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的语言理论在彝族毕摩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毕摩语言的交换市场具有权力竞争性质,同时,毕摩语言具有独特的象征性权力.毕摩语言象征性权力的再生产,实质上是毕摩正当化语言的地位被确认和获得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的场域理论在彝族毕摩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毕摩场域是彝族社会中一个相对独立的子场域,具有自身独特的运作逻辑、规则、特征及其效果.全面理解和把握毕摩场域的意涵,有助于对彝族毕摩进行一种新视角的诠释与解读.  相似文献   

3.
论彝族毕摩的角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毕摩文化是彝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毕摩是彝族毕摩文化的主要创造者、传承者和传播者,他们在继承弘扬彝族传统文化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毕摩绘画是彝族祭司毕摩用于图解宗教观念、祭祀、占卜、驱魔除患的原始宗教绘画艺术,它折射出了彝族古代社会生活和思想的面貌,蕴涵着大量彝族古代历史和文化的信息.它所隐含的传统哲学和宗教思想,一直以宗教艺术的方式深远地影响着彝族人民的生活.根据其用途毕摩绘画大致可以分为护法防卫类神图、祭祀神座图、驱鬼除患类木板画和占卜绘画四大类.为适应宗教内容的表达,毕摩绘画在造型、构图、线条和色彩运用等形式上形成了一些特点.毕摩绘画具有重要的宗教价值,也有一定的绘画艺术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5.
毕摩画是彝族传统绘画之一.本文从艺术文化学、美术学的视角,研究分析了云、贵、川三地彝族毕摩画的产生、发展及其彝族人生产、生活和精神世界间的关系,着重探讨出了四川凉山彝族毕摩画至今还保持着"原生态",而贵州、云南彝族毕摩画正向"现代彝族毕摩画"的形态过度与变迁.  相似文献   

6.
彝族毕摩是彝族传统文化的重要传承人,支格阿龙是彝族历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一位传奇式英雄人物,有关他的英雄史诗、神话、传说、故事及典故等民间文学作品遍布云、贵、川、桂等四省区的广大彝族地区,支格阿龙神话对彝族传统宗教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彝族毕摩以文本传抄和口头传授的方式,通过师徒教育和宗教活动的途径,从不同的角度较为完整地传承和传播了<支格阿龙>,彝族毕摩在<支格阿龙>传承与传播中起到了主体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彝族毕摩文献是我国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和现实利用价值。由于现代文化的强势,毕摩文献传承情况令人担忧,探索彝族毕摩文献多元传承的现代体系,对彝文文献的抢救和开发利用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毕摩信仰属于原始宗教,是彝族社会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彝族社会的历史和发展现状表明,毕摩信仰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既有着积极的价值,又有着消极的影响.其积极价值主要体现在:毕摩信仰中蕴涵着"和谐"的思想元素,毕摩仪式增进着"和谐"的氛围,毕摩扮演着维护社会"和谐"的角色.因此,正确认识毕摩信仰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更好地发挥毕摩信仰的积极作用,减少消极影响,乃是彝族地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的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浅谈彝族毕摩的由来及其地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彝族毕摩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其称谓也随着时代的演进而出现不同。毕摩是彝族"酋长左右,须臾不可阙,事无巨细,皆决之"的决策者,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毕摩在彝族人的生产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既掌管神权,又把握文化,既司通神鬼,又指导着人事。在彝族人民的心目中,毕摩是整个彝族社会中的知识分子,是彝族文化的维护者和传播者。在漫长的社会历史演变过程中,毕摩就成了为彝族社会生活中主持祭祀、禳解崇祸、占验吉凶、主持盟誓以及进行裁判的神灵代表和法力象征。  相似文献   

10.
毕摩文化源远流长,蕴藉深厚,是彝族传统文化的核心,关系到彝族社会结构、历史发展、文化传承、民族心理、 民族认同等问题,具有重大的研究价值与传承意义。但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之下,毕摩文化面临着传承危机:毕摩数量减少、毕 摩素质参差不齐、毕摩文献与毕仪的缺失……笔者尝试从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内部保护的薄弱两个方面分析毕摩传承危机的形 成原因,并对毕摩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提出了加强相关理论研究、形成毕摩共同体和建立毕摩传承人补贴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毕摩文化是彝族民众创造的彝族本体核心文化,它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各项特征,符合相关认定标准,应当将其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并构建合理的法律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12.
彝族传统教育具有社会教育、家族教育、家庭教育、毕摩教育等形式,其内容以生产劳动技能、道德伦理、毕摩文化等为 主,具有较强的实用观念、价值观念、重文轻理观念及其教学与实践合一的教育行为和个别教育行为的特点。这些形式与内容 及其特点对现代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彝族文字是本民族的自源文字,它有悠久而辉煌的发展史。彝文字由于其本身笔画、结构等构字特点艺术造型,使其在彝文书法艺术创作上更有可为。在古代彝族毕摩文献上的“变字”现象应是古彝文最早的书法创作,只是那时候的人们没有书法概念,后人继承的节奏也缓慢。随着小学到高校一类模式使用《彝文规范方案》以来,近年来的彝文书法发展和创新都很快。如今彝文书法爱好者不断涌现,彝文书法也越来越具有使用价值和艺术欣赏价值。  相似文献   

14.
文章试图揭示在“自述”之名背后,彝族民族学家刘尧汉对彝族毕摩吉克则伙自传的叙事策略和文本建构进行了一系列调整把控,从而将其纳入一种特殊的实验民族志写作实践当中。由此,刘尧汉重申了近代以来彝族知识分子反复表达的民族自觉意识,进而在新的时代和学科语境下彰显出中国少数民族知识分子构建学术流派、争取学术话语的高度学术自觉。  相似文献   

15.
简论彝族支格阿鲁文化精神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支格阿鲁是云、贵、川各地彝区普遍流传的一位被神化了的彝族古代英雄,是整个彝族族群认同的一位伟大祖先。历史、谱牒及天文历算等古文献中的支格阿鲁是一位集天文历算家、毕摩和君王为一身的具有非凡本领的伟大英雄人物,这是支格阿鲁文化精神的基础和雏形。在长期流传中彝族人民根据自己的愿望把支格阿鲁塑造成一位能征服一切的神话英雄人物,从而形成和发展了支格阿鲁文化精神。支格阿鲁文化精神在当今彝族文化先锋精神中得到了重铸与张扬,被赋予新时代的文化内涵。支格阿鲁文化精神是一种自尊、自强而积极进取的民族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16.
司马懿是魏文帝临终前委任的四位辅政大臣之一。魏明帝即位后,将司马懿从朝中派往荆州御敌,后委以方任,这样他不再能直接参与朝中事务。曹真病逝前,魏明帝将司马懿调到西线抵御诸葛亮的北伐。公孙渊拥兵反叛后,魏明帝又派司马懿远征辽东,并对司马懿统兵作战表现出相当的信任。魏明帝临终前委任的辅政大臣中本来没有司马懿,说明他对后者在政治上并不完全信任,但病中的他后来听信刘放、孙资的话,最终让司马懿与曹爽一同辅政。在魏明帝朝中,陈群与陈矫掌握实权并得到皇帝的信任,而他们对司马懿的态度耐人寻味。总体说来,魏明帝对司马懿可谓能用之于外而不会亲近之。至于司马懿对魏明帝的态度,可说是“饰忠于已诈之心”,并通过在外尽力国事以逐步巩固自己的声望。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资本概念的本质是商品,在商品中包含着学者们所说的资本二重性的具体内容。能够增殖的资本只是马克思三种资本中的一种类型,学术界的失误在于把这种类型的资本普遍化为资本的唯一形式。马克思资本概念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把早期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奴隶制残余,当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现象;二是对资本和资本家强烈的憎恶感情,妨碍了他对资本认识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相似文献   

18.
探讨三维创业资本构成中人力资本、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对创业的影响,认为创业者人力资本主要影响创业意愿、创业机会识别以及初创企业的管理,经济资本决定能否为企业建立以及初创企业的发展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社会资本则关系到创业有关的各种资源获取。提出创业是创业者三维创业资本的乘法模型,三者缺一不可。认为创业资本是创业者人力资本、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加法模型,三者之间互为补充并可以相互替代:创业者人力资本的形成需要先期经济资本投入,而且创业者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其人力资本的数量和质量,并最终体现为获取更高的经济资本;创业者的社会资本可以促进人力资本的获取与提升,而创业者的人力资本存量有助于其社会资本的积累;创业者社会资本的形成与维护需要经济资本提供支持的同时,使创业者未来以较低成本获取更多的经济资本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