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的汉字浩如烟海。而1963年日本大修书店出版的《新汉和辞典》仅收录八千八百余字。在这些汉字中,能使用于人名上的大约有二千一百个左右,其中包括常用汉字一千九百四十五个,人名汉字一百六十六个。然而,广为使用的大约只有  相似文献   

2.
土家族人名结构经历了上古、中古和近现代三个历史阶段,各个历史阶段的结构和文化内涵都不相同。上古阶段土家族人名结构担负了土家语言发生学的重任,同时为以后的土家语言发展奠定了基础。中古时期,土家族人名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并经历了指事、象形、爱称阶段。在近代和现代,土家族人名受汉文化浸润,慢慢向汉语人名的格式靠拢,但仍有历史遗存。  相似文献   

3.
汉语是有声调的语言,每个音节都有一个声调。现代汉语普通话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类声调。不同类声调的音节交错相间,可以产生一种起伏升降悦耳动听的音乐美。人名的声音是否具有美感,同声调的关系最大,因此,我们从声调入手来谈现代汉族人名声音的特点。汉族人的姓有单姓、复姓之分。复姓的人各,一般是由三个音节或四个音节组成的;单姓的人名,一般是由两个音节或三个音节组成的。三音节的单姓人名,姓占一个  相似文献   

4.
汉语人名规范化说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我国人口的增多、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和语言文字计算机标准化处理的普及,汉语人名中的不规范现象越来越突出,在很多方面已经造成了或多或少、不大不小的麻烦,应当及早解决。本文讨论了当前汉语人名规范化的意义和必要性,分析了人名规范化工作的客观环境、物质基础和可行性,进行了一些统计分析,并在参考多家论著的基础之上,得出了汉语人名的字格、复姓等发展趋势,最后提出了对人名用字、字格等的规范化建议,供国家语言政策制订机构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了加强作品的讽刺力量,鲁迅小说中采用了一些拉丁字母的人名和地名。从形式上看,有纯用字母的,也有汉字加字母混合构成的;其中拉丁字母人名多半来自英语,拉丁字母地名常用威妥玛式或邮政式拼音。  相似文献   

6.
文学作品中人名文化透视与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作品中的人名是作者根据主题的需要精心设计的,用于表示人物的身份、性格、命运等。它们大多寓意深刻、内涵丰富,体现了一定的民族文化特点,其寓义已超出名字本身的字面意义,成为泛指或喻指一类人、一种状况或一种行为的词汇。通过对文学作品中人名的命名原则、命名方式和文化寓意的分析透视,有助于探究文学作品中人名翻译的要领。  相似文献   

7.
汉维语人名文化异同之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形式、结构看,汉语人名姓+名,姓有单姓、复姓,名有单字、双字甚至三字名,维语人名本名+父名。名有复名,名后可加润色词语;从来源看,汉族姓氏来自本民族的姓和少数民族姓氏译音的姓,维吾尔族以父名为姓。主要来源于本民族的人名、伊斯兰教经典《古兰经》中诸先知的尊名等;而在命名方式方面有很多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似文献   

8.
汉语人名的制作是汉语中最具规模、最为开放、最为自由的造词活动。汉语人名作为一种袖珍型的语言文字作品和具有人物个体指称功能的专有名词,其语法的运用灵活多样。主要有连姓与增名、缩略与减省、增辞与衬字、倒装与回文、重言与摹状、问语与感叹、嵌字与互文六类命名方式,涉及的语法形式有双重构造、结构扩展、词语搭配、语句缩略、成分增省、虚词应用、语气表达、语序变换、结构拆并等,汉语语法作为语用手段,在人名结构模式所限定的狭小语境中构词方法独具风格,修辞功能异彩纷呈。  相似文献   

9.
英语人名翻译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人名的翻译在遵从名从主人、标准汉音及约定俗成三个原则外 ,在许多场合还应作一些变通处理 ,如采纳音译法、音译加注法、释义法等 ,使人名的真实内涵得到体现 ,从而让译文读者得到与阅读原文一样的感受。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红楼梦>的两个英译本在人名的翻译过程中所采用的技巧.笔者认为,文化内容的最大限度传达是判断采用何种译法的重要标准,因而汉语字、号的对等英译,人名的音译、意译、拉丁语译都是不同情境下可采用的不同技巧.  相似文献   

11.
人名称呼语是一个人与其他人区别的符号,当代汉语人名称呼语反映了我国当代一些重大社会历史事件,承载着我国的传统文化信息,今天人名称呼语中大量的重名现象也导致了一些社会问题。因此,当代汉语人名称呼语具有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下简称《现汉6》)中的人名用字作了考察,认为《现汉6》在处理人名用字时有一定的标准,可分为三类。通过对其标准的分析,指出了《现汉6》在处理人名用字时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3.
汉字与汉文化相伴而行传到国外,日本吸收,借鉴了汉文化,同时也借用了汉字这种文字形式。在使用过程中又与日本文化结合起来,从而带上了日本特色,天皇的名字从本土的日式名转为重视汉字意义的双字名;年号的用字也从浅层次记事而转向深层次寓意,而且一定要源自中国文献典籍,天皇名与年号的用字变化正反映出汉字与日本文化的综合过程。  相似文献   

14.
好的汉字编码训练软件应是汉文字学,汉语言学和计算机科学完美结合的产物,是汉语教学规律的体现;它应以汉字,汉语使用规律为基础确定训练软件的基本内容;它应以汉字,汉语学习规律编码软件中训练的顺序和重点。  相似文献   

15.
人名是人类文化的一个基本单位。作为一种符号现象,它包括命名与用名两个互相联系的符号化过程,其中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透露出人名使用者和人名所有者的价值观念、文化心理和行为方式等文化要素。在艺术世界里。人名的文化形态得到更充分、更典型的再现。中外小说家从事创作,都注意到了名字艺术。“人物塑造的第一步是给人物起名字。”而人名的使用又伴随着作家创作过程的始终。“在小说中,名字有着一定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 英国人和美国人以及其它英语国家里,人名一般由两个或三个字组成,如William Shakespeare和Franklin Delano Roosevlt;也有少数人名是四个字组成的,如winston Leonard Spencer Churchill(后两个是双姓).不管是两个、三个还是四个单词组成的人名,其第一个字总是名字,也就这个人的正名,英语中叫做firstname或given name或Christian name;其最后一个则是姓,英语叫做last  相似文献   

17.
一个汉字的字音由三个因素构成,即声母、韵母、声调。30多年的拼音实践证明,用《汉语拼音方案》的方法拼写声母韵母,还是比较科学和方便的。比较之下,声调符号的标写却还是一个问题。汉语不妨为方块汉字与拼音文字的共存。拼音文字的形成与推广,将有利于中外文化科学技术的交流与相互促进,而调号标写的改进,无疑会对拼音文字的形成起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人名是语言学、民族学、民俗学、文化学的重要研究资料。古代文献人名中的贱称和佳称,学界至今重视不够。本文以吐鲁番出土文献为例,拈出三例以作尝试,文章考证"■(■)"即"■",亦即"粪",常常用于人名中,属于贱称;"■(■、■、■)"即"零",通"令"或"灵",意思是"美好","■子"即"令子",用在人名中,字面意思是"好孩子",是与贱称相对的一种佳称;"奴"与"子""儿"同义,用在人名末尾,来源于中古时期汉语或民族语言(比如粟特语)的贱称。文章同时对吐鲁番出土文献中与贱称和佳称有关疑难俗字和俗语词进行了考释。  相似文献   

19.
文章采用实验的方法对非汉字文化圈汉语学习者掌握“易五码”查字法的可能性和实际学习效果进行测试。以奥地利各高校不同专业未学习过汉语的学生为主要实验对象,分别对汉字字形特征的学习和使用“易五码”查字法的查字效果进行测试。测试结果显示,将汉字作为图形,通过对外形和内构特征的学习,可以使非汉字文化圈汉语学习者,特别是初学者在短时间内掌握“易五码”查字法,以及“识”“别”汉字的字形特征。  相似文献   

20.
欧美人名的汉译应遵循两大原则:规范性原则,和历史性原则。规范性原则包括从主原则,正确处理各种形式的外文人名、使用统一的音译用字和标点符号等内容;历史原则即约定俗成的原则,对一些使用时间长、频率高、范围广的译名.即使属误译.也不应“正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