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古体诗并不要求对仗,苏轼在杜甫的基础上使古体与律诗一样达到了艺术上的审美并重,用韵和句式都越来越接近律诗,这种创作态度与欧阳修趋向保守相比更为大胆。追溯对仗手法在七古中扮演的角色和地位,可以发现苏轼的七古在宋代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这来自他对初唐以及杜诗的继承,尤其是面对可视为其座师的欧阳修继承李白诗风时,他能够开辟新路径,在宋人诗歌当以意为主的观念下发挥自身才华,形成了一种瑰伟绝特的"似律古体诗"。  相似文献   

2.
新世纪之初的山西文坛异彩斑驳,一批“新锐作家”表现出不俗的创作力。在这些作家中,镕畅的小说笔墨集中于描写年轻女孩的纯净真实的感情,可以说是山西文学艺术园林中的一枝奇葩。她没有像其他作家那样,把社会深层的重大思想生活问题作为写作的重心,而是分外注重人的感情的自然和本真的表露。在山西文学中,镕畅的创作影响远不及张平、蒋韵等作家,但是她的小说创作无疑也为山西小说园圃中增添着奇异、美丽的光彩。  相似文献   

3.
欧阳修在文风上明确反对奇险怪诞,而在诗风上却十分推崇"奇险"乃至"险怪",这种矛盾的诗、文观念和创作追求,以及他对太学体始作俑者石介既批评又盛赞的矛盾态度,实际上对仁宗庆历直到嘉祐初年形成的太学体有推波助澜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欧阳修的《六一诗话》开创了笔记体漫记诗坛轶事、品评诗人诗作的诗评新体 ;其中“领悟式”的批评方法 ,对于后世诗话具有垂范作用。《诗话》所提倡的平易自然诗风、月锻季炼的创作态度和意新语工的诗境 ,更对宋初诗坛产生了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5.
2007年8月7日至9日,由中国古代散文学会主办,中共永丰县委、县人民政府与井冈山大学具体承办的纪念欧阳修诞辰100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欧阳修故里永丰县城隆重召开。79位与会的国内外专家学者,就欧阳修的生平思想、散文及诗词创作等,进行深入而广泛的研讨。会上成立欧阳修研究中心,欧阳修研究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6.
欧阳修作为北宋著名的文献学家,他在文献学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和显著特色,对他的文学创作影响很大,主要体现在:一是"文"、"道"并重的创作理念;二是丰富多彩的创作特点。可见,欧阳修的文献学是他文学创作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欧阳修因参与范仲淹"庆历新政"而被指为革新派"朋党"。庆历五年,政敌罗织"盗甥"罪名,将他贬至滁州。贬滁期间的欧阳修心情痛苦、郁闷,此期创作的《醉翁亭记》,一方面透露着他蔑视打击、付毁誉于山林的不屈态度,另方面,也寄托着他遭遇人身污蔑及再次贬谪后,以放情于山林的姿态"娱文章"、遣苦闷、远世患的用意。本文的抒情内涵并非如论者指出的"悠闲自适"或"与民同乐"等那么简单。  相似文献   

8.
欧阳修并不反对早期西昆体诗文风格,尤其肯定其善“用事”的创作特点。后世评论者之所以有欧阳修反对西昆体的误解,主要是与后期西昆作家创作风格蜕变有关,即由善“用事”、求雅正到艰涩怪异的转变。论者未能洞晓前、后西昆作家诗文风格的变化,将西昆体看作是一个风格不变的整体笼统论述,这是造成欧阳修反对“西昆体”误解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被冠为"宋代韩愈"的儒宗欧阳修,在对佛教的态度上跟韩愈一样力主排佛。但是在细读其诗歌文本时考见其是北宋士大夫"外儒内佛"的典型代表。他外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风范,内含远离尘俗修真养性的佛禅心境。文章从欧阳修的禅僧交游诗、寺院诗、禅理诗三个角度对欧阳修宽容乃至亲近佛教的情况展开论述:一是从禅僧交游诗中隐现仕与隐的矛盾态度,二是寺院诗中展现出诗人心路历程的轨迹,三是以禅境入诗境的禅理诗显现诗禅互融后的诗情禅意。通过细读分析欧阳修的诗歌文本,全面展现其"有心排佛境归属,无意参禅心结缘"的精神历程,有助于人们了解欧阳修反佛与崇佛之关系,认识欧阳修作为儒宗的佛禅因缘。  相似文献   

10.
本文作者认为 ,欧阳修“中和静逸”的个性心态以及由此形成的政治理想、文化素养和人格力量 ,一方面使他善于自持 ,对世事及他人所为表现出宽和的态度 ,另一方面又热衷于发现人才和提拔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