本质的特征,即民族文化和民族意识。  相似文献   

5.
对民族认同中的民族与国家、情感与理性、封闭与开放的张力的把握,影响到民族凝聚力的形成。当代中国社会民族凝聚力的弱化与认同障碍主要表现在:国内民族分裂主义的扩张、民族问题与社会问题的交织等方面。总结历史经验,当前要加强民族国家认同、反对民族分裂;逐步实现各民族的和谐发展和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6.
美国学者杜磊(Dru.C Gladney)在丰富的田野工作的基础上,先后出版了两部关于中国回族穆斯林的著作,在国内外回族研究界有广泛影响。他主要描述了四个不同类型的回族社区,即:宁夏纳家户村(西北)、北京郊区常营回族乡(东部农村)、北京牛街(都市)、福建陈埭回族镇(东南)。以揭示回族民族认同和“清真”观念的宽泛表达,及回族民族认同与政府政策的互动关系。本文是其所著《中国的民族认同》(Ethnic Identity inChina: The Making of a Muslim Minority Nationality,Harcourt Brace College Publishers, 1998)一书的第六章。得到原作者的许可,在此发表,以飨读者。因篇幅所限,有删节。  相似文献   

7.
论回回民族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基本特征是民族学和民族理论学科范畴的概念,是构成民族的要素。本文从共同语言问题、共同地域问题和共同经济生活问题、共同心理素质等三个方面对回回民族的基本特征进行了探述,认为回族具有自尊、自强意识和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民族意识。  相似文献   

8.
回族传统文化中的民族精神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银玲 《回族研究》2004,(4):109-111
本文从四个方面分析、展示了回族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回回民族的民族精神 ,即回族的爱国主义精神、勤劳勇敢的开拓进取精神、自强不息的拼搏奋进精神和爱好和平、团结一致的民族友好精神 ,对于研究回族民族性格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民族高校学生的作业和答卷为主要材料,探讨了民族高校学生对少数民族在文化传承问题的认识及思考。文章指出,民族高校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关注与思考是很有意义的,他们展示了丰富的民族文化现象的个案,对研究少数民族文化具有独特的价值;民族高校的学生来自于民族地区,具有本民族的立场和情感,同时又受过高等教育、见识较广,具有高于本民族的眼光和理性判断;他们对本民族文化传承的观察和思考,已经触及了当今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0.
在现代化进程中,各民族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都处于急剧变迁之中.在这样的背景下,海南省三亚市凤凰镇回族社区的民族认同和民族关系也呈现出一些新的情况,例如民族意识趋于强烈并带有市场经济的一些特点.而市场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民族间的相互理解与合作,政府的积极引导更是促进了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凤凰镇回族对异族通婚的普遍接受就是民族关系和谐发展的一个突出表现.  相似文献   

11.
从公元七世纪初以降,吐蕃先后兼并了分布于青藏高原的羊同、苏毗、吐谷浑等族,与这些民族发生了密切的政治和文化交流.本文引用敦煌、新疆发现的古藏文文献,结合汉文文献,深入地讨论了吐蕃治下的吐谷浑小王和吐谷浑臣僚、民众的情况,力图揭示出吐谷浑被吐蕃征服以及逐步融合的历史真相.  相似文献   

12.
任何一种语言都有地域特征,撒拉语既有古突厥语的特点,同时又因与周边语言的联系而有自己新的发展。它的突厥语特点代表了几种历史层面,这种层面反映出与不同突厥语群的联系。由于复杂的共时特征和与历史记载的差距,对于撒拉语进行分类是很困难的。根据如下两方面的论述:1和乌古斯语的发生学关系;2和南西伯利亚语和克普恰克语长久的联系,本文提出自己的观点,不同意撒拉语与现代维吾尔语有发生学关系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14.
噶当派是11—15世纪藏区影响较大的一个佛教教派,其兴起原因主要在于它适应了当时藏区的社会和政治环境以及藏区佛教的发展方向。本文强调指出,噶当派在教理教义、寺院经济制度等诸多方面影响了其他教派的产生与发展;独具特色的藏传佛教的形成也与其作为藏区第一个佛教教派的历史地位密切相关。此外,噶当派对藏区社会的其他方面亦有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世纪之交世界民族分离主义运动的背景及其理论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冷战后,民族分离主义浪潮在世界各地迅速泛滥的背景错综复杂,包括民族怨仇、殖民统治及大国强权政治等历史根源;东、西方冷战终结和雅尔塔体制解体的国际大气候;某些国家政府民族政策的严重失误、西方世界有目的的推波助澜等内外缘由;以及世界现代化、全球一体化大潮所激发的各民族经济、文化权益之争等深层因素。民族自决权原则的真谛是遭受外国异族统治的殖民地附属国各民族的非殖民地化,它与国家主权原则、不干涉他国内政原则紧密相联,不能不顾相应的历史条件,无限扩大民族自决权适用范围。倡导民族国家在民族结构上的纯粹性和单一性的“一国一族论”,以及主张每个民族都必须组成一个国家的“一族一国”论,在理论上是极端偏狭和荒谬的,在实践中也势必增强民族分离主义运动的非理性和破坏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建国后中央政府支持的边远地区经济项目的得与失出发,阐述了这些项目设计立项时应当考虑的各种因素及效益评估办法。  相似文献   

17.
严庆  孙铭晨  王跃 《民族学刊》2023,14(3):1-10, 142
历史观是记忆的出发点和认同的基石,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设中发挥关键作用。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强调“四个与共”的结构一体性和“四个共同”的过程延续性,为中国历史政治基因的延续性、合法性提供了理念维护,为多民族国家整合、建设提供了思想基础和意识形态素材,也是对外部挑战的理念回应。问题史观通过修改历史认知坐标系和思维方式,销蚀政治认同与意识形态合法性,而二元史观、多元文化主义史观等问题史观冲击了中国历史主流话语的延续性、一体性、主体性和本土性。中华民族历史观教育以国家主流意识形态为价值立场,以强化中华民族史观认知、凝聚“五个认同”历史情感、坚定历史自信为关切,引导受教育者形成符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求的历史认知和历史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8.
论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法律地位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自治法规 )是民族区域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的一项自治权。自治法规的效力等级高于一般地方性法规而具有法律性质 ,但其适用范围仅限于本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上级国家机关要尊重和保障民族区域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的自治权 ,但自治法规不能规定和约束上级国家机关。制定机关和批准机关对于自治法规都享有“半个立法权”的说法 ,实际上是把报请批准自治法规视同提请审议自治法规案 ,把自治机关享有的自治法规制定权等同为拟定权。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法规报请省级人大常委会批准后生效的规定 ,是一项宪法原则 ,这是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立法体制的一大特点。在自治法规的效力等级和适用范围问题上的分歧 ,源于如何正确认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相似文献   

19.
犹太人杰超常涌现诸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犹太民族以思想、文化上的成就对人类历史产生了持久而深远的影响 ,并为人类贡献了大量杰出人才。犹太人杰的超常涌现与犹太民族视学习为敬神的宗教观念和崇学尚智的文化传统有直接的关系 ,而以家庭、会堂、犹太中心为基础的教育实践 ,开放的民族心态 ,兼收并蓄的文化机制 ,备受迫害的民族流散经历所激发的民族意识 ,本民族杰出人物对民族精神的培育、激励作用 ,则共同形成了犹太人杰超常涌现的精神沃土  相似文献   

20.
人关前的满族正处在由一个生机勃勃的氏族社会末期向封建制度的转型时期,其文字、宗教、服饰、婚姻制度、社会组织形式都呈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由于满族上层统治者实行了一系列有利于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的开明措施.使满族在大力吸收汉族先进文化的同时.又保留了本民族的文化特色,从而成为社会转型时期民族文化发展的良好范例,对于新时期民族文化的发展也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