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1 毫秒
1.
在古希腊城邦中,教育是城邦的头等大事,传统的公民教育指的是个体精神从幼稚走向成熟,“德性”“律法”“教育”三者密不可分。在民主城邦中,立法者的德性教育造就了城邦共同体成员的政治品格,决定了城邦政体的优劣。立法者要订立城邦大法,一方面要接受整全的德性教育,另一方面要在政治教育中培养政治德性。此外还要与诗人、自然哲人等争夺城邦话语权,从而对城邦公民进行成文法和未成文法双重教化,通过立法重塑城邦礼法秩序。  相似文献   

2.
直接民主是一个古老的政治理想,许多人把古希腊的城邦民主作为直接民主的典范。古希腊的城邦民主制度主要表现在公民大会、议事会和法院的陪审制度上,而仅仅在公民大会上可以说是直接民主的体现。事实上,古希腊的城邦民主并不能说成是纯粹意义上的直接民主制度。  相似文献   

3.
公民这一概念源自西方,古希腊城邦孕育了最早的公民观念。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政治理论的集大成者,是最早提出公民理论的学者。作为西方公民理论的源头,亚里士多德的公民思想涉及到公民与城邦的关系、公民资格和公民政体等问题。亚里士多德的公民理论对今天我国公民意识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4.
公民这一概念源自西方,古希腊城邦孕育了最早的公民观念.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政治理论的集大成者,是最早提出公民理论的学者.作为西方公民理论的源头,亚里士多德的公民思想涉及到公民与城邦的关系、公民资格和公民政体等问题.亚里士多德的公民理论对今天我国公民意识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5.
希腊城邦是公共生活组织的一个榜样,是人类政治活动之意义与重要性的典范。城邦所表现出来的全面的公民身份的理想、对同源性共同体的归依以及秩序空间的体认,是人类政治文明不朽的丰碑。在古希腊政治语境中,“公民”是袁征着人之本质的身份和存在的范畴,城邦中每位公民都以能够参与公共事务为荣,并把它看做是展现自己个性的重要途径和载体;而参与公共政治生活是通过理性言说的方式实现,这也是公共领域交往的主要方式;“城邦”不仅仅是物质实体性的,更重要的是提供给人们追求和展现个性自由的场所和空间。  相似文献   

6.
古希腊是西方文化的发祥地,是欧洲文化的摇篮,因此西方政治思想的产生应溯源于古希腊。我们今天的"政治"概念和许多政治原则都起源于古希腊,所以欲了解西方政治思想的发展逻辑,就必了解古希腊的城邦政治:而欲了解古希腊,就必须对亚里士多德的城邦理念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7.
古希腊城邦的发展十分充分,具有惊人的生命力。一部古希腊的文明史就是它的城邦发生、繁荣及其式微的历史。“主权在民”,亦即实施公民的平等原则是它的本质特征,也是希腊式的城邦制度的基础。由城邦文明而衍生的希腊精神无一不渗透着中庸精神:即寻求平衡与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古希腊的“城邦国家”和中世纪的“城市社会”构成了近代市民社会的两种历史传统。城邦国家的兴起与衰退推动了公民政治生活向市民私人生活的转变,使得人类社会从“作为一种政治动物的人”的公共生活中发展出了一种“作为一个个人的人”的自由意志。城市公社的复兴和发展则打开了中世纪封建社会和等级社会的缺口,为近代市民社会的诞生提供了一切物质的和精神的社会要素。城邦国家和城市公社不仅构造了二者在政治上与经济上的性格差异,而且奠定了近代市民社会的公民品格和市民精神的历史基础。  相似文献   

9.
导致古希腊未完成统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究其根本原因是城邦精神和民族统一原则之间的矛盾.文章从三个方面探究古希腊城邦精神如何导致希腊未完成统一,进而对城邦精神所产生的民主政治与国家统一之间的关系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0.
公民,在今天是一个常见的概念,而在世界古代史上,最早和最多见于古希腊,在世界其他文明古国中很少见到这个概念。这与希腊的城邦制度和民主政治有关。通过对雅典公民权的演变、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公民与城邦及民主政治的关系等内容进行探讨便发现,民主化程度越高,公民权利越大,公民的范围也越大,公民与政治制度的关系越密切。  相似文献   

11.
古代希腊的城邦与宗教——以雅典为个案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希腊宗教常常被看成是一个具有内在一致性的崇拜体系。本文提出,希腊人的宗教崇拜实际上为城邦提供了基础。宗教崇拜在城邦政治共同体意识的型塑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城邦内部不同社会组织层面的宗教崇拜共同织造了城邦的社会与政治结构。反过来,宗教崇拜也是以城邦为基础的。城邦对所有宗教崇拜进行细致的管理,并且通过宗教崇拜表达其意识形态。因此,希腊宗教实质上是城邦宗教,宗教和政治是融为一体的。  相似文献   

12.
亚里士多德对“政治”的阐释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升 《东方论坛》2010,(1):103-108
政治,是一种共同体生活的实践智慧,这是亚里士多德对"政治"概念的诠释。这种对政治的理解,渗透着亚里士多德对古希腊公共生活的历史经验和深刻反思。亚里士多德向我们表明,政治就是自由公民彼此之间通过理性的言说在城邦之内追求充满德性的幸福生活。这种政治概念,能丰富我们的政治想象力,提高我们的政治自觉性和政治参与度,使我们对共同体生活形成更充分而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古希腊的历史背景出发,考察了柏拉图推崇的理想生活范式。柏拉图以共同体存在的三种目的作为探讨城邦共同体的出发点,即满足公民需要、维系城邦存续和应用自然法对城邦进行管理。对比古希腊时期的社会状况,柏拉图的主张是特定时代具体社会条件下的产物,是在承认既定社会分工基础上对社会生活加以规制的建议书。因而,理解柏拉图构造社会共同体的基本意图,对于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面对国际国内的新形势以及高等教育发展的新任务 ,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要结合高校改革发展的实际 ,在广大师生员工中积极开展理论学习教育活动 ,大力开展精神文明建设 ,运用各种新闻媒体加大对内对外的宣传力度 ,始终坚持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线地位 ,探索宣传思想工作的新途径和新方法 ,为高校的改革、发展、稳定提供舆论支持、精神动力和政治保证  相似文献   

15.
古希腊文化杂交优势论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古希腊文化博大精深,奠定了西方文化传统的基础。究其成因,主要在于创造该文化的主体在公元前3千纪迁徙到爱琴海和巴尔干地区时恰逢时机,不久便借助地中海的舟船之利与外部环境发生了广泛的交往。在类似遗传学生物杂交的方式下,古希腊人广泛接受了周边其他民族的文化影响,克服其不利因素,吸收其有利因素,在此基础上创造出适应城邦国家和希腊民族发展的经济形态、政治体制、思想文化和文学艺术。其文化杂交造成了文化发展的优势,促进了社会主体的成熟,促成了希腊文明的繁荣。  相似文献   

16.
西欧封建社会结构的多元性表现在:政治上,天主教会、封建领主与自治城市的鼎立;经济上,农奴经济、小农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并存;文化上,天主教神学、日耳曼文化、希腊罗马文化、民族国家文化以及人文精神的共处。这种社会结构中政治、经济与文化各要素内部以及相互间的异质性产生了特殊的开放性,最终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的产生。  相似文献   

17.
亚里士多德的政治观渗透着他对古希腊公共生活的历史经验和深刻反思。亚里士多德向我们表明,政治是一种共同体生活的实践智慧,政治是自由公民彼此之间通过理性的言说在城邦之内追求充满德性的幸福生活。这种政治观能丰富我们的政治想象力、提高我们的政治自觉性和政治参与度,并能加深我们对于现代共同体生活的理解。  相似文献   

18.
在古典时代,希腊城邦于奥林匹亚公祭竞技会上的举动,从一个侧面呈现出泛希腊公共空间的"一体多元"特征:诸城邦利用公祭竞技会所营造的"希腊一统"氛围而进行着广泛的社会文化交流,从而强化了一种对于泛希腊世界的集体认同感;同时,诸城邦也积极借助邦际公共领域彰显各自威势、谋求各自利益,从而在竞技场内外展开了复杂多样的军事、体育以及政治文化实力的较量.可见,泛希腊公共空间是一个充满了丰富张力的文明空间.  相似文献   

19.
要将高校"两课"创新教育落到实处,首先要树立适应"两课"创新教育新观念,其次要构建有利于创新教育的教学模式、教师队伍和外部机制.  相似文献   

20.
希腊雅典的悲剧对阿伦特思考政治自由有双重意义。第一,悲剧包含许多思考现代政治自由可以运用的文学主题。第二,悲剧的"说故事"本身就是一种对政治自由的提示。阿伦特以理想的雅典来阐述这样一个现代政治的基本观点,那就是,政治自由与公共自由同为一体,没有政治自由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公共生活。阿伦特设想一种无需借助传统或外加权威,照样能有机运作的政治群体模式。雅典城邦为她提供了想象的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