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在中国古代美学,老子所谓的"大象无形"之"象"之所以成为一个基元范畴,就在于它是构成宇宙自然的生命本原"道"、"气"的呈现,包孕有"道"、"气"一体,宇宙万物和舍交通、交相构成的生机和活力.中国古代美学这种对"象"的规定,实际上也引发了中国古代美学意境理论.意境美学思想可以说最早就明确包含在老予"道"、"气"、"象"的哲学中,包含在老子对"大象"之"象"富有生机活力的哲学规定和描述中,并规定着意境所要透过"境"以表现着的模糊心态.  相似文献   

2.
刘禹锡诗风沉着稳练,风调自然,格律精切,意境优美,思想深刻,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其美学特征主要体现在志趣美、意境美、哲理美三个层面。  相似文献   

3.
"神"是王夫之《张子正蒙注》中的核心概念。在《正蒙注》中,"神"的涵义贯通本体、作用、人性与境界四个层面,分别指气的清通之理或健顺之性,人之性、心之神,太和之气的神妙不测与圣人之境界,最后是与"鬼"相对应的"神",指的是气之伸、气之来。但"神"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事物,而是与"气"构成一个统一体,故王夫之又通过"神气一体"、"以神御气"和"相与为体"三个维度来说明神与气的关系,表达了其"存神合天"的思想宗旨。  相似文献   

4.
<淮南子>的根本精神是追求一种得道、悟道的大优游的哲学精神和审美境界,同时它把"道"与"和"联系起来,发展了中华文化的和谐精神.它提出"心和欲得则乐"的命题,从审美主体的角度阐释了和谐为美、和谐为艺术本质的根本原理,并对美的绝对性与相对性问题作了较辩证的阐述,对古典和谐美学作出了重大贡献.它还把"和"与自然生态相联系,论述了生态和谐与自然美的问题.形、气、神的统一是<淮南子>提出的又一重要思想,它对中国古典美学中的气韵论和形神论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5.
"意象"作为一个美学范畴见于中国古典诗论,但又为各种传统艺术门类品评时所共用.与文学和绘画结缘极深的书法艺术,"意象"的营造则贯穿其萌生、发展的始终和创作、批评的全过程,大凡论书者,都没有离开对意象的研究和评说.当代书法理论对意象的本质主要有两种不同的认识:一种认为"意象"是"意"在物象上通过比喻、象征、寄托而获得的一种具象表现,将书法艺术史中"自觉"和"自然"阶段列入"意象"范畴,其"意"偏重于客观文字所包含的具体"含义"之"意",其"象"偏重于文字的符号图像;一种认为"意象"就审美心理角度说是心和物的同一,就艺术认识论角度说是意和象的契合,就作品表现审美特征说是情和景的交融,意象不是比喻、象征和寄托,应从书法"自觉"阶段开始,"意"是书法创作者主观思想情感的表露和反映,"象"是被完全抽象了文字符号原有实用性质之后的艺术之"象".笔者较为赞同第二种认识,并认为"意象"是中国传统哲学、美学、文学艺术思想等深层次的综合反映,具有不系统而深刻、不全面而广泛、不具体而抽象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内丹学发展和变革为背景 ,首先比较分析了早期全真道与仙学内丹思想方面的两点差异 :一、在哲学观上 ,早期全真道注重从心性角度诠释本体概念“道” ,认为“道”是本具物质功能的精神实体 ;仙学则侧重从物质层面来解释“道” ,认为“道”是本具精神功能的物质实体。二、在方法论上 ,早期全真道主张首先要“明心见性” ,仙学则主张首先要神气相守 ,“以神驭气、以气养神”。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论劳动与美的创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提出了劳动创造美的思想,这一思想是在分析和描述异化劳动时提出的,它是对劳动本性的揭示.劳动创造美的思想是以劳动作为存在和本体来规定思想和美的,这在哲学上与形而上学相分离,不再是传统的古典哲学以理性来规定思想,在美学上也不再是受理性规定的感性,而是受存在规定的新感性.这使得马克思美学思想既区分于其他时代的美学思想,也区分于同时代尼采和海德格尔的美学思想.由此,马克思告别了传统形而上学哲学而成为一个现代哲学家,并且实现了美学从古典向现代的转向,不仅丰富了美学思想,也使美学成为了哲学的美学.  相似文献   

8.
<老子>语言的模糊性表现在词汇、句子和篇章三个层面.这种模糊性是与中国哲学和美学思想不可分割的.因而在翻译时,可采取"留白"这一方式.  相似文献   

9.
英加登在《论文学作品》中提出文学作品有四个层面,每个层面都有审美价值质,"形而上学质"是再现客体层的审美价值质,文学艺术作品只有在形而上学质的显示中才达到顶点。"形而上学质"在文学本体论部分提出,却有待审美经验论和审美价值论部分阐明。"形而上学质"不仅是审美风格和审美范畴,而且有类似宗教和形而上学的价值。英加登这一概念不仅与现象学美学有内在相通,也与形而上学美学传统遥相呼应。  相似文献   

10.
庄子审美方法论的现代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子的"美"的理念与他对"道"的解释是合一的,自然之道即"大美"。大美和道不可言传,只能"意致"。"意致"大美和道的前提是"虚静"。庄子的这一审美方法论的逻辑关系,可以运用现代美学和艺术理论加以解释,其正误参半也应从现代美学和艺术理论角度上给予恰当的评判。  相似文献   

11.
"言不尽意":中国诗学的独特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中国诗学的独特精神,"言不尽意"的逻辑起点在于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中国古代哲人提出"与道为一"、"忘"与"游"的人生诗意栖居理想和大量涉及"言"意"关系的论述.在这些论述中,"言不尽意"论始终占据着最主要的地位,它影响到中国诗学,就逐渐形成了中国诗学的独特精神."言不尽意"突出了中国诗学的超越精神.它强调,一般的言语,不是从胸臆流出,是非本真之言说,是不可取的,是必须要超越的.同时,它提倡大道之言、本真之言、从胸臆自然流出之言.它主张超越非本真言语而达于"微言"妙象"的本真言说以尽意.同时,它准确描述了中国之"诗"的语言与深层意蕴之间的虚实互补的审美特征,并从语言与意义的关系的角度提出了中国之"诗"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审美标准.作为中国诗学的独特精神,"言不尽意"彰显了中国诗学的独特性,揭示了中国诗学言说的总体特征整体性、体验性、直观性等的实质,概括了中国之"诗"的创作观念、创作实绩及审美接受的主要方面和主要线索.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的哲学视界是从关注"思辨理性"或"抽象自然"回归到关注"自己时代的现实世界"的,它的本体论形态就是"社会存在论".在"社会存在论"中,设定评价尺度的内在根据获得了本体论解释,这种解释本身展示出了一条不同于传统解释的新的解路,同时也形成了一个超越于"理性存在论"的崭新的解释模式.从根本上来说,马克思对评价尺度的"社会存在论"解释是一种反历史非决定论的解释或一种尚历史决定论的解释.  相似文献   

13.
"气韵"与中国古典美学的诗性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韵"是中国美学最有代表性的范畴之一,它的哲学基础是中国古代哲学的"气"本体论.以"气"作为宇宙万物和生命的本原,是中国传统文化对宇宙、人生和艺术的基本观念.而这一形而上本体又是以"韵"的表现方式被呈现和传达的."韵"不是对事物外在形态的描摹,而是追求表现超出形象之外的事物的精神状态或内在特质,它既源自对象自身的丰富性,又依赖于主体的心灵境界,并依靠两者的充分交融而得以生成. "气韵"范畴显现出中国审美文化的诗性思维特征.在中国文化史上,"气"、"韵"各自内涵的丰富性也为其在美学史上的意义演变提供了多种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在"与"在者"的划界,规定了科学与哲学的分野.科学以因果诠释的方式把握"在者",而哲学则以领悟的方式把握"在"本身.人作为"此在",是唯一能够追问"在者"之"在"何以可能的"在者".对"在者"之"在"的召唤,乃是作为"此在"的人的存在方式本身.对"什么是存在"的追问,隐含着沦为知识论的危险.通往哲学之路的首要前提,就在于澄清哲学提问方式的遮蔽之处.  相似文献   

15.
意境最重要、最根本的特征是情与景、意与境、主观情致与客观自然的交融统一。重视情景交融、意境统一,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一个传统。作为意境理论的标识和核心,情景交融集中体现了艺术意境的审美特质,是中国古代文学家艺术家孜孜以求的审美理想的境界。它的深层结构中凝聚和积淀着我们民族的特殊的文化心理模式,即“天人合一”观念。因而,情景交融不只是意境的一般特征,也不只是一般的“中国古典美学的范畴”,它深刻地揭示了意境的民族心理内涵,是中国艺术最重要的民族品格。  相似文献   

16.
"闽",是伴随着以蛇图腾为标志的种族而诞生的中国古代越系民族,其文化渊源深长。本文就"闽"字的由来,及其与蛇图腾的关系作一番考察。  相似文献   

17.
王弼哲学的本体是"无"."无"对中国美学的一个基本意义在于,从思想上使人的觉醒成为可能,由此,又使文的觉醒成为可能.意境是中国美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意境具有超越性,即从"实"入"虚"、从"有"入"无"、从有限入无限的超越.这种超越性也是王弼之"无"所具有的,二者之间应当有内在联系,"体无"是王弼哲学的一个重要范畴,"体无"之"体"对审美之"体"具有内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李(禺页)吸收了阳明的“致良知”学说,以“致良知” 为本体,并以朱子“主敬穷理存养去欲”的工夫对其加以补救,但他所谓的朱子的工夫从一定意义上讲是王学化了的。在以“致良知” 为本的基础上,李(禺页)提出了“悔过自新”说,更进一步体现了其以王学为本的思想特征。  相似文献   

19.
“清”是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中国哲学和美学范畴。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哲学之“清”转化为审美之“清”的关键时期,玄学本体论和玄学影响下的士人“清谈”对审美趣味产生了全方位的影响。玄学不同发展阶段的观点也影响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清”审美趣味的细微差异,形成了前后两个阶段文论同中有异的格局,前期以“清省”为主,而后期以“清丽”为主。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贾平凹创作中“形而下”与“形而上”两个不同层面的浅要分析 ,发现言说主体表露出“思”对于“象”欲超越而不得的焦虑 ,并企图对这一现象进行必要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