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清教主义思想对美国文学有着深远的影响。美国文学在清教主义思想的渗透和影响中汲取了丰富的思想营养。在不同的时期,清教主义在美国文学中的影响和地位也各不相同。文章分析了清教主义思想在美国文学各个不同时期的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2.
马丁·路德是基督新教的创始人,美国文化源于清教文化,由清教徒移民时传入北美.在美国社会的形成过程中,清教主义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并由此奠定了美国人的性格特点,可以说美国文化的方方面面与清教渊源甚深.本文试探讨马丁·路德的思想及教义对美国文化形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从殖民地开始,美国曾长期是基督清教一统天下.清教主义不仅是一个宗教概念,也是一种人生哲学、价值观念、伦理观念、生活方式,它从各个方面影响着美国的文化、思想、政治.早期清教移民的宗教观念对促成美国民主政体的诞生起了奠基作用.  相似文献   

4.
美国清教主义是美国社会文化的重要基石,由17世纪北美清教徒文学形成的清教文学是美国文学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清教主义特殊氛围中孕育出来的早期美国文学从文体、题材、语言风格和创作技巧上有着迥异于欧洲其他民族的文学特色。  相似文献   

5.
美国超验主义是在欧洲浪漫主义的影响下,美国19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兴起的一次思想文化解放运动。以爱默生为首的超验主义思想家汲取了唯一神教、唯心主义和清教主义的相关思想,重新阐释了人、自然和上帝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进而把美国浪漫主义推向了高潮。  相似文献   

6.
安妮·布雷兹特里特不但开创了美国文学史上女性诗人创作优秀诗歌的传统,而且与爱德华.泰勒一同分享着北美前一个半世纪诗歌创作最高成就的荣誉。然而,作为一名清教徒和一位女诗人,在17世纪北美浓重的清教主义宗教与社会文化背景下,她的诗歌创作被认为是一种"文化叛逆"。本文聚焦诗歌文本来重新考察北美殖民地时期的清教思想,窥见女性的困惑与焦虑,关注女诗人的生命诉求,揭示这位所谓"文化叛逆者"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7.
19世纪美国著名作家霍桑深受清教思想的影响,由于清教主义自身积极性与消极性共存的复杂性,霍桑对清教的态度也是复杂的.认同、接受与怀疑、超越共存,他一方面肯定了宗教思想与价值,另一方面又批判了清教社会对人的精神的负面影响.霍桑的代表作《红字》表现出他对清教伦理道德的接受与怀疑.他的接受反映在研究人道主义及灵魂的再生方面,而他的怀疑则表现在揭示被清教伦理道德压抑的人性过程中.  相似文献   

8.
清教思想和美国文学之间有着一种怎样的关系?它在美国小说本土化的历程中究竟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这一直是美国文学界常说常新的话题.通过审视清教思想对美国文化的影响以及它在文学作品中的体现,认为清教思想已经成为了被美国的经典作家所认同并加以继承的美学思想.认为,自美国文学出现伊始,清教思想就和它深深交织在一起,清教思想在美国文学的独立之路上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也正是清教思想的影响使得美国小说开始迈上了本土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9.
不能忘却的《红字》:霍桑的清教主义紧箍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教主义不是霍桑所笃信的宗教信仰,却对他的文学创作影响深远。清教主义是霍桑认识人类和社会的理论武器。而《红字》正是他捧奉给世人的一部清教主义特色的警世恒言。在这部小说中,霍桑用清教主义的眼光看待美国的经济腾飞和刚拉开帷幕的美国梦,他警告世人,社会的发展并不能代表人性的新生。  相似文献   

10.
清教主义对于美国人的思想影响极其巨大.最杰出的清教主义神学家爱德华兹与美国建国前后理想与价值观之父富兰克林分别代表了清教主义的两个方面:在绝对神权崇拜中赎罪和通过自己的善行与自律追求天赋的人权.本文通过对这两种典型思想的产生渊源与本质的分析,揭示了他们之间的差异以及宗教信仰上的延续性.  相似文献   

11.
美国的文学发端于殖民时期的清教主义,在18、19世纪经历了理性时代、浪漫主义及超验主义、现实主义及自然主义几个历史阶段。一个国家的文学往往是其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反映不同时代的主要思想、道德、文化趋势及变迁。美国作为一个年轻的国家,它的文学从兴起时便...  相似文献   

12.
爱默生对美国哲学和文学影响深远。在美国成功地由一个沉闷的以加尔文教为权威的清教社会过渡为一个充满活力的现代国家的过程中,爱默生及其领导的超验主义运动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本文从爱默生思想的三个主要方面论述了他对美国文化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在《悲悼三部曲》中,坟墓意向和海岛意象是对清教文化和异教文化的讽喻,是奥尼尔对于美国文化的清教主义的深刻批判。  相似文献   

14.
"清教主义"在很大程度上促成了近代西方文文明的勃兴。但由于以马克斯·韦伯为代表的学者受到社会学的研究方法的局限,其研究成果显现出一些混乱。因此,有必要用历史-文化的方法加以梳理。基督教中的清教主义传统,它的信念、志趣和生活态度,经由苦修僧到形形色色的修士、会士的不断践行与发展,成为西方文明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清教主义倾向基督徒因其坚守清贫的生活观、勤思勤劳的优秀品质而成为西方广大民众生活态度的导师;他们在教育和科学技术领域的耕耘,促进了人类的文明进步和文化发展,成为西方文明、文化乃至人类文明、文化十分重要的创造者和引领者。清教主义传统对我们理解西方近代科学形成过程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论《红字》中异质文化的独特结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字》是美国文艺复兴时期霍桑的一部代表作,语言含蓄优美,寓意错综复杂,文化内涵丰富多彩,其间既有体现时代精神的反清教主义思想,又有传统宗教文化蕴含的清教主义思想,《红字》的成功之处就在于融合两种异质文化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化模式,表达了作者改造现实的一种理想,显示了美国文化强大的包容性。  相似文献   

16.
美国19世纪杰出的浪漫主义小说家——纳撒尼尔.霍桑出生于宗教家庭,深受清教主义影响,其小说《红字》表现了清教主义传统在人们思想上和生活上的烙印。霍桑的宗教观是复杂而矛盾的:一方面,对清教教规的怀疑和困惑,使得他反抗这个传统,抨击这些虚伪的教条;另一方面,他又深受宗教思想的束缚,无形中用清教观去审视世界,审视人们的生活。这也使得《红字》具有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17.
爱默生的超验主义思想的一个核心意象是“诗人—神父”.这个意象的塑造结合了欧洲传统文化中的“俄尔普斯诗人”的意象和清教主义,既保持了与传统和宗教的联系,又将清教主义发展成为一种自然的宗教观,将文学的地位提高到和神的启示、和圣经同等的地位,甚至更高;将诗人的地位提高到比神父更高,极大地减少了宗教对文学的束缚,激励了19世纪的美国文学创作,推动了美国新英格兰文艺复兴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在纳撒尼尔.霍桑一生的创作中,清教主义对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可以说他的每篇作品都渗透了当时美国殖民地的浓郁的清教色彩。清教的善恶观,加尔文体制和“净化”思想等在他的作品中都得到了体现。  相似文献   

19.
美国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家以超验主义思想和清教文化传统为本土化思想特质,着力描写美国本土人物和人文环境,关注美国现实生活,大胆进行艺术创新,传递年轻美利坚民族的人文风貌和精神气质,为建构美国民族文学体系和传统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当今经济和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分析美国文艺复兴时期文学本土化特征,给新世纪中国文学的发展和繁荣带来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20.
清教主义起源于英国,在北美殖民地得以实践与发展.其因信称义、天职思想、山颠之城等核心理念,虽然构成宗教行为规范要素,却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消解禁锢人们思想与行为的主流教会传统的作用,促进了社会世俗化进程,在早期的美国,推动了个性解放,促成建立现代劳动、职业和财富观,以宗教的理想勾勒出国家未来追求的目标.它们奠定了今日美国主流文化(WASP)价值观念的基础,铸就了美国民族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