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湄公河流域作为我国西南地区开发利用力度最大的国际河流,由于各流域国对水资源利用诉求差异存在很多利益冲突,引发了流域内外各方力量的关注。依据利益相关者理论和利益分享理论,通过对湄公河流域水资源开发主体及其利益诉求分析,找寻各利益相关主体的利益契合点,从利益分配、利益约束和利益补偿3个方面构建了湄公河流域水资源合作开发的利益协调机制,以期为湄公河流域水资源合作开发利益冲突的避免和解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跨界流域水资源问题主要包括水量分配和水污染。已有相关研究涉及了流域水环境管理体制、流域水污染治理机制、上下游利益博弈和经济补偿等诸多方面。SJ边界环保联席会议的实践表明:目前以一级政府下属的环保局为主体的跨界流域水污染联合防治机制,实质上是政府之间的共谋行为,其社会效应体现为该机制有效地协调了上下游的利益博弈,并在一定程度上遏制或避免了因经济纠纷引发的突发性事件;其生态效应却是联防机制,不仅忽视了河流生态系统,而且由于它将污染事件信息控制在内部,其结果往往是加剧了河流的水污染。  相似文献   

3.
水资源被视为一种战略性资源,与国家的发展息息相关。国际河流共享国之间因国际河流水资源产生的争端与日俱增。其中,流域各国国内需水供不应求、国际河流不合理开发和分配、国际河流水污染严重以及国家领土主权意识增强等现象是水争端现象产生于河流共享国家间的原因。水资源争端具有涉及范围广、影响因素多样等特点。在一定程度上,水资源争端对河流共享国之间的政治、流域各国的经济以及国际社会的和谐、稳定等造成了或大或小的冲击。  相似文献   

4.
国际上水资源合作开发进程的加快同时加速了水资源问题的产生,澜—湄河流水资源的合作开发使湄公河流域六国之间的矛盾进入多发期.因水资源合作开发而产生的中国与湄公河下游国之间的纷争、域外大国的持续介入以及中国卷入湄委会之争等多重问题,严重影响了中国与澜湄国家双边关系的发展.对此,中国与湄公河五国应开展有效合作并合理利用澜—湄水资源,树立澜—湄河流合作开发利益共同体的意识,积极推行并实施"水外交"策略,为此才能有利于"水问题"的解决以及中国与湄公河五国关系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供水前后水资源区域社会经济协调度的测量可以得到南水北调工程供水效益在各受水区域之间的分配量,可以很好地衡量工程运行前后沿线受水区域之间的利益分配格局变化.通过实证分析可知,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受水区域之间基于水资源的区域利益分配格局;各受水区城市口门水量分配本质上是依据各城市GDP的大小,是各城镇综合实力竞争的结果;水资源分配所引起的区域利益格局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强化先发展区域的比较优势,进一步扩大区域发展差距.  相似文献   

6.
流域水资源准市场配置的内在条件与制度环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流域水资源的特点决定了单纯的市场机制和单纯的政府管理机制都不能做到水资源的有效配置 ,政府宏观调控下的水资源准市场配置是实现流域水资源效率配置的基础。流域水资源准市场发育的内在条件为 :明确界定的产权、与土地使用权相分离的水使用权、市场主体的培育和合理的水价。适宜的制度环境是流域水资源准市场发育的外在条件 ,为此必须完善水资源立法 ;改革政府行政机构 ,建立不同主体的利益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7.
基于社会公平原则的流域生态补偿标准计算案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福建省主要流域闽江、九龙江为研究案例,计算了流域上下游城市生态补偿的数额。基于社会公平的原则,提出计算流域生态补偿标准应以环境损益为基础,根据各区域水资源的权属比例和受益大小,合理分配各区域应承担的投入和应享受的收益比例,考虑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和流域生态保护的绩效,通过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协商机制,以合约的方式确定。  相似文献   

8.
流域初始水权的分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行可交易水权制度是目前世界各国普遍认可的解决水资源危机、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方法,而流域初始水权的分配则是实现这一思路的前提。流域初始水权的分配是对配水量权的分配,不仅包括分配方案的制定,还包括它的有效实施。分配方案的制定,需要以流域水资源的规划为基础,以“公平优先、兼顾效率”为原则,以政府主导、民主协商为手段,合理确定分配指标体系,构建分配模型;分配方案的有效实施需要完善的制度作保障。  相似文献   

9.
跨流域调水的生态补偿是平衡跨流域调水中调水区与受水区利益的办法,也是水生态保护的重要手段。我国的水资源权属制度决定了政府在调水中处于主导地位,政府主导也有效地解决了跨流域调水涉及面广、所涉利益复杂、补偿方式需要多样化的问题,也符合了水资源的公共产品的特征。但是,目前我国政府主导的跨流域生态补偿也存在着法律不完善、补偿资金规模小、补偿方式单一等一系列的问题亟需解决。因此,我们需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在政府主导的原则下引入市场配合和公众参与,多方面拓宽生态补偿资金的来源,构建我国的跨流域调水的完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0.
额尔齐斯河水资源开发对我国新疆地区用水安全及工农业发展具有战略性作用,然而作为跨界河流,中国与其下游哈萨克斯坦在很多利益方面存在差异,使得两国的合作开发面临很大挑战。通过对额尔齐斯河流域目前相关合作现状的研究以及水资源合作开发利用主体及其诉求的分析,依据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额尔齐斯河流域水资源合作开发的利益协调机制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11.
如何保护水及相关生态系统,加强流域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是21世纪水利面临的严峻挑战,迫切需要水利科技提供相关理论、方法和技术的支持。本文从应用基础、应用技术与方法,以及与可持续发展相关水利科技理论3个方面,以宜昌宜都市和夷陵区水生态与水环境治理模式为示例,阐述了“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生态后用水”的理念,提出了水资源优化配置与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思路、措施及科学研究与示范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解决流域水环境污染问题,需要深入分析各利益相关方在水资源利用和保护方面的行为逻辑,以设计和实施合理的政策机制。通过对上下游政府关于水资源利用和保护收益和成本的考量,分别建立上级政府进行单一经济绩效考核、经济绩效和环境绩效双重考核的上下游间博弈模型,分析流域地方政府的最优化行为。结果表明:单一经济绩效考核下,一次性静态博弈和有限次重复博弈不能激励上游地区对流域进行保护,而无限次重复博弈有可能出现“保护,补偿”的上下游间合作结果;在双重考核机制下,一次性静态博弈、有限次和无限次重复博弈均可能出现“保护,不补偿”的“上策”均衡结果。  相似文献   

13.
当前,澜湄水资源合作正处于确立合作项目与建立合作机制的关键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如何将区域争议点转化为区域合作亮点,最大限度地协调沿岸国水利益,统筹各方水需求,形成符合澜湄流域实际的合作机制,促成“水命运共同体”建设,确保流域的可持续发展,是开展水资源合作必须思考的问题。文章回顾了我国推动澜湄水资源合作的发展历程。针对问题提出了以公平合理利用原则为切入点,深化澜湄水资源合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国际河流的合作开发越来越受到关注,但国际河流水资源的跨界特征和共享特征使得国际河流的合作开发必须始终面对利益的多元化和治理的整体性之间的矛盾。流域治理理论因关注跨界问题而经常被运用于国际河流水资源合作问题的研究,两个领域的交叉研究可以从3个方面梳理并分析其中的研究进展,即:流域治理理论在国际河流合作开发中的适用性、流域治理理论视角的国际河流合作治理主体分析、流域治理理论视角的国际河流合作政策与机制研究。这3个方面的分析与评述将有助于进一步认识流域治理理论与国际河流合作开发的研究交叉特征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河西内陆河灌溉农业由来已久,其灌溉农业的发展的历史,也是水权制度变迁的历史。综观河西内陆河流域历史水权制度,主要是以国家正式制度为主导,附之以乡规民约。在水资源使用权方面,基本以先占原则、工役补偿原则、有限渠岸原则来取水;在水资源所有权方面,全部水资源为公有,不存在水的私有;整个水权制度变迁的过程体现出以“均水”为终极目的。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的增长、水资源日益减少,这种以“均水”为目的水权制度已经难以适应发展的需要,打破历史形成的以“均水”为目的水权制度,构建以效率为先的可交易水权制度是水权制度变迁的历史必然。  相似文献   

16.
根据新《水法》的规定,我国对流域水资源实行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模式。由于流域水资源的特殊性及其在流域内失衡分布等诸多前置不平等条件,对流域内的各管理主体在法律面前产生了形式平等权利义务关系问题。需根据流域水资源的自身特性,从造成流域管理困境中寻找根源,厘清权利义务,探寻合理配置多元利益主体的权义关系途径,以期使流域水资源管理更加科学,实现水域资源公平、公正合理利用,实现水利用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基于主体不平等的跨国界河流水资源分配的破产博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破产理论和讨价还价博弈,构建水资源分配的破产博弈模型。借鉴国际水法,构建主体在水资源分配谈判中的议价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将议价能力运用到破产博弈模型中,突出主体在水资源分配中的不平等性,减少水资源分配量与贡献、需求量和对水资源依赖程度的非对称性;结合主体的谈判破裂点,根据主体满意度函数的联动函数寻找水资源分配的最优解,使分配能同时满足个体理性和集体理性,并对澜沧江-湄公河流域进行实例研究。  相似文献   

18.
会计政策选择贯穿于企业整个会计过程。而它并不单纯是会计技术、方法问题 ,更本质的是涉及非会计技术因素 ,是一种经济利益的博弈规则和利益分享的要求 ,是企业管理当局处理、协调各方面的矛盾 ,分配经济利益的重要措施。选择不同的会计政策 ,会产生不同的会计信息 ,进而产生不同的利益分配格局。  相似文献   

19.
国际水资源分配的伦理考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界范围内的贫困与全球水资源匮乏之间的深层关系,主要是因为淡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和分配不畅,而不是表象上的淡水资源总量不足。传统国际水资源分配原则暗含古典自由主义持有正义分配模式的意韵,流域国之间仅基于自然资源永久主权之下的最高效益原则分配水资源。拥有富足的水资源出于种种原因,但无论从古典自由主义者所主张的努力程度还是从德行来看,没有人比别人配得更有利的生存条件,亦不能认定既成的有利生存条件是“应得”,因此这一分配原则已不能经受人类道德的考验。地球是人类的家园,流域国基于合作的功利考虑和同情的道义考虑,在分配水资源时负有避免浪费、保护生态系统、帮助因水资源匮乏而陷入贫困的人们的道义义务。  相似文献   

20.
因涉及到多个国家和地区,国际流域的管理、利用和开发很容易引发国际争端。国际流域争端所涉及的法律问题主要包括如下方面:国际流域的概念、关于国际流域的国际习惯法、公平利用原则与不造成重大损害原则的关系等。国际流域争端的解决既应参照传统的争端解决规则,也应吸取晚近多边国际环境公约的做法,同时避免采取过于激进的有可能侵蚀国家主权的方法。1997年《国际水道非航行使用法公约》对这些法律问题的规定虽存在着一些令人遗憾之处,但仍然在国际水法发展史上迈出了前进的一步。我国可参考《公约》规定,采取积极稳妥的措施并建立适当的机制以应对国际流域开发中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