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南音"叫字"的方法和规则:南音"叫字"有文读、白读、混读、官话、外地方言、古语、外来语、变化音、交替读音等读音方法,并约定俗成一定的读音规则。在长期传承和发展中受到方言、师承等方面影响,泉厦两地南音的"叫字"形成了一定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方音差异、读音法不同、用韵不同等方面。"叫字"的差异进一步影响两地南音演唱的咬字吐音及旋律唱腔,使两地南音展现出不同风格的艺术之美。南音艺术和语言都是不断发展的,应当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南音的"叫字"。  相似文献   

2.
泉腔南音作为一种区域性古老音乐的特色艺术门类,经历岁月的时空跨越,已经形成固定的程式化传统特色形态。它的传承教学模式虽说“陈旧”,但却能让古老的泉腔南音世代相传而依然“光彩照人”,这其中的奥秘是值得我们去探索和研究的。本文通过对泉州方言语咬字发声的特点进行分析,通过实践练习,运用传统声乐“依字行腔”的发声原理来探究泉腔南音的发声特点,为泉腔南音的声乐研究提供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3.
南音的音乐体系由曲(散曲)、指(指套)、谱(乐器曲)三大部分组成,其中"曲"又称南曲、草曲、散曲等,其基本音乐结构由管门、滚门、撩拍三项组成。在100余个滚门中,"中滚·十三腔"最具特色,其唱腔最为复杂。凡属"中滚·十三腔"的曲子均由13个不同滚门组成,其复杂的润腔形式让一般"曲友"望而却步。《听门楼》是一首曲牌为"中...  相似文献   

4.
戏曲音乐若干基本概念界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腔为口中所唱 ,或为语音、乐音合一 ,或仅为乐音 (旋律 )。其使用单元为腔调 ,腔调族群为声腔。戏曲原指戏中之曲 ,后指唱曲之戏。戏中之曲初为南北曲 ,后逐渐扩大。南北曲的使用单位是曲牌。不同曲牌各有“特定样式” ,经文人规范的曲牌主要“特定”在文词格式而不在腔调。板式既指板眼形式 ,也常指“板腔”。“板腔体”强调以板式变化推动音乐展开 ,其音乐发挥胜过“曲牌体”。乱弹可泛指清代民间俗腔俗戏 ,也有种种狭义用法。现行“剧种”划分因“戏”、“曲 (腔 )”两种成分的交错而显得复杂 ,地方观念更对剧种划分有过很大影响。地方戏多属外来之戏“地方化” ,但该种地方化常不彻底。  相似文献   

5.
声乐艺术是一门音乐与语言相结合的综合艺术。语言是声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歌曲的旋律大都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语言能直接、准确地传递词曲作者的情感和思想感受,这是其它任何音乐形式都不能与之比拟的。该文从音乐与语言的完美结合——声乐艺术;文学与舞台的双重锤炼——声乐语言;字正与腔圆的辨证统一——声乐理论三方面对声乐与语言关系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6.
南音作为一种文化遗产,受到政府与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为使这一古老乐种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专家学者们对其历史根源、艺术构成及表现形态等做了细致研究并取得一定成果。在乐种的归类上南音被归为“曲艺”一类,但其与说唱音乐在性格上有迥然的差异。由于发展脉络的模糊认知导致对乐种定位的偏离。从中国传统器乐组合形态角度探寻南音的历史源流,旨在拓展研究思路,为探明南音发展的过去、将来提供另外的研究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把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运用于音乐艺术中,便产生了“不协和之协和”这样一对审美范畴,所谓“不协和”是指旋律或乐曲中表现一种不稳定情感的音程,它能加强音乐旋律的跌宕起伏和音响力量的对比。然而,一支乐曲是一个和谐的艺术整体,因此乐曲在旋律的行进中应不断克服不协和音,使  相似文献   

8.
作为现存的音乐"活化石",南音以其艺术上的独创性和完善性越来越引起海内外学者的瞩目和青睐.民国时期是南音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以泉州南音为例,社团馆阁、文献出版、演出活动,都可反映出民国时期南音的繁荣.  相似文献   

9.
在明确界定“字”与“声”内涵的基础上,探讨中国传统声乐作品中的“字”与“声”的关系。从中国传统声乐作品“字”与“声”之间关系的分析与解构入手,以“字”的语言语义属性、声调节奏属性等特征与“声”的关系为着眼点,以民歌《槐花几时开》为例,探寻演绎中国传统声乐作品之佳法。认为:中国传统声乐作品中,“字”同“声”的关系既紧密又复杂.既关乎“字”直接和隐喻铺叙的情感,又关乎吐字行腔、语韵声调;中国传统声乐作品的演绎虽是以“声”为最终形式表现,但如忽略“字”的语义、声调、语气、咬字吐字、行腔,不仅会在“声”的演绎中无法准确地表达音乐的真实情感,而且会因为“字”在韵腔上的不足而使“声”失色。  相似文献   

10.
1987年初春时节,笔者曾专程前往冰雪覆盖的武当山考察,采录了大量音响和文史资料,并访问了八十高龄的喇万慧道长.耳闻目睹,确实感到武当道乐有诸多特异色调.其中最令人注意的不仅在于各具特色的韵腔曲牌纷然杂陈、共聚一堂,还在于这些韵腔曲牌在形态构造上的交融渗透.初听之后便不难感受到,绝大多数韵腔既具有庄重、静穆的宗教气质,又不乏清新、活泼的民间风味,同时还透露出宫廷音乐的古风遗韵.多种风格有机结合、浑然一体,形成了其整体结构的特异风貌.概言之,武当道乐总体风格上的特异性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宗教气质与民间风格交相辉映、共响一曲:二是宫廷古乐因素的潜在影响和显现.  相似文献   

11.
琵琶在秦汉至唐代,为多种弹拨乐器的总称,它包括圆形音箱、梨形音箱、曲项、直项等多种形制。有关“琵琶”二字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东汉时期的典籍。琵琶在不同时期不同乐种及剧种中的运用决定了它的演奏艺术的不同与变化.但它们都叫琵琶。至于为什么有“南音琵琶”之称呢?那是因为它除了在南音中运用及为了和目前的北琶区分开来才特称的.在南音演奏艺术中.也照常称之为“琵琶”。曲项琵琶、五弦琵琶、竖箜篌、铜钹、贝、义嘴笛以及某些形制的鼓则是北朝前后由西域传入的乐器。由于民族的迁移.国内各民族的音乐文化以及中外音乐文化都得到了广泛的交流,石窟中的伎乐人和伎乐天提供形象的材料。此时期的音乐,上承秦汉传统音乐.又融合了国内各民族和外来音乐。而获得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中国传统声乐理论的涵盖范畴.语言特征和规律,以及由此特征和规律所形成的“依字声行腔.字正腔圆”的审美特征;“润腔”表现的审美特征;以情感表现为核心的审美特征.作了理论上的分析和阐述。并在此基础上归纳了传炖声乐艺术审美特征形成之必然.即语言字声音韵风规律之必然;传统民歌、戏曲、曲艺艺术综合性审美追求之必然;传统音乐美学思想发展和积淀之必然;传统音乐发展所经历的审美实践之必然.  相似文献   

13.
庄子标举的“流光其声”境界,既是他意想中宇宙人生的完美表征,亦可视为对未来整个美学时代诗意的期盼和预言。“流”是艺术之流,是“韵”的节奏和旋律,是艺术生命流动、运行的审美状态,是自由流畅的线性运动和回环往复的生命韵律;“光”是艺术之光,是“韵”的音色和音调,是艺术生命流动、运行的审美属性,也是宇宙自然与审美主体心性相映发的光辉与光明。庄子由此构成了他心中和笔下、艺术与人生通体透明的宇宙。  相似文献   

14.
史书平声示崇说何惠娟汉语四声之名,起自六朝时期,但声调之分,当是自古有之。古代的长言、短言,就说明当时汉语读音声调的区别。考察周秦时期的诗歌,其用韵规律已是“平必韵平,入必韵入”,那时的声调,已有约定俗成的读法。一般来说,汉代以后,汉语四声已具备,到...  相似文献   

15.
西北地区回族宴席曲的总体音乐形态特征主要体现在音乐结构、调式音阶、旋法、节拍节奏以及旋律与唱词的同构关系等方面,我们通过对大量收藏于《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和《中国曲艺音乐集成》中的宁夏卷、新疆卷、甘肃卷和青海卷中的谱例分析,考察了宁夏、新疆、甘肃、青海回族集聚地区所收集的各地市县地方集成中的民间歌曲资料中的谱例,以及笔者多年来对在西北回族集居区采录记谱谱例的综合分析,探索西北地区回族宴席曲的总体音乐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16.
明清两代在江西形成的戏曲声腔,除去早先的弋阳腔,还有后起的宜黄腔也是负有盛名的。清代乾隆间,这种宜黄腔,在北京能与著名的弋阳腔、秦腔并肩媲美[1]。因此,宜黄腔流传之广,影响之深,对于探索“二黄”声腔起源、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宜黄戏音乐风格独特,音乐形态古老,因此对传统的宜黄戏曲音乐特色进行深入的探析,把宜黄戏中的唱腔、曲牌、打击乐,分别进行调式特点的分析、比较,对于研究传统戏种,发展戏曲艺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姜夔不但能作诗词,而且精研乐理,能创作乐曲。他的乐曲既能反映他独特的人品气质、内心情感,又具有独特的音乐风格,体现出声情韵律的高度统一。品味姜夔的众多词作,都具有清雅之韵,于婉约、豪放之外,自树一派。姜夔的词作在音阶、调式以及词调旋律、字调等方面所体现出来的音乐风格与其清雅之韵是一致的。此外,姜夔还善于用名贵的古曲、独特的自制曲来表达他一生中经历的情感的高峰体验。  相似文献   

18.
仲立斌 《南都学坛》2008,28(4):37-38
汉代琴曲《广陵散》讲述了聂政刺杀韩王替父报仇的故事,是一部反抗封建社会阶级压迫的现实主义题材作品,其激昂慷慨的旋律,以及主题在全曲中的贯穿发展,形成了主题之间的强烈对比,加强了音乐的戏剧性,达到了直露与外向揭露社会现实的目的,这与中国传统古琴曲"隐晦"、"含蓄"的表达方式截然不同。琴曲《广陵散》这种充满戈矛纵横的杀伐之气的作品,在中国传统古琴曲中极其少见,是汉代炽盛复仇之风在音乐方面的表现。  相似文献   

19.
《春之永恒》是作曲家朱良镇创作的一部混声四部合唱,该曲借鉴欧洲古典音乐创作手法,结合我国传统音乐审美观,旋律线条曲折优美,采用具有回旋特点的三部曲式结构,调性布局清晰明了,和声动力性较强,布局比例上完全符合黄金分割审美规律,音乐形象鲜明,是一部成功的典范之作。  相似文献   

20.
音乐教育是以音乐艺术的独特形式来实现美育教育的。音乐通过自身优美的旋律和明快的节奏等来感染人 ,通过音乐的形象之美 ,培养人们感受和评价艺术作品之美、自然之美、社会生活之美的能力。音乐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完善高尚的人格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音乐教育中教学方法的选择应充分体现音乐教育的基本特征和根本目的。以自由、愉快、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和音乐自身的魅力去唤醒人们对音乐的热爱 ,而音乐本身又恰恰具有这种诱人的特性。音乐是主动的创造性的艺术 ,强制性的、被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是达不到音乐教育目的的。寓音乐教育于具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