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 毫秒
1.
后现代主义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就一直是西方学术界的中心话题,而此思潮发展至今,其影响已然蔓延到了文化艺术界。因此,文章着眼于后现代语境下的影像文化艺术的蔓延这一现象,来探讨两者之间息息相关的诠释关系,通过进一步关注后现代语境下影像的消费性与边缘性这两大表达特征,力图展现后现代主义是如何将自身的基因内置于现实影像之中,并以此来表达及诠释自身的。  相似文献   

2.
后现代语境下的翻译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后现代主义社会形态下文化、知识的现状入手,从译者、读者、源文本、译文本等多个方面讨论后现代语境下的翻译状况,重新诠释翻译的本质,以揭示翻译发展的可能性倾向.  相似文献   

3.
试论中国电影的后现代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现代文化包括两个部分 :后现代性文化和后现代主义文化。当代中国社会为中国电影提供了一种后现代语境。文章分析了后现代性电影与后现代主义电影的各自特点 ,指出后现代性电影是电影游戏 ,后现代主义电影是游戏电影 ,中国电影表现出了后现代主义的消解性特征。  相似文献   

4.
影像叙述遭遇新媒体语境,其艺术形态和叙述方式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对传统影像叙述进行反拨和修正:巴赞式的影像现实被数字化影像表达的无根漂浮所取代,时间和空间的概念必将在数字化影像表达中得以重新界定和诠释;影像叙述将不再是传统电影美学规范所能涵盖,而将成为新媒体语境下的赛博空间化生存和影像数据库化表达;与时间和死亡相抗衡的木乃伊情结也不再能够满足人们认识世界、表达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烈愿望,互动叙述下的游戏冲动将激发出新媒体语境下影像叙述的未来。  相似文献   

5.
西方古典柱式艺术对“后现代”室内设计风格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仅丰富了“后现代”室内空间设计语言,成为众多后现代设计师表达情感的工具,而且对后现代主义室内设计风格的发展有一定的指示作用,符合了室内设计文化发展的多元化需求。  相似文献   

6.
论后现代主义艺术存在方式的多元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现代主义艺术是工业社会发展中后现代意识的产物.作者通过对后现代主义艺术含义的阐释以及后现代主义艺术与现代主义艺术之间的比较研究,探讨了后现代主义艺术多元化的存在方式,从而进一步理解后现主义艺术这种广泛而深刻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7.
"全球本土化"语境下的后现代、后殖民与新儒学重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球化的一个直接后果是世界上大多数人被边缘化了,这种边缘化既体现在政治和经济上,同时也体现在社会和文化上.如果从文化的纬度来考察全球化现象,可以说这是后现代主义在文化上的一个直接后果.后现代主义在进入中国的文化土壤时必然与中国文化相碰撞进而发生形交.在"全球本土化"的语境下,可以建构四种形式的后现代性话语:(1)"全球本土化"的后现代话语;(2)具有解构特征的大众文化话语;(3)从中国视角重新建构的全球化话语;(4)作为全球本土化的后殖民话语--新儒学.儒学已经逐步成为中华文明和文化的一种带有主导性意义的话语力量,并在全球化时代的后现代语境下得到了重新建构.它是中国人文知识分子据以与西方后现代理论进行平等对话的重要文化理论资源.因此,一方面应当从后现代和全球性的视角对传统的儒学进行改造、批判、扬弃并加以重构,使其成为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理论资源;另一方面,则应从全球化时代的新儒学的视角对西方的各种后现代理论进行质疑、批判和改造,从而使重构的后现代新儒学成为全球化时代的多元话语共存之格局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8.
后现代主义是 2 0世纪中叶以后出现的世界性文化思潮 ,其中最主要的三种思潮 :晚期现代论或转型前卫派、无政府主义的后现代理论、哲学中的后现代本质主义在后现代主义诗学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反映 ,构成了后现代主义诗学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由对这三个基本构成中体现的后现代主义特性的分析可以发现 ,后现代主义诗学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如何超越它的后现代过渡特性 ,进行新深度理论模式的构造。在这一点上 ,作为旧深度模式的集成者与现代主义美学的开山者的康德从四个方面 :艺术审美中感性与理性之间的协调关系 ;艺术语言鉴赏式的交流过程 ;个性与普遍性、艺术与文化的关系 ;以及艺术中人学逻辑与自然逻辑之间的关系都作出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中文知识界对后现代心理分析比较陌生,忽略了心理分析这一重要的知识传统文化问题。本文借题发挥,以方汉文新著《后现代文化心理分析———拉康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11月)作为契机,从文化心理学的角度,论述后现代主义在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知识爆炸"等构成后现代状况的因素。本文重点讨论:1.以心理学诠释后现代文化;2.无意识与意符的心理结构;3.秉承弗洛伊德、黑格尔。  相似文献   

10.
当代社会 ,后现代主义思想在对传统及现代主义构造的社会思想、文化体系的彻底怀疑和颠覆中 ,逐渐完成着对时代精神内核的改造。从电影《英雄》中 ,我们感受到艺术在商业现实性和文化历史性间徘徊的艰难处境和文化转型时期带来的思想阵痛。透过围绕它的争论 ,我们也可以看到传统与现代文化思想同后现代文化理念的激烈碰撞 ,在非理性的社会形态和文化语境中两种文化审美意识的冲突。《英雄》既固守传统文化思想 ,又期望通过后现代表现手法传达出“和平”的现代理念 ,这就决定了它在后现代文化语境中的尴尬状态。但不管怎么说 ,其探索、追求上的意义是客观存在的。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将后现代主义的艺术作品与消费社会的日常广告景观进行对比阐释,通过对消费社会的身体景观的文化反思,启示美丽,诠释后现代文化思潮。  相似文献   

12.
后现代主义艺术是现代主义艺术的逻辑发展,二者都是对现存秩序的反抗。现代艺术是崇高的、精英主义的、贵族化的,它通过隐喻、象征、陌生化的手法表达现实,与现实相疏离,造成阅读的困难。后现代艺术和现代艺术并没有绝对分明的边界,现代艺术也可以是后现代的,后现代艺术可以是后现代的,也可以是现代艺术或前现代艺术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3.
在解构主义语境下,狂欢就是民间文化对官方文化的颠覆,就是来自社会下层的自由平等激情对上层的主流意识形态及其相应等级制度的消解。后现代主义对大众文化的追捧与巴赫金对民间狂欢文化意义的发掘一脉相承,“互文性”范畴直接建基于对话理论,由此可见巴赫金思想有着鲜明的后现代性特征。  相似文献   

14.
对后现代主义艺术的认识①曲绍平80年代以来,西方后现代主义艺术思潮开始进入我们的知识界和艺术界,并且在我国也出现了具有后现代艺术特征的艺术实践活动,那么何为后现代艺术呢?让我们先看一些后现代艺术家们的表演。本世纪20年代,法国现代派艺术家马歇尔·杜桑...  相似文献   

15.
《自由》是乔纳森·弗兰岑的第四部小说,它既采用传统的现实主义手法,又尝试加入后现代元素,将自由表达得恰到好处。在荒诞、多元的后现代主义语境中,弗兰岑回归到现实主义传统,但这种现实主义又融合了后现代的叙事策略。  相似文献   

16.
中国当代艺术思潮,在当今世界艺术文化语境下,与不同国别或民族的异质艺术形态、艺术观念相互碰撞和影响,构成了一个非常复杂的艺术现象和艺术观念。中国当代艺术中艺术与非艺术形态的界限模糊不清,审美与非审美观念混淆的现象,引发出"精英、严肃、高雅"与"大众、调侃、戏谑"的混杂表达方式,很大程度上来讲是倾向于西方现代、后现代的文化逻辑,而不是中国自身的文化逻辑结果。由此提出在世界艺术文化语境中,用中国的大文化思维的方式构建中国当代艺术的创作模式。  相似文献   

17.
加拿大当代文艺理论家琳达·哈琴以其独特的反讽理论迥然有别于历史上的反讽理论,也不同于同时期的后现代反讽观。她将反讽同后现代政治结合在一起,并试图改变后现代主义文化的解构性内核,在“后现代之后”的文化语境中重建具有张力和建设性的文化理论。正是在这一点上,哈琴的反讽政治美学同元现代主义理论有了诸多的相通之处,可以共同迎接“后现代之后”文学理论及文化理论发展的重大挑战。  相似文献   

18.
在后现代语境下,西方主要是英美,其文化研究和批判的对象不再是“精英文化”,而主要是大众消费文化。大众消费文化随当今传媒起舞,颠覆了艺术领域隔离于大众文化其他领域这一固有观念。文章试以当代音乐剧《歌剧魅影》为例,探讨后现代语境下的大众消费文化镜像,并对当代中国大众消费文化镜像进行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19.
詹姆逊是当代重要的后现代理论家和文化批评家,他对后现代理论建构的主要贡献在于他提出了后现代主义或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并总结出了后现代主义文化的特征。这不仅在西方后现代主义理论的建构中具有里程碑意义,而且对于我国大众文化的建设同样具有借鉴和启发价值。  相似文献   

20.
波斯特的信息方式理论首先是一种后现代语境中,以后现代主义诸理论为出发点的媒介文化的批判理论,具有后现代主义的一般特征,属于后现代主义的理论阵营。同时,由于波斯特将自己的理论直接与马克思主义的批判传统相承接,在肯定马克思主义批判精神的同时又改造甚至置换了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范畴和理论范式,从而属于后马克思思潮或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阵营。这就使得信息方式理论处于复杂的复调语境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