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佛教传入蒙古的历史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蒙古帝国时期;第二阶段是蒙古封建阶级衰落时期;第三阶段是满清统治时期。在蒙古帝国时期,蒙古的封建领主出于政治目的,始终保护着佛教。在此时期,蒙古的王公们开始信奉佛教,游牧部落开始放弃萨满教。曾有一些喇嘛编年史家企图把佛教在蒙古的传播说成是成吉思汗的所为。有关他派遣使者到西藏大喇嘛公噶宁布那儿去的事情常常被人记载下来。不过,目前尚未发现可靠的证据。  相似文献   

2.
耶律楚材是蒙古汗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他的一生正处于蒙古统治者凭借武力向中原发展,而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却又不很适应的时期。耶律楚材在辅弼朝政期间,将封建统治者长期统治中原地区的主要经验提供给蒙古统治者加以实行,在一定程度上,使蒙古在中原的统治得到稳固,加速了蒙古社会封建化的过程,是一位对汗国政治颇具影响的历史人物,值得深入探讨。耶律楚材(1190~1244),字晋卿,  相似文献   

3.
清朝在统一蒙古族地区后,在蒙古地区实行了盟旗制度,一方面防止封建王公贵族势力坐大,影响清廷在蒙古地区的统治,另一方面又削弱和消除蒙古内部的联系及蒙汉人民的联合,达到在蒙古地区维护和巩固封建统治秩序的目的。研究清代蒙古族地区的盟旗政策,有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清朝的民族政策。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蒙古王公有着庞大的群体,广袤的领地,位尊权重,声名显赫。在近现代的中国与蒙古扮演了复杂而又矛盾的历史角色:是中央政权统治蒙古的工具,是蒙古人民的剥削压迫者,是蒙古近代化的推动者与阻碍者,是民族分裂的罪人与维护祖国统一的功臣。究其根源,是蒙古王公的自私的、狭隘的封建统治阶级本质所致。  相似文献   

5.
[摘要]1911年10月,中国发生辛亥革命时,沙俄政府积极支持外蒙古部分封建王公、贵族宣告外蒙古地区“独立”,揭开了外蒙古地区脱离中国的序幕。苏俄、苏联政府的领导人继承了沙俄时期的民族利己主义和大国沙文主义政策,变本加厉地支持外蒙古地区脱离中国政府,并对中国政府施加国际压力,迫使中国政府承认外蒙古地区的“独立”,使外蒙古地区成为了苏联的卫星国。  相似文献   

6.
(续 )抗垦斗争的主要领导者是下层蒙古贵族和旗衙的中下级官吏 ,如陶克陶呼是四等台吉 ,绰克达赉是扎赉特旗梅林 ,参加者主要是被清廷和蒙古王公剥夺了牧场和土地的贫苦蒙古农牧民 ,如在光绪三十三年 ( 190 7)被清廷所俘的数名陶克陶呼抗垦队伍的成员 ,都是贫苦蒙古农牧民 。他们参加抗垦的目的 ,主要是为了维护基本的生存环境 ,驱逐或打击清廷的放垦机关和坚持放垦的蒙古王公、官员 ,以及汉族地主、地商、高利贷者。与蒙古族农牧民一样 ,汉族农民与各族封建剥削阶级的矛盾也很尖锐。在内地 ,残酷的封建剥削使他们无法生存 ,他们被迫抛家…  相似文献   

7.
齐默特色木丕勒是郭尔罗斯前旗历史上最后一任扎萨克。是中国近代东部蒙古王公的一个缩影。齐默特色木丕勒作为封建蒙古王公,是中国封建社会走向衰亡时期的封建势力的代表之一。他的名字已经与近代东部蒙古政治紧密联系在一起。作为守旧势力的一个代表,他深信,蒙古王公的特权是不可动摇的,即使清政府实施“新政”,实行“移民实边”,放垦蒙地之时,齐默特色木丕勒作为旗长、盟长,仍然很少顾及旗民的切身利益。为了保全自身利益,附和清王朝的要求,大肆放垦荒地,并镇压了抗垦的陶克陶胡起义。  相似文献   

8.
藏语名在蒙古牧民及猎人中间流行,无疑是西藏喇嘛教在蒙古大地传播的后果之一。西藏红(帽)教代表人物最先接受了对蒙古可汗的邀请,其中有人甚至升任国师,便不遗余力地在封建贵族中传扬宗教。后来黄(帽)教崛起,蒙古人虽不懂却用来念经的藏语紧接着传入了我国。  相似文献   

9.
宗法封建关系是世界各国早期封建社会普遍存在的家长式的从属依附关系。我国古代蒙古族是否存在这种关系 ,史学界未曾作过探讨。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 ,在分析原始资料基础上 ,探讨古代蒙古族宗法封建关系的起源和发展、清代蒙古族宗法封建关系的特点、蒙古族宗法封建关系的成因 ,很有历史意义。清代蒙古族存在宗法封建关系 ,有多方面独特的表现形态和特色 ,对蒙古族和我国清代历史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
文章认为蒙古族族源传说脱胎于萨满教神话,与早期萨满教"天崇拜"信仰有着密切联系。从族源传说所反映的经济文化类型来推断,它传承于蒙古人脱离狩猎生活过渡到游牧社会,氏族制解体、早期封建关系得到确立的时期。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封建法制作为封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体现了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和社会状况,更是封建制发展的一面镜子。透过这面镜子,我们可以清晰地把握到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脉络。  相似文献   

12.
袁盎和薛宝钗,一个处在封建礼教和封建道德规范逐渐形成并确立起统治地位的阶段,一个处在封建礼教和封建道德规范极度强化并风雨飘摇的时期;他们二人都是封建礼教道德的维护者、卫道者,同时又是封建礼教道德的受害者、殉葬者。他们的遭遇深刻地反映了维护等级尊卑、压抑人性、摧残生命的封建礼教和封建道德规范,从它的开始,就预示着它的必然消亡。  相似文献   

13.
《水浒传》描写了一系列繁杂的婚姻形态,总体上不出封建婚姻范畴,宣扬了封建婚姻观念,有时却又超出封建婚姻界限,表现出诸多不合封建婚姻观念之处。传统道德的沉淀,市民思想的兴起,异族文化的传入,原始婚俗的残存,都对《水浒传》的婚姻描写发生影响,集中体现了婚姻世俗化的倾向,以及非常复杂的多元婚姻文化。  相似文献   

14.
《红楼梦》中的、丫鬟群体生活在等级森严的封建大家族的最底层,毫无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封建统治者在封建宗法制的保护和纵容下,任意践踏她们的身体和灵魂、随意安排她们的婚姻和未来,并利用月钱、赏钱等经济手段实现掌控其人生的目的.主子间的尔虞我诈、仆妇们的妒忌猜疑,这些复杂的人际关系又随时威胁着丫鬟们的生存安全.  相似文献   

15.
在对西周时期分封制度进行了概括性描述的基础上 ,对分封制度的生成机理以及这一制度下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相互分离的制度特征进行了经济学分析。  相似文献   

16.
礼学是儒学的核心部分。它以"仁"为核心,以"三纲五常"为基本原则,以人的自然情感和家庭伦理为基点,以知、行结合为手段,构建起一个庞大伦理规范系统。它使封建伦理规范得到人们认同和践行,保证了封建社会的安定和有序。虽然礼学最终成为封建统治的工具,但对于封建伦理的构建却是非常成功的。这对当代我国伦理体系构建具有重大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不论是从财产来源还是经营模式看,西门庆都不具备新兴商人的性质,而更多地带有封建商人的特征.他虽然亵渎封建政治,破坏封建秩序,但他破坏和亵渎的却正是封建政治、封建秩序中最符合民众利益的部分.他固守封建等级制度和封建婚姻制度,以残害女性为乐,和明代后期新兴市民以及启蒙思潮的思想家们并无共同之处.他所固守的正是封建政治和封建秩序中最丑恶的部分.他放纵的性生活,非但不具备丝毫的人文主义精神,反而是对人性的践踏和背叛.他在商业经营中表现出一些新经济的因素,但这并不足以撑起一个"新兴商人"形象,他仍然只能是资本主义萌芽时期封建商人的典型.  相似文献   

18.
南诏社会性质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史料及前人已有研究 ,认为对南诏社会性质的认识 ,很难就所谓“奴隶社会”或“封建社会”的片面阐释就得以完整说明。指出其社会性质函盖了国家的初始形态、准军事制度的主导地位、城市封建领主制出现、奴隶制的发展、封建等级制的兴起等五个特征内容  相似文献   

19.
曾磊 《南都学坛》2010,30(2):13-15
"诸侯子"一词历来有不同的解说,根据简牍资料文献记载分析,"诸侯子"应不是普通诸侯国人,而是汉初跟从刘邦统一天下的原六国诸侯支系宗戚。  相似文献   

20.
试论辛亥革命时期对封建文化的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亥革命的意义体现在思想文化方面 ,是对固有封建文化的批判和对西方资产阶级文化的追求。封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家族制度、宗法制度、伦理纲常。辛亥革命者对封建文化的批判围绕上述几个方面展开。但革命者并未对传统文化全盘否定。其意义是开创了五四新文化运动彻底批判封建文化的先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