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今天,没有哪个国家可以忽视决定着一个民族前途的教育问题。除了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对孩子的家庭教育也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在“六一”国际儿童节前夕,为了解目前中国的家庭教育,记者走访了几个家庭。这里刊出几位中国父母教育子女的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2.
家庭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起着最初的举足轻重的作用 ,而家庭教育则是父母对子女社会化产生影响的最主要方式之一。具体而言家庭教育是指在一定的家庭文化背景下 ,由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对未成年的子女或者其他年幼者施加的有助于其社会化和形成健全人格的教育影响活动。我国历来有重视家庭教育的文化传统 ,在当今社会 ,家庭教育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重视 ,它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共同构成一个国家完整的教育体系。因此 ,研究目前家庭教育的状况 ,具有突出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为了解湖北省城乡家庭教育的基本状况 ,湖北省家教会与湖北省妇联成立…  相似文献   

3.
何金玲 《现代交际》2010,(12):269-269
在孤儿学校里,辅导教师的作用非常重要。他们如父母一样,承担孩子家庭教育的作用,在照顾孩子饮食起居的同时,塑造孩子的心灵。本文详细解读了孤儿学校辅导教师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教育公平问题一直是受学术界和社会大众广泛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以往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多是在"城市"和"乡村"二元格局的宏观层面进行考察,鲜有从"县域社会"这一层面进行探讨.深度访谈发现,在家庭教育方面,县城儿童和村庄儿童具有异质性的家庭文化资本,具体体现在父母的文化教育程度、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投资态度和动机、父母的教育期望、父母自身的阅读习惯和兴趣爱好、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投入(时间和金钱)、父母与子女的代际互动以及父母与学校教育的互动等方面;在"影子教育"方面,县城儿童是"圈养"和"规训"的童年,而村庄儿童是"散养"和"游戏"的童年,体现的是区隔的课余生活世界.县城儿童和村庄儿童不平等的"双重"文化再生产机制阻碍了县域社会内良性、有序的阶层流动,使得县域内的社会阶层趋于固化.  相似文献   

5.
万里  于佳琦 《现代交际》2011,(8):151-151
孤儿是社会特殊群体,孤儿学校是集中抚养和教育孤儿的社会福利机构。本文作者通过调查研究,在借鉴孤儿学校55年教育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总结了孤儿学校学生情感方面的心理特点。研究发现:孤儿学校的学生在生活自理能力、自立精神、生活适应能力等方面存在着普通同龄学生所不及的优势,但同时在其他方面也存在着一些不足。本文从情感方面加以总结和探讨,初步分析了孤儿情感成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教育对策,希望能为孤儿群体养教工作提供有利参考。  相似文献   

6.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家庭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父母角色是社会结构中最基本的角色之一,对子女、家庭和社会都产生着重要影响。因此,本文对如何正确认识父母角色,准确定位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以及在现代社会中父母角色的重构作一初探。  相似文献   

7.
进城务工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因条件限制不得不将未成年子女留在农村,由此形成了庞大的农村留守儿童群体,由于当前农村家长的教育观念和生活习俗观念发生了变化,而这些变化又引起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重心转移等现象,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从更新教育观念、提高父母的家庭教育责任感,优化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外部环境等方面提出对策,来试图为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寻找新的出路。  相似文献   

8.
在整个社会教育体系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家庭教育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家庭教育的好坏,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成长成才往往起关键性的作用。目前,进城务工人员在对待子女的家庭教育方面仍存在许多缺陷。本论文将针对玉环县范围内的进城务工人员家庭受教育问题进行调查分析,了解当前玉环县范围内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家庭教育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从家庭层面、学校层面、政府层面出发,为进城务工人员家庭提出相关的针对性对策。  相似文献   

9.
张海燕  李巍  袁颖 《现代交际》2014,(12):141-141
21世纪,人类在科技进步、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同时,越来越关注精神世界的生活与自身发展。为了落实全体孤儿学生的发展,预防孤儿学生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学校通过多途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力图保证孤儿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也为以后幸福的生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编辑同志:我想收养一小女孩为养女,但不知要具备哪些条件?李骅李骅同志:我国《收养法》第六条规定:“收养人应当同时具备下列条件:(一)无子女;(二)有抚养教育被收养人的能力;(三)未患有在医学上认为不应当收养子女的疾病;(四)年满30周岁。”你的来信中,没有说明你的具体情况,如果你要收养子女,必须对照以上法律规定的条件来考虑。另外,我国《收养法》还作出了一些特殊的规定,即“华侨收养三代以内同辈旁系血亲的子女,还可以不受收养人无子女的限制”;“收养孤儿、残疾儿童或者社会福利机构抚养的查找不到生父母的…  相似文献   

11.
梁实秋先生是中国现代杰出的散文家、文学批评家、翻译家,在家庭教育方面,梁先生也不乏可圈可点之处。教育子女的问题,梁先生在《孩子》一文中说得最是透彻。在他看来,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正确的引导。实际生活中做父母的大多溺爱孩子,他甚至略带调侃地新解"孝子"。说从前的孝子是孝顺父母,如今的"孝子"是"孝顺孩子","孩子是一家之主,父母都要孝他"。在文中,梁先生说见过  相似文献   

12.
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学校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关键,社会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决定因素。"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推动世界的是摇摇篮的手。"自古以来,人们就深知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从一个人接受教育的过程来看,家庭教育是一个人接受最早、时间最长、影响最深的教育。一个人从出生到成人,都离不开家庭的教育和影响。  相似文献   

13.
家庭教育是父母、家庭长者运用一定手段与方式,有目的地塑造家庭成员的特定品质、形成一定人生观、道德观、生活习惯、行为模式、生产技能等的社会现象。现代家庭教育与青少年犯罪预防有何联系?本文就此谈一点浅见。随着教育社会化的发展,有的同志认为家庭教育在预防青少年犯罪中的作用在消失,这种认识是不对的。首先,父母教育自己的子女,仍然是我国的法律与道德规范。我国新婚姻法继续明确规定“父母对子有抚养与教育的义务”。“子不教,父之过”也仍是我国人民的社会心理与道  相似文献   

14.
家庭教育,作为大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也是人生整个教育的基础和起点。良好的家庭教育会使青少年成为德智体美各方面优秀的人才,也能帮助孩子更好地融入社会。而中美两国作为中西方的典型代表,其家庭教育也存在着极大的差异。比对分析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以期给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15.
彭科 《职业》2008,(11):78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要把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紧密结合起来"."面向社会广泛开展家庭教育宣传,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推广家庭教育的成功经验,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学校和家长的协作沟通显得比任何时候都重要,学校与家长共同努力,才能确保教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2022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施行,标志着家庭教育全面纳入法治实施轨道。家庭教育促进法明确了家庭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意味着父母必须依法对子女进行家庭德育。那么,家庭教育促进法施行之后,家庭德育应该如何开展呢?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是必须充分考虑家庭德育在教育场域和方法上的特殊性,防止家庭德育的异化。  相似文献   

17.
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父母外出务工,直接导致了其正常家庭教育的缺失。家庭教育的缺失使留守儿童在基本生活、人身安全、心理、道德等方面呈现或潜伏着一些问题。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主要原因在于家庭结构不完整造成的教育功能弱化、隔代教育代沟明显、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角色意识模糊,以及留守家庭教育文化氛围缺失等。要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问题,需要留守儿童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18.
认知隔代教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人一呱呱坠地,首先接受的是家庭的抚养和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当然是第一位的,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也担当着重要角色,处于当今时代,似乎还应该担负起更多一点的责任。这是因为,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孩子的父母立身处世,要忙工作,忙生计,忙“充电”,承受生活的巨大压力,往往自顾不暇,并无多少时间和精力顾及孩子的教育。在农村,相当一些农民夫妻双双外出打工或经商,把孩子丢给了老人。还有,随着社会的开放,城乡家庭离婚率也在上升,父母离婚后将孩子托付给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管教的不…  相似文献   

19.
原生家庭的家庭关系对人的一生影响深远,它是人生整个教育的基础和起点,为探究原生家庭关系中的代际隔阂问题,基于"90后"子女和父母双视角出发,从原生家庭父母与子女沟通理念、城市与农村家庭代际隔阂、城市化进程对农村家庭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在互联网背景下,父母及子女沟通理念的不同加剧了原生家庭的代际隔阂;城市和农村地区原生家庭父母的教育理念的不同,使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方式与父母和子女之间的沟通方式存在较大差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加剧了农村地区原生家庭的代际隔阂。  相似文献   

20.
家庭教育对未成年人道德人格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未成年人正处于道德人格发展的关键时期,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的道德人格的培养中具有基础性和奠基性的地位,家庭结构、家庭经济状况及家庭氛围、父母个性和文化修养、父母教养态度、行为方式、教育期望及亲子关系等均和未成年人道德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密切相关,本文作者调查了江西省城乡829名小学初中生家长,认为有针对性地利用家庭教育中的积极因素,将能有效地促进子女的良好道德人格的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