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灵感问题是思维科学研究中最引人注目的课题之一。近十年来,我国的灵感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对灵感的本质、机制、规律、特征和类型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其研究的深度也有较大的拓展。一、灵感的本质关于灵感本质的讨论。主要是围绕灵感是不是一种独立的思维形式来展开的。自钱学森教授指出,灵感思维是“一种不同于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思维形式”后,不少学者写文章表示赞同。有学者认为,灵感思维作为人类的一种基本思维形式是客观存在的,灵感思维有其客观的发生过程,是认识上的一种突发和跃迁,它有特殊的本质和特征,有其…  相似文献   

2.
可以将灵感怎么出现这个问题转化为无意识是怎样进入意识的问题,一旦诗人笔下的艺术形象与无意识发生共鸣,诗人就会达到一种意不由己、情难自禁的灵感状态。而艺术家则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处于一种灵感孕育状态。  相似文献   

3.
灵感在文艺创作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其产生有着本身的基本特征和内在发生机制。现有研究表明:灵感在发生过程中具有突发性、独创性、突破性及模糊性等特点,它是内隐认知自动化加工的结果,是以无意识为中介的脑功能模块的组装。因此,对灵感的诱发及捕捉应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  相似文献   

4.
启发教育的心理机制及产生条件熊梅,路海东关键词启发教育,心理机制,产生条件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分类号G44启发教育最基本、最核心的问题--人的启发活动心理发生机制,多少年来一直是悬而未决的理论问题。究其缘由,启发与灵感、顿悟、直觉等精神现象,多少世纪以...  相似文献   

5.
灵感是发生在认识高级阶段上的心灵受激感应活动,是人类创造性认识活动中的一种奇特的精神现象。它能使科学理论产生跳跃式的进展,能使文艺创作出现奇异的升华,能使人的思想产生难以预计的飞跃……哪里有人类的创造活动,哪里就有可能产生灵感。这些灵感尽管发生在不同的领域,但就灵感的一般形式来说,它们都具有三个特点:一是灵感活动具有突发性。灵感来无影,去无踪,不能确切预期,不能为人所控制。二是灵感具有突变性。灵感是跳跃式的思想飞跃形式,它一旦被触发,创造者的思想就象突然加了催化剂一样,使感性材料迅速升华为理性认…  相似文献   

6.
现在,灵感的存在及其在科学创造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的否定和怀疑者已日益见少,研究灵感的文章和专著逐日见多。但有目共睹的是,直到目前,对灵感发生的机制原理和其基本过程的揭示,还显得粗疏抽象,很有些环节是用原则性的概说或堂皇的闪烁之词代替实实在在的描述。这显然是不能令人满意的。受耗散结构论的启示,本文主要认为,作为特殊认识过程的灵感是认识中的一类要素,在由于其较深层次的统一性而互相联系之驱动力的作用下,当某种随机的扰动信息与之符合时所产生的建立新关系的  相似文献   

7.
科技创新人才的心理素质及其培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知识经济时代 ,科技人才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中的战略性资源和决定性因素 ,培养和造就大批具有创新素质的科技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对科技创新人才应该具备的好奇心特点、兴趣特征、创造力构成以及直觉、灵感、机遇的发生机制等进行了深入剖析  相似文献   

8.
本文借助现代自组织理论的耗散结构论和协同学中的一些概念和原理作为方法论工具,对灵感发生的全过程的具体机制作了一个全面的、深入的探索性研究。录感的发生,是思维系统在远离平衡的失稳态,通过潜意识活动的自组织过程实现的。驱使思维系统走向远离平衡的失稳态,是两种“张力”机制综合、协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灵感在艺术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对灵感在艺术创作中的本质问题可以从灵感的主要特点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0.
文艺活动中的灵感现象具有相对独特性,它的发生不仅有潜意识的参与,从深层上看,文艺灵感更是对人类个体的、集体的潜意识的创造性回归与对人类生命力的发掘和张扬。  相似文献   

11.
提出元维子、势态、层次性和转换假设,在为科学心理学提供形而上学框架的基础上解决灵感思维的心理学机制,消除灵感思维与普通发现思维乃至心理失误之间的绝对界线,使之成为一个科学问题。考查生理、心理、知识和价值四种势态,灵感产生的关键乃是势态间的转换。  相似文献   

12.
灵感是人们在创造过程中的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灵感思维同逻辑思维、形象思维一样,是人类的一种基本思维形式.数学教学中灵感思维培养应有其途径.  相似文献   

13.
1首先,我们必须明确一个问题,文学批评家究竟有没有灵感?著名自然科学家钱学森根据自己创造性思维劳动的心理体验,第一次鲜明地提出灵感思维是不同于形就思维和抽象思维的第三种思维方式,并且进—步指出:“文艺工作者有灵感,科学技术工作者也有灵感,它是创造过程所必须的。凡是有创造经验的同志都知道光靠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不能创造,不能突破;要创造要突破得有灵感”0。英国学者奥斯本也指出灵感是“泛指那种在科学、哲学等领域中的创造性成就”①。这些都说明,灵感普遍存在于一切创造性思维领域。文学创作是对生活的一种审美认…  相似文献   

14.
提出这个问题可能会遭到一些非议,因为长期以来我们把学生的作文是作为一种基本技能训练看待的;把学生作文看做一种模仿,谈不上创作,谈不到创造性劳动,所以也就自然读不到灵感问题了。另外,几千年来灵感现象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外衣,从“神的凭附”到“天启”“天才”,到“潜意识”,总使人感到朴朔迷离,难以言传,即使今天如何认识它,把握它发生的规律仍在探索中,所以现在提出培养学生灵感思维能力使人觉得为时尚早。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音乐的美学价值、灵感的发生机制及思维科学的前沿成果等方面论述了音乐对科学家开发创造性潜能的作用,指出艺术与科学、美与真是统一的,揭示了音乐以美益智的内在根据。  相似文献   

16.
福建省中国语文学会于8月17日至21日举行了一次科学讨论会。我校中文系教师提出了九篇论文,参加讨论。其中讨论得比较热烈的有以下几篇: 一、樊挺岳的《试论艺术灵感》争论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一、什么是灵感?它的时间究竟能延续多长?科学家有无灵感诸问题。不少人认为灵感是一种最敏锐的心理状态,它是一种客观存在。有人认为灵感只出现于创作冲动来时的最初階段,不能持续多久;有人认为整个创作过程都有灵感的活动;还有人认为灵感在创作过程中起伏不定,时来时隐,不一定出现也不一定只出现一次。有人认为科学家见苹果落地而发现地心引力,那是由于受到启发而去推论的结果,这不是灵感。因为灵感只能引起想像,而不引  相似文献   

17.
直觉或者说灵感,是创造性思维最奇特的心理表现,是人们在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思考中对问题的一种突如其来的顿悟或理解。运用黑箱系统理论的运演机理,可以揭示创造性思维中大脑的直觉机制。  相似文献   

18.
论灵感     
一灵感是文艺创作中带有规律性的现象,也是文艺理论值得探讨的课题。特别是在“四人帮”宣判“灵感”死刑,把它打入“理论禁区”之后,重新讨论这一问题,为灵感恢复名誉,澄清理论是非,显得更为必要。本文拟就灵感的客观存在,人们对它的认识及其特征等问题略陈管见,随作引玉之砖。“灵感”一词是外来语,最早源于古希腊,近代以后,随着这一词语翻译为中文,我国很多  相似文献   

19.
郭久麟教授的《文学创作灵感论》,近几年来引起了评论界人士越来越多的关注。这部著作是他从文学的创作角度,运用文艺理论、美学、心理学、思维学、哲学和脑科学去审视,采用系统论的方法,借鉴中外古今作家的丰富创作实例,结合他自己创作中的切身体验,系统而多维地阐述文学创作灵感的特点、本质和诱发机制的理论专著。  相似文献   

20.
音乐创作的想象与灵感,是作曲家在有意识和无意识的想象之中获得了一种“带有自发性”的创造性心理行为。本文试力通过对想象与灵感的探讨,揭示其复杂性以及隐秘的心理机制,使我们认识到,人的意识和潜意识的多层次、多因素、多形态的复杂心理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