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孟郊是中晚唐时期著名的苦吟诗人。政治动乱、仕途失意、生活窘迫让他的一生抑郁痛苦。他痛苦内容包括国家动乱、民不聊生之痛,壮志难酬、知音难觅之伤,生活困顿、居无定所之愁,亲人离去、朋友凋零之悲,生命渐老、功业无成之哀。为了寻求精神的满足和痛苦的解脱,他以诗泄愤、遁迹山林、归依释道。孟郊通过形式上的解脱找到了痛苦精神的寄托,也在痛苦和解脱的过程中创造出一大批经典的"苦吟"诗歌。  相似文献   

2.
叔本华认为,人生来就是痛苦的,痛苦是人生无法摆脱的状态,即便死亡也无法使人类逃离痛苦的折磨。欲望是产生痛苦的根源,而欲望又是人类无法抗拒的,所以痛苦也无法抗拒,但人类可以通过艺术创作或欣赏、禁欲以及绝食的方式远离、减少或摆脱痛苦。叔本华的这种人生哲学使人更加关注人生,从而坚定对人生的执着追求。  相似文献   

3.
《人生与伴侣》2009,(5):19-19
对于便秘者来说,最大的痛苦可能就是面对卫生间时的那种恐惧,但如果你能改变一下排便时的姿势,也许排便时痛苦就会减轻一些。北京中医医院消化科主任张声生教授提醒,在排便时,便秘者如果是蹲便,将比坐马桶更有利于身体形成最佳的排便角度。  相似文献   

4.
对于痛苦的理解和感受,一定程度上构成了文学的命脉。无论是卡夫卡的个人生活,还是他的小说《变形记》都给人一种痛苦、荒谬和绝望的感觉。家庭、时代和社会结构形态给卡夫卡带来无比的伤痛;《变形记》中的主人公格里高尔被异化成了一只大甲虫。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对人世的热爱,他们痛并爱着。  相似文献   

5.
叔本华认为,痛苦是意欲的阻抑,具有精神属性。痛苦是本原性的,而幸福则是派生性的。解脱痛苦的途径是纯粹认识及其带来的清心寡欲。叔本华痛苦观的积极意义在于,人为了解脱痛苦必然追求满足,为了获得满足必然追求改造自然、改造社会,这是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基本动力。痛苦预示着人类社会必将向文化高度的方向发展,向物质财富充分涌流的方向发展,向制度文明及精神道德无限提高的境界发展,这是痛苦的文化与社会意义之所在。  相似文献   

6.
"痛苦"是穆旦诗歌内在意蕴的主要特征。穆旦的痛苦一方面来自他对空虚、虚伪、麻木、荒谬的生存图景的洞识,另一方面来自他试图超越、反抗这个世界:在空虚中,他渴望充实;在虚伪中,他看到真相;在麻木中,他保持清醒;在荒谬里,他寻求意义。后者的痛苦不仅是建立在前者的基础之上,而且比前者的痛苦更加深入和彻底。反抗的结果只能是陷入更深的绝望。  相似文献   

7.
痛苦的弹性     
伏文 《山西老年》2011,(2):53-53
痛苦是一种感觉,来自肉体和精神。痛苦是一根弹簧,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痛苦的弹性空间很大,可以随着你的感觉伸展和缩小。  相似文献   

8.
以非理性的全新视角,挖掘康德哲学美学的痛苦智慧,及其本体论意义。主要从两个方面,揭示痛苦智慧的本体论内涵,其一是言明康德人类学研究的真正动力,是痛苦体验;其二是阐述康德对痛苦奠基作用的交代,进而澄清痛苦智慧的本体论意蕴。  相似文献   

9.
丽雅 《山西老年》2012,(6):33-33
现在,有很多人活得很累,过得很不快乐。其实,人只要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就会有很多烦恼、痛苦或是快乐,取决于你的内心。人不是战胜痛苦的强者,便是向痛苦屈服的弱者。再重的担子,笑着也是挑,哭着也是挑。再不顺的生活,微笑着撑过去了,就是胜利。  相似文献   

10.
痛苦是人最经常遭受的重要情感,人对痛苦有着多种不同的表达方式和承载方式:有的人因为痛苦而逃避,"由于拒不接受疼痛,结果使得疼痛存在";有的人却努力从痛苦中发现人生真相,痛苦本身并无意义,但因为存在痛苦,人生才有意义.痛苦既然注定为人的在世方式,那么重要地在于面向痛苦本身的策略和行动,在一个人们已习惯于生活在处处受某种舒适支配的世界里更加需要一份冷峻的痛苦意识.  相似文献   

11.
痛苦是人类求索真理时的不可遏止的冲动,苦难因而承载了非常积极的意义。智慧是对于苦难的洞见彻悟,是对于人世种种苦痛格外关切,智者有高贵的痛苦。佛教是摆脱痛苦的独特而伟大的不二法门,以苦为师,通过每个人自己的修炼达到"心无挂碍"的境界和对苦的解脱。真正的宗教精神自觉到单靠自己去除苦罪的能力毕竟有限,从而发生忏悔心,化出悲悯心,以接受超越的精神力量,便去从事道德文化践履,忏悔是精神超越的条件。"忏悔"来自佛教和基督教,中国文化阙如。武高寿先生在《境界与智慧》一书中,把佛教和基督教联系起来考察,把佛教放在世界文明格局中考辨,从提升境界、促进社会和谐、发扬社会批评、推动宗教与文明对话、厉行法制、倡导社会排忧解难等角度,从超越角度介入社会批判,开拓了研究新领域,首倡作为人学的"文化佛学",关注民生,立足现实,追求超越,是一种关注现实社会人生、世界和平的智慧思想。  相似文献   

12.
北村的苦难意识形成于意义匮乏的当代社会现状和他忱于哲思的个性,表现的是个体生命的精神苦难,它的核心是人文精神;北村小说强调的是形而上的苦难形式和虚幻的精神救赎,具有某种主题先行的说教和传道色彩。托尔斯泰的苦难意识形成于俄国19世纪的黑暗现实和他悲天悯人的人道主义思想,受苦的主体是广大的下层人民,它的核心是人道精神;托氏小说展现的则是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及不同的精神类型。  相似文献   

13.
“受动性”是马克思早期人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马克思对这一概念的理解既继承了费尔巴哈的思想,同时又对其进行了实践论的改造。在马克思那里,受动性至少包含这样三层意思:有意识的受动性;实践的受动性;社会化的受动性,把受动性理解为受制约性是不符合马克思的原意的。通过对受动性概念的改造和阐发,马克思既克服了费尔巴哈的抽象人本主义,同时也扬弃了黑格尔的理性辩证法。他从人的感性活动出发,将受动性与能动性辨证地统一起来,重新确立了人的现实性。  相似文献   

14.
孤独是一种不良的情绪体验,它主要来源于社会接触不足或人际关系缺陷。长期或严重的孤独可能引发某些情绪障碍,降低心理健康水平。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孤独现象不仅存在,而且甚为严重,这对他们的成长和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大学生孤独心理必须正视,必须增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排除孤独感。  相似文献   

15.
西方悲剧精神的本质是人在苦难中向自由人格生成。遭遇苦难、反抗苦难和超越苦难是西方悲剧精神的动态三要素。  相似文献   

16.
贸易技术壁垒利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由和保护在国际贸易中时刻都存在着,其中技术壁垒是我国遭受贸易障碍的主要因素之一,发达国家往往采用贸易技术壁垒来合理合法地限制我国产品的出口,同时也能起到贸易保护的作用.最近全球都在经历重大的金融危机,许多国家为了保护国内的产业,纷纷提出一些贸易保护措施,而贸易技术壁垒也必然会再次成为主要方法之一.本文通过定义四个基本变量来分析贸易技术壁垒带来的坏处和好处,以对贸易技术壁垒有比较客观的认识,从而使我们能较好地规避贸易技术壁垒带来的弊端,同时有利于用好它带来的创新机会.  相似文献   

17.
《豆棚闲话》以独特的叙事结构而著称,作为一部描叙遗民思想和心理状态的话本小说集,它深刻地反映了明朝遗民对现世和历史的看法.明代遗民经历了历史巨变,于是以世俗的、冷漠的眼光看待新朝万象,并具有一种局外人的叙述姿态和矛盾心理,体现出很强的理性色彩和颠覆性.  相似文献   

18.
遭受金融危机冲击的泰国和马来西亚两国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渡过危机、恢复经济,它们的措施具有不同的特点,造成的影响也各自不同,但两国目前取得的成果却难分上下.比较两国的政策措施,会给我国今后发展提供许多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9.
受收入差距等因素的影响,城乡居民在生活消费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差距。文章以实物消费量为依据,对当前城乡居民食品消费差距加以分析,认为由于消费重点不同,城乡居民从生存性的粮食消费到低层次的副食消费再到高层次的副食消费,呈现出“中间缩小,两头拉大”的差距特征,城镇居民基本进入食品消费的第三阶段,农村居民仍处在食品消费的第一阶段。  相似文献   

20.
昌耀及其诗歌的存在,应属当代中国诗坛的一种特别的收获。他的诗歌在当代诗歌史上具有独特的诗学价值,他卓然的人格品质和精神境界体现了诗人之所以为诗人的存在价值和当代意义。他在物欲之"冷焰"的"烘烤"中,"无语独坐"于西部雪原,用诗歌感发着"百年焦虑",同时不忘构筑一座可供身心憔悴的现代人休憩、静养的"精神高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