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3 毫秒
1.
中国生态文明战略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前提下,应用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具体体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不同于西方的生态中心主义;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思想始终以实践为导向,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旨归,不同于西方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空想色彩和对马克思主义的偏离倾向。中国马克思主义真正做到了把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思想融入生态文明建设中。中国的生态文明战略区别于西方的生态主义和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特点是:指导思想先进性带来的深刻性,制度优越性带来的实践性,政党组织广泛性带来的全民性,从国情出发切合中国实际的有效性。执政党的领导、先进思想的指引、广大党员的带头作用、全民的积极参与、国家宏观调控手段的综合使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与众不同之处。当然,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战略思想还需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进程中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2.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理论流派,受到国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然而,学术界注重研究的是生态马克思主义所蕴含的生态文明价值,相对忽视其生态文明观与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的一致性。本文试图从科技与生态危机间关系的理论价值、变革生产方式的实践价值、人类中心主义的精神价值三个方面来论述该派的理论和思想。  相似文献   

3.
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生态危机的加剧,西方社会对启蒙运动以来形成的人类中心主义生态秩序价值观进行了深刻反思,对在生态问题上要不要和怎样“以人为本”的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论辩。作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戴维·佩珀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诠释和科学方法的运用,对人类中心主义进行了全新的阐释,形成了以人为本的生态秩序价值观。科学认识和评价戴维·佩珀人类中心主义生态秩序价值观,对发展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生态价值理念和对当代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建基于实践之上的马克思主义生态历史观,在破解社会历史关系中化解人与自然博弈的非合作特征。这种基于历史视域考量人与生态环境的生态观必然导向对资本主义制度的诊断与批判,为我们超越生态危机的抽象价值观解决方案提供了全新的立场和境域。顺应我国"十二五"时期绿色发展的"国家需要",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历史维度为基盘,整合和超越西方生态理论厘定的话语模式,构架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理论体系,以夯实"美丽中国"建设的理论根基。  相似文献   

5.
戴维·佩珀在批驳生态中心主义的绿色运动实践中,用马克思主义对其进行改造与吸收,综合成激进的绿色政治实践思想。他把生态危机的出路与社会主义前景深度结合,通过反思生态问题的关切点,即坚持人的需要和对正义的追求相统一,重新确立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价值观,构建绿色的、正义的生态社会主义,以期化解生态危机的困境。探析戴维·佩珀生态社会主义理论的逻辑进路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启示价值,不仅有助于以生态命运共同体统筹"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还有助于校准生态正义和社会正义共赢的价值原点。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生命共同体"理念作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逻辑起点,是中国传统生态智慧的时代凝结,也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最新注解。"生命共同体"理念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根本出发点,从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视角,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共生共存以及共进共荣关系,以此回应了"人类中心主义"与"生态中心主义"的争论,并基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时代境遇倡导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双重和解。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构路径来看,"生命共同体"理念主张从认识论层面破除极端主客体主义的弊端,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价值观念,在发展论层面主张推进"绿色化"的发展方式,在方法论层面主张以系统思维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以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为基础。从生态文明建设在中国发展的历程表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对于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为思想资源,融合东西方文化的合理因素,形成时代需要的生态文明建设视野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科学发展观,将世界性和民族性相统一,构筑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哲学基础与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8.
生态文化是以生态价值观为“灵魂”的文化。生态价值观可概括为两点:(1)非人自然物有其自身价值;(2)人与自然同属于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类中心主义和还原论是阻碍生态价值观深入人心的无比顽固的思想障碍。为建设生态文化,必须拒斥人类中心主义和还原论。环境伦理学对人类中心主义进行了系统的批判。量子物理学和复杂性科学(蕴含生态学)提供了反驳人类中心主义和还原论的科学依据。庸俗唯物主义错误理解了经济与文化的关系。工业文明带来的物质丰富,为我们正确理解经济与文化的关系提供了社会条件。生态文化建设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根本性的重要意义。生态文化直接倡导思想观念的根本转变,唯当人们转变了观念,才会产生从事各种生态文明建设具体事项的动机。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中,这要求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进行深度挖掘与当代阐释.马克思、恩格斯从现代生产实践出发,批判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带来的生态问题,并主张通过生产方式变革加以解决,形成了深刻的生态思想.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作为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当代阐释的一种有益尝试,为我们理解马克思主义和当代生态问题提供了启示与参考.应当构建具有当代中国特色的新型生态文明观,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倡导绿色的新型消费和生活观念,从而贡献于当代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高度概括和科学总结。一方面,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需要,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另一方面,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激活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实现了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为人类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的“南方谈话”不仅继续诠释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学习马克思主义”,而且重点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同时为“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和“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两大命题的提出孕育理论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键一环及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
“生态文明”新理念的提出,把我国社会主义文明建设提升到新的高度。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中,必须领悟生态文明所体现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自然观意蕴、唯物史观意蕴和科学发展观意蕴,要在切实研究和把握生态文明的理论蕴涵基础上,走出一条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科学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阐明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五位一体"的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理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应有内涵,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对广东生态文明建设实践、走"绿色广东"之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渔”无“鱼”:两个“渔佬儿”的符号释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最后一个渔佬儿》到《铁壳船》,前者根植于“寻根文学”的文化语境,后者根植于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历史境遇,二十余年的时空更迭,他们从“渔”有“鱼”到“渔”无“鱼”的历史终结,两个“渔佬儿”——“柴福奎”和“杨大头”成了一个“互文见义”的人物符号。在人物符号能指的背后,表征出主人公一方面眷恋农业文明,一方面又质疑现代工业文明,折射出的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城乡文化冲突、生态隐忧、叙事者文化心态归属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自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战略构想以来,中央积极部署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得到了全社会的高度拥护和响应。对于如何贯彻落实中央的生态建设方针,实现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合理保护和利用,一个关键性的要素就是要提升社会公民的生态文明建设自觉,并上升为义不容辞的责任。然而,通过对当下中国公民生态文明建设践行情况的分析,得出我国公民存在着责任认知不足、履责能力不强以及生态行为失序等诸多责任缺失问题的结论,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推进。为此,提出在理念层面、行为层面、立法层面以及制度层面等四个维度加强公民生态责任建设,这对于构建生态型的"美丽中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论延安时期刘少奇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延安时期刘少奇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作出了许多精辟的论述和科学的分析。他在党内首先同时使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这两个概念并科学地阐述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在丰富和发展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他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他还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作出了总结,强调党的历史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强调党的自身建设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高度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全面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准确地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特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不能回避的一个问题,它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成败。从“国情的特色性”、“理论的特色性”、“实践的特色性”、“目标的特色性”和“历史地位的特色性”等五个层面系统地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特色”,有助于人们全面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8.
“天人合一”是中国文化传统中最古老的天人观,是中华民族文化库藏中的瑰宝。“天人合一”既肯定“天人一体”,又划定“天”“人”的职能,从而明确“人”对天地万物的责任和担当。这种责任和担当主要体现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生态理念或日生态伦理上。这种生态理念或日生态伦理闪耀着人性的光辉和理性的智慧,推动着天地万物生生不息、共生共长,走到了今天。可见,我们提出生态文明,亦是由之演化、发展而来。因此,应以“天人合一”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重要思想资源,温故知新、拨乱反正、务实创新,为我们的中国梦而奋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