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1 毫秒
1.
回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个重要成员,历史上伊斯兰文化对回族形成起了重要作用。同时回族又是在中华大地形成的一个少数民族,在其形成与发展中吸收和承载了大量中华传统文化,并经历了对中华传统文化到中华民族再到国家的高度认同过程。文化认同是维护国家安全统一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崇尚统一"的中华文化价值体系被回族接受后指导着每个回族成员的思想行为。近现代以来,回族在反对分裂、抗击外敌入侵、维护国家统一、捍卫国家领土完整方面作出了应有贡献。这与历史上回族对中华传统文化的高度认同具有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2.
中华饮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少的中国菜名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将这些信息传递到目的语文化中去是翻译的重要使命。文章着重论述了中国菜名的文化性及将其传译到西方文化的后殖民意义,提出异化翻译是翻译中国菜名的最重要原则,此翻译策略能有效传播中华饮食文化,对发展中华饮食文化和促进世界文化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华饮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少的中国菜名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将这些信息传递到目的语文化中去是翻译的重要使命。文章着重论述了中国菜名的文化性及将其传译到西方文化的后殖民意义,提出异化翻译是翻译中国菜名的最重要原则,此翻译策略能有效传播中华饮食文化,对发展中华饮食文化和促进世界文化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西域饮食文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西域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西域饮食文化是中华饮食文化,也是西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一种处于东西方文化交汇的多源发生、多维发展的中国地域文化。其特点是多元性与趋同性相结合;传承性与动态性相结合;通融性;并且宗教信仰饮食在西域饮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西域饮食文化蕴含丰富的生态文化。研究西域饮食文化可以促进对中国新疆古代社会生活的认识,有助于保护民俗文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旅游业的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5.
中华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极具特色,各地方饮食更是精品荟萃,琳琅满目。可是目前对小吃英译的研究尚属不足,未形成统一的规范,不利于地方饮食文化的对外传播。小吃英译首先要明确翻译的目的及统一的原则,然后根据小吃的命名特点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从而促进小吃译名的规范化以及地方饮食文化的对外传播。  相似文献   

6.
回族是一个以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为根,又在其形成和发展中兼容儒家文化的极具特色的民族。回族文化是伊斯兰文化与中华文化相融合的结晶,既属于中华的又是伊斯兰的。回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其传承过程中与之伴生的各种问题也相应出现,产生了回族文化游离现象。从游离到复归,更好地促进回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对保持中华文化的多样性、互补性、借鉴性等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对进一步推动民族文化的发展与繁荣;促进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建和谐社会等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回族女学是传统经堂教育在历史发展中的新拓展与新形式,其经历了初创时期的艰难、不断发展和继承的拓展,从中原回族地区传播并移植到了西北等回族地区。宁夏作为女学的后发之地,发生时间较晚,发展相对滞后,尤其是宁夏回族乡村。文章以宁夏永宁县纳家户这样一个回族村庄为例,通过人类学的田野作业,追溯村庄女学发生的历史源流,并将其放置到现代背景下,以此来分析回族女学的生存现状及现实困境。  相似文献   

8.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式菜名则折射出其绚烂多姿的饮食文化.从分析中式菜肴的命名方式以及菜名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着手,提出菜名翻译应遵循准确、简洁以及灵活的原则,既要体现菜名翻译的实用性,又要以传播中华饮食文化为导向,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多种不同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9.
中国与东南亚之间的文化交流由来已久,以往研究者较多地关注中国文化在东南亚的传播和影响。本文拟以海南鸡饭、客家酿豆腐、海南老爸茶、海南咖啡、千层糕等饮食文化事项为主线,探讨中国与东南亚之间饮食文化“传播-生成”的双向性。一是饮食文化并非只是中国向东南亚的单向传播,也有东南亚向中国的传播,中国与东南亚之间的饮食文化传播具有双向性。二是某种饮食文化由中国传播到东南亚或者由东南亚传播到中国之后,被传播地并非全盘照搬、一点都不做变动,而是会因地制宜、落地生根,具有一定的本地生成性。因此,中国与东南亚之间的饮食文化,不但在传播方面具有双向性,而且在生成方面也具有一定的双向性。  相似文献   

10.
中华饮食文化博大精深,同万里长城、丝绸之路相齐名成为中华民族文明的标志。古老的中华饮食文化,何以具有如此旺盛的生命力而备受世界的青睐?其根本所在,是因为她深深地植根于中华母文化的沃土之中。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延续史,中华文化的同一性、开放性、亲和性和早熟的农业经济,创造了肇基久远、内蕴丰富、生命力旺盛的中华饮食文化。  相似文献   

11.
四川回族语言及其文化属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回族的族源多元化,决定了其语言的多样化。经过漫长的发展历程,汉语被回族作为共同语言普遍采用。但四川回族与全国各地的回族一样,深受伊斯兰教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在)使用汉语的同时,保留和继承了回族先民使用过的一些语言,并将汉语的语义引申,出现了一些只有回族内部才能理解的特殊词汇,这些语言现象,促进了伊斯兰教在中国的深入传播和发展,增强了回族的凝聚力,对其精神、物质文化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菜肴英译与中国饮食文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饮食文化是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内涵丰富、博大精深。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中国与国际交往日益频繁。外国朋友在品尝中国美食的同时,也想了解每道菜名的含义、使用原料、烹饪方法等。因此,中式菜肴的准确英译在传播中华饮食文化上起着重要的作用。英译中式菜肴,不仅仅是语言层次上的转换,更重要的是在文化层次上的进一步转换。  相似文献   

13.
荔浦芋是广西名优土特产 ,在数百年历史进程中 ,其种植、销售、对外传播等活动对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的耕作制度、饮食文化、商品经济发展、经济文化交流和土特产开发等有着重要贡献 ;同时 ,荔浦芋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所处的社会环境。拟对 2 0世纪广西荔浦芋的发展历程进行研究 ,希望为西部大开发发挥特色产品优势并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回族是清代西宁府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为清代西宁府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清代前期,西宁府的回族以经营农业、畜牧业为主,也有不少经营手工业和商业贸易的。同光以来,西宁府的回族经营农业的人数不断下降,而从事手工业和商业的人数则在增多。正确认识和了解回族在清代西宁府经济开发中的作用,对于当前正确处理民族关系,加快青海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国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华文明,共同构筑了中华传统文化,从而形成了"多元一体"的大格局.本文从哲学角度,分人生哲学、法律哲学、经济哲学三个方面探讨了回族对中华文明所做出的独特贡献,并分析了这些贡献对中华文明的某些倾向所具有的矫正意义和平衡作用.  相似文献   

16.
试论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饮食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第一需要,也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形式之一。然而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会有不同的饮食观念和饮食方式,最终形成不同的饮食需求。了解这种差异,对汲取西方饮食文化的精华,弘扬中华饮食文化,特别对我国旅游饭店餐饮产品的开发与经营,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应该加强对国外回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外的回族后裔不仅分布在中亚 ,在东南亚也有分布。这方面的研究应得到进一步的加强。本文着重介绍了居住在印度尼西亚的回族后裔———中华穆斯林和居住在中亚的另一支回族后裔———东干人  相似文献   

18.
在我们祖国的大家庭里“每个少数民族对中国的历史都作过贡献”。当回族形成之后,其文学创作的突出成就颇引人注目。元代回族作家的文学创作当是中国古典文学的一份珍贵遗产,元代回族作家以其智慧和劳动丰富了中国古典文学的艺术宝库。因此,认真探讨回族作家及其文学创作在元代文学中的贡献和地位,就成了民族文学研究者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9.
近代汉字辞书经历了传承传统与融合中西的发展轨道,在不断地传承与创新过程中,为中国文化传播、中西文化认知做出了很大贡献.本文以<康熙字典>及<华英字典>为例,对中华辞书以不同发展路经做了生动呈现,并以此为基础,对作为文化承载工具的辞书有了进一步的期待.  相似文献   

20.
崇尚武艺是回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历史上,他们不断创新、发展,形成了不少独具特色的武术流派。明代的“沙家竿子马家枪”,清代的教门弹腿与查拳及近代融通兼备的马氏通备武艺等,均已成为中华武术文化宝库中一份重要的遗产。而明清以来,回族中又涌现出许多杰出的武林豪侠之士,他们不仅为中华武术发扬光大作出了积极贡献,而且培育了一代又一代各民族武术人才,乃有延揽之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