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Grice在他的会话含义理论中提出了言语交际的合作原则 ,然而人们在实际交往中有时会不遵守这些准则 ,甚至故意违反这些准则。Grice指出 ,当人们在言语交际中发觉对方故意违反这些准则时 ,他们就据此进行语用推理 ,从而推导出他所说话语中有意超越字面意义的隐含意义。基于这个事实 ,Brown和Levinson (1978)及Leech(1983)提出了礼貌原则来解释这种现象。然而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在用英语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中将中国传统的礼貌原则同英语礼貌原则相混 ,造成一系列的礼貌语用失误。本文就此介绍礼貌原则 ,并对英语学…  相似文献   

2.
英文商务书信语篇礼貌的语用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务书信语篇是言语行为的序列组合,Lakoff的礼貌规则、Leech的礼貌原则以及Brown和Levinson的面子论不仅适用于言语行为,而且适用于篇章行为的礼貌语用分析。英美人在实施言语行为时,首先考虑彼此之间的消极面子不受影响,同时更多地借助于句型来表达不同礼貌程度的言语行为。文本类型和语篇结构则是篇章行为对"面子"产生威胁作用的主要因素,必须有效地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3.
“面子”与言语交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言语交际看“面子”问题。人们在言语交际中 ,既遵守合作原则 ,又遵守礼貌原则。礼貌 ,其实就是一个面子问题。外语学习者由于所学外语的语言和语用知识有差异 ,在言语交际中驾驭面子的策略和能力也不同  相似文献   

4.
在言语交际中,面子的保持取决于双方策略的正确选择,交际双方的面子利益是互相依存的。然而,个人理性的选择并不一定能使交际双方都受益最大。因此,在交际中选择恰当的礼貌策略来保持面子就变得尤为重要。从经济学博弈论的基本模式——“囚徒的困境”人手,说明在言语博弈中交际者也会陷入“囚徒的困境”,并探讨走出该困境需采取的总体原则和礼貌策略。  相似文献   

5.
英汉歉语言语行为的语用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歉语是英汉语言交际中经常出现的一种言语行为,在中西文化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正确地对于自己的过错做出道歉,给他人以“面子”,为自己争得“面子”,从而在言语交际中赢得有利地位,都需要我们了解中西文化中歉语的类型及其差别。各个国家的语言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歉语进行了不同的分析,并对其进行了定义。英汉歉语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分为语言性歉语和非语言性歉语、口头歉语和书面歉语、正式与非正式歉语等。英汉歉语的语用功能和语用策略也有所不同。英语或者其他的非本族语学习者需要根据自己的语用需要和语用目的来准确地选择歉语策略,从而在言语交际中避免语用失误,做到礼貌得体的交际要求。  相似文献   

6.
本文拟从礼貌的文化个性概念出发,受Ideetal在研究礼貌概念与其它几个评价言语行为的形容词在美、日语境中的不同相关性实验启示,也片』其实验方法对礼貌概念与九个相关形容词在中国情境下的相关性做了分析,在分析实验结果的基础上得出两个结论:(1)礼貌概念与其它九个评价言语行为的形容词在中西文化语境中表现出了各自不同的相关性;(2)中西文化语境在对礼貌概念的形成上体现了不同的重心,美语情境侧重于以说话人的意愿为出发点较少考虑受话人的身份地位等外在因素,汉语情境则反之,证明了礼貌概念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表现为不同的文化评价和解释。  相似文献   

7.
在Brown&Levinson面子观的指导下比较汉、英两组建议言语行为礼貌策略的使用类型与频率结果表明,汉、英两组被试行为都极少直接向对方提建议,也不会太过间接、委婉,而是在明确建议的同时采用相应的面子补救策略,这支持了Brown&Levinson的礼貌普遍性理论。两种语言间相同的言语行为又具有各自的礼貌特性:汉语被试在实施建议言语行为时倾向于使用消极礼貌策略,英语被试则倾向于使用积极礼貌策略,并且汉语被试在实施建议言语行为时更多地考虑彼此间的权势关系。  相似文献   

8.
中国人非常重视面子及面子功夫 ,其中所包含的复杂含义绝不是俄罗斯人所能理解的。要想保全面子 ,最好的办法就是使用礼貌语言。那么 ,对比俄汉礼貌原则、面子概念和言语策略 ,可以提高人们社会文化和社会语言差异的敏感性 ,以减少由面子引起的文化冲突。  相似文献   

9.
文章在Brown和Levinson的理论框架下,对744例中英文广告礼貌策略进行了分类统计分析,并着重对其中较突出的礼貌策略和Leech的相关提法的准确性进行了分析、讨论,得出以下结论:(1)为了避免威胁广告目标对象的积极面子或者消极面子,中英文杂志化妆品广告都采用了多种补救策略;(2)人称敬词的使用是中文广告中的特殊礼貌策略;(3)西方人更注重维护个人的消极面子,中国人更强调维护个人的积极面子和集体面子;(4)言语行为是否礼貌取决于所发生的语境,也与是否符合听话人的意愿有关;(5)具体礼貌策略具有开放即不断发展的特点;(6)给出了中英文广告面子威胁行为可接受的原因;(7)总结并分析了中英文杂志化妆品广告中出现的新的礼貌策略。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讨论了礼貌的概念及其原则、面子论及礼貌策略,同时结合商场英语情景对话重点分析了积极礼貌策略与消极礼貌策略的实际交际的应用。最后,文章认为,要进一步解释礼貌的文化特征,需要从跨文化的角度,探讨英汉两种文化的价值观,使其更好地指导人们的日常语言交际。  相似文献   

11.
请求语在任何语言中都普遍存在,但是由于文化及语言本身的原因,英语及汉语的礼貌请求语存在许多差异.本文用文体分析的方法对英汉请求语进行分析和比较,指出二者在句法层次上存在的共性与差异,并阐明影响它们的文化及语言因素.  相似文献   

12.
英汉礼貌原则对比及跨文化交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礼貌是制约会话的一个重要方面,不同国家的人们遵循不同的礼貌原则.比较英汉文化中礼貌语用准则的异同,可见双方的共性是目的层次上为他人着想、表现手段上委婉曲达;双方的不同之处主要存在于表达手段和优先遵循准则上.针对这些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应积极学习和了解彼此双方的礼貌准则,交际过程中向对方靠拢,采取适应对方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礼貌是普遍性现象但其具体内涵以及人们理解和评判礼貌的标准又与特定的文化紧密相连,如果不做任何变通,原文与原文化中的礼貌语言在译文与译语文化中可能与礼貌毫无关联。通过将语用学领域中对礼貌问题的研究成果批判性的运用到分析过程,将礼貌置于文化环境中,并选取日常交际和文学作品中礼貌用语的翻译实例进行探讨,指出礼貌用语的翻译应充分考虑源语与译语的文化差异,以是否达到特定的交际目的为原则做适当变通,从而完成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礼貌虽有普遍性,但礼貌原则下的各准则的重要性因文化、社会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本文旨在通过对英语和汉语中的礼貌用语进行对比,找出两种文化在遵循Leech的礼貌原则及其各准则上的差异,以及言语交际过程中对于礼貌原则的不同侧重点及其文化根源,以达到减少交际误会、更好地实现东西方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面子观是一种礼貌现象,它是言语活动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面子保全论”反映的是以个人主义取向为主的西方文化价值观,而与荣誉、地位紧密相连的中国人的面子观则反映了以群体取向为主的中国文化的价值观。探讨和对比不同文化背景下面子观差异及言语策略,有助于人们在跨文化交际的实践中避免语用失误。  相似文献   

16.
翻译中的文化相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翻译过程不仅是从源语到目的语的语言转化过程,还是一个文化相融的过程。翻译要将源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结合起来,离开文化背景去翻译,不可能达到两种语言之间的真正交流。  相似文献   

17.
从委婉语透视中美两种文化心理的共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委婉语是人类语言使用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是人们谈论那些令人不快或尴尬的事情时,所使用的较为温和、礼貌的说法。它是一种修辞格,更是一种文化现象。透过委婉语的比较研究,从中可以发现中美两种文化心理的共性。  相似文献   

18.
在Leech的礼貌原则和顾日国的礼貌准则的基础上,从语用学角度探讨英汉礼貌语言的不同之处,从而使人们在跨文化交际中更好地使用礼貌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  相似文献   

19.
“礼貌”本身是日常生活行为中具有道德或伦理意义的一项行为准则,包括人们为维护和谐的人际关系所作出的种种努力,它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一条重要准绳。本文从英汉礼貌语言现象出发,以对比的方式,通过两种语言的人交际过程中对“礼貌”语言选择上的差异,结合东西文化背景的阐述,论证了礼貌语言具有文化特性。通过对礼貌语言的研究,提高礼貌语言的运用能力,促进跨文化交际及外语教学。  相似文献   

20.
Accothe to the Coope~ Principle Put to~ byGrice, the users Of ~ in commbocation uSuallyhave the desks to ~ eaCh other and ohaerVe the,four ~ of ~ ~ye ~or: Quality~, Quantity ~, Re~ ~, and ~. HOWeVer, ace de ~ theSe ~ intentionally, ~lug ~ in an indimet way tOoonv. the intended ~. It is adnly for politenessthat s~ tend to all informly.As B~ and ~son (19gr:70) notes that "POliteness is not only the main~ Of i~ng ~ Principle, but also can beconveyed exaCtly by these iffonging ~.,, Bine 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