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6 毫秒
1.
学术背景与大学校长的治校理念和能力有内在的关联,影响到大学的发展走向。基于这一思考,从教育背景和职业背景两方面对台湾12所公立大学现任校长的学术背景进行了描述与分析表明:台湾公立大学现任校长多出身理科;台湾公立大学在遴选校长时,"母校色彩"现象很普遍;校长选拔倾向于"外部选拔模式";现任校长都拥有国外名牌大学博士学位,且具有在高校、科研单位或政府部门工作的经历;现任校长在上任前,很少有担任大学副校长的经历。  相似文献   

2.
东南大学校长郭秉文以其非凡的办学成就、学识和个人魅力与东南大学的名字紧密联系在一起,而成为这所大学的象征.郭秉文成功的校长形象为我们展示了现代大学校长多方面内涵,这就是:首先,大学校长是一位学者,一个教育家,有自己独特的大学理念;其次,大学校长是一个能力很强的大学经营者;再次,大学校长是一个善于驾驭学术全局的管理者;最后,大学校长是具有人格魅力的影响者.  相似文献   

3.
大学校长对大学的发展有重大影响。比较我国与高教发达国家大学校长的群体特征,对于我国大学校长的选拔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调查结果表明,中美大学校长在人口学变量、教育背景、学术背景和职业经历四个方面有明显的差异。在对差异的合理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选拔校长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4.
大学校长是一所大学的灵魂,他们的教育理念形成及其办学思路和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校发展的速度和质量。通过对国内36所师范大学校长的性别、年龄、教育经历、学术研究和职业背景等基本信息的分析,表明其群体特征主要有:(1)男性比例偏高,且年龄层次分布相对集中;(2)求学背景多元化,但校长产生多"近亲繁殖";(3)学位层次和国际化程度偏低,且"重理轻文";(4)学术造诣深厚,但对高等教育研究不足;(5)工作经历简单,主要来源于"内部选拔"等。由此,对师范大学校长的选拔任用应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改进:适当提高女性比例,放宽校长任职期限;兼顾本校优秀校友,又要考虑外校精英学者;关注人选的人文社科素养,兼顾文理学科背景;注重高等教育研究与管理才能,采用内部选拔与外部选拔相结合的模式。  相似文献   

5.
大学是人才成长的摇篮,是人力资源开发的基地,肩负着向社会源源不断供应人才的重担。大学校长是大学的领航者、掌舵人,一位好的校长能成就一所好的学校。通过对我国本科大学校长个人特征的分析,探寻一些颇有价值的结论,对促进高水平大学校长的涌现和更好地成长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美大学校长知识背景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大学校长是大学的首席学术和管理领袖,是该大学的象征,对于大学的繁荣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大学校长的知识背景对校长个人的教育理念和办学实践又有着一定的影响作用。通过比较中美18所大学校长的知识背景,意在促进我国大学校长知识背景多元化的发展,使大学校长的教育背景更加全面,职业背景更加丰富,选拔出具有良好知识背景的现代大学校长。  相似文献   

7.
现代大学治理是以章程为制度载体的治理,现代的大学校长是职业化和专业化的大学校长,作为大学宪章的章程中应明确对于校长的相关规定,而我国无论从国家层面还是实践层面大学章程中关于大学校长的规定还仅限于校长权力及对校长权力的监督,对校长产生机制的规定仍属空白.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在大学章程中准确的定位大学校长的来源、大学校长的要求、大学校长的产生程序等校长产生机制的内容,以保证大学章程能够成为大学发展的助推器,大学校长能成为大学的领导核心和灵魂.  相似文献   

8.
通过舆情研究的方式找到了大学校长选拔中特别受关注的四个问题:"大学去行政化"、"大学校长的选拔程序"、"校长个人素质"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并从中西方比较的视角来对大学校长选拔观念的差异进行了分析,力图找到背后的深层次文化原因及问题根源所在,希望能对我国大学校长选拔工作有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9.
20世纪80年代以来,无论从外部环境还是内部结构,美国大学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相应地给大学校长职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从美国大学校长作用的对象:发展理念、学科专业、多元生源、新兴技术、社会公信等大学组织的变化;大学校长自身职业发展的困惑:遴选机制、多重角色、个人自由、职业风险;大学校长应对职业发展的策略:入职的准备、工作的策略、卸任的智慧三方面展开论述,提出了对当下中国大学校长的职业发展启示:能够在任职前有充足的心理准备,任期中能够协调平衡各方利益,卸任时能够有充足的智慧。  相似文献   

10.
南方科技大学的校长遴选工作具有以下特点:在遴选理念层面上,以学术性目标为主导;在遴选操作层面上,以政府为主导;在遴选制度层面上,坚持移植与本土相统一。南方科技大学校长遴选工作还存在着遴选机构不独立、遴选条件不具体、遴选程序不规范等问题。而遴选委员会依法组建、独立自主工作是大学校长遴选制度常态化、规范化的保证。本次校长遴选只可看做是我国大学校长选任制度的一次有益的尝试和改良,并未深入涉及大学校长遴选的理念和制度。  相似文献   

11.
校长个人教育哲学是校长专业素养的重要内容,校长形成理性、创造性、个性化的教育哲学,对于促进校长的专业发展,推动学校的可持续特色化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建构个体的教育哲学是校长在专业成长过程中必须不断省视和反思的日常活动,主要通过文化沉淀、实践观照、观摩学习以及反思对话等途径来实现.  相似文献   

12.
大学校长的角色和职能,对于高等学校的建设和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本文通过对英国大学校长角色和职能的阐述和分析,从中领悟现代大学校长应具备的素质和领导才能等,以期待对我国高等学校的建设和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中外知名大学校长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阐述了中外知名大学校长的角色定位和基本素质要求 ,对中外知名大学校长的选拔条件、选拔制度、管理体制和校长职权进行了比较研究 ,提出了中国知名大学管理体制改革中权力结构调整的三个原则 ,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适当分离 ;权力重心适当下移 ;权力适当分散  相似文献   

14.
校长不仅是主持大学校务的最高行政长官,同时也是大学的灵魂,并决定大学改革发展的方向,而大学校长的演讲是他们对大学价值等基本问题的理性思考和他们大学理想的表达。本文在讨论大学校长的重要性的基础上,阐述了大学校长之演讲何以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和国内、国际竞争的加剧,如何突破发展瓶颈,不断实现机制和体制的创新,促进大学的可持续发展,大学校长领导力无疑起着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笔者认为制度建设是目前社会形势下大学校长领导力得以充分发挥的着力点,是提升其领导力的有效途径,大学校长应做良好大学制度的完善者、建设者和监护者。  相似文献   

16.
论大学校长的多重角色及对大学发展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大学职能日趋复杂,人们对大学校长的角色期待也产生了不同的定位,大学校长是一个具有多重身份和多种角色集于一身的人:领导者,注重目标和影响激励;教育家,能够提出具有独到见解的教育思想或进行卓有成效的教育实践;社会活动家,致力于建立学校与外界社会的良好关系;学者,在相关专业领域享有相当的权威性.  相似文献   

17.
谢希德是一位伟大的女性,她兼科学家、教育家于一身。从“科学救国”到“科学建国”的理想是她对科学事业执著追求背后强劲的动力之源,正是这一强劲动力使她在现实生活中,铸就了坚强、执著、坚定的品格。作为校长,对复旦大学的改革,既体现着她高校管理思想的睿智,又显示出她过人的敢于实践的胆识以及开放的心态。她的高校管理思想和勤奋敬业的精神今天依然激励着后学。  相似文献   

18.
财商是对大学校长素质和能力的新要求。作为大学校长,必须具备较高的财商,这是时代与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大学职能与大学领导自身素质的要求。大学校长应通过学习、研究、交流和实践等手段,在观念、知识和能力方面不断提高自己的财商。  相似文献   

19.
杨德广校长在高等教育研究中,一贯坚持理论研究、坚持改革创新,尤其注重把理论研究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作为大学校长,他是一位有个性、有风格、有理念的大学校长。几十年如一日,无私奉献,辛勤耕耘,不断探索,大胆实践,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做出了贡献,成为新中国大学校长的优秀代表。  相似文献   

20.
名校长与近代中国大学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代中国大学的发展与名校长的办学理念紧密相关,中国大学精神也因这些名校长的办学理念而得以发扬光大。民国时期,中国大学精神达到了一个高峰,其中20世纪20年代的北大、30年代的清华和40年代的西南联大可谓是中国大学精神的三座里程碑。从某种意义来说,蔡元培、蒋梦麟、梅贻琦、竺可桢等名校长成为近代中国大学精神的历史化身。五四和民国时期,北大、清华表现出来的精神和风采至今让人留恋。抗战时期,西南联大所呈现出来的“名师教学”、“教授治校”、“通才教育”、“学术自由”,更是近代中国大学精神在追求宽松的文化与制度和谐共生的环境下孕育出的结果。这对于当今中国如何办大学教育,尤其是大学校长的思考和行动,仍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