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中华文史论丛》1979年第一辑发表了荣孟源先生的《曾同藩所存<李秀成供>稿本考略》(下简称《考略》)一文以后,我曾写了一篇题为《就曾国藩所存<李秀成供>稿本考略一文与荣孟源同志商榷》的文章,参加同年五月在南京召开的太平天国史学术讨论会。以后又将文字压缩,并把题目改为《李秀成<书供>原稿考辨》(下简称《考辨》),刊登在《近代史研究》1981年第四期。《书供》是李秀成自己的说法,即清方所谓《李秀成供》。因有真伪之辨,荣文称它为《稿本》,本文称《原稿》。  相似文献   

2.
荣孟源先生写的《再谈李秀成供》(下简称《再谈》)一文中须待商榷的问题,笔者已经在《与荣孟源先生讨论<李秀成供>问题》中作了第一次答辩(简称一论).本文拟进一步和荣先生讨论《再谈》的其他问题。 一、关于“九天所写应有八个间隔”问题 (一)有关间隔的几种说法 《再谈》第三节的标题是“九天所写应有八个间隔”。对于“间隔”,荣先生本人所说。颇不一致。如在《曾国藩所存<李秀成供>稿本考略》(下简称《考略》)第一节,先是指李秀成“每天开首所写”的各小段,后是指李秀成每天写的最后一叶剩下来的空行、空格。而在《再谈》里,又是把“间隔”和“结头处”及撕毁处的上下“接头”等同起来了。  相似文献   

3.
(括弧内黑点前为期数,,里点后为豆数〕一年的回麒.…:...……:.…:本到振辑部(8 .1)审美眼光........……(美〕凡生.锡姆斯(3 .1。傅就的美学是不是基于一种蜡裸?渝文摘要............……、.……〔英〕坎尼克(5.n)豁‘内”与“外”..…(美〕柯亨焉丁韵翰瑟(1‘l)艺术哲学里的概括简题....……〔英〕坎普(5.15)l2注灵活的科学自然主义和麟盆基本主义‘.................……(美)戴尔·李具(1.3)英美在远东(1的5一1903年).…〔英〕坎柏尔(1.隐秘的历史主义二(英)《泰晤士报文学堵刊方(2心是什么”“‘’‘”’尸””.“’·)’‘〔英)罗素(s.…  相似文献   

4.
刘乐扬先生在《略谈曾国藩的历史功罪与学术地位》一文中(见《江海学刊》 1987年第4期,下简称刘文),对曾国藩的历史功罪与学术作了全面的评价,给我们很大启示。但刘文的某些论点,笔者不敢苟同。特作此文,就正于刘先生及史学界的专家学者。 刘文的第五个小标题是“曾国藩主张‘先清关内’,‘暂弃关外’,情同投降卖国”。接着写道:“现在,是否需要给曾国藩戴上汉奸卖国贼的帽子,我认为可以斟酌,但他不知民族大义,没有爱国主义  相似文献   

5.
根据省政府《关于印发山西省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等4个实施意见的通知》(晋政发〔2006〕47号)精神,按照晋劳险字〔1997〕250号文件规定,决定从2006年7月1日起,为企业离休人员和建国前参加革命工作并符合原劳动人事部劳人险〔1983〕3号文件规定条件的退休老工人(以下简称“符合劳人险〔1983〕3号文件的退休老工人”)比照机关同类人员增加离退休金。具体规定如下:  相似文献   

6.
曾国藩以理学信徒自我标榜,宣称“一宗宋儒”(《复颍州府夏教授书》,《曾文正公书札》卷十一)。清朝最高统治者表彰他“阐程朱之精蕴,学茂儒宗”(《御制碑文》:见《曾文正公全集》附录)。但他又同时热衷于经世致用之学。李元度说他“效法前贤澄清天下之志,讲求经世之学”(《曾文正公行状》,《天岳山馆文钞》卷十四)。对于曾国藩的理学思想今人论及较多,对其经世思想则谈得甚少。有的同志更断然否认曾国藩与经世致用之学的联系,否认他有经世思想的存在,说曾国藩“成年累月研究的是天理、人性、三纲五常、‘主静’、‘静坐’、格物致知”(董蔡时《左  相似文献   

7.
关于《儒林外史》的原貌问题.主要有“原书五十六回”和“原书五十回”二说。本文对“五十回”说的有关论述。做了修正和补充。认为,今见五十六回本的前三十七回基本上保持了原稿面貌;在后十九回中.有六回补作窜入(具体回次与以往说法有异);余下的十三回。在辨明后人篡改段落及具体文旬后,始能看出原稿面貌。以上是在旧说基础上提出的新说。  相似文献   

8.
论“叶韵”和“读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韵”和“读破”有什么关系?这个问题以前没有专文讨论过。但是,有些专家在探究“读破”的起源时,已经涉及到了这个问题。杨伯峻先生在《破音考略》(《国文月刊》七十四期,1948年)一文中曾怀疑“乐”字的“五教反”这一读破可能起于陆德明《经典释文》给《诗经·周南·关睢》“钟鼓乐之”句中的“乐”字所注的叶韵。洪心衡先生在《关于“读破”问题》(《中国语文》1965年第一期)一文中把杨先生的怀疑变成了肯定。他说《释文》“在‘钟鼓乐之’一例,既注‘音洛,又音岳’,又提出‘或  相似文献   

9.
一九八二年一月二十一日《新华日报》头版报道了丹徒发现大批罕见的唐代银器的消息,其中“论语玉烛”龟形器一件,更是首次发现,尤为珍贵,该报第三版还刊登了它的大幅照片。同年第十一期《文物》发表专文——《论语玉烛考略》(以下简称《考略》),对论语玉烛和五十枚酒令筹作了一些研究和介绍。“论语玉烛”为唐人饮宴行令器具。《考略》说:“此器圆筒形,状如蜡烛,所谓‘论语玉烛’,系包括此器的内  相似文献   

10.
钱斐仲,名聚瀛,字斐仲,号雨花女史,清代女词人,是继李清照之后第二个有论词著作的女性。其《雨花庵诗余》及《雨花庵词话》的版本并不复杂,但目前尚无系统介绍。考证可知,《雨花庵诗余》有稿本一卷、同治七年刻本、《小檀栾室汇刻闺秀词》本、《全清词钞》本等版本,而《雨花庵词话》有同治七年戊辰(1868年)刻本、《词学季刊》本、《词话丛编》本。  相似文献   

11.
《范公堤》①(《东淘杂咏十首》之一) 吴嘉纪 茫茫潮汐中②,石兀石兀沙堤起③。 智勇敌洪涛,脱服生赤子④。 西滕发稻花⑤,东火煎海水⑥o’ 海水有时枯。公恩何日已。‘〔作者简介〕 吴嘉纪(1618一1684),清初诗人。字宾贤,号野人,今江苏盐城人(旧属江苏泰州)。有《陋轩诗集》。〔注析〕 ①范公提:又名“捍海捻”。宋代范仲淹任泰州西溪(今盐城市东台县)盐官时动员滨海民工修筑。后屡纪屡筑,并续有增展。北起盐城市阜宁县,经盐城市的建湖、郊区、大丰、东台,南通市的海安、如东、南通等县区,抵南通市的吕四,全长582里,今盐城市内阜宁至东台一…  相似文献   

12.
陶诗《归园田居五首》其一:“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其中的“尘网”,向来被解作“仕途”。可是,从陶渊明出仕到归隐,算来算去,怎么也够不上“三十年”。但若从二十九岁初仕为江州祭酒算起,至辞彭泽令归田,则恰恰十三年,于是吴仁杰断然改作“十三年”,王瑶注《陶渊明集》(作家出版社1966年版)因之。近人或雨说并存。张芝《陶渊明传论》谓:“何孟春本引刘履说‘三当作踰,或在十字下’,陶澍又说‘三当作巳’,那就是这句话有这样几个可能:一去三十年,一去踰十年,一去已十年。但他们都没有注意‘一去三十年’是陶渊明所常说的,正如上引‘闲居三十载’见《还江陵》诗。且宋曾集本校各本异同最富,但此句下并无异文。故作‘一去三十年’为是。”这个结论是对的。只是,仅以“三十年”“是陶渊明所常说的”为论据,则嫌单薄。  相似文献   

13.
中华书局校点本《史记》,是众多社科研究者的参考书目,其中有两处标点问题,值得进行考辨和商榷。一处是卷五十五司马贞《索隐》:“晋灼云‘在弘农閺乡南谷中’。应劭。《十三州记》‘弘农有桃丘聚,古桃林也’。”一处是卷七《项羽本纪》:“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刽,又不成。”  相似文献   

14.
《聊斋志异》原稿的编次,章培恒同志先后写了两篇文章,提出许多原则性意见①。他通过对现存半部的《聊斋志异》原稿与铸雪斋抄本的对勘,推断出全书八册,每册一卷,並指出了各册的起讫篇目②,还根据一些作品标明的故事发生时间,指出:“此书的写作,前后共四十余年。”这些无疑都是对的。唯坚持认定:“《志异》诸篇系按写作先后排列”;“从稿本每一册内部的各篇次序看,凡有写作年代可考的作品,皆先写的排列在前,晚写的排列在后,而绝没有相反的情况”;“而且在各册稿本之间亦各有其写作年代上的断限”。这一论  相似文献   

15.
乃遂、遂乃《汉书·文帝纪》:“诏曰:‘前赵幽王死,朕甚怜之,已立其太子遂为赵王。遂弟辟疆,及齐悼王子朱虚侯章、东牟侯兴居有功,可王。’乃遂立辟疆为河间王。”按:“乃遂”下颜师古未注,王先谦补注曰:遂字涉上文而衍。中华书局1962年6月版《汉书》校勘记,依王说将“遂”删去。愚以为,王说失之不知。“乃遂”应是联合式双音虚词。纵观汉语词汇史可知,两个同义或近义的字的连用,是古今汉语实词、虚词双音化的一种重要格式。此类双音化的虚词、  相似文献   

16.
《脂砚斋甲戍抄阅再评石头记》(简称《甲戍本》)正文前面的《凡例》,原是“脂砚斋”为《石头记》所写的一分“读法说明”,是“脂砚斋评”(简称“脂评”)的一部分。其中,有一段说: “此书开卷第一回也。作者自云: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撰此《石头记》一书也。故曰:‘甄士隐梦幻识通灵’……为何不用假语村言敷衍出一段故事来,以阅人之耳目哉?故曰‘风尘怀闺秀’乃是第一回提纲正义也。”这段话以后迭经修改,加上了“贾雨村云云”之类的话头。来和前文的“甄士隐”相对映,到了《庚辰本》以后,它已经成了正文的开头。“脂砚先生”开宗明义,就假借“甄士隐”和“贾雨村”的名姓,提出“真假”  相似文献   

17.
《青海教育》八六年第十二期发表了李高田同志的题为《〈论语〉为何用“论”字》的短文。笔者认为该文有两个问题值得商榷: 第一,该文作者在根据《辞海》和《辞源》对“论”字部分解释的引证基础上,紧接着下了个结论: “由此可见,‘论’显然是‘伦’的通假字,那么,《论语》的‘论’字的本字也应该是‘伦’字了”。  相似文献   

18.
《国策》之用语,迄今未得其训者尤多。《赵策三·秦围赵之邯郸》:“彼(秦)则肆然而为帝,过而遂正于天下,则连有赴东海而死矣,吾不忍为之民也。”王力主编《古代汉语》(修订本)注:“这句话不好懂,疑有误字。《史记》作‘过而为正于天下。’司马贞《索隐》:‘谓以过恶而政也。’以备参考。”在王先生以前的注释家如宋代姚宏、元之吴师道等均知“此句亦难通”而阙如。昔者余每教于此,亦从前人而阙如。然窃思古人之立言当有所指,故观汉前史籍时时留心,稍有所悟,知“过而遂正于天下”一语不曾有误,其难解者唯“过”“遂”“正”三词耳,今试释之。  相似文献   

19.
曾国藩的人才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国藩以培植、宏奖人才自诩,他说,“君子有三乐”,而“宏奖人才,诱人日进”为一乐〈见己未九月《曾文正公日记》以下简称《日记》。对于曾国藩的知人善用,封建阵营普遍评价较高。曾氏的故旧门生尤多赞语。何璟在奏疏中说:“曾国藩昔官京朝,即已留心人物;出事戎轩,尤勤访察,虽一艺之才。罔不甄录,而又多方造就,以成其材”(见《曾文正公全集》附录,《苏抚奏疏》)。郭嵩焘为曾国藩作的墓志铭说他“以美化教育人才为己任,而尤以知人名天下”〔见曾集附录〕。俞樾《春在堂随笔》(卷一)云:“湘乡……尤善相士,其所识拨者,名臣名将,指不胜屈”。即如刚直自负的左宗棠,后期与曾国藩交恶,“彼此不通书问”(薛福成《庸庵笔记》卷二),在曾国藩死后,仍书寄联挽曰:“知人之明,谋国之忠,我愧不如元辅”(同上)。今天,在对曾国藩及其湘军的研究中,必须注意到,拥有雄厚的人才阵营是曾国藩战胜太平天国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相似文献   

20.
读苏小札     
王士祯《带经堂涛话》卷十三《遗迹类上》十一:“(嘉州)凌云山壁间多前人题字。……殿右为宋州守吴秘治易洞,坡公有诗。”但未录坡公之诗。《嘉定府志》卷五《古迹》:“治易洞,凌云寺后稍右,宋郡守吴秘题名’洞前有‘治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