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专利权质押融资的创新优化模式,选取长江三角洲地区中心城市之一、先进制造业基地、国家专利权质押融资试点城市——江苏省常州市为调研对象,根据该市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概况、专利权质押融资需求及现有科技型中小企业质押融资数据,分析了现有融资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和症结,通过借鉴北京、上海、武汉、中山等大城市为代表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运作模式,提出创新型专利权质押融资模式构建的完善机制,引入专利权质押融资保证保险,建立法律风险控制机制,以期帮助常州市及相关城市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拓宽融资渠道,促进知识产权流转,实现从"知产"到"资产"的转变.  相似文献   

2.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是通过为合作银行发放的知识产权质押逾期贷款提供风险补偿,来降低银行放贷风险,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困境,助推实体经济发展。风险补偿基金具有正外部性与准公共物品属性,应由政府或政府与市场合作设立。自2015年国家以中央财政资金开启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基金试点工作以来,试点地区先后出台了配套规范性文件,但从已出台的诸多法律文本来看,存在风险分担不明确、责任与追偿机制不明晰等问题。未来可采取“省+市”联动立法方式,由省人大或政府出台地方性法规或者规章的形式,明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机制基本流程,市级根据地方实际制定相应细则。就具体运作而言,应进一步拓宽资金来源渠道,提高基金的运行水平,引入多元主体参与,完善责任分摊与追偿机制,加强对基金的管理与风险防控,健全相关配套措施,以更好地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与激励效应,优化中小微企业的融资营商环境。  相似文献   

3.
针对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对比分析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在不同地区的几种主要模式及其优劣性,归纳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研究结果表明: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在中国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有利于缓解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是中小企业融资方式的有益补充。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在中国各地发展并不均衡,各地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各有利弊,需要扬长避短,建立适合当地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决合芜蚌试验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的选择问题,分析了国内外主要典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对合芜蚌试验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的选择给出相应的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合芜蚌试验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应适合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注重创新,可在提出的三种模式中进行选择,建立适合自身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  相似文献   

5.
将知识产权质押标的物的适格要件概括为确定性、可让与性和货币估价的可能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法律用简单列举法规定知识产权质押标的物的不足。知识产权中的人身权、期待权以及缺乏可让与性的知识产权不宜出质。为了降低风险,设立知识产权质权时,需要对足以影响知识产权质押担保功能的诸多法律因素进行审查。  相似文献   

6.
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无疑是破解此难题的一条新路径.本文在分析国内外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现状的基础上,剖析了我国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融资的制约因素,提出了解决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问题的对策.这对促进中小企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专利权质押贷款的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专利权质押是运用专利权进行担保的法律制度,该制度充分发挥了专利权的交换价值,使得专利权的融资功能得以有效发挥.专利权质押的兴起反映了我国知识产权从静态保护向动态利用的发展趋势.但是,目前我国在专利权质押贷款业务中存在着政府、企业热,而金融机构"畏缩不前"的尴尬局面.造成这种局面的深层次原因在于没能很好地认识专利权质押制度的特性,以及在专利权质押制度中缺少风险共担的运作机制.  相似文献   

8.
目前,不管在直接融资市场还是间接融资市场,都缺乏能满足创新型经济发展需求的科技融资工具.为此,要大力发展直接融资创新工具,包括多阶段股权投资、可转换债券、担保换期权、风险租赁、创投信托、天使投资、中小企业集合债和中小企业集合信托债权基金、知识证券化;大力发展间接融资创新工具,包括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订单贷款、股权质押贷款、动产质押贷款、应收账款质押贷款与保理融资、出口退税账户托管贷款;大力发展科技保险创新服务.  相似文献   

9.
依据知识产权质押担保的法律原理及我国现行法律规定,梳理我国其他行业实行知识产权质押担保的最新实践经验,对陶瓷行业的知识产权质押所面临问题,提出了在知识产权价值评估、企业信用评级、提存、反担保等方面的完善建议,探讨政府、银行在运用知识产权质押担保中应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科技型中小企业是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是解决中小企业资金瓶颈的有效方式。但是由于存在诸多制约因素,银行参与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的积极性不高。本文分析了推进我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的难点并从政府、银行、企业、中介机构四个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应收账款质押是《物权法》为适应我国融资实践发展需求所确立的新的担保类型。但基于应收账款质押自身的特殊性,其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天然地存在各种风险。是否能有效控制其风险,为其实际操作在风险约束前提下实现效益最大化,是决定应收账款质押制度能否在实践中得到有效和广泛运用的核心。由于《物权法》规定和相关法律规定的粗疏,我国对应收账款质押仍未建立起有效的的风险控制体系和方法。因此,如何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加强对应收账款质押担保风险的认识,并建立和完善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体系,对运用该担保类型促进我国融资实践发展是极为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
按照国家知识产权局的部署,隶属于广东省的佛山、广州、东莞三个城市正在进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取得了一定成效。文章主要对广东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的主要内容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相应的完善对策。  相似文献   

13.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是解决科技企业尤其是中小型科技企业贷款难问题的新型融资方式.重庆自2009年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以来,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面临一些现实困境.要实现科技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普遍化、常态化、规模化发展,应将其作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在发挥政府引导作用的同时,强化市场的主导作用,有计划、分阶段、抓重点地加以推进.  相似文献   

14.
日本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和评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日本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担保和评估的现状着手,介绍日本融资案例,总结和分析了日本知识产权融资担保和评估的特点以及其产生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以日本知识产权融资担保为参照,结合我国的知识产权融资发展进程,阐述了在我国开展知识产权融资担保的关键和核心问题所在.  相似文献   

15.
浅析股权质押贷款风险及其防范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权质押作为一种新兴的担保方式,具有担保功能、融资功能和效益功能。近年来,由于流动性强,易于变现的特点,股权质押在我国逐渐受到重视,我国各大银行以股权质押作为担保方式的贷款项目数量呈上升趋势。但是由于目前市场条件和法律环境还不够成熟,股权价值易变,使得股权质押的风险很大,风险性成为股权质押的一个基本特性。  相似文献   

16.
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以其独特的融资优势,能有效地盘活企业的应收账款,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了有效的途径。针对应收账款质押融资对中小企业的适用性及在操作流程和国家在应收账款质押登记上存在的风险,提出建立应收账款的监控体系,完善应收账款质押的登记公示制度,以促进其对中小企业融资的积极作用,加强银行对应收账款质押业务创新,实现企业和银行的有效对接,促进国民经济的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7.
资产证券化是当今国际金融市场最重要的金融创新之一,资产证券化是以可预期的稳定现金流为支撑,通过对资产的风险和收益进行法律上的分离和信用增级,转换为在资本市场上发行以资产支持的证券,从而达到发起人融得资金、投资人获得投资回报的目的。知识产权质押担保信贷资产证券化应该说为科技企业提供一个新型的融资技术,同时也能为银行向科技企业贷款提供了一种减少贷款风险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8.
资产证券化是当今国际金融市场最重要的金融创新之一,资产证券化是以可预期的稳定现金流为支撑,通过对资产的风险和收益进行法律上的分离和信用增级,转换为在资本市场上发行以资产支持的证券,从而达到发起人融得资金、投资人获得投资回报的目的。知识产权质押担保信贷资产证券化应该说为科技企业提供一个新型的融资技术,同时也能为银行向科技企业贷款提供了一种减少贷款风险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9.
在专利权质押担保制度中,专利权质押不表示专利为质权人所占有。因专利权源而使得专利权呈多主体性,并且专利权的独占权、转让权、许可实施权等并不因为专利权质押而归为一体,相反,权利享有仍然呈现为分离状态。专利权享有的可分性增加了专利质押融资过程中质权人的风险,也限制了专利技术质押融资的实践运用。为促进专利权质押制度发挥更有效的作用,化解质权人融资风险,可建立专利担保的附带性信用担保和财团担保制度,且应扩大质权人对出质人经营资金运行态势的有效监督。  相似文献   

20.
民营企业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我国对民营企业的法律保护制度不尽人意,导致了民营企业运作存在较大的法律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产权风险、融资风险、商业秘密和知识产权风险、民营企业参与国企改革的风险、刑事风险。并分析了民营企业防范风险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