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畲族学者蓝鼎元是清初著名理学家,《鹿洲全集》是其治世思想的集中反映.蓝鼎元为官期间十分重视对所在区域的风俗考察,并能将之很好的运用到现实的区域管理之中.作为宋明理学的坚定维护者与实践者,蓝鼎元在以权势稳定社会的同时,着重于兴学致教、培养人才,其目的就在于正学统、化民俗,实现区域社会的长治久安.而这种将权势、教育与风俗相结合的治世之法虽然具有显著的地域性和时代性,但它对现代的社区管理依然蕴含着可资借鉴的有益元素.  相似文献   

2.
蓝鼎元的近代化启蒙思想考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蓝鼎元思想的研究局限在各个具体的领域,缺乏就社会变迁的视角予以考察。本文探讨了其走向海洋、放眼世界的先进理念,分析了其农商思想与乡长制的设想,认为蓝鼎元的这些思想观念具有近代化启蒙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北方人》2008,(2)
在各个时代和各个国家,船只都在桅杆上挂各种不同的、标明它们的国别或其他属性的标志——小旗、三角旗、大旗、军旗。海盗在这方面也不例外。他们在各个时代里  相似文献   

4.
蓝鼎元筹台说服述论郭志超誉为“筹台宗匠”的蓝鼎元,原为福建漳浦苌一介寒士,康熙60年4月台湾爆发了朱一贵领导的大规模起义,南澳总兵蓝廷珍奉檄率师平台,时年41岁的蓝鼎元遂参戎幕,为其族兄蓝廷珍机要秘书和高参。其间及平台之后,蓝鼎元所写的公檄、条陈、上...  相似文献   

5.
为当前打击海盗提供借鉴和参考,就罗马帝国时期海盗问题进行研究。分析认为,海盗的存在有其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当时海盗已影响到罗马帝国的社会稳定和政治安全;罗马帝国采取组建帝国舰队、特设专职官吏等措施打击海盗;蛮族海盗的入侵加速了晚期罗马帝国的灭亡。  相似文献   

6.
海盗问题属于国际问题,该问题的解决需要在多边主义的框架内实施,并非一个国家能单独应对和处理的。海盗作为一种非传统安全威胁,对整个世界所造成的危害和损失不容忽视,各国联手海上反恐,重拳打击海盗已成为大势所趋。索马里海盗事件引发了国际社会对海盗问题的进一步关注。现今,日益猖獗的索马里海盗已成为国际社会共同面对的一大国际公害,并对国际航运、海上贸易和海上安全,特别是对世界各国的战略经济利益构成严重威胁。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重新考察海盗这一犯罪活动的特点和危害、认真审视现实的国际反海盗机制的功能与缺陷,以国际法理论为基础,设想建立和构筑较为完善的反海盗国际合作法律机制。  相似文献   

7.
21世纪以来东南亚海盗活动出现规模化、组织化且与恐怖分子相勾结特点,但海盗袭击事件有所减少,这与亚洲各国的努力密切相关。《亚洲打击海盗及武装抢劫船只合作协议》在海盗及武装抢劫船只的认定及合作机制方面的规定弥补了《海洋法公约》规定的不足。针对东南亚海盗活动的特点,应进一步在海盗的认定及合作机制方面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8.
清统一台湾后,康熙消极地防守台湾,到雍正时期才转向积极经营台湾。这是一个重要转折,蓝鼎元是这一转折的积极推动者。在这一转折中,蓝鼎元对台湾海防的地位及设置,台湾经济开发、社会治安、文化教育、少数民族的开发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建议和主张;这些建议和主张,为清王朝制定对台政策提供了重要参考和借鉴,直接或间接为清统治者所接受;他是从清初统一台湾的施琅到清后期全面振兴台湾的刘铭传之间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人物,在台湾开发史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海德格尔《物》一文的文本读解与意图阐释,呈现海德格尔后期思想中彻底的质朴追求,这一追求体现在海德格尔对其早期"形式指引"方法的放弃,以"在思中既没有方法也没有论题"取而代之。在这一质朴的追求中包含着"去思的途径"和"所思的事情"两方面,其意义呈现于海德格尔思想乃是"技术时代的存在哲学"。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频频出没在北非亚丁湾海域的索马里海盗让国际社会大伤脑筋。为什么惩治索马里海盗会那么艰难呢?这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海盗罪定义问题也是难以解决的困境。  相似文献   

11.
在清初潮普地区社会治理实践中,双重性品格亦即实政实治之官与社会中介功能,矛盾性品格亦即理想与现实、保守与先进的矛盾,二者构成了知县蓝鼎元的历史品格,前者体现出了县官群体的一般性特征,后者则为国家与社会、传统与现代、官府与民众等诸多矛盾作用下的必然。人物历史品格研究能够洞察到历史人物内在的共性与特性,不失为拓展清代政治人物研究的一种尝试。  相似文献   

12.
张小满 《南都学坛》2007,27(4):32-35
重庆谈判期间,中国民主同盟主席张澜同中国共产党保持了密切合作的态度。他呼吁和平民主,抨击国民党专制独裁统治,督促国民党做出让步,力促和谈成功,同毛泽东密切交往,默契配合,在政治上、舆论上给共产党以明确支持,为推动谈判发挥了积极作用。他由亲共逐渐走向了联共。新中国建立,张澜当选为国家副主席,应当说他这一政治地位奠定于重庆谈判时期。  相似文献   

13.
《黑海迴澜》是《宁波小说七日报》上连载的一篇醒世小说,通过主人公的梦境讨论晚清时期中国现状及社会改良等问题。由于小说主人公以作者自身为原型,而且作者与《宁波小说七日报》的主编倪轶池交好,以此推知小说作者“十里花中小隐主”是镇海刘筠。作为近代宁波籍革新派人士,刘筠不仅加入中华同盟会,还是南社、翼社等社团成员,他的文学创作及与文坛同仁的往来,既反映出其改造国家的抱负,同时也呈现出近代宁波志士利用报刊及文学为裨补时弊所做出的努力。  相似文献   

14.
蓝田是明正嘉年间青岛即墨著名诗人,受明代结社风气的影响,他先后参加了杨慎发起的丽泽诗社与冯裕等人组织的海岱诗社,与杨慎、冯裕等诗社成员交游唱和,还与边贡等师友及胡缵宗、王献等各级地方官员交游。在明中叶诗歌复古风潮席卷诗坛的背景下,考察蓝田的结社交游活动,既可从中窥见其诗歌创作异于复古风潮的渊源有自,也可藉此认识当时诗学观念与创作的多元化及诗歌流变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5.
海盗罪及其犯罪构成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的海盗罪的概念及构成条件与当今海盗罪案发特点的比较,提出现行国际公约中海盗罪的构成条件已明显不适应惩治此种犯罪的实际需要,应将此罪的犯罪主体、行为对象以及犯罪地点等要素重新予以界定,并对如何放宽海盗罪的认定条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明朝末年闽南海盗郑芝龙为朝廷招抚,积功至福建地方最高武官,着意培养长子郑成功学习儒家文化。郑成功21岁时由南安县入南京太学,进一步接受了传统思想的教育,其人生观、价值观当确立于是时。此后他一反其父所为,坚决抗清,在东南积极从事武装斗争。西元1659年郑成功率大军北伐,经东海入长江,进围南京,终功败垂成。一般均认为郑成功轻敌,中清廷守城官员的缓兵之计。而他只在南京的北面和西面围城,致使清之援军不断从东、南两面源源进入城内,这应也是他南都之役败北的原因。其所以仅布军于南京城之北、之西,亦缘于其水军特点。自清代迄今,记叙或研究郑成功的论著之有失误,皆与不谙南京地理有关,故本文详考此役的地名。  相似文献   

17.
黄陂县在汉代分属西陵、安陆两县地,三国至南北朝时期,黄陂县境内郡县名目繁杂,隋时进行了归并,只存黄陂与木兰两县。宋初,并木兰县地入黄陂,此后,历明清至现代,建置没有变化。木兰山的得名始于南齐,唐宋之际著称,明清时期因庙宇众多,周围数县朝山进香者众而名声大振,成为一方胜境。  相似文献   

18.
大川周明是日本民间法西斯主义理论家."道义国家"思想是其"国家革新"运动和亚细亚主义共同的原理论.他通过对东方传统思想的阐释,提出"道义国家"思想,内在的道德精神促进外在的社会制度进步,以此作为自己的国家哲学.大川周明以道义国家思想阐明日本文明的原理在于天皇中心主义的"道义"精神,日本国内的社会矛盾来源于与日本天皇崇拜的"道义"精神不相容的西方化,因此鼓吹天皇中心主义,反对资本主义、民主主义和政党政治,与大正民主运动潮流相对立.在对外关系方面,大川周明以道义国家思想表达亚细亚主义,日本为"复兴"东方传统思想而建立"大东亚共荣圈",以东方"道义国家"思想作为"大东亚共荣圈"的原理,打着"道义"的旗号为日本殖民统治亚洲邻国强辩.  相似文献   

19.
『摘要]社会控制论是庞德社会学法学的思想的核心,以其利益学说为基础,将利益分为个人利益、公共利益和社会利益,并以最小的利益牺牲达到利益的最大化为利益冲突时衡量的标准。社会控制思想的时代背景是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干预。庞德社会控制理论的法制思想对我国现阶段的法治建设具有借鉴意义,国家应控制人的自我扩张本能和对政府权力进行控制,国家应认识到法律对社会控制的局限性而加强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无论是立法还是司法,利益理论都是很好的指引,能最终达成对社会进行法律控制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