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袁邡 《百姓生活》2014,(10):64-64
华佗洞,位于陕西省华县莲花寺镇少华山国家森林公园内。华佗洞也叫神仙洞,小时候父亲经常带我上山采药,曾多次来过这里。父亲说,华佗少年时代常在少华山放羊,后来跟人学习医术、采药、种药,为群众治病。有时他上山采药,晚上就住在此山洞。我那时候对华佗洞非常好奇,感觉它很神秘。长大后,我遵从父愿学医从医,医圣华佗一直是我心中的楷模。而且,尽管多年过去了,我仍然时常会想起华佗洞。  相似文献   

2.
随着近代中国国势衰微,向西方学习被认为是救亡图存的唯一道路,西医作为西学重要内容越来越受到国人的认可与推崇。从早期"西医长于外科"到西医学堂的建立,继而到医学维新,再到对西医科学的崇拜,实际上从一个侧面昭示了近代先进国人在器物、制度和思想观念等三个层面向西方学习以救亡图存的历程。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近代以来西医的传播和中医的遭遇,与近代中国的社会变迁和国人对现代性的诉求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近代中国知名社会活动家容闳,一生历经了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整个历史过程。他以“西学东渐”为职志,为挽救民族危亡和谋求社会进步,积极投身于近代中国风云变幻的历史舞台,应时乘势地紧贴了近代社会新陈代谢的历史进程。借助其自传体回忆录《西学东渐记》,有助于认识容闳现代化思想生成和演进的历程。  相似文献   

4.
亳州组建专门部门推广五禽戏,通过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丰富创新华佗五禽戏理论体系;保护与开发五禽戏及其有关的名胜古迹,着重保护传承人;加大电视、网络等传播力度,提高社会认知,对华佗五禽戏进行了挖掘整理、保护开发、宣传推广,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华佗(约公元2世纪~3世纪初),字元化,沛国谯(即今安徽省毫县)人。他在年轻时,曾到徐州一带访师求学,“兼通数经,晓养性之术”。沛相陈琏推荐他为孝廉,太尉黄琬请他去做官,都被他一一谢绝,遂专志于医药学和养生保健术。他行医四方,足迹与声誉遍及安徽、江苏、山东、河南等省。  相似文献   

6.
鸦片战争后,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西学东渐的持续深入,近代西方社会的人权观念、女权思想、婚姻理论相继输入中国,以"卑弱柔顺"为要义的传统女性道德观渐趋瓦解。近代有识之士在对比中西方女性道德文化并理性审视中国传统妇德缺陷的基础上,重构了近代新型女性道德观。从逐步瓦解到重新构建,这一方面清晰指明了传统女性道德观向近代演进的曲折轨迹,同时也彰显出西学东渐的日益加深。  相似文献   

7.
中国现代美学理论中作为美学范畴之一的"丑",并不来自我国传统美学思想的孕育,而是在近代西学东渐的背景下从西方引进的。从20世纪初中国近代学者对西方"丑"概念的最初引进,到将其纳入审美视野中考察,直至明确提出"丑学",学界对于"丑"范畴的认识在逐步深化。而现代学术视野中"丑学"研究的异军突起,更导致了学科研究范式的转型。  相似文献   

8.
近代西学东输,西方卫生学传布到中国,传播近代卫生学理论知识,转变国人的卫生观念,对近代公共卫生政策制订与机制的建立,开展卫生活动具有重要影响.文章论述清末民国时期医学家丁福保关于卫生学方面的主要译述著作,分析其特点与作用,探讨近代卫生学传播对社会变迁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9.
西学东渐是一部近代东西文化碰撞和交融的历史。近代中日两国在西方先进文化巨大的冲击下,从被动到主动走上了近代化的道路。翻译不仅是西学东渐的开始,而且伴随西学东渐的全过程,记载了西学东渐的重要历史信息。从翻译史的角度,探讨西学东渐对中日近代翻译实践的影响,揭示出翻译实践背后中日对待西学的态度:中体西用与和魂洋才,是导致中国近代化道路曲折艰辛,而日本迅速跻身于世界列强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试论盛宣怀教育救国思想产生的缘由及其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盛宣怀不仅是清末洋务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也是近代中国教育的奠基者之一。在"西学东渐"思潮的影响下,他开始意识到中国社会的变革不能仅仅停留在经济领域,中国要走上自强之路,还必须对教育和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根本性的改变。他对中国教育的贡献,丰富了其一生的辉煌。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毛泽东特殊的政治家报刊观及邓拓新闻实践历程的简略梳理,来考察邓拓办报的本真内涵,以期在肯定其办报积极意义的同时,重新考证"书生办报"说背后的特殊历史价值;认为邓拓报刊思想的实质是光鲜的"政治家办报",即围绕党内办报思路展开,将中共办报经验进行了有机联结,为党内政治家报人树立了榜样."书生办报"说并不能恰当地表达邓拓的办报意志.  相似文献   

12.
尤袤是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之一,文章在当时也很有影响。但其诗文在其身后却散佚太多,以致声名日小,甚至于渐难以匹配"四大诗人"之盛名。其文集流传情况直接关乎他的声名、影响及文学史地位,考察尤袤文集各时期的刻本、抄本和排印本等各种版本形态,对其诗文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埃德加.爱伦.坡在作品中对女性的奇异刻画巩固了他作为“神秘恐怖的奇异故事的缔造者”的名声,其作品中许多轻妙脱俗的女性常常经历恐怖的死亡,她们或被活埋,或被损毁,或遭受精神吞噬。文章根据自体心理学相关理论证明坡是一位自恋型人格障碍者,其自恋型人格由他幼年时的创伤性经历引起,并极大地影响了他的文学创作。他的女性短篇小说如《贝蕾尼斯》、《莉吉娅》、《莫瑞拉》、《厄舍古屋的倒塌》都是他自恋心理的产物。  相似文献   

14.
整形美容外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基本的专科技能及原则需在不断的反复实践和训练中才能获得并逐步加强。为了配合临床医疗教学的改革,加强实践在临床医疗教学中所占的比重,我院设立了整形美容技能训练中心。为实习生、研究生及本院低年资住院医师提供基本的临床技能培训和模拟手术操作训练,使得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基本功都得到了加强,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教学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15.
通过宁波市镇海区档案馆藏宣统《镇海虹桥朱氏重修族谱》所载朱祥麟史料,并结合光绪年间地方志,考订其生卒年代、军旅活动,以及家族、婚育和封赠等情况,纠正一些流行已久的误说。通过对朱祥麟的研究,丰富我们对其次子、宁波帮代表人物朱葆三的家庭出身、赴上海学艺背景和家族封赠等方面认识。  相似文献   

16.
汪瑗关于"屈原投水说"的辩驳和屈原去楚而隐的观点是《楚辞集解》的核心与灵魂,也是了解汪瑗处世思想的关键。汪瑗在论证屈原去就问题的过程中,实际上表明了自己的生死观。在汪瑗看来,死不可惧,但其条件是要对国家前途命运有益,对自己的身名有益;汪瑗强调仁智并重,并将屈原塑造成仁智并行的圣者形象和有道者形象。汪瑗的学术思想与处世观念的形成有着多方面的原因,除了民族传统文化的远来积淀以外,个人的身世经历与时代风习的影响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华锺彦《诗经》研究成果累累,可以分为概论、论文和专著等三类。这三类成果实际上形成了他《诗经》研究中不断演进的学术进程的三个阶段。在学术生涯中,华锺彦不断探索,不断提出新的见解,表现出知识分子独立思考的精神。这种精神的来源主要有二,一是他的独立人格,二是他母校北京大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梳理了14世纪至19世纪后半叶但丁政治理念在欧洲的境遇及其与但丁诗人声誉的联系。除“俗语问题”外,但丁在《帝制论》中提出的政教分离的政治理念是他最初遭到反对的最重要原因,虽然在15世纪~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运动中但丁的理论曾引起人们的注意,但17世纪~18世纪人们对但丁的低俗化误读使他的诗人声誉仍然下滑。但丁的声誉随着意大利民族意识的觉醒与呼唤民族解放的欧洲浪漫主义运动而不断走向辉煌,这一转折点就是意大利历史哲学家维柯。  相似文献   

19.
井伏鳟二是日本文坛享誉盛名的作家,但是在国内对他的研究起步还比较晚,研究资料比较零散。本文围绕井伏鳟二的小说展开,对不同时期的小说加以论述,分析井伏文学的魅力。他的创作之路分三个时期,其作品往往在平易通俗的文字中蕴含着幽默含蓄的笔调,使平易的文字产生感人的艺术效果。他的作品多取材于日常生活,人物多是些善良的劳苦群众。井伏鳟二在不倦的写作中,创作了自己独特的写作风格—精湛的叙事技巧,冷静写实的艺术手法,流畅而机敏,幽默而讥讽的语言风格。  相似文献   

20.
《汉志·诗赋略》"扬雄赋"绎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扬雄赋的评价,在两汉之交经历了不小的变化.扬雄赋在扬雄生前及卒后的一段时间内并不为人所看重;元、成时期经学的兴盛、辞赋家地位的卑下、扬雄创作自身存在的问题等,是影响扬雄赋在当时评价的主要因素.<七略>品评优劣,将扬雄赋归入第二等,自有其理由.班固著<汉书>,始高度肯定扬雄的创作与理论.班固在<七略>著录的基础上,增补了扬雄的赋篇总数,同时还继承了扬雄的辞赋观,采用扬雄的见解来评论汉赋创作、续成<诗赋略>末尾的总括性评语.这不仅使扬雄赋的命运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扬雄由此成为西汉赋坛上与司马相如齐名的大家,而且也使扬雄的赋论发扬光大,开始确立起独步西汉、沾溉后世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