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家具设计中材料肌理表现主要分为视觉肌理和触觉肌理,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视觉肌理和触觉肌理表现效果。肌理是家具形态的外在表现形式之一。家具设计中运用不同材料的肌理效果可丰富家具形态,通过不同的表现手法使之或自然、温馨、质朴;或丰富、新奇、多变。充分表现家具设计中材料的肌理美。  相似文献   

2.
在室内设计中材料搭配组合的模式是室内设计中材料选择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因此本文着重探讨了根据材料不同的特性采取的不同组合模式的运用,说明了材料根据其不同的模式组合体现出的空间效果是不同的.因此说材料不同的特性及质感是决定材料模式变化的重要因素.设计师就可以根据不同的空间,通过一定的加工手段和处理方法,可以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从而为今后室内设计中材料的选择及运用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3.
对英语阅读能力的测试就是对不同体裁或不同题材语言材料的理解能力测试。本文在比较了不同的英语阅读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对不同体裁、不同题材和不同难易程度文章的阅读教学方法,以增强阅读教学效果,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究液滴撞击热多孔介质表面的热流耦合问题,笔者建立了三角锯齿模型来表征多孔材料的表面粗糙度,运用二维轴对称模型来简化三维问题的计算。运用流体体积法(volume of fluid,VOF)来追踪液滴变形过程中两相界面的变化,运用RNG k epsilon模型来计算湍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液滴的We数越大,润湿能力越强,多孔材料的降温效果也越好;多孔材料表面温度Tp越高,液滴的渗透能力越强,多孔材料的降温效果也越好;液滴比热容cp越小,液滴的渗透能力越强,但对多孔材料的降温效果越差;多孔材料表面粗糙度Ra越大,液滴润湿能力越差,但对多孔材料的降温效果增加。该研究成果对多孔介质表面湿润、渗流及传热热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篆刻艺术发韧于三代,至秦汉而极,六朝之后渐衰,唐宋之末已是积弊难返。到元代,由于吾丘衍撰写《学古编》,在第一编《三十五举》中总结秦汉以来篆刻艺术实践的经验,主张以秦汉为本,力主复古,并提出不同材料的运用会产生不同的艺术表现效果。吾丘衍在印学理论上的总结与贡献,为明清篆刻艺术的再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吾丘衍在中国古代篆刻艺术发展史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不同的语言和不同的文化产生不同的语言思想。文化差异性及社会、历史特殊性是不能被西方文化的主流语言思想所取代的。任何形式的思想,在各种类型的思维中,尤其在不同的语言理论模式中总是无处不在的。所谓“中国品牌”之语言研究理论只能以华夏文明所特有的语言观为出发点,充分认识中西语言思想的文化差异,把语言研究扎扎实实地建立在掌握材料、分析材料的基础上,同时加强理论思考。  相似文献   

7.
档案材料的收集与档案工作是两个不同的工作阶段,又属不同的学科范畴,但两者关系却十分密切,可谓互为补充,互相制约,又互为促进。研究和明确两者的工作关系,对于促进两方面工作上质量、上等级是非常必要的。  一、档案材料的收集工作与档案工作历来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材料工作与档案工作是一个系统工作的两个方面。文件材料从形成到成为档案,离不开材料工作这一环节。搞好材料档案工作,首先要把材料与档案的区别搞清楚。材料与档案区别在于:第一,材料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记录和传达自己意图时形成的文字材料,而档案是人们社会活…  相似文献   

8.
商业展示中,商家投入资金一味地追求“新奇独特”的造型来吸引观众的视线,使整个展示空间杂乱无章,各种造型材料嘈杂堆砌毫无创意,没有达到预期的宣传效果。因此,在展览设计中色彩和材料的倾向性的研究运用,基于用户需要的分析与调研,确定如何完善和烘托其“品牌”的展示风格。  相似文献   

9.
《阅读与作文》2009,(12):22-23
当提到“感知”能力时,人们自然而然地与生物联系起来,因为只有生物才具有感知外界环境变化的感觉器官。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将自己的智慧浇注到材料中,使无生命的材料也变得“聪明”起来,具有“感知”能力了。现在已经有很多材料具有不同的感知能力,人们称这些材料为“智能材料”,也就是说这些材料能够像生物体一样感知周围环境或内部状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艺术的物质材料是艺术活动的基础,艺术的物质材料影响着艺术的创作,并且它的演变也直接影响了艺术技巧与艺术风格。科学技术、制作师、演奏者、艺术家都对艺术物质材料有影响。物质媒介材料的不同,构成的术门类和艺术风格也不同。艺术物质材料与艺术思想也影响着艺术技巧。  相似文献   

11.
新闻背景指与新闻事件、人物有联系的材料。它是对新闻的衬托性叙述。新闻需要背景材料,这是由新闻自身、受众、时代等因素所决定的。新闻报道中背景材料对其产生巨大作用;运用新闻背景要紧扣新闻事实与主题,并与之相互揉合、穿插,以便更好地达到辅助说明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现代包装设计的材料与造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材料是包装的物质载体,造型是包装的表现形式。这两方面是包装的基础。本文对不同包装材料对包装造型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在包装设计整个过程中材料是所有环节的物质基点,用材料来定义设计语言,是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为根本,从设计到材料,从材料到设计的思维方式为我们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因此,现代包装材料与造型的研究对包装设计的发展将起到十分重要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钢轨弹性包覆材料对减小轻轨电车诱发地面环境振动的效果,在采用适合的列车移动荷载模拟方法和合理设置模型参数后,运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不同工况下的轨道-地基土结构三维模型,分析在模拟环境下轻轨电车以30 km/h运行产生的环境振动,进行时域分析、竖向振级分析和1/3倍频程分析,并与实测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关于列车移动荷载模拟方法,实测分析法获得的模拟数据更贴近实测值;在距轨道中心线8 m内双块式钢轨包覆材料的减振效果最好,当距离超过8 m后不同钢轨包覆材料的减振效果不明显;钢轨弹性包覆材料对于抑制低频环境振动有较好的效果,对于抑制高频振动效果较差,截面形状对于材料的减振性能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4.
通过变换桩排支护结构中圈梁的尺寸和材料特性,研究了圈梁的特性对基坑支护结构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合适的圈梁尺寸和材料,可以提高支护结构的稳定性;优化圈梁对桩排的结构性能比,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在室内环境设计中,设计师对材料的认识、选用和组合是至关重要的。材料的质地、肌理和功效是构成环境的物质因素。本文阐述了材料与环境的关系,运用材质增润表现空间的手法,材质对人生理和心理的影响,运用材质的基本原则以及不同环境对材质的客观要求,指出材质是室内环境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香樟叶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及抑菌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香樟叶为材料,采用石油醚除脂,乙醇浸提方法,获得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物.乙醇提取物用Mg+HCl,Zn+HCl,1%FeCl3-乙醇液,2%AICl3-乙醇液,1%NaOH进行显色反应,呈现黄酮类化合物性质特征颜色.这提示样品提取物中含有黄酮类化合物.用该提取物对4种细菌,3种霉菌进行抑菌实验.结果表明,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且抗菌活性作用呈现明显的量效关系,但对不同菌种的抑菌效果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7.
有人说,阅读教学就是教学生破解文本中的语言文字,品味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感受不同的表达方法产生的不同效果。说到表达效果,就不能不说文本中的言语形式。所谓言语形式就是用以承载作者思想感情‘的字、词、句、段,“言为心声”,从感受表达效果中积累语言。在阅读教学中,关注文本句式的言语形式,感受表达效果,关键在教师的精心指导。  相似文献   

18.
稀土元素对H68黄铜机械性能影响的细观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H68黄铜合金材料中,加人稀土元素La、Ce.稀土元素具有细化晶粒、减小二次技晶间距的作用,并微量团溶于晶体内。同时,稀土与材料中的诸多元素形成大量的第二相.这些作用的综合效果使材料的屈服强度在一定的稀土加入量范围内上升,而延伸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9.
不同模态的语言输入对学生的听力理解具有不同的影响。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及认知特征,恰当地选择输入的文本材料,以达到最佳的听力效果。  相似文献   

20.
割草机光刃动刀片磨损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不同材料和同一材料不同工艺制成的动刀片,在模拟割草机上进行割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割草机刀片与金属切削刀具及一般机件的磨损规律不同。除工作环境等因素外,刀片的几何条件(刃口曲率半径小)是造成区别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