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自上世纪80年代初始,每年都有相当数量的依照"知青子女回沪政策"从外地返回上海学习或定居的知青后代。这批原来"上海人眼中的外地人,外地人眼中的上海人"在"故乡"落地生根后,生活状况怎样?本文通过对"回沪知青子女论坛"(www.hui hu.org)中的部分回沪知青子女进行网上问卷调查,分析研究了他们的各方面需求的满足情况,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们的生活状况。并在最后指出为了进一步提高回沪知青子女的生活质量应该在社会服务组织建设和社会服务政策方面有所改进。  相似文献   

2.
靠勤奋进取     
作为回沪知青子女,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1994年,我在中考时选择了每月有津贴的上海市江南职业技术学校。三年后,我顺利地完成了学业,并因各方面表现优秀而被分配进了江南造船厂。  相似文献   

3.
义气的代价     
案例: 俗话说“人如其名”,王栋就给人留下了这样的印象,他长得就像他的名字一样敦实,体重足有90公斤。王栋是回沪知青子女,毕业于绍兴市职业技术学校烹饪专业,持有厨师二级证书. 去年5月,通过种种努力,王栋在一家西班牙餐厅找到了份切配的工作。但没多久,为了所谓的“义气”,王栋陪同主厨以及切配组的其他人员集体离职。离职后,主厨及大多数同事又很  相似文献   

4.
对厦门市、长沙市与贵阳市农民工随迁子女的问卷调查资料进行实证分析,其研究结果显示:从城市融入的结构来看,农民工随迁子女城市融入由社会融入、心理归属、经济适应与身份认同等4个因子构成;从城市融入的现状来看,在城乡二元社会结构造成的"社会屏蔽"机制与农民工随迁子女融入城市过程产生的"社会性防御"策略的双重作用下,农民工随迁子女城市融入程度普遍偏低,从而导致其大都处于"半城市化生存"的边缘化状态;而从城市融入的进程来看,农民工随迁子女城市融入在社会融入、心理归属、经济适应与身份认同等4个维度上存在递减关系,这一现状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农民工随迁子女强烈地融入城市的主观期望与其客观融入"事实"之间存在巨大的张力。  相似文献   

5.
农民工子女社会融入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农民工群体"家庭化"外出趋势的增强,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子女跟随父母进入城市学习、生活,产生了与城市社会的融合问题。通过对农民工子女在城市的就学情况、家庭教育、群体交往、社会参与四个层面的调查,分析了这一群体的社会融入状况,并就此提出一系列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我最讨厌别人问我,‘最近混得怎样?’”吴英 骏一脸严肃地说,“工作是做出来,怎么能靠‘混’ 呢?” 属马的吴英骏,出生于知青家庭,从小生活在安 徽涡阳的他,身上有着一股知青子女特有的韧劲,  相似文献   

7.
新生代农民工已日渐成为现代产业工人的主体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其融入城市社会问题日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通过青岛市的调查数据与全国的比较分析,新生代农民工在融入城市社会的进程中存在:经济生活上收入水平普遍较低,工作环境不容乐观,社会福利难以保障;社会生活上生活方式趋向城市,社会交往遭遇排斥,身份认同陷入困境;婚姻感情上婚姻恋爱问题重重,留守子女后顾之忧,子女教育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8.
做好外来务工人员随迁未成年子女成长帮扶工作对促进社会稳定、保障企业发展和维护外来务工人员随迁未成年子女权益具有重要作用,是帮助外来务工人员随迁未成年子女融入社会的重要举措。受政策、体制、文化等因素影响,外来务工人员随迁未成年子女在学业适应、心理适应和融入适应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障碍。为此,应通过制度保障与社会行动相结合、社区组织与社会组织相结合,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结合,构建政府、用工企业、社区、学校、家庭五位一体的帮扶体系,为外来务工人员随迁未成年子女的成长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9.
农民工子女就学的制度性障碍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工作为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特殊群体,是社会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工在融入城市这一过程中权利与义务的对等发展逐渐引起整个社会的重视与关注,农民工子女就学问题作为其中之一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农民工子女就学问题中暴露出的种种问题归根结底是制度的变革与社会发展的不同步造成的.制度性障碍已经成为影响农民工子女就学的重要症结所在.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严峻的就业形势已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我院教职工子女的就业问题也越来越突出。自1988年以来待业人数一直浮在近百名左右,为西宁市城东区待业大户之一。为此,院党委和院行政及有关部门十分重视我院的知青就业工作,积极贯彻执行国务院、省政府关于劳动就业问题的有关文件精神,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在力争推荐院内知青更多地参加社会就业和行业培训的同时,还挪出了一些生产、服务、劳务性的岗位让院内一小部分知青临时就业,在某种程度上缓解了部分教职工的后顾之忧。但是,学校的工作性质决定了我院不能象企业一样“吞吐”大量知青就业,本文试图就如何从根本上解决我院知青就业难,出路在何处的问题谈一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1.
知青文学从"自恋"走向"自省",说明他们已经开始从早期的幻想式回忆中,学会了真诚地对自己进行反思.但在知青运动三十周年前后出现的知青"反思"文学,并没有产生知青作家所预期的社会轰动效果,其真正原因在于缺少真正发自灵魂深处的"自省".因此,在知青运动四十周年即将到来的时候,关心知青文学的人们希望看到的,就是知青文学能够真诚地通过"反省"向世人敞开自己的灵魂.  相似文献   

12.
社会信任对于促进农民工的城市融合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理解农民工的城市融合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和分析工具。基于对上海的抽样调查资料,通过OLS回归模型发现,特殊信任、一般普遍信任和典型普遍信任更多地对农民工社会心理文化层面的城市融合有影响,对经济层面的城市融合影响有限,仅有一般普遍信任对经济融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此应积极引导农民工树立自信,减少本地居民与农民工之间的不信任因素,加快相关制度改革,拓展对农民工的社会支持网络。  相似文献   

13.
尊重和认同社会成员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是促进人类社会和谐的关键,社会包容是保证全体社会成员有效融入社会的前提条件。残障老人因生理缺陷或障碍,心理负担沉重,他们往往采取疏离社会甚至家人的态度,又因其获取社会资源能力不足,处于社会边缘而被社会忽略,以致社会融入程度偏低或难以融入社会。从社会包容的视角,分析残障老人存在经济收入偏低、社会认同度不高、行为互动缺乏、心理接纳程度低等方面的障碍,提出应加大关爱残障老人的宣传,提供有针对性的养老服务,搭建社会互动平台,提高心理接纳程度和社会包容水平,促进他们融入社会,实现有尊严的生活,共享社会发展成果。  相似文献   

14.
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是我国现阶段的重要任务。本文通过社会构成四要素设计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AHP法来综合测算2005-2011年上海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从测算结果可以看出,近年来上海城乡一体化水平逐渐下降,城乡融合度降低。其主要原因在于,尽管城市与农村环境、人口、生产、文化都在逐年改善,但城市发展速度快于农村,导致城乡差距逐渐拉大。最后,本文提出逐步提高上海城乡一体化程度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技术的进步与市场经济的深化,消费流在反映区域间经济活动的往来程度时显现出了优势。文章借助中国银联2018年城际消费流数据,基于调整后的Head-Mayer边界效应模型,对长三角城市群的市场一体化程度进行测算和评估。实证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的统一市场尚未完全形成,城市边界和省际边界均对异地消费具有抑制作用;省际边界效应表现出异质性,其中上海与其他三省之间的边界对消费流的影响相对较弱,而浙江、江苏、安徽三省彼此之间的市场分割更为明显;长三角各城市的边界效应程度不尽相同,上海的城市边界效应强度为1.05,江苏省各城市的边界效应强度处于3.06~5.51之间,浙江省各城市的边界效应强度介于3.13~6.24之间,而安徽省各城市的边界效应程度最为强烈,在3.85~6.58之间分布。基于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现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首先,要肯定区域经济协调组织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其次,继续深化取消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人为阻碍的改革,进一步降低经济合作的障碍和成本。最后,需要积极借鉴国际区域合作经验来推动长三角地区发展。  相似文献   

16.
基于"2005年上海市典型区域流动人口调查"问卷数据,通过构建二元logit回归模型进行验证后发现:上海市流动人口的配偶、收入、职业、子女随迁状况以及社会融合程度对其居返意愿是典型的影响因子,而性别、受教育程度、户口性质、更换住地次数等因素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  相似文献   

17.
中国新文学中的城市与乡村叙事作为话语的建构分别呈现出复杂的情态。作为中国新文学有机链条的一个组成环节,知青文学不可能完全摆脱新文学话语体系逻辑的制约;作为一个表现出浓厚的“代际”特征的文学现象,知青文学中常见的主人公在城乡之间的徘徊姿态,表征出的是知青文学在中国20世纪文学史环节的过渡性特点,预示着80年代以来文学重心根本性的转移:“都市”取代“乡村”成为文学想象的中心。  相似文献   

18.
海派清口创始人周立波,采用全新的单人表演形式,在上海的舞台剧场,以幽默调侃的语言和夸张的形体辅助,演绎和评判社会热点、重要话题、时事和社会新闻,受到上海市民的热烈追捧。随着网络的迅猛传播和在电视媒体上的偶露峥嵘,一时风靡全国,成为时下中国娱乐界的一个重要现象。媒体谓之"周立波现象"。从传播学的角度透视周立波火爆的原因,除了他定位(城市市民)准确、营销到位外,还契合了时代对快乐的需要和主流声音强调文化要贴近群众、生活和实际的方向。此外,对时事的幽默解说和反讽整合,也得力时代的进步和政治文化环境的宽松。  相似文献   

19.
在西美尔的思想体系中,"宗教性"是宗教的本质和内核。不同于实体宗教,"宗教性"既是宗教灵魂的基本存在,也是一种社会精神结构。在西美尔看来,整合性功能是宗教和社会的重要内容,而宗教整合性又是社会整合性的绝对形式。西美尔认为:"宗教生活和社会生活之间最深刻的形式关系就在于,个体作为其集体成员的属性永远都是有限规定和个人自由的某种混合。"面对宗教的现代困境,西美尔指出,只有对个体宗教生命本身的回归,才能超越信仰主体与信仰对象之间的二元对立,实现灵魂的拯救。  相似文献   

20.
资源整合对初期社会工作的发展有特别的推动意义。本文以社会资本理论为基本视角,通过对上海A区青少年社区社会工作资源整合实践的描述和分析,旨在探讨都市社会工作资源储量、类型及整合机制。A区的探索总体上看是一种政府主导推动和非营利组织积极跟进的模式。政府最初在资源整合方面的强调和引导,激发了社区青少年社工机构整合资源的积极性,并在后来也逐渐注重品牌的塑造,努力打造阳光工作室,通过品牌效应,初步显示了社工机构在资源整合方面自主化运作的趋向。这既是社团对政府主导的深入理解,又是对自主化运作的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