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 毫秒
1.
中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原因与对策何国明中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可说是近几年全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本文亦想就此问题谈点看法,求教于方家。一、中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表现中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是政府、社会、学校,教师、家长、学生等教育内外部诸多因素对学校教学和学生学...  相似文献   

2.
目前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已广为人们关注,一时间,各种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措施纷纷出台。但对于到底该如何正确认识这个问题的系统、深入的理论探讨还很不够,因而实践中的许多措施都是值得商讨的。本文从理论上探讨了课外作业对学生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发展的积极作用及其起作用的条件,并认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问题是一个重大课题,任何有关措施的采取都须慎重。  相似文献   

3.
优化教学结构与减轻课业负担王国栋如何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可说是当前教育上的一个热点问题。结合我校的具体实践,我们认为,要想切实减轻课业负担,就必须在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上下功夫。所谓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就是要求我们对课堂教学的任务、内容、方法和形式进行...  相似文献   

4.
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负担过重现象主要表现在课业负担、心理负担和经济负担三个方面。学生负担过重会危害到学生健康发展,消解新课程改革的成果,阻碍素质教育的实施。学生“减负”是一项错综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与各界、学校与教师、学生与家长等多层次、多纬度共同协作,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5.
加强学法指导 减轻学生负担戴斌荣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原因很多,真正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从社会、家庭、学校教育等方面进行综合治理,但起主导作用的还是学校和教师。因此,从学校教育本身着眼解决是很重要的,特别是在当前情况下,加强学法指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减...  相似文献   

6.
初中学生负担过重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基础教育的顽症。近年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学校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减轻中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仍然存在着一些尚待解决的问题。下面笔者就农村初中生课业负担过重的成因分析及采取相应对策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7.
减轻学生负担强化素质教育─—四川师院附小第一阶段实验情况报告实验课题组一、实验研究课题的提出当前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已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党中央、国务院及各级政府部十分关心和重视这一问题。李岚清副总理指出:“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8.
一、提出问题由于各种原因,学生并不十分重视课外阅读。我曾对我所在的四年级两个班的56位学生的课业负担和学生的课外阅读作过一次调查。(附:学生课业负担和课外阅读情况调查表)  相似文献   

9.
姚春花 《新天地》2011,(12):398-398
近年来,随着现代化教育手段的迅速普及,教师运用多媒体对文字、图象、声音以及动画、影视等的综合处理,达到了声、图、文并茂的情景教学效果;通过对时间、空间的多维创新,使抽象深奥的问题直观形象化,有效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激发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乐学”落到实处,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0.
学生负担过重不仅体现在课业负担方面,而且还体现在学习过程中沉重的心理负担方面.减负更重要的是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作为"减负"具体实施者的教师,应善于把课堂教学变为"减负"的主阵地,积极探索课堂教学艺术,让学生轻松愉快、高质量地学习.通过减轻心理负担达到减轻课业负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宏观税负是当前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虽然我国的宏观税负水平较低 ,但总体负担却较重 ;我国的宏观税负水平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并未像其它国家那样呈现出较强的相关性。影响我国宏观税负水平的主要有经济、财政、制度、税收及统计等因素。宏观税负水平应坚持适合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税收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相协调、政府支出最低标准、宏观税负与微观税负相结合等四项原则。  相似文献   

12.
对证明责任概念的准确把握和定位是深入研究证明责任理论的前提,但目前学界对证明责任概念和构成的理解存在一定偏颇。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中有关证明责任概念占主流地位的学术观点是“双重含义说”,行为责任说、双重含义说、危险负担说是我国证明责任概念的3种主流学说。从客观角度讲,我国证明责任概念应坚持“提供证据责任与证明责任(结果意义上的)相区别的双重含义说”,证明责任应包括行为责任和结果责任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应用新古典经济增长研究思路,通过使用 VAR 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对我国1981—2010年间的国债负担、宏观税负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国债负担与经济增长的变动存在长期稳定的协同互动关系,且长期国债负担对经济增长产生负向冲击;我国宏观税负与经济增长存在双向因果关系,在短期宏观税负对经济增长产生较大影响,尤其是在1994年税负改革后,但是我国宏观税负从长期来看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4.
程序上起诉机关对持有型犯罪主观罪过举证责任的免除并不意味着实体上主观罪过不再是该类犯罪的构成要件。坚持罪过责任原则,必须承认主观罪过是持有型犯罪的主观构成要件,其最大的意义在于被告人可以此进行无罪辩护。该类犯罪的主观罪过既可以由直接故意构成,也可以由间接故意构成。  相似文献   

15.
刑事诉讼举证责任的分担是举证责任制度的核心问题。无罪推定和辩方合理分担是举证责任分担的基本原则。依照无罪推定原则,控方应对被告人有罪的基本事实承担举证责任。辩方承担的举证责任从举证能力上必须是其力所能及的;辩方只能对发生概率较低的待证事实承担举证责任;出于刑事政策的考虑,可以要求辩方承担一定的举证责任。在我国举证责任的转移和举证责任的倒置一般指控方承担举证责任的例外、由辩方承担举证责任的特殊情形。  相似文献   

16.
对证明责任性质的探讨有助于深化对刑事证明责任性质的研究。证明责任是为了解决案件事实真伪不明时,法律关于诉讼风险的分配问题。而刑事证明责任的性质是指,作为控诉方的检察机关如果对指控被告人的犯罪事实不能提出证据加以证明或者证明不能满足排除合理怀疑的标准,最终导致法院没有支持控诉方的主张,败诉的风险由检察机关来承担的问题。据此,在刑事诉讼中,侦查机关和法院不承担证明责任,真正意义上的证明责任,即败诉风险的负担,始终固定在控诉一方。  相似文献   

17.
行政诉讼中的举证责任是行政诉讼证据制度的核心问题,也是司法改革价值目标实现的一项重要证据制度。从行政诉讼举证责任的分配入手,结合我国现行行政诉讼法律规范,我们发现对举证责任进行分配非常必要。同时,对行政诉讼举证责任分配的实质和依据等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可以使我们对原告和被告承担的举证责任做出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8.
举证责任的合理分配在民事侵权诉讼中能平衡诉讼双方的权利地位,一般举证责任分配原则难以契合环境侵权的特殊性。举证责任倒置原则在环境侵权诉讼中的适用有着平衡主体双方地位、降低证据采集难度,提高证据的效力等效果。但是我国目前立法与司法实践中关于环境侵权诉讼的举证责任倒置仍有待完善。  相似文献   

19.
性骚扰问题成为当前突出的社会问题。按照“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受害者往往由于证据不足而败诉。有学者认为将举证责任倒置原则应用于反性骚扰诉讼中,以此来突破证据瓶颈。笔者认为,将举证责任倒置原则应用于性骚扰诉讼中既无法律依据也可能造成很大的法律风险,诉讼中法官可采用“诚实信用原则”,在合理范围内分配举证责任。  相似文献   

20.
以重庆市国民经济含税量低为切入点,分析1997年以来重庆市税收负担的水平和整体走势,剖析影响本地区税收负担的经济因素,得出重庆市当前的宏观税负水平与经济增长基本适应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