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秦代文学产生的历史背景,认为秦代历史短暂,文化底子较薄,特别是秦实行“焚书坑儒”的文化专制主义是秦代文坛寂寞的主要原因。作者同时又从历史文献及前人研究成果中挖掘出秦代文学的具体成就,指出秦代文学有其特色,是那个特定历史时代风貌的生动写照,各种文学形式在不同情况下步履艰难地发展着。实事求是地总结秦代文学的成就及其成因,对中国文学史的研究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2.
科技考古学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考古学是考古学与自然科学相交叉而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在研究对象、研究目标及基本理论方面,科技考古学与考古学保持一致。但科技考古学的研究方法来自自然科学,在研究内容上则偏重于古代遗存所反映的科技内涵,这与考古学有所区别。尽管科技考古学的研究对考古学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但由于研究人员、经费、设备及学科本身等诸多因素的存在,目前科技考古学理论体系的建设尚有不足,需要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在辽宁绥中县境内和河北秦皇岛市北戴河海滨,相继发掘出秦代行宫遗址。这是我国考古工作者在关中以外首次发现的秦代行宫遗址,对研究秦汉史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这两座秦代行宫遗址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都建在有着壮美景观的渤海岸边,两者之间相距也不为远,约有四十公里。位于绥中县万家乡墙子里村南的石碑地秦代行宫遗址,发现于一九八四年五月,截止目前已发掘出三千多平方米遗址,发现了分三层构  相似文献   

4.
秦国在中国历史和国家治理思想上具有奠基意义。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大一统的封建国家体制与形态,其所制定的政治制度、行政制度、经济制度,对后世中国历史产生着极其深远的影响。货币财政制度是中国经济史及中国经济思想史的核心问题。结合《史记》、云梦睡虎地秦简等文献,对秦代货币制度及思想进行归纳梳理,并分析了秦代货币流通的历史现实,探讨了秦代货币结构思想、秦代货币管理制度思想、秦代货币间的科学换算关系,以及秦代货币制度理想与货币现实的不一致性。秦代货币的思想、管理体制及实践方式有其独特性、创造性及适用性,对后世中国古代社会的货币制度的设计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在今天全球货币多元化及数字化时代也有一定的现实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5.
研究考古遗存的三个过程及其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期以来,学术界一直把实物史料作为考古学的研究对象,本文则提出了遗存是考古学研究对象的观点,以期更加准确地揭示考古学研究对象的实质。对遗存的界定和辨义使遗存的内涵和外延更加明晰,并在此基础上重点论述了研究遗存的三个阶段性过程,以及收集、整理和解释遗存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中国艺术考古学理论体系虽然已经初步构建起来,但对该学科的深入思考却似乎刚刚开始。中国艺术考古学作为一门在艺术学科和考古学科之间成长起来的交叉学科,由于其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主要倾向于考古学,故其学科基点应该定位于考古学;"美术考古学"与"艺术考古学"这一对学科概念是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命名,艺术考古学是建立在艺术学科发展、美术考古学研究取得较大成果的基础之上的;艺术考古学的发展前景则寄托于艺术院校和科研院所从事艺术发展史研究的专家学者对艺术考古学理论建设的关注和高等院校对艺术考古学人才的培养。中国艺术考古学理论研究的前景辉煌。  相似文献   

7.
体育考古学研究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体育考古学既是考古学的一个分支,又属于体育人文科学,它涉及体育史学、敦煌学、考古学等诸多学科领域,作为交叉型的边缘学科它有自己独特的理论和研究方法.体育考古学作为一门新学科,其研究方法包括一般考古学的方法,即考古地层学、考古类形学、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形论等一系列有关资料收集、整理、分析的研究方法,以及当前的新技术、新方法在体育考古学中的应用和有关体育考古学的特殊方法.  相似文献   

8.
人类社会是循着一定的规律进化发展的,考古学要探索这一规律就必须在进化观的指导思想下科学、全面地进行研究工作.文章概述了近代以来考古学的产生、发展与古典进化论和新进化论的密切关系,分析了进化论作为考古学研究的前提之一是如何在方法论和实际应用中起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并介绍了利用民族志资料为考古学理论提供论据的若干途径.  相似文献   

9.
当前,对体育考古学理论构建研究的不深入、研究方向的不明确是体育考古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因此,有必要通过对体育考古的历史以及当前学者对体育考古学概念的认识来进一步确定体育考古学的研究范围、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0.
对于秦代法律制度,以前所知甚少。自从一九七五年十二月,考古工作者在湖北云梦睡虎地发现大批秦简后,就为研究秦代法律制度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但是,自云梦秦简释文公布以来,专门探讨秦代法律制度方面的文章,在国内发表的并不多。有一些从法制史角度论述案律的论文,也仅限于对秦律本质的讨论。这显然是不够的。秦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它的法律制度对于后来的汉代、唐代以至两千多年的封建法制,  相似文献   

11.
论《秦风》     
<秦风>在<诗经>十五国风中是独具一格的.<秦风>共十篇,其较多的诗歌具有一种慷慨激昂的尚武精神,像<无衣>那样豪迈奔放的英雄主义的军歌,在三百篇中是独一无二的;像<黄鸟>那样谴责野蛮殉葬制度的诗歌,也只有<秦风>中才有.为什么这一类诗歌唯独见于<秦风>呢?这与秦国的历史、地域、环境、民俗等有密切关联.  相似文献   

12.
黄昏意象是古典文学意象群里运用最频繁的原型意象之一,它具有丰富的情感内涵和文化底蕴。同时也具备农耕文化的情感归依意向特征,具体体现为上古婚俗文化、血缘伦理纽带的理性支配等集体无意识理念的浸润。从先秦一直到唐代,黄昏意象经历了复杂而多变的嬗变过程,其在文人的表述中已远远超出了时间和空间的范畴而被主体情感化,心灵化。  相似文献   

13.
从西周至秦汉,国家对过往客商征收关税的总额有逐渐增高的趋势,因而关税收入在国家财政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也愈益增大。考察封建国家关税收入增长的原因,不可忽视以下三个重要因素,即关税征收范围的扩大、关卡的增设以及关税税率的提高。这是自西周设关征税至秦汉,关税发展的总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秦统一结束了西周种姓贵族等级分封制,开辟了皇权至上的中央集权制封建帝国二千年统治历史。史家把这一变革从根本上归结为新兴地主阶级对奴隶主贵族统治的胜利。秦帝国承袭并发展了春秋以来中原列国的许多创造,但它也把北方的草原文化融进了缔造帝国、构建社会的制度、习俗和观念种种创新之中。因此。从某种意义或别一角度说,秦汉帝国乃是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联手打造的辉煌。用经济——文化类型学或民族学去透视这一历史变革及其前因后果,将可能拓宽我们的跟光,改变成见,作出许多新的有价值的结论。这里只想略陈陋见,就正方家,因此只粗列纲目,展示秦民族、秦帝国体现游牧文化精神的若干现象,并援引其他游牧民族相同或相近的习俗加以佐证,只求说明问题,点到为止。  相似文献   

15.
从齐鲁文化角度看山东民间剪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鲁文化是指以先秦齐国和鲁国的文化为主体,以秦统一后齐地与鲁地的文化风习为余绪的地域性传统文化.山东民间剪纸作为古老的民间艺术形式,在发展和流传的过程中,已经深深烙上了齐鲁文化的印痕.本文从山东民间剪纸所体现的齐鲁文化内涵人手,分析了山东剪纸的共性特点与各自的区域性特点,进而剖析齐鲁文化作为文化背景给予山东民间剪纸的综合影响,强调从文化角度了解和研究,才能更加全面而深刻地观照民问艺术.  相似文献   

16.
秦统一结束了西周种姓贵族等级分封制,开辟了皇权至上的中央集权制封建帝国二千年统治历史。史家把这一变革从根本上归结为新兴地主阶级对奴隶主贵族统治的胜利。秦帝国承袭并发展了春秋以来中原列国的许多创造,但它也把北方的草原文化融进了缔造帝国、构建社会的制度、习俗和观念种种创新之中。因此,从某种意义或别一角度说,秦汉帝国乃是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联手打造的辉煌。用经济——文化类型学或民族学去透视这一历史变革及其前因后果,将可能拓宽我们的眼光,改变成见,作出许多新的有价值的结论。这里只想略陈陋见,就正方家,因此只粗列纲目,展示秦民族、秦帝国体现游牧文化精神的若干现象,并援引其他游牧民族相同或相近的习俗加以佐证,只求说明问题,点到为止。  相似文献   

17.
先秦时期诸子百家的美学思想有特定的文化环境,是中国古代美学体系建立的基础,其内容具体可归纳为文质彬彬的和美、大象无形的质美、虚静空灵的意美、形具神生的情美以及五觉维度的全美等。这些珍贵思想给现代家具审美带来重要启示,并将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8.
《诗经》是周代礼乐文化的载体,宝鸡是周秦文化的发祥地,因而宝鸡与《诗经》具有必然关系。《诗经》中的周民族史诗和祭祖诗有10余篇与宝鸡地区相关;与周公、召公有关的《大雅.卷阿》、《召南.甘棠》在今周原有文化遗迹留存;《诗经.秦风》里的许多篇章或诞生于宝鸡,或与秦人早期在宝鸡地区活动有关;另外,先秦时诵读《诗经》的“雅言”以周代西岐方言为主,宝鸡民俗中也保留着一些《诗经》所描写的周代礼俗文化遗迹。从以上可见,宝鸡的确是《诗经》的发祥地之一。  相似文献   

19.
《诗经》祭祀诗中的祭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祭祀是先秦时期的一项重要活动 ,《诗经》中有许多写祭祀的诗篇。在《诗经》的祭祀诗中 ,当时的人们在充满虔敬的心情中 ,把酒醴、牛羊、植物等祭品奉献给上帝和先祖 ,期盼着他们降下福禄。祭品的不同 ,不仅反映了不同部族的生活习俗 ,传达了农业文明对中华民族的巨大意义 ,并暗示了礼的起源。剖析这些献给神灵的祭品 ,为解读当时社会的典章制度、生活习俗提供了许多例证 ,能深入到民族原始心理的深层 ,站到《诗经》的时代去理解《诗经》。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廉耻观是中国文化中具有本体意义的价值观念,先秦诸子给予了极大的重视,从而奠定了中国伦理文化的核心观念,而荣辱观与礼义观则是外化的形式。中国文化本是一种世俗文化,廉耻则是其中的本体价值,它是道德之底线、人伦之基础,因而,历代文化建设与廉耻建构互为表里。当代中国文化的建构也必须重铸廉耻观念,但应当在民主与法制的基础之上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