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中国古代法制深受封建伦理的影响和制约.表现出法律的伦理化特征。封建法律的伦理化过程体现在呈互动关系的两个方面.一是伦理的法律化.即以礼的精神原则支配法律.直接把礼的规范变成法律规范的过程;二是法律的伦理化.即封建法律从立法和司法上逐步实现其伦理化的过程。中国封建法律的伦理化特征表明.中国古代法制的构建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  相似文献   

2.
论《周官》与西汉河间儒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官》成书众说纷纭,将之成书移至载籍初见的河间则更为科学砥实,众多聚讼亦涣然冰释。《周官》标举周制,实为大汉立法,其封建是大一统封建,其制度是六卿共治的文官制度,一方面尊礼君王,一方面又将王权牢牢地限制在制度秩序中,试图织构一个道德文化的精神秩序与行政法律秩序的二元社会政治结构,这种结构已有君主立宪的原始宪政精神。为强化制度权威,《周官》强调天礼合一,甚至天地都要接受礼的规范。这在河间儒学的《春秋》左氏学、《毛诗》学等方面均有体现。本文称河间儒学这一构建为天礼之学,与时中央儒学,强化皇权地位的天人之学形成了深刻的学术分野。  相似文献   

3.
封建伦理法律化体现为以伦理支配法、以伦理为法、引伦理入法;而法律伦理化则表现为法礼并举、德主刑辅、春秋决狱、同罪异罚。今天,我们有必要以封建法律的合理性为鉴,在实践中以民本思想作指南,加强德治法治相结合,力求以法促德求和谐,强化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的互补功能。  相似文献   

4.
《家礼》是南宋朱熹撰写的一部礼学专著,分通礼、冠礼、昏礼、丧礼、祭礼5个部分将古代礼义充分糅合于其所制定的礼仪规范中,对南宋以后特别是明清时期的地方伦理生活,具有深刻的影响。以明清时期的徽州为典型区域,以徽州男子为特定人群对《家礼》的实践理路加以探究,认为:一方面,明清时期徽州男子伦理生活的定位,以朱熹《家礼》为旨归,其孝行、悌友、义举等伦理生活,与《家礼》中的孝道、悌友观以及义利观等一一对应;另一方面,《家礼》对古代地方伦理生活的影响展示在礼义和礼仪两个层面,对我们今天所倡导的社会主义伦理道德于生活中的推广也颇具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先秦思想家集大成者苟子,继承了孔子的礼学思想,建立了以礼为核心的政治伦理思想体系,他以“人性恶”的前提预设说明了礼产生的必要性。荀子的“性恶论”思想是基于对春秋战国时期尖锐社会矛盾和激烈阶级斗争的现实考察而得出的结论,具有一定的价值合理性:首先,揭示了战国时期的社会矛盾;其次,说明了改造人性的长期性;再次,设定了礼学思想的逻辑前提。  相似文献   

6.
为了维护社会秩序、重建社会伦理纲常,金长生毕生致力于礼的完善。金长生的礼学以人性论为依据,重视人自身的修养;其礼学以《朱子家礼》为中心,尤其重视丧礼和祭礼;他认为礼的功能就是维护正统秩序。  相似文献   

7.
荀子的礼学思想是荀学的核心,而荀子的礼学体系则是在礼性关系的基石上构架起来的。从“礼性之关系”、“礼性相分对立之根源”和“礼用之于性”三方面,探究了礼性关系。在荀子那里,礼性关系之所以呈现这种状貌,从思想根源上考究,无疑与荀子主张性恶论直接相关。值得一提的是,以礼学为核心的荀学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它本身不存在自相矛盾问题。  相似文献   

8.
制度伦理建构不应被简单地理解为"制度伦理化"或"伦理制度化",而应当被理解为对制度自身的伦理属性以及对制度在社会伦理生活中的功能定位、作用方式的反思、批判与重建。制度伦理构建是现代社会转型的内在要求,它一方面表明制度的伦理基础的现代变革,另一方面表明制度必须在现代社会伦理生活中起着主导性的规范作用。制度的主要功能在于平等地保障现代个体的自由与权利,而对那些可能损及他人自由与权利的行为进行强制性规范则是其主要的作用方式。  相似文献   

9.
春秋时期 ,礼崩乐坏。孔子标举道德旗帜 ,试图以此恢复三代之礼的权威 ,从而开启了先秦儒家礼学。孔子思想以仁为核心 ,以礼为归宿 ,以道德自觉为礼的存在前提 ,有德礼并重 ,合德礼于一体的倾向。孔子之后 ,孟子抓住“仁”,且以德改造礼 ,使礼由强制性的社会政治规范扭变为内在的德性范畴 ;荀子择取“礼”,将礼的功用发挥极至 ,并纳德于礼的制约之下 ,从而把孔子礼学引向道德哲学和政治哲学这两个看似相反却又有着内在联系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也是其伦理道德体系的最高原则。孔子提出的"仁爱"、"忠恕"等一系列管理主张,表明仁学是一种伦理性文化。仁学作为一种社会道德建设的学说,为统治者提供了一种关于国家统治和社会教化的管理原则。因此,从现代行政伦理的视角解读孔子仁学中的爱人、礼、忠恕以及安人等思想,不仅可以为研究孔子仁学提供一种新的思维方式,也可以为当代行政伦理建设提供更多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1.
《孔雀东南飞》中焦刘两个家庭的人物存在着对称性分布特点。焦刘两家在父权社会家庭绝对权威缺席的情况下,权力的中心却大相径庭。在封建社会,特别是在"独尊儒术"的汉代,焦家的行为是与封建礼教相悖的,而刘家则堪称是封建礼教下的模范家庭。同时,两个家庭人物的对称性背后,是诗作维护封建礼教的主旨。  相似文献   

12.
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全部社会生活均发源于此.中国封建社会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组成的宗法等级社会. 家长制的神圣权威,男性支配一切的地位,"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的伦理思想渗透到家庭成员间的关系中.所以,当时的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更多体现的是封建性的特点.探究家庭成员间的关系不仅有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在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而且可以使我们比较全面地透析社会生活的基本现象.  相似文献   

13.
《礼记》等儒家礼学典籍,记录创制了中国礼教文化。旧时女性在娘家与婆家,人生两个阶段分别受到不同家庭文化背景、不同礼学内容的教化,承受了沉重的人性压抑;但也派生出维护封建家庭稳定、教育子女成功的正面作用。礼学教化培养出的婆母,为维护家族利益而维护礼教和宗法,进一步维护了家族稳定。礼教的设定意在对社会结构以家族为基础的宗法社会予以支撑,从而有效地维护封建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徽州古民居建筑因其所处的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经济环境及拥有的文化价值 ,至今仍熠熠生辉。它通过结构组合、色彩运用、装饰等建筑语言表达着丰富的人文内涵 ,形成了特殊的艺术景象。同时 ,也从另一侧面反映了封建社会的伦理观念、物质和文化风貌。  相似文献   

15.
论中国古代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思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早在春秋时代就已展开了讨论,并产生了几个不同的理论流派.有主张个人服从社会,也有主张利己的.西汉以后,儒学获得独尊地位,个人与社会的思想是重整体意识,忽视个体意识,个人依附于社会;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被蒙上温情脉脉的宗法血缘的面纱,在内容上却是"三纲五常"等伦理道德观念;"仁"作为人们追求的至善,是一种群体和谐的原则;社会的秩序是一种以义务为中心的秩序.  相似文献   

16.
中国封建社会是政治、经济、文化、伦理等多方面的结构性因素共同促成的,其结构性特征是经济方面的“强干弱枝”结构、社会阶层方面的正、倒“金字塔”形结构、政治与伦理方面的“国家与家族两头大”、“社会中间小”结构以及“家国同构”。这些结构性特征消解了法治产生与发展的社会基础,破坏了法治的运行与操作,抑制了公民的法律意识,对中国法治的缺失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7.
在法治化不断完善和深入发展的过程中,现代法治理念和封建遗留人治思想产生激烈冲突。无讼文化作为封建人治社会中形成的核心法治思想,被很多人认为是妨害我国法治化进程的封建遗留思想,是必须剔除的。无讼文化在中国土地上繁衍几千年,至今仍深刻影响着国人的处事和思维,其文化价值和现实意义是不可忽视的,尤其是被称之为熟人社会的广大农村,在法律框架内批判的继承,引导和吸纳传统无讼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将有利于我国法治化的推进和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8.
巴金在他的代表作《家》中为我们讲诉了高家悲欢离合的历史,刻画了许多性格各异的鲜活的人物形象,同时揭露了封建礼教和封建专制对人,尤其是对那些柔弱而善良的女子的束缚和毒害。文章从鸣凤、梅、瑞珏和琴等几个典型人物形象入手,分析了《家》中女性的悲剧形象及悲剧的根源。文中认为这些女性的悲剧归根到底是封建的专制和礼教及封建的奴化教育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19.
说"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孝”作为一种伦理道德观念 ,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和深厚的社会基础。“汉以孝治天下” ,在家国同构一体的封建社会中实际是移孝作忠。这是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和政治理论的一大特色。“孝”的内容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 ,但其基本内涵仍不外“养”和“敬”二字。这应是传统的“孝”中属于精华的内容。在传统的“孝”中也掺杂有不少的封建性糟粕 ,其中最重要的便是愚孝 ,也是“孝”的畸形发展。“孝”在中国有几千年的传统 ,我们对它不能简单地认为是封建遗孽而加以全盘否定。要“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 ,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 ,总结历史经验教训 ,结合现实 ,既要大力发扬其中养老敬老的传统美德 ,又要强化法律对不孝的制约。这对于增强现代家庭凝聚力 ,促进社会和国家的稳定 ;对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进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管仲的伦理思想是时代的产物,基本上是维护传统的道德观念,核心是“礼”,但管仲所维护的“礼”已与传统的“周礼”相去甚远;“仁”是春秋时期的新道德观念,虽然不能肯定管仲一定提出过“仁”的概念,但其思想中的人本主义精神却为“仁”的发展作出了伟大的贡献;管仲对伦理学最大的贡献是他的“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的道德基础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