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走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根本出路在于建设包容性城市。包容性城市有助于改变以往单纯依靠土地扩张和人口转移的"浅度城市化"模式,逐步消除城乡二元体制,促进社会融合与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长三角地区在率先实现现代化过程中,一个战略性任务就是要转变传统城市化发展模式,率先建设符合"两型社会"基本要求,人口、资源、环境和谐发展的包容性城市群目标。长三角地区建设包容性城市群,需要构造包容性产业结构与就业体系、包容性的收入分配制度、包容性的城市空间结构体系、包容性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体系等,从社会、经济、空间、制度等多维度,实现城市包容性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采用 Hicks Moorsteen指数对中国省域以多维城乡差距为非期望产出的包容性全要素生产率进 行测度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考虑多维城乡差距的包容性 TFP指数低于传统 TFP指数,技术进步的快 速下降是导致 TFP指数下降的重要原因;城乡差距较小的东部地区包容性 TFP指数高于中西部地区, 包容性经济增长存在区域差异;滞后一期的城乡产业发展差距对包容性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全国以及中西部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包容性经济增长存在“倒 U型”关系,城乡差距较小的东部地区,地 区经济发展与包容性经济增长正相关。城镇化率有助于推动全国以及东、中部地区包容性经济增长,但 与西部地区包容性经济增长负相关。产业结构对包容性经济增长具有抑制作用。要推动经济包容性增 长,必须缩小多维城乡差距,注重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产业合理布局,并根据各地区不同的经济发展以 及城乡发展阶段采取不同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3.
基于中国数字普惠金融指数描述安徽省数字金融发展现状及时空特征,并实证考察安徽数字金融发展的包容性增长效应.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中,安徽省数字金融发展相对滞后,但发展势头良好;2011-2019年,安徽省包容性TFP年均增长1.93%,技术进步是安徽省经济包容性增长的主要来源;数字金融显著促进了安徽经济的包容性增长,这一促进效应不仅受到数字金融自身发展水平的影响,还存在人力资本的调节影响.为进一步加快安徽包容性增长,实现共同富裕,建议加快推动数字安徽建设、加强目标人群数字金融素质、注重防范数字金融创新风险.  相似文献   

4.
促进和推进包容性发展需要发挥政治建设系统的特殊作用和选择动态稳定的政治建设形式.包容性发展的内容体系在政治建设层面首先表现为民主政治建设与法治建设的有机统一.这是因为民主政治建设进程与法治建设发展路径相近、民主政治建设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基础、法治建设是民主政治建设的外在保障.包容性发展的民主政治建设内容包括政治参与的包容、政治群体的包容、政治差异的包容.包容性发展的内容体系在政治建设层面其次表现为政府与社会的和谐支撑.通过推动体制的包容,增强政府行政能力,以建设责任型政府、效率型政府和法制型政府.通过实现治理的包容,改革政府管理模式,以实现治理主体多元化、治理方式多样化,从而实现政府与社会的和谐支撑.  相似文献   

5.
针对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存在的重城轻乡、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城乡分割严重等问题,根据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的要求,依据区域经济的理论与方法,系统分析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我国应基于区域城市建设,通过产业聚集和产业传导实现城市中心区、近郊区和远郊区优势互补,形成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并在引资模式、培养与引进人才、生态建设等方面进行系列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6.
包容性增长:中国经济从量变向质变切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包容性增长"概念的提出,正当其时。包容性增长最基本的含义是公平合理地分享经济增长。中国经济、社会需要科学发展,需要"包容性增长",这很容易成为共识。因此,就当下及未来一段时间而言,关键是如何将这一概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与实践中。笔者认为,倡导包容性增长需去经济增长的GDP化;践行包容性增长,必须优先开发人力资本;强化包容性增长需要加快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包容性增长需要着力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推进包容性增长需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加快包容性增长需要始终追求社会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7.
安徽文化由三个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共同构成,安徽文化建设必须处理好三个区域文化间的相互关系,实现共同发展。安徽文化建设必须围绕现代化建设与社会发展的进程,努力发挥安徽传统文化的积极性因素,克服其消极因素,以发挥文化的应有功能。当前,安徽文化建设应着重努力的方面是,进一步挖掘安徽传统文化资源,继续努力学习借鉴外来文化,努力构建安徽文化的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8.
中原经济区的建设应走包容性发展之路。包容性发展强调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包容性发展强调社会成员参与的公平性。人们应该公平地获得就业机会以及劳动报酬和其他各种社会待遇与保障的权利。包容性发展是对全体人民群众友善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包容性增长是指机会平等的增长,选择包容性增长作为我国的社会发展模式是历史的必然,也是现实的需要,更是中国由传统社会发展模式向新发展模式转型的必由选择。当代中国,实现包容性增长要结合现实国情,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正确认识包容性增长中的发展与代价问题,加强国际合作,构建包容性增长模式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0.
城乡分制、政府层级与地区发展差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乡差距、地区差距是中国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大挑战,对于它们的形成、演变和相互之间的关系需要有清晰、准确的认识,这是制定相关区域发展政策的依据。研究表明,城乡差距是地区差距的内在动因之一,城乡产业结构的差异、城乡社会治理模式和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差距以及劳动力在城市和乡村之间的流动是导致城乡差距不断扩大的主要因素。政府层级对理解地区差距问题具有重大的影响,利用不同层级数据分析所揭示出地区差距情况及其构成模式存在一定的差别,在县级数据所反映出的地区发展差距构成中,省内差距是主要因素,而省际差异是次要因素。区域发展政策的制定,需要综合考虑中国城乡差距与地区差距相互交织的复杂模式,尝试利用多层级的统计数据分析地区差距现象,在促进大的区域协调发展的同时,着力解决省内发展差距问题。  相似文献   

11.
皖北区域文化与经济联动发展对安徽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皖北区域文化与经济联动发展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也存在着制约因素。建立皖北区域文化与经济联动发展的新机制,使皖北区域内增凝聚力,外显竞争力,促进皖北区域经济社会的持续持久发展。实行区域文化与经济联动发展有利于促进该地区的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又有利于缩小安徽南北差距,对整个安徽经济的平衡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基于2005-2015年的相关统计数据,构建VAR模型对电子商务与包容性城镇化的互动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两者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电子商务助力于包容性城镇化建设,包容性城镇化进程带动了电子商务的持续发展。然而,两者所构建的产城关系还处在磨合期:电子商务需要包容性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为其提供发展基础;包容性城镇化建设也应充分发挥电子商务在促进城乡发展、提升城镇化水平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包容性发展是包容性增长的自然延伸,最基本的含义就是共同发展,公平合理地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我国积极倡导包容性发展理念,实现包容性发展是中国自身发展的现实需要。民生建设是包容性发展的题中之义,当代中国民生建设中尤其需要倡导包容性发展这一理念,正在实施的我国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已经把"包容性发展"作为新时期解决民生问题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川甘青结合部藏族聚居区地缘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区位重要,空间分布上是民族地区、贫困地区、生态脆弱地区、高寒高海拔地区在地域上的耦合,影响民生改善的多种因素交织。本文基于田野调查法分别就住房、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医疗和社会保障、就业、家庭收支、生态环境、社会安全与社会公正等方面调查城乡居民生活状况。论文构建绿色包容性发展分析框架,提出以绿色包容性发展理念促进该区域民生改善,建议增加经济机会,提高经济参与度;确保经济机会均等,共享经济增长成果;社会包容多样性,关注生活幸福感;提升自我发展能力;充分考虑环境容量和生态承载力,建设生态文明试验区,实现共享式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15.
跨越式发展是安徽发挥后发优势、探索创新机制、赶超发达省份、实现经济腾飞的非常规发展,而构建新型的社会主义市民社会则是建设和谐安徽、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城乡对立是社会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逐步消失,城乡融合才是城乡关系发展的最终目标,提出了在未来社会消除城乡对立和差别的"城乡融合"思想,并通过阐释"城乡融合"的必然趋势,实现"城乡融合"的条件与途径从而形成了系统的城乡融合理论,是我国进行城乡一体化建设的理论基础。小城镇作为城市和新农村建设的结合部,是联结城乡发展的纽带和中间体,是我国进行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切入点,发展小城镇对促进我国城乡融合,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以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融合理论为指导,探寻小城镇促进城乡融合的路径,可以更好地发挥小城镇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功能。  相似文献   

17.
统筹城乡发展背景下农村社区管理模式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社区建设是激活农村社会机体的生命力,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农村社区管理存在很多的问题,制约了农村社区建设与发展。实施网络治理,构建有利于农村社区发展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方式,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与机制,对农村社区建设与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安徽参与共建“泛长三角”一体化区域的路迳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泛长三角"概念的提出和"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与合作"问题,是中国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一个必然过程,本课题研究从"泛长三角"一体化区域建设的可能性和必然性分析中得出:安徽参与共建"泛长三角"一体化区域,自身发展道路的选择和经济实力的增强,无疑是实现"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与合作"的前提条件,安徽可以分三个阶段来逐步融入"泛长三角",当然,区域经济合作成功的关键还在于参与各方能够达成共识,通过政府引导最终形成一个超行政区域的"市场+制度"形式的调节机制.  相似文献   

19.
统筹城乡发展背景下农村社区网络治理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社区建设是激活农村社会机体的生命力,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农村社区管理存在很多问题,制约了农村社区建设与发展。实施网络治理,构建有利于农村社区发展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方式,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与机制,对农村社区建设与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包容性增长的理念,这一理念要求经济增长的成果要惠及所有地区和所有人群,也就是要建立分享性经济。由于城乡二元体制造成我国城乡之间不能公平地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同时城乡二元体制带来的大生产与小市场的矛盾,是制约中国实现包容性增长的关键因素。因此,城乡二元体制改革是继国有经济改革之后又一次重大改革,是实现包容性增长的关键。而要实现包容性增长,解决城乡二元体制带来的大生产与小市场矛盾的关键在于建立城乡双向流通的商贸流通体系,以商贸流通破解城乡一体化的难题,实现城乡之间各自分割和封闭的单向商贸流通体系向城乡之间互动融合的双向流通体系转变,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建立城乡双向流通的商贸服务体系,实现城乡流通组织的创新,从城乡分割的市场体系走向城乡一体化的市场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