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教育中“主体间性”的一些认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韦伯的理解社会学、加芬克尔的常人方法学、胡赛尔先验现象学和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均对科技理性予以批判,但在构筑他们各自的哲学、揭示社会现象与问题时,站在了不同的方法论立场上,导致对"主体间性"认识视角不尽一致.教育中的主体间性是指主体与主体之间相互尊重,在法律、各项学校规章制度与道德规范下的相互理解的关系特征.在学校教育中,科学精神与主体间性应是相辅相承的.为了实现主体间性,要注意运用平等对话与交流及交往等教育方式,但这些教育方式并不能排斥其他教育方式.教育改革过程应树立"主体间性"意识.  相似文献   

2.
主体间性理论是20世纪哲学中出现的用以建构交往理论范式的核心范畴,它强调平等主体在理解基础上的交往、对话与和谐共在,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哲学范式和方法论.建构在主体间性理论基础上的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交往是其重要特征,能否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正确领会和运用好交往特征的丰富内涵将直接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3.
主体间性的研究是主体性教育研究的新视角,本文通过主体间性交往理论对教育的解读,构建了一种超越于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的新型的交往形态,进而从主体间性教育交往的特征、途径以及落脚点三个方面,阐释了主体间性教育交往是师生关系的真正走向。  相似文献   

4.
主体间性作为一个重要的哲学范畴,对革命传统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转向主体间性是当代革命传统教育人本理念的必然嬗变,生成与彰显主体间性则是革命传统教育实践追求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5.
主体间性理论是当代哲学的热门话题,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意义重大。主体间性理论打破了传统的"主-客二分"的哲学思维模式,从根本上重置了师生关系。应根据主体间性理论转变过去辅导员和大学生之间的主-客模式观,创建二者平等、交流、共享的思想平台,运用主体间性理论对辅导员工作模式进行重新认识,提高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主体间性作为一种崭新的哲学范式,已经成为当前国内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在多个学科领域得到了应用和发展,将主体间性理论应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对当前热点问题的关照和回应。文章对于当前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确立主体间性的必要性、现实性、可行性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主体间性"是胡塞尔的现象学和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的重要概念。文章通过梳理概念的来龙去脉,揭示了自我、主体、主体性、主体间性与交往行为等概念在不同哲学背景下的不同意涵与内在关联,进而把主体间性视阈下交往行为的合理性与和谐社会的建构联系起来,论证了主体间良性交往是通达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8.
针对当前学界一些关于本体论主体间性理论的批评,可以从主体间性的越界之可能和主体间性的实现之可能两方面进行辩驳.本体论的主体间性建构不仅不是对主体间性理论运用的失度,恰恰相反,是对主体间性内涵的扩展和深化.由于认识论与社会学层面的主体间性只有通过本体论的主体间性才能得到说明,因此,相对于认识论与社会学的主体间性,本体论的主体间性具有本源性.  相似文献   

9.
"灌输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原理,是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原则,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也要坚持灌输。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灌输理论具有内在一致性,二者还是相互促进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灌输论要在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中得到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主体性理论与主体间性理论对于审美活动都具有解释的理论意义。主体性在审美活动中的优先性地位应予以肯定 ,但它也存在解释学上的局限。因此 ,应强调主体间性理论对主体性理论的超越性意义。从具体的考察中发现 :审美活动的本质特性不在于主体性与主体间性的分裂 ,而在于主体性与主体间性的内在统一。  相似文献   

11.
"主体间性"理论是对以往迷恋于单子式主客取向的"主体性"教育理论的纠偏,它把教育看作是主体间的交流,从而确证了教育是人本真的生存方式。把"主体间性"理论引入高师声乐教学中,旨在研究在声乐教学过程中如何使教师和学生都能以主体与主体之间相互承认和相互尊重的方式进行教与学的活动,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主体间性是哲学界的新命题,是主体间关系的规定性。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理论是一种新的哲学范式和方法论原则,是现代哲学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具体运用。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的转向不仅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更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交往式思想政治教育丰富的内涵和精神实质对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主体间性是指认知主体与认知主体之间相互交往和交流的特性,主体间性理论是继主体、主体性之后发展起来的一种重要的哲学思维方式,是对主体性的超越和深化.中国进入21世纪后,受哲学主体间性研究的影响,对于教育主体的研究开始进入共存与互存的天地--从师生孰为主体转向师生如何共为主体,即主体间性的平等对话.主体间性维度下的对话不仅是把某种真理、意义、态度等传递给另一方的方式和手段,更是一种理解过程和认识过程,语言是主体间信息和意义的传递手段,意义不是主体自身形成的,而是在主体间形成的.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是人的生存方式的根本变化.  相似文献   

14.
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问题涉及到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客体、环体、介体等多个环节和因素.主体间性理论为正确处理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也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指明了方向.科学地运用主体间性理论,对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实现大学生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主体间性"是现代西方哲学中表现主体间共在关系的哲学概念,它强调主体之间的良性互动交往。主体间性理论不仅为德育理念、德育模式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而且对德育实践也有着重要的方法论启示。从开展对话教育、组织社团活动、拓展德育系统等方面,为实现主体间性视域下德育模式的平等性、开放性、互动性、生成性等特征指明了路径,对于树立高校新型师生关系、提高德育实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思想政治教育近年来开始逐步从主体间性的视角来考察问题.从主体间性哲学和以此为基础建构的交往理论出发,探讨交往理论视野下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间性转向和实现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榜样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一环,在受教育者个人品德的塑造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以往对榜样教育的研究多半是在"单主体论"和"双主体论"等教育理论基础上加以分析与研究。"主体间性"理论的出现,为榜样教育理论及其教育方法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考空间和方法论原则,从而在更广的层面上丰富了榜样教育研究理论。  相似文献   

18.
比较文学的学科特征在于主体间性。这种主体间性主要表现在研究主体与研究主体间性、研究主体与研究对象主体间性、研究对象主体与研究对象主体间性等方面。这种学科特征决定了比较文学主要研究不同国别文学的间性关系、不同诗学的间性关系、文学与文化理论的间性关系、文学与其他学科的间性关系。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由于只把教育者看做主体,把受教育者看做被动的客体,因而其实效性不强。主体间性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把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看做是能动平等的主体,注重教育双方的交流与沟通,强调双方的互动。在主体间性哲学的指导下,通过课堂教学方法的改进,党团活动方法的创新以及充分利用网络载体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将更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发挥。  相似文献   

20.
从主体间性厘定思想政治教育是必然趋势,而在构建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必须深刻理解马克思交往实践观的真正内涵。马克思把人的交往作为人的实践活动的基本形式,不仅揭示出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是在人的实践基础上构成的交往活动,而且也指出了克服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困境的途径,帮助我们揭示出了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之基,为确立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真正内涵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