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中国的传统农业社会以小规模农户经济为特征,很难摆脱城乡差距的进一步拉大。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破解“三农问题的文件,最根本的目的是深度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实现城乡统筹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使中国的农业社会走向全面发展的现代社会。因此,根据中国的国情,提出以现代农业科技为依托,以各具特色的资源、生态、历史、文化、民风民俗为基础,以知识经济和信息经济为发展方向,耦合各种农村自然、经济、社会、人文等资源要素,形成融一、二、三产业,持续健康综合发展的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为一体的现代农村新型产业体系——一农村创意经济,并阐述了农村创意经济的概念与内涵、发展的思路与原则、路径与对策等。  相似文献   

2.
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是新疆一切工作的总目标。跨越式发展是以经济为主导的发展,是与社会稳定有效联动的发展。在新的形势下,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新疆经济跨越式发展理念,指出发展是解决新疆一切问题的关键。只有深刻把握习近平跨越式发展思想与新疆社会稳定的辩证关系,才能科学有效地以经济发展带动新疆的进步,以经济发展促进新疆稳定,以新疆稳定保障经济发展。只有通过发展好新疆的经济,筑牢反恐维稳的铜墙铁壁,维护好新疆安定团结的大局,才能建设好新疆。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先从历史维度检视了社会经济在西方社会的发展脉络及其历史传统,试图揭示其发展的基本规律,以对中国推行社会经济有所助益;进一步反思了当下中国的社会经济研究和实践概况,尝试从促进社会公平、社区共同体重建以及注重参与、共治和共享发展等方面阐释社会经济在中国社会建设中的可为空间和可能路径。在理论借鉴和观点阐述中,波兰尼的社会经济思想从本体论层面具有深刻启示,突出了市场、经济发展的社会导向;在方法论层面,依然需要结合中国特定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结构,以探求符合中国实际的社会经济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4.
发展经济是社会的根本问题。本文从经济增长源于社会有效需求出发 ,论证了教育不仅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根基 ,而且是一个经济源 ,是一个经济增长点 ,应不断扩大教育消费 ,以促进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5.
代价付出是社会进步的手段和中介,它既带有客观必然性,又有主观人为性;西部地区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也同样面临着客观必然性与主观人为性代价的付出。只有建构正确的代价意识,理顺西部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代价付出的辩证关系,以最小的代价换取西部地区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6.
简要地论述了我国科技期刊的发展历程,并分析了中国当代社会的经济形势,指出中国经济的发展与科技期刊的壮大是分不开的。在未来的中国经济社会里,财富的积累、经济的增长、社会的进步、个人的发展都是以知识为基础的,而科技期刊对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因此,科技期刊应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改革现有的办刊模式,适应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生态平衡与社会发展博弈中的政府责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危机已向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提出了巨大挑战,以生态建设和管理促使社会发展与生态之间的平衡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政府应履行环境教育、引导发展循环经济、完善环保管理体制等责任,以加强生态管理,促进社会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8.
从发展社会学角度讲,城市中心战略对加快社会现代化进程是至为关键的,发展大中城市从而带动区域经济已成为共识。吉林省的社会发展也应遵循这一规律,即发挥中心城市聚集辐射作用,以发展外向型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为突破口,从而带动全省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师范教育是以培养师资为特定任务的专门教育。它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纵观历史可以看到,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在不断地向师范教育提出新的要求,而师范教育也正是在不断地调整本身与社会经济的关系中得到发展与完善的。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改革进程在实质上由以建立全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总体目标的经济体制转轨和以构建全新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主义现代社会制度为总体目标的社会制度转型两个发展阶段构成。目前,我国改革的发展已开始进入以社会转型为标志的一种较高级且较特殊的发展阶段。作为一个过渡性的历史进程,社会结构及其运行在一定程度上的失衡和经济—社会问题的大量存在是转型社会的常态,其发展也因此具有明显的两面性与高风险性。在现有的制度—体制下,社会调整是缓解现存经济—社会问题及其矛盾,并将其控制和保持在最有利于社会发展和生产力发展所必需的范围内的基本途径;而建设和谐社会则是解决现存经济—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11.
关于科学技术发展与人的发展的互动,我们有这样的认识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实践中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人与科学发展的互动是可持续的良性互动.现代社会科学技术发展与人的发展的互动具有全球性、长远性、组织性、系统性的特点.实现互动的基本途径是坚持科学服务于生活;加强科普教育创造良好的科技氛围;弘扬科学精神;加强科技立法,规范互动行为;构建互动"转换体",协调科技与人的发展的互动.  相似文献   

12.
选择科学的社会发展目标是实现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重要条件。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目标的科学选择必须以马克思的社会主义观为理论依据,坚持三个基本原则:以社会发展的实际状况为选择社会发展目标出发点原则;以实现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为社会发展目标主要内容原则;以实现社会主体人的全面发展为社会发展目标最高价值追求原则。遵循社会发展目标选择的基本原则而确立的社会发展目标必然具有三个特点:社会发展目标选择的现实性特点;社会发展目标内容的超越性特点;社会发展目标追求的动力性特点。新中国社会发展目标历史演进是一个逐渐实现社会发展目标科学化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3.
熵值法在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城市可持续发展是个复合系统,其核心就是在保证城市经济效率和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使自然资源的消费和环境污染最小化,使社会、经济、环境与资源协调发展,物质、能量与信息得到高效利用,保持生态良性循环持续发展。根据这一理论,我们将城市可持续发展系统分成经济、社会、环境和支撑四个子系统,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镇江市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实证评价研究。研究表明当前镇江正处于基本可持续发展阶段向强可持续发展阶段过渡的关键时期,应积极采取相关措施加快各子系统的快速协调发展,从而使城市发展取得质的飞越。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下半叶,因环境问题引起了人类社会发展观的重大变革。在此背景下,旅游发展观更替频繁,依次经历了“无烟产业”、“环境公平”、“可持续发展”三种不同的发展观。正确认识这一转变过程,既有利于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又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完善,并且对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中国现代旅游业较世界发达国家晚了近30年,认真学习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对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中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全面推进,可望成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典范。  相似文献   

15.
中国军民融合发展立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军民融合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军民融合发展法治建设存在着立法碎片化、立法层级低等不足之处,导致军民融合发展管理体制不清、职责交叉以及各项政策措施缺乏强制力保障等问题,不利于推进军民融合发展。美国、欧盟和俄罗斯等国家通过制定军民融合基本法律,规范军民融合发展管理体制、保障措施等,取得了较好成效。中国推进军民融合发展,应当借鉴美国等军民融合较为成功的经验,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出台统一的军民融合发展基本法,对军民融合发展的基本原则、领导机制、具体措施和法律责任作出框架性规定,作为构建中国特色军民融合法治保障体系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统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而且是新时期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核心内容。在新的历史时期,引导和推动高校又好又快发展,必须把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同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一方面把学好用好科学发展观作为高校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基础工程来抓,为保证科学发展观的贯彻和落实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和精神力量;另一方面,在办学实践中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改革发展稳定之全局,将能否实现学校又快又好的发展当作检验和衡量高校党的先进性建设成效和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及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大小的重要尺度,创造性地构建学校科学发展的动力机制和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7.
论和谐交通与两型社会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交通在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建设和谐交通是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的时代特点与重要任务,而建设和谐交通旨在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与现代社会的发展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特别是在我省交通产业快速发展的时期,必须与两型社会建设相结合,将更好地服务两型社会建设作为交通运输业发展的重要使命和交通的重要标准。  相似文献   

18.
时代主题问题,是社会主义首先必须把握的基本战略问题.邓小平以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作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的科学判断;江泽民着眼于时代的发展变化,把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注入了"维护和平,促进发展"的新内容;胡锦涛站在时代的高度,作出了"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的科学论断,把党对国际形势的认识提高到新境界.  相似文献   

19.
美国历史上的西部开发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中国历史上的西部开发(1949年以前)难作此评价。美国历史上的西部开发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兴起的,中国历史上的西部开发是在封建制度框架内进行的。美国历史上的西部开发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中国历史上的西部开发多是出于政治目的。美国历史上的西部开发和商品经济相联系,而中国历史上的西部开发则属小农经济的范畴,因此,中美两国西部开发的结局也大不相同。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发展实质上就是人的劳动的发展.从劳动权产生和发展的历程来看,它应和人的发展并不断走向成熟的,与人的发展有着惊人的内质契合,主要表现在劳动权和人的劳动能力的发展,劳动权和社会关系的发展,劳动权和人的需要的发展,劳动权和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