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政府网站的英文版属于外宣翻译的范畴。本文作为个案研究,以切斯特曼的翻译规范论为理论依据,分析了舟山市政府网站英文版在语言、语用和文化这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缘由,提出政府相关部门和译者应共同努力,提高政府网站英文版的质量,尤其是译者应具有较强的外宣翻译意识,采用合适的翻译策略和方法使政府网站的英文版符合目标语读者对译文的规范期待,从而实现切斯特曼的翻译规范论中的“明晰”、“真实”、“信任”、“理解”四种价值观。  相似文献   

2.
在信息化的时代,旅游网站已经成为外国游客获取旅游信息的主要渠道.翻译目的论视角下的旅游网站翻译,坚持"内外有别"的原则,多种技巧并用的翻译策略,能充分实现旅游翻译文本的"传递信息"和"呼唤"功能,真正体现旅游网站的广告效应,进而推动我国旅游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试谈“外宣翻译”的翻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外宣翻译已成为翻译研究的一个热门话题,但对"外宣翻译"这一术语的翻译仍不统一。我们首先分析了广义的"外宣"和狭义的"外宣",并结合传播学的有关理论探讨了"外宣"一词的英译,然后对"外宣翻译"的多种英译进行归类,从词汇意义、感情色彩、术语特征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最后得出,"外宣翻译"宜译为International Publicity Translation。  相似文献   

4.
由于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使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想更多地了解中国,而了解中国的重要渠道有赖于对外翻译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同时,对外宣传效果的好坏更有赖于对外翻译工作者在政治敏感度、语言基本功、渊博的知识、严谨的态度、跨文化意识等诸多方面基本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翻译原则是翻译过程中所依据的法则或标准。本文针对当前旅游翻译良莠不齐现状,从功能主义的视角,以北京故宫博物院网站的英译文本为例,从信息传递、语言形式、译语读者、原语文化和语言美学五个方面阐释了旅游材料外宣翻译中所遵循的标准,以期对我国其他地区的旅游外宣翻译活动起到指导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政府外宣翻译肩负着向世界宣传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的重任,具有跨文化交际的特点因此,它的译介将直接影响跨文化交流的效果乃至国家的整体形象,本文结合政府外宣翻译中普遍存在的信息冗余现象,通过对词汇、句法两个层面的具体分析,指出“经济简明”原则对政府外宣翻译极具指导意义,能有效避免译文的累赘繁复,提高政府对外宣传英译的效度,从而有助于提升国家的国际形象  相似文献   

7.
英文旅游网站是向国外游客宣传本地旅游资源的重要平台,但当前国内的旅游网站翻译却存在着诸多问题。目的论作为指导翻译的重要原则,打破了原文和译文机械对等的桎梏,可以为译者提供更多元化的翻译手法,使译文更好地为游客提供服务。本文将结合实例探讨旅游网站翻译中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8.
从接受美学理论视角出发,以福建宁德市“09年招商投资讲话稿”英译本为个案,提出以译文读者为中心的区域投资环境对外宣传翻译策略,从语言习惯、文化心理、审美情趣等方面探讨在对外宣传翻译过程中译文对译语读者的关照,实现译文和译语读者之间的视野融合,达到对外宣传的语用等效翻译,真正实现翻译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外宣翻译是中外沟通交流的重要通道。由于对外宣传的政治色彩以及中西方文化上的巨大差异,因此外宣材料的翻译过程中需要采取不同于传统翻译的策略。以功能派理论目的论为依据,并结合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英文翻译,探讨了外宣翻译的策略与方法,为达到更好的输出效果提供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发展,旅游业作为新兴产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与转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旅游资料的翻译作为一种跨语言、跨地区、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具有极强的对外宣传作用,旅游资料翻译的质量对旅游景观的推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变译理论入手,结合河北省旅游资料翻译实例来探讨中外旅游资料文本差异以及中文旅游资料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1.
新疆独特的旅游资源决定着对外宣传上的特殊性,从信息传递的角度对原作所提供的多源信息进行加工,然后再通过翻译策略向国外游客传递当地独特的旅游文化信息更有助于提高旅游资料的翻译质量。文章在变译理论中的减译、增译和改译等变通手段可以实现对冗余性信息采用,对离散性信息采用信息转换法,旨在为提高旅游资料的翻译质量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及评估标准。  相似文献   

12.
职务犯罪的主体自身所追求的利益与手中所掌控分配利益的权力之问的矛盾能否解决,是从根本上抑制职务犯罪的决定性因素。对这种矛盾的解决,国内外学者提出了很多方法,财产公示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文章分析了财产公示作为职务犯罪预防机制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外宣翻译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对外性,它的对象都是国外的读者。中西文化和社会的巨大差异给外宣英译带来了巨大的困难。好的译作要求外宣翻译者要不断地学习、扩大、更新语言和文化知识;熟悉、了解汉、英两种语言的差异以及两国读者的不同心理思维模式;掌握外宣翻译的特点和基本要求,在翻译中根据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和语言习惯去把握译文,以期达到最好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中国提供对外援助已有六十多年历史,对外援助总额巨大、援助方式多样、援助对象广泛。在实施对外援助过程中,中国一直注重于人道主义和外交方面的考虑。应当适当调整援助政策,将对外援助与经济合作相结合,实现互利共赢。由于国际经济地位的转变使得其他国家对于中国的对外援助存在过高期待,求中国承担更多的援助义务。但从性质上而言,中国的对外援助是一种基于自愿、立足于平等的发展中国家闻的舍作型援助,援助并非中国的国际义务,提供对外援助以不妨碍中国自身发展为前提。实施对外援助不仅有利于促进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良好关系和经济合作,也有利于彰显大国地位、加强国际经济话语权,同时是实现共同发展的需。  相似文献   

15.
司法公开是现代民主法治的基本理念,是公正司法的保障。作为推进司法公开三大平台建设之一的执行信息公开,不仅是人民法院的义务,还是当事人和利害关系人的权利;不仅对当事人公开,也对社会公众公开;不仅包含程序性事项的公开,还包括实质性内容的公开,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解决执行乱和执行难问题。然而我国处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过程中,执行公开也面临诸多问题,因此,执行公开的理论基础、域外参考、功能定位以及公开限度等方面的研究有着现实的迫切性。  相似文献   

16.
思维是语言的内在表现形式,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遣词造句的方式即表达方式是思维方式的反映。不同的民族具有相异的思维方式,从而导致了各民族语言表达方式的差异,这同样体现在汉英旅游宣传资料的表达中。为使国内旅游宣传资料的信息更好地为外国游客所理解,在翻译时就要按他们所属民族的思维方式进行信息的转换。  相似文献   

17.
名胜古迹景介翻译是向国外宣传我国文化和景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旅游翻译中的重点和难点。旅游景介英文翻译的目的,除了向外宾传递信息外,更要诱发潜在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兴趣,激发其产生去目的地旅游的欲望。因此,要翻译好一篇景点介绍,译者要寻求合适的翻译策略与原则。从功能翻译理论出发,以河北省旅游景点介绍为例,探讨名胜古迹汉英翻译的原则与策略。  相似文献   

18.
外宣翻译通过各个媒介向外传播中国各项信息,信息传递是否准确直接影响到中国对外形象。但由于各方面原因,我国外宣翻译还有很多不足之处,翻译中出现的各类错误比比皆是。了解到这些不足产生的原因对我国今后外宣翻译的研究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面对以"80"、"90"后为主体的当代大学生,如何使党史宣传教育深入人心,充分发挥党史"资政育人、服务现实"的作用,这是摆在我国高校党史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很重要的课题。通过剖析当前高校党史教育中所存在的突出问题,阐述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党史教育工作的意义,并进一步从党史教育工作中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党史课程内容的调整、党史教育工作者自身素质的提高等三个方面,论证了如何加强和改进当代大学生的党史教育。  相似文献   

20.
随着对外开放广度与深度不断深化,我国广大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教育、文化以及生活等各个领域的国际交流和合作与日俱增。外宣翻译作为一个地区、国家或民族展示形象,提升软实力的重要手段,在我国民族地区的涉外活动中日渐显示出其重要性。民族地区的外宣翻译材料既要交会中西文化,保证传递信息的准确性和可理解性,更要结合本土文化背景,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