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自鲁迅《中国小说史略》问世以来,学界咸以为魏晋南北朝小说一如写新闻,并非有意创作。然细阅干宝的生平资料,细阅其《晋纪》、《搜神记序》及《搜神记》却会发现:号曰良史的干宝实爱搜神志怪;在那时就发现小说“难免失实”,划清了与历史散文的界限;其《搜神记》题材采自典籍者多荒诞失实;题材采自现实者实非写实而多虚构。干宝的创作实践了他的小说理论,已开有意为小说之先河,在中国小说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学术界 ,《搜神记》一直被视为魏晋“志怪小说”的代表作 ,实际上 ,这部书收录的乃是魏晋时期大量的社会新闻 ,而不是带有虚构性质的小说。干宝是本着“实录”的态度来辑录《搜神记》的 ,而且很讲究时效性、时新性和消遣性 ,这正是社会新闻的特点。只是由于受手抄书籍这种传播手段的限制 ,这些社会新闻虽然做到了采访上的“当时” ,但却无法在传播上做到即时  相似文献   

3.
本着"发明神道之不诬"的创作宗旨,《搜神记》在收录了许多虚妄怪诞之事的同时,也保存了大量远古和当世民俗中的一些巫鬼现象。《搜神记》所有关于鬼神的实录,其着眼点指向的是人间而非异域。干宝真正关心的是人的生活、命运和感情世界,鬼女、妖女身上体现着作者的感受,也承载了古人的美好愿望。  相似文献   

4.
干宝<搜神记>的成书年代,学术界一直有争议.有学者依据唐许嵩<建康实录>的记载,确定<搜神记>成书于晋成帝成康二年.考<晋书>干宝等人传记及有关文献记载可以推定,<搜神记>始作于晋元帝建武元年,成书于晋穆帝永和初年.  相似文献   

5.
《搜神记》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著名的志怪小说,《晋书》收录了干宝本人为《搜神记》所作的序言,指出该部著作的写作目的是“发明神道之不诬”。当后代读者参考这句话来阅读这部小说时,对于这部小说的阅读视野往往会出现偏差,因为除了描写神仙鬼怪的作品外,《搜神记》当中实际上还保存了很多现实题材故事,这些现实题材故事主要有传奇历史故事、传奇人物故事等。  相似文献   

6.
干宝的宗教信仰属于道教。其宗教观之形成与孙吴文化密切相关。佛教对于干宝的影响甚微。《搜神记》虽然为《法苑珠林》大量采录 ,其中故事多属于道教 ,佛教故事很少。把握干宝及其所处时代的道教文化精神 ,是解读这部书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搜神记》是魏晋志怪小说的代表作,其中婚恋故事格外引人关注。这些故事在很大程度上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文化心态,也有干宝主观创作意图的呈现。以《搜神记》中的婚恋故事为考察中心,对其中女性、男性形象作深入解读,对干宝的创作意旨深入发掘,可以从新的视角更接近真实地认知魏晋时代的人间百态、社会风尚与思想观念。  相似文献   

8.
蒲松龄在《聊斋自志》里说,“才非干宝,雅爱搜神”。这大概是《聊斋志异》的成因之一。《搜神集》是我国志怪小说的滥觞,而《聊斋志异》则是《搜神记》的继承和发展,它把志异小说推向了难以逾越的高峰,成为古代短篇小说的代表。应该说,《聊斋志异》在作品的内容上是借鉴了《搜神记》,但在艺术形式和表现方法上却大大地超过了《搜神记》,例如作者在篇末精心撰写的“异史氏曰”,就是一大特点。我们都知道,西汉的司马迁做过太史令,所以在《史记》的“论赞”中用了“太史公曰”,为后来的修史者所沿用,成为古代史书的体例。而《聊斋志异》所写的  相似文献   

9.
《搜神记》中的鬼神旨在体现鬼神之道,也即鬼神在自然秩序中体现出来的道德.《搜神记》中的“神道”,指的是具有道德属性的鬼神之“既兴利而除害,亦威众以立权”的政治伦理功能.通过《搜神记》所讲的鬼神故事,无论是在精神象征的层面,还是在百姓日用的层面,浩大无形的“神道”都有了明晰的道德意蕴和现实指向,并发挥着惩恶扬善的功能,由此阐发和证明了“神道之不诬”.《搜神记》中的“神道”有着广泛而深厚的的现实基础,它不仅折射出魏晋现实的百态万象,也展示出时人多姿多彩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10.
干宝的《搜神记》是六朝志怪小说的代表作,在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它对于后世中国文学的发展有相当大的影响。后世的《聊斋志异》与《阅微草堂笔记》都与它有着千丝万缕有关传承或发展的关系。然而基于三人不同的创作目标、体裁观点、审美想象而又使得三者存在着特殊的差异性,保有了各自鲜明的特征。本文正是以《搜神记》为代表通过对三者差异性的探讨来发掘它们各自不可替代的特征性。  相似文献   

11.
实现“超然性”与“介入性”的整合认同是现代大学的理念。一方面,现代大学作为蕴含丰富人文精神的学术机构,必须适当超越功利,本着学术自由的原则从事高深知识的传播与创造;另一方面,现代大学必须怀有严肃的社会使命感,以恰当的方式参与社会事物,服务于国家与社会。中西方大学具有不同的学术价值观西方大学拥有“超然性”的学术传统,崇尚“为学术而学术”;中国大学拥有“介入性”的学术传统,追求“为人生而学术”。因此,西方大学的现代化其实是在保持大学“超然性”的同时,增强大学的“介入性”,使大学不断超越“象牙塔”,不断贴近社会生活;中国大学的现代化则应该在扬弃“介入性”的同时,增加一点“超然性”,使大学服务于社会,但不沦为社会其他部门的附庸。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的社会公正观立足于社会主义生产力这个最大的现实,他的社会公正思想着重体现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和社会主义本质这个理想目标上,是对马克思、恩格斯和毛泽东社会公正思想的继承和超越,体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高度统一、平等与效率的高度统一、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13.
对于侵犯著作权罪的特殊犯罪形态,刑法理论上探讨的不是很多,但其在司法实务中存在一定的疑难问题。关于侵犯著作权罪的法条竞合,应着重分析该罪与诈骗罪的竞合问题,应按照“重罪优于轻罪”原则处理。关于该罪的共同犯罪,须特别注意受委托制造行为的性质。而关于该罪的犯罪停止形态,需要结合该罪的行为形态进行分析。关于该罪的罪数形态,则要注意想象竞合犯、连续犯、牵连犯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清代袁仁林的《虚字说》对虚字的修辞作了比较完备和充分的论述,提出了虚字传“神情声气”的主张,从修辞的角度,对虚字的用法作了仔细辨析,对词类活用作了精辟阐述,对语境的制约作用作了精当论证,并据以训释了全书所收的虚字。《虚字说》是一部从虚词的角度论述修辞的修辞学专著。  相似文献   

15.
文章阐述了弘扬民族音乐的重要意义,分析了目前高校民族音乐教育的现状,指出了弘扬民族音乐对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大学生的重要作用,并阐述了在校园普及民族音乐的方法.重点围绕构建民族音乐教育体制,开设相关民族音乐课程,让学生了解民族音乐,加强学生的民族音乐文化基础.通过多样的教学形式,把民间文化"请进"课堂,把课堂"搬"到民间,让学生在原生文化场景中感受民族民间音乐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论述了安代文化产生、发展、进步过程中所渗透的和谐社会思想,阐明蒙古人早在远古时期就对和谐社会有着美好的向往,并通过安代这一艺术形式表达自己良好的愿望,付诸行动,使和谐社会思想形成一种社会潮流被推而广之.这种精神和做法对今人仍有教育和启发意义,对当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从第三人侵害合同缔结的侵害对象着手,分析第三人侵害合同缔结的构成要件、应适用的责任制度及举证责任的承担。第三人侵害合同缔结侵害的是受要约人的期待法益与缔约当事人之间的缔约法律关系,应适用侵权责任制度对其进行调整。其中,以德国法的模式尤为适合。  相似文献   

18.
就教育与大学、学科与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文化建设以及战略发展问题等几个与高等教育相关的方面进行了广泛的论述,其中在学科与专业的关系和专业分类上提出了:学科性专业和职业性专业的分类法;学科性专业与学科发展关系紧密;职业性专业可依托其他的学科建设成果,采用拿来主义等新观点。  相似文献   

19.
论合作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合作"一词不是一个理论和学术的概念,而属于日常用语范畴。但为了理解人类社会最新进展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合作"一词有着概念化的必要。广义的合作概念包括"互助"、"协作"和"合作"三重内涵,狭义的合作概念与人类社会的较高级历史形态联系在一起,或者说,是不同于"互助"和"协作"的人类群体行动和交往形态。互助是感性的,协作则是工具性的,而合作既是理性的又是扬弃了工具性的人类群体共存、共在和共同行动的形式。合作精神是合作的文化前提,合作的制度和体制是合作持续展开的客观保障,社会的开放性是合作的社会基础,而信息技术的发展则为合作提供了技术支持。人类社会的发展是走向普遍合作的历史进程,政治哲学的主观努力应集中在为普遍合作的社会作出制度规划方面。其中,对合作进行探讨,是必要的理论准备。  相似文献   

20.
希波克拉底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希波克拉底是西方医学之父、西方医学道德的奠基人。他凭着渊博的医学知识、高超的医术,与各种困扰人类的疾病抗争一生,孜孜不倦地致力于为广大病人服务,使医学摆脱了原始巫术宗教。作为一代名医,其医学思想与医德理念一直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精神文明的进程,成为后世普遍共享的精神财富,他不愧为人类医学史上最伟大的人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