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 毫秒
1.
对309名师范类本科生采用自我和谐量表和信任量表进行调查研究,探讨师范类大学生的自我和谐、同伴信任的现状及其关系。调查表明:师范类大学生自我灵活性显著偏低,刻板性显著偏高;一年级师范类大学生的自我和谐水平显著低于二年级、三年级师范类大学生;师范类女生的自我和谐水平显著低于男生,刻板性显著高于男生;正在恋爱的师范类大学生...  相似文献   

2.
运用心理咨询工作问题调查表,对471名二年级大学生就心理咨询工作对象、作用、方法的认识以及个人寻求咨询的经历和需要等问题进行了考查,同时从性别、文理科、师范与非师范类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女生对心理咨询对象的范围定得较宽;文科生对心理咨询作用更为肯定;师范类学生在寻求心理咨询的行为方面更为主动。建议高校应重视人文学科和心理学课程的开设,重视心理卫生工作的宣传。  相似文献   

3.
增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科学文化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心理健康对大学生成才尤为重要。为此,要加强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大学生了解健康心理的标准,掌握一定的心理卫生知识,通过个体方面的自我调适和社会方面的共同配合等多种途径来增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4.
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了大学生对高等学校心理卫生课开设的态度和建议,以及开设心理卫生课程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第一次调查结果表明70%以上的大学生对心理卫生课的开设持肯定态度;第二次调查结果得出开设心理卫生课程能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开设前后的总体t值为2.41,p<0.05。指出,学习大学生心理卫生课程客观效果良好,是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此外,还讨论了高校开设大学生心理卫生课程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在《2008 年中国公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基础上设计大学生健康素养问卷,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140名师范类大学生和138名理科类大学生进行健康素养调查?师范类院校学生的健康知识与观念素养水平高于理工类院校学生;女生具备的健康素养高于男生?整体上两校健康素养水平不高,应增强学生求知欲,完善健康教育传播方式?  相似文献   

6.
为探查自我怀疑对心理健康、任务绩效的影响,使用 自我怀疑量表等工具对762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中国大学生的自我怀疑水平较高,且女生的自我怀疑水平明显高于男生;自我怀疑水平的高低会直接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任务表现;成长型思维在自我怀疑与 自尊之间起到了调节作用;对自我怀疑的看法改善了 自我怀疑对消极情绪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7.
采用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对贫困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贫困大学生情绪低落、行为不当以及学习倦怠总分都显著低于非贫困大学生。性别、专业、学业成绩对贫困大学生的学习倦怠都有影响:男生情绪低落、行为不当以及学习倦怠总分显著高于女生;理科生情绪低落、学习倦怠总分显著高于文科生;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学习倦怠得分显著高于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因此在对贫困大学生进行学习心理辅导时应尤其关注男生、理科生和成绩较差学生。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心理卫生问题,实际上就是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由于我国目前心理卫生知识还未普及,人们对于心理健康的认识远不如对身体健康的认识,高校也如此。所以大学生中有心理障碍的人较多,其中部分学生患有心理疾病,有的学生几经休学仍然不能完成学业,有的被退学,有的虽然勉强毕业,在现今就业难的情况下,多数都找不到工作,个别找到单位的,也不能胜任本职工作。因此,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作为高校管理工作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希望引起所有管理工作者的高度重视。1心理卫生及其重要性心理卫生又称为精神卫生,联合国世界卫生…  相似文献   

9.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以独生子女为主要来源的大学生承担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各高校虽已普遍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但大多重视补救和知识的灌输,而忽视学生自我心理保健能力的培养。大学生应该通过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培养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学会自我调控等方法,加强自我心理保健能力的培养,增强其心理免疫力,减少心理疾病的产生。  相似文献   

10.
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如何,将影响到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关注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采取有效措施,是做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通过对某高校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发现:大学新生心理健康出现较为严重症状的因子主要是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文科类学生和理工类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差异;男、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差异;城镇和非城镇学生之间的心理健康水平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11.
民族院校新生心理卫生状况的调查分析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心理健康状况自评量表》(SCL-90 )对民族院校新生进行测量。结果发现 ,民族院校新生的心理卫生状况与全国常模无显著差异 ;新生中的男生与女生的心理卫生状况基本无差异 ;理科与文科新生的心理卫生状况无显著差异。在心理素质教育中普及心理卫生知识 ,建立学生心理档案是比心理咨询更应先行一步的工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大学生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动力的预测模型。方法:采用“学习动机和动力量表”抽样大学生13 154人,采用因子分析和逻辑回归分析拟合模型。结果:认知动机和专业动机激发学习动力,但情感动机阻滞学习动力,生存和个性动机不影响学习动力;男生学习动机强于女生,女生学习动力强于男生;文科生认知动机和专业动机高于理工科生,故驱使其深造;理科生情感动机高于文科生和工科生,故驱使其交往;工科生生存动机高于文科生和理科生,故驱使其就业。结论:强认知动机和强专业动机与弱情感动机,是激发大学生学习动力的优势动机,据此模型拟采取相应措施,对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动力实施教育教学管理。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选取山东省4所高校1050名大学生运用应对方式问卷、集体效能问卷以及SCL-90心理症状量表施测,研究集体效能对大学生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关系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1)男生与女生SCL-90总分,解决问题、自责上差异显著; 独生子女在合理化方面得分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理科生与文科生在心理健康、解决问题、自责上差异显著。(2)合理化、自责、幻想、退避和心理健康得分之间有显著正相关;而解决问题、求助和心理健康之间有显著负相关。(3)多层分析表明,宿舍水平的集体效能负向预测了心理健康;集体效能正向预测了解决问题与心理健康的关系,集体效能正向预测了求助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负向预测了幻想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因此,提升集体效能感有利于促进大学生正确运用应对方式建立学习型组织来保持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4.
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出现了较多的心理健康问题,表现在难以适应环境变化、不能正确认识自我、人际关系障碍、就业压力等多种形式;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也是复杂的,社会竞争压力、家庭教育及经济状况、学习环境压力和学生个人素质,以及高校心理教育的滞后.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努力,营造科学的教育环境,普及心理知识,健全心理服务机构,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5.
采用自编自我同一性过程问卷和症状自评量表对武汉四所普通高校随机抽取的500名大学生进行测试,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探索程度越高,心理健康水平越低;承诺水平越高,心理健康水平越高。且大一新生在探索和承诺上得分都较高,大二学生在探索和承诺上得分都较低,大三学生在探索上得分较低,但在承诺上得分较高。理工科的学生在探索和承诺上得分都高于文科生,而来自城镇家庭的学生在探索上得分高于来自农村家庭的学生,在承诺上则没有显著差异。大一、大二、大三学生的自我同一性不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6.
采用心海软件学校心理管理系统中的卡特尔16PF量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对重庆交通大学2006级大学生进行了心理健康水平测评。结果表明被测群体的人格结构基本和谐,不同性别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差异,男生心理素质略高于女生。  相似文献   

17.
采用心海软件学校心理管理系统中的卡特尔16PF量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对重庆交通大学2006级大学生进行了心理健康水平测评.结果表明被测群体的人格结构基本和谐,不同性别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差异,男生心理素质略高于女生.  相似文献   

18.
采用知识价值观问卷对1 258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并结合十年前大学生知识价值观的研究,分析十年来知识价值观的新变化.结果表明:十年前后大学生都更重视知识的社会价值,在年级、性别水平上的知识价值观特征相同,都是大一最重视知识价值,大三最不重视知识价值,女生比男生更重视知识价值,且差异显著;在专业水平上,十年前后大学知识价值观特征不同,十年前文理工三个专业对知识的重视程度无显著差异,当前理科生对知识价值的重视程度依次高于工科生、文科生,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9.
元认知是指一个人对自己心理状态、能力、任务、目标、认知策略等方面的知识.本文以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为出发点,从自我认知、情绪调控,学习和社会适应等方面论述了元认知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我国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的调查与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素质是决定个体心理健康水平的根本,了解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现状是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用修订的《大学生心理素质量表》抽取全国五大区大学生有效样本1 931人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大学生心理素质整体上偏属于积极正向范畴但亟待提高;各因素发展水平不均,应变性和求成性可喜,但自制性和独立性堪忧;男生在认知品质和学习适应性上显著优于女生;心理素质未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增长;不同专业学生的心理素质存在实际的差异,呈现出艺体类工科理科文科的趋势;不同教养方式下的大学生心理素质差异显著,呈现出权威型最优、专断型和忽视型相近、溺爱型最差的趋势;不同学校类型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存在结构性差异并各有特色;学生干部的实践活动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