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沈从文一生的前四分之一是在家乡和家边一条沅水上度过的.十四岁,他就开始在沅水上行游,饱览了由沅水两岸人事写成的社会大书,读透了由这条大河贯穿着的民族哀欢史.二十年后,他走出湘西,成了作家,但仍在家乡的梦里生活.他毕生数百万字的创作,绝大多数是写湘西和写给湘西的.湘西,是他一生情感的依托,创作的源泉和土壤.他的作品充满着家乡的泥土气息,也充满着对旧湘西的忧患.他作品中的人物命运的升沉哀欢,紧紧系结着湘西民族在历史进程中的命运的升沉哀欢.本文将通过对湘西历史的回溯,从历史的、现实的和未来的比照中,对沈从文乡上优惠试作把握.  相似文献   

2.
(一) “浮沉半世纪,生存近偶然。”沈从文对他的一生颇为感慨系之。然而作为小说家的沈从文的这种“浮沉”,却是很值得研究的。半个多世纪前,还是一个二十岁小伙子的沈从文,脱离了湘西旧军队,风尘仆仆来到北京城,用在故乡“读那本用人事写成的大书”所积累的生活经验,在饥寒交迫的窘境  相似文献   

3.
诗意栖居于世界上,是很多人的一个梦,沈从文也不例外。他为了找寻诗意的家园,生活在“美”与“爱”的土壤上,从湘西那僻壤之地来到全然陌生的都市,想要翻阅那本色香具备内容充实用人事写成的大书,然而在城市中感受到的却是冷嘲热讽,看到的是灯红酒绿的虚伪生活,湘西成了他魂牵梦引的地方。梦回湘西去寻找诗意之所,却发现家乡业已不是梦中...  相似文献   

4.
沈从文“读大书”的教育经历,使他获得了学校教育无法养成的多种智慧、能力和品质。他“读大书”的教育观念蕴含着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的文化精神,对当代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1、富湘西色彩.沈从文是湘西凤凰县人,在他所写的大量小说中,以湘西生活为题材的作品占了突出的地位,用作家自己的话说就是:“笔下涉及社会面虽比较广阔,最亲切熟悉的,或许还是我的家乡和一条延长千里的沅水,及各个支流县份乡村人事”.(《沈从文小说选集·题记》,湖南人民出版社)沈从文不仅写了湘西的人,湘西的事,还写出了湘西的地名,加重了作品的湘西气息。  相似文献   

6.
<正> 作为出生在湘西偏僻山城的乡土作家,沈从文始终对家乡那条沅水,保持相濡以沫的感情联系,对水边的“农民、手工艺人与兵士怀了不可言说的温爱”之情.因此,他描写乡村题材的作品深处,有的荡漾着沅水深潭中那纯洁明净的涟漪,有的飞溅着沅水急滩上那朵朵浪花.作品中凸现的,大多是一些普普通通的乡下人,其中有一组属于下层人民的军人形象,与翠翠、夭夭,肖肖、柏子,丈夫、贵生等山民形象互相映照,使乡村世界的人物画廊更显得光彩夺目,楚楚动人.这组军人形象中,有执着追求爱情的连长(《连长》),有敏捷乐观的司书(《夜》),有忠厚善良的老火伕(《会明》),有天真稚气的新兵(《我的教育》),有老实虔诚的刽子手(《新与旧》),有纯厚正直的老兵  相似文献   

7.
沅水边土地上走来的沈从文.他笔下的湘西是开放着“淡绿百合花”的理想境界.与之,相对的都市小说,虽然没有构成一个“世界”,但必须承认.沈从文以他独特的方式,观照了现代都市生活的“某些方面”,发掘出一些为其他作家所忽略的东西,从而使他的都市小说和他的其它小说相比,更多了些历史洞察力.  相似文献   

8.
湘西是一个苗汉杂居、半封闭的边远地域,有着楚地方巫鬼文化的深厚传统。那里有美丽的自然风光,异样的民俗风情,富有活力的淳朴人物。一九O二年,沈从文就出生在这里。沈从文成长于山明水秀的湘西,小小年纪便随军队穿行于千里沅水之上,对湘西的山水风物有着广泛地了解。正是这些有灵气的山水为沈从文的创作提供了一个浪漫的背景,也培养了他那丰富的想象力和敏锐的感悟力,从而使这位现代文学史上风格独特的作家创作  相似文献   

9.
<正> 1934年,已在文坛享有盛名,被公认为“京派”主将的沈从文,陆续推出了以《湘行散记》为总题的12篇散文.这部写了长河上的水手,商贾、军官、乡民、妓女等众多人物的悲欢.以及沿河村镇的兴衰历史的散文,如一幅既气势磅薄又细腻精巧的瑰丽长卷,把千里沅水上那一时期的人事,深深定格于读者的心目中;这被作家坚实的手笔措述过的人物和场景,使人难以忘怀!  相似文献   

10.
喜欢《边城》,喜欢沈从文;喜欢沈从文,于是喜欢上了沈从文笔下的山山水水。人们常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喜欢上沈从文笔下的我突然悟到:从文先生就是一条河,从文先生就是一座山。水有水的性格——灵动。从文先生性情如水,文笔如水,在那清澈的文思中涌动的是最纯净的人性之水。  相似文献   

11.
<正>沈从文的作品反映了现代都市“文明”的崩溃,描绘了乡村民风的隽茂;剥开了绅士阶级华丽外衣掩盖着的腐朽,折射出“抹布阶级”那不易被人视觉的灵光.从创作主导倾向上看,他始终站在“抹布阶级”的立场上,对下层人民怀着特别的“温爱”,“带着一幅冷眼睛和热心肠”,描写他们人生的种种不幸.在沈从文那卷帙洁繁的描写下层人民人生形式的作品  相似文献   

12.
沈从文小说的人性道德理想韩伟岳沈从文是一位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多产作家。他那渗透自己人格和感情的作品,“叠起来有两个等身。”[1]他的创作仅小说一项“据大略统计,有短篇二百余篇,中长篇十余部,近三百万字。”[2]沈从文半个多世纪以来在文坛上的辛劳耕...  相似文献   

13.
<正> 从汤汤流水上,我明白了多少人事,学会了多少知识,见过了多少世界!——沈从文有许多作家在他们的笔下写到了水,描绘了水的清澈秀美,叙述了水边人事的哀乐,表达了对水的某种情怀.但能把水写得极深透极富于感情的,还没有人能与沈从文相比.在沈从文以湘西人事为题材的诸多作品中,“水的存在给人的印象如此深刻,和情节的联系又如此紧密,有时简直起了主角的作用”.鉴于此,我们有必要对沈从文笔下流泻出来的浓浓水意作一番观察,对他的创作与水的关系作一探究.水在沈从文的生活中,占据着鲜明的位置,从他知事到离开保靖北去京城,家乡的一条沅水,一派清波给予他的印象已铭刻心底.他说:“我幼小时较美丽的生活,大部分都与水不能分离.我的学校可以说是在水边的.我认识美,学会思索,水对我有极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赵锐 《金陵瞭望》2011,(15):46-48
说起南京.我们都知道它是“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但具体到南京与六朝的关系.绝大多数人却语焉不详了。赵望晓本来也是这样.在南京生活了大半辈子,和外地朋友聊起家乡历史.却说不出多少内容来。为此.赵望晓狠下了番功夫。数载寒窗,赵望晓不仅对南京六朝史了如指掌.还捧出30万字一本大书《闲聊六朝皇帝》(南京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15.
韩冷 《中南论坛》2009,4(1):72-74
在沈从文的小说中洞穴是湘西母体文化的象征,故事通过人物对山洞生活的眷恋表达了作者渴望回归原始母体文明的强烈愿望,但是野人最后被剿灭的悲剧则预示着湘西原始文明必然失落的命运。写作是作家回归子宫的隐秘愿望的达成。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出了著名的“洞穴喻”。自由囚徒走出山洞,就好比是现代知识分子从落后的乡村走向城市。当知识分子走出“山洞”,一部分人选择了留在洞外,并希望解救洞内的人,而沈从文选择了返回洞中。  相似文献   

16.
沈从文不仅是杰出的文学家,在教育领域也有独特的思考。在沈从文的视野里,教育的主要形态是“人生教育”;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做人”;“大书”、“小书”组成了“人生教育”的主要内容;自我教育是重要的教育方法。沈从文“人生教育”是中国做人教育思想链条上富有特色的一环,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正> 一九八一年九月十日秦牧先生在《羊城晚报》上发表了一篇大文:《人和事小品》,共三则,第一则为:《海外的沈从文热》。在这一则里介绍了海外研究沈从文的种种盛况。他写道:“海外现在流行着一股沈从文热,欧美好些国家,风起云涌似的,有好些文学爱好者都在研究我国作家沈从文。在美国,有四人因研究沈从文获得博士学位,有三十多人获得硕士学位。哈佛大学有一个文学博士写了长达五百多页的有关研究沈从文的专著。在法国,巴黎大学甚至作出了这样的规定:凡是要投考‘终身中学中文教员’的,都要读四本中国文学书,其中必须有一本是沈从文写的”。接着秦先生还谈及了香  相似文献   

18.
月影     
陈圣婴 《社区》2014,(8):49-49
“月儿隐在云里去了。”那《月下小景》的最后一句,是我十五岁那年的某个下午,偶然撞进沈从文的小说集时,极惊心的句子。小说讲述一对生活在“为人类所疏忽历史所遗忘的残余种族聚集的山寨”迥的年轻男女相爱,却要在按自己意愿结合前先遵从“本族的魔鬼习俗”.即让女孩子与陌生人度过一夜,把贞操先交付另一个男人“蹂躏”。  相似文献   

19.
<正> 自开始从事创作时起,沈从文就试图通过新颖的文体形式,寄寓自己“重造民族品德’的思想,并使其产生广泛的社会作用.然而,他的这番苦心孤诣真正能领悟者寥寥,他不能不感到一丝寂寞、一丝怅然:“我的作品能够在市场上流行,实际上近于买椟还珠,你们能欣赏我故事的清新,照例那作品背后蕴藏的热情却忽略了.你们能欣赏我文字的朴实,照例那作品背后隐伏的悲痛也忽略了.那么.那作品背后“蕴藏的热情”是什么?“隐伏的悲痛”又是什么?现在看来,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已不重要,重要的是它为我们探讨沈从文创作的情感形态提供了线索和依据.  相似文献   

20.
沈从文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但明确其思想与创作的“现代性”或“反现代性”却是沈从文研究的一大难题。从时间的角度以及沈从文的风景描写与“风景中的人”三个方面来看,沈从文具有“现代性”与“反现代性”并行的独特魅力。“现代性”与“反现代性”的矛盾两极在沈从文的作品中形成了极强的艺术与思想张力,这种张力来自于艺术领域的不二法则——真实,也造就了沈从文在现代文学史上的独特和耀眼。童庆炳先生倡导的“亦此亦彼”的思维方式,可以作为解决这一难题的一个切实的起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