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诗人邵洵美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对古希腊女诗人萨福的生平和作品进行介绍和翻译。邵洵美著文客观地勾勒了萨福形象的轮廓。他翻译的萨福诗歌感情充沛,带有创作的色彩,很好地表现出萨福诗歌的特点。萨福的诗歌对邵洵美的文学创作有着多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宇文所安是美国著名汉学家,他的中国古典文学译介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大量关注。但他的中国戏曲译介,尤其是《桃花扇》译介,尚未受到学者的充分关注。因此,研究试图从翻译动机、翻译理念和翻译策略三个方面系统考察宇文所安的《桃花扇》译介,以期全面展现宇文所安《桃花扇》译介的整体面貌。  相似文献   

3.
出身世家的邵洵美被世人视为文学纨绔子弟,与鲁迅当年的批评不无关系.基于此,从经济视角切入,探讨经济生活、经济观念对邵洵美的文学创作和出版业的影响别有意味.邵洵美从不讳言钱,在一些随笔里记录了他对金钱的真实看法;他开创了别具一格的“赌博小说”系列;他一生投入时间、精力、金钱最多的是出版业,倾尽家财也在所不惜;建国后为解决生计问题,邵洵美转以翻译为业,译著颇丰.拨开文学史的层层迷雾,逐渐浮出历史地表的邵洵美是一个以理想为生活的真文人.  相似文献   

4.
邵洵美是中国新诗史上一位有影响的唯美棗颓废主义诗人,尤其是他对唯美主义诗歌理论与创作的倡导对推动唯美——颓废主义文学在中国的传播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从邵洵美唯美棗颓废主义文学思想形成的历史棗文化背景以及他对西方唯美主义的译介两个方面论述了邵洵美诗歌创作与西方唯美主义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在现代西方古典哲学译介领域,陈康先生的译介思想独树一帜.他重新诠释严复"译事三原则",以"信"为尊;提倡理想翻译,重建民族学术自信;针对翻译对象,因文而异,曾以九倍注释注解柏拉图《巴门尼德斯篇》;重视哲学义理疏解,提出"宁以义害辞,不以辞害义"等译介主张.其严谨、深刻的译介思想不仅使他在国内学术界卓然自立,而且博得了极高的国际声誉,嘉惠并勉励着后学.  相似文献   

6.
一度被冷落了的诗人邵洵美,最近似乎受到了研究者的重视,论文先后刊出了不少,使诗人邵洵美的形象逐渐在人们心中有了印象。据说海外学者比我们早些时候就评说了这位诗人,尤其是苏联的契尔卡斯基还专门评论了《诗二十五首》,并提出了一些值得注意的看法。1983年他编的《中国诗歌》一书中还选了邵洵美的五首诗。1988年上海书店把《诗二十五首》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参考资料”依原样影印出版,这无疑是一件及时而有意义的事。  相似文献   

7.
学术界过去对邵洵美的诗多持否定态度,实际上,如果将邵洵美的诗置于世界诗歌格局中加以评论,可以发现他主要是吸收了法国诗的乳汁,贯穿了"颓加荡"的特色,从而使自己的诗另成一格.因此,对他的诗,不能仅仅站在单一立场上简单否定.  相似文献   

8.
在主编《小说月报》期间,沈雁冰大力主张译介域外文学以建设新文学.一方面,他将此举的合法性建立在进化论的基础上,怀着世界大同的理想将新文学建设纳入世界文学进化的链条中;另一方面,他的译介思路又体现出弱势文化情境中民族文学建设者试图迅速融入现代世界的焦虑与功利心理.两者之间的矛盾体现在编者对译作的选择上,也使新文学翻译与清末民初文学翻译呈现出本质区别.  相似文献   

9.
华裔美国文学的杰出代表谭恩美,是最早被译介到中国的华裔美国作家之一。自从谭恩美的小说《喜福会》被引入中国以来,中国学者对谭恩美的研究持续不断,但是对谭氏作品的译本进行系统翻译研究的工作尚处于萌芽状态。目前还没有学者对谭氏作品的译介历程进行详细的梳理与评述的先例,本文拟对谭恩美作品在中国大陆包括台湾地区的译介及其研究情况进行系统的回顾,包括考察译介数目、出版社、译者、译介特点及接受情况,勾勒谭恩美在中国的译介图谱,进而探究华裔美国文学翻译存在的问题,以期拓宽研究视界,引起学界关注。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周瘦鹃译介外国小说的情况进行系统研究,通过研究发现周瘦鹃翻译实践呈以下特点:其翻译高峰集中在新文化运动之前,之后,其翻译热情降低;他对弱小民族给予了一定的关注,译介国别较广;他译介的作家既有经典作家也有流行作家,他对翻译文本的选择带有一定的随意性;其翻译活动与社会环境、个人的性格和人生经历有很大的关...  相似文献   

11.
《西洋文学》是上海"孤岛"时期创办的一份纯文学翻译杂志,它在抗战时期文学翻译史上的角色和地位不容忽视。既往对《西洋文学》的研究大都聚焦于译介内容的介绍,而对杂志的价值取向、译介主题与译介重点呈现出什么特点,它们如何受到"孤岛"政治与文学地理的影响,则缺乏必要的讨论。"孤岛"时期,《西洋文学》给予了文人译者"文学书写"的自由与想象,它不仅是一个表述"自我"的话语空间,也是一个张扬时代政治的文学场域。《西洋文学》的译介有效地演绎了在"孤岛"政治与文学话语秩序影响下的文学翻译的生产、流通和接受特点,忠实地反映了"孤岛"的政治文化与文学地理对文学译介的主动干预,也体现了译介主体对其历史境遇的自觉把握。  相似文献   

12.
1909年《域外小说集》的出版是周氏兄弟在晚清最重要的文学活动。在《域外小说集》中,周氏兄弟审慎地选择了代表唯美主义、自然主义、批判现实主义、现代主义等世纪之交文艺思潮的小说作品,来践行以文艺转移性情、改造社会的目标。《域外小说集》能够在1909年出版,与周氏兄弟之前较长一段时间里在翻译领域的摸索和准备是分不开的。周氏兄弟的早期翻译可以分为两个阶段:1903—1906年是裹挟在晚清译介潮流中的摸索阶段。在晚清译界登场以后,周氏兄弟大致选择了科学小说和侦探小说进行翻译。1906—1908年是周氏兄弟《域外小说集》的酝酿阶段。在合作翻译《红星佚史》的过程中,他们提出了"文以移情"的翻译理念。受到无政府主义思想的影响,此时他们开始关注俄国文学。周氏兄弟最早关注并认真译介的弱小民族文学是匈牙利文学。  相似文献   

13.
翻译贯穿于邵洵美的大半生,是他生活的一部分。了解、分析他的翻译,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他的一生。我们通过耙梳史料,归纳出在他人生的不同时期翻译之于他的不尽相同的作用,从而阐明:邵洵美即便不是一个成功的诗人、出版家,也是一个卓有成效、正直爱国、推崇并坚守唯美主义文艺观的中国现代翻译家。  相似文献   

14.
译介学专门研究跨文化翻译,尤其是文学翻译在跨文化交际中所起的桥梁作用以及所具有的特殊意义和价值,研究两种不同文化背景的语言在转换过程中为什么会出现文化信息失落与变形,研究"创造性叛逆"等问题.应用译介学理论研究文学翻译,会使视野更为开阔,也会加深对文学翻译的理解和认识.根据译介学理论,由中国翻译家用汉语译出的、以汉文形式存在的外国文学作品为创造和丰富汉民族文学所作出的贡献与汉民族本身的文学创作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译介学从理论上肯定了文学翻译是一种再创造活动,肯定了译者的再创造价值,也肯定了翻译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5.
"十七年"(1949—1966)是袁可嘉诗歌翻译的高峰期,他以深厚的英语文学与汉语写作的功底,将翻译作为展示自己诗艺的舞台,为中国新诗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此处以"文化转向"为视角,将关注点投注于袁可嘉在这一阶段的译源选择与翻译策略,通过梳理发现他的译介活动是在当时政治语境、主流诗学及翻译政策等多因素规约和作用下发生的。而作为一位诗人翻译家,袁可嘉在这一特殊时期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诗才,在相对逼仄的范围内根据自己的审美标准进行诗歌译介,力求达到"限制中寻求完美"。  相似文献   

16.
总观抗日战争时期的文学翻译,确如茅盾所说,“我们有理由觉得颇是自傲”。抗战中尽管生活不安定,资料奇缺,出版也很困难,但外国文学的译介工作并未停止;它继承“五四”以来的光荣传统,取得了很大成绩。 抗战中的人民群众需要文艺,需要精神食粮。在鼓励创作的同时,也应该重视国外优秀文学作品的翻译。当时,《新华日报》、《抗战文艺》、《文艺阵地》、《文学月报》、《中苏文化》等报刊,就都刊载过不少外国文学作品。一些专门性的杂志,如重庆的《翻译与评论》、上海的《翻译月刊》、桂林的《翻译杂志》,也为此作了努力。据重庆市图书馆编制的《抗战时期出版图书目录》粗略统计,  相似文献   

17.
建国后的"十七年"时期,《译文》(1953—1958)与《世界文学》(1959—1964、1966)是唯一一份进行外国文学译介的官方期刊。在国内外政治局势与主流意识形态的操控下,以1959年更名为界线,该刊前、后期外国文学译介的选取和译介方法不尽相同:《译文》体现出中苏友好"一边倒"、团结一致对抗"资本主义阵营"的时代特点;《世界文学》则体现出亚非拉各民主国家众志成城、反抗"美帝苏修"的时代特征。《译文》与《世界文学》的译介活动坚持"政治标准"为第一要义,是特定时代的特殊文学行为。  相似文献   

18.
文章试图从结构、节奏及韵三个方面着手,将邵洵美的译诗《歌》分别与罗捷梯(Christina Rossetti)的原诗“Song”以及邵洵美的创作《歌》进行对比,围绕西来影响和个人风格的交融展开讨论,旨在从微观层面展示五四译诗的“欧化”具体如何“化”的过程。研究通过描述这一“欧化”对白话文的新诗创作可能提供的另一种参考,避免对五四译诗“全盘欧化”的泛论和定性,并尝试加深对邵洵美译诗的了解。   相似文献   

19.
中国文化"走出去"是新时期的国家战略,文学的译介是文化"走出去"的重要途径。葛浩文所译《狼图腾》被英语世界广泛接受并迅速传播,为中国文学翻译模式及文学的外译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和参考。通过研究分析《狼图腾》的成功译介,可以看出:选择既反映全球文化共性又具有鲜明中国文化特点的作品进行译介,采取国内外合作出版的译介途径,实行国内学者与西方汉学家群体相结合的译者模式,创造性地选择翻译策略,是中国文学外译的有效译介模式。  相似文献   

20.
阿瑟·韦利是英国著名汉学家,一生致力于中国古代小说的翻译与研究。然而,除《西游记》英译本以外,学界对他译介的其它古代小说关注较少。文章细致梳理了韦利的中国古代小说译介史,并重点探讨其文本选择与译介特点。在译文处理方面,韦利将可读性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在理解与解读原作时,他十分注重对重要学术成果的参考和利用,他的译介活动有力推动了中国古代小说在英语世界的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