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0 毫秒
1.
离散频谱分析的一种新校正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一种对幅值谱进行校正的新方法,用以解决离散频谱当谱峰没有对正峰顶,有能量泄漏所带来的误差,并讨论了矩形窗、汉宁窗、海明窗和高斯窗四种窗函数的修正方法,校正的频率、幅值和相位的精度可达细化100倍以上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配电网中较大负载的炼钢电弧炉在运行过程中会对公用电网产生较大的冲击和干扰,本文基于小波变换具有良好的时频局部化特性,提出一种更为有效的电压闪变分析方法,利用小波变换的多分辨率分析方法,对电压闪变信号进行检波与分解,提取出电压波动信号的频率和幅值,从而得出反映电压闪变的参数.仿真实验证明小波变换是一种有效的电压闪变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3.
针对深度估计时两幅双焦图像特征点的误匹配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形状上下文特征点的校正方法。首先引入了对尺度、视角、光照等具有不变性的SSURF特征向量,利用SSURF特征向量匹配算法在双焦单目视觉系统采集的焦距不同的两幅图像之间进行目标SSURF特征点的匹配。提出一种改进的形状上下文描述符,对局部特征匹配点对进行误匹配的校正。然后根据空间物点与所成像点距图像中心矢量大小及摄像机的焦距值之间的几何关系,利用校正后的特征点完成相关的计算从而获取目标物的深度信息。实验表明,校正后的方法进行深度估计具有较小的误差和较好的估计效果。该深度估计方法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描述了影响DBF系统特性的主要因素,研究了阵元间互耦对自适应方向图旁瓣和零深的影响及校正方法,讨论了在DBF阵中校正接收通道幅、相误差和I/Q支路正交误差的技术途径。计算机模拟和测试证明,按照所述方法进行校正可以得到满意的结果。另外,为了减小I/Q支路产生正交误差,建议采用中频直接采样和数字化的接收机方案。  相似文献   

5.
单脉冲雷达系统通道一致性校正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振幅和差单脉冲体制对目标进行角度测量的条件下,讨论了采用宽带信号的和差波束接收通道的幅相特性不一致。当幅度误差<14 dB、相位误差<0.27 rad的通道误差模型时,针对宽带信号提出了一种对和差通道幅相进行校正的算法。通过计算机仿真表明,校正后的测角精度有明显提高,满足了系统设计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传动系统位置检测的精度和安全性以及减小系统首末端的位置偏差,提出了绝对式光电编码器和旋转变压器的双位置解算方案。基于高 速芯片TMS320F28377S设计了绝对式光电编码器和DSP的通信电路,运用SCI模块与光电编码器通信;设计了旋转变压器与DSP的接口电路,对旋转变压器的输出 信号进行160倍过采样并相敏整流;分别在传动系统首端和末端安装绝对式光电编码器和旋转变压器,位置解算结果相互验证,确保传动系统位置解算的正确性和 安全性。实验表明该方案能快速准确地实现位置的检测,提高传动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7.
从机载合成孔径雷达(SAR)距离一多普勒原理出发研究目标定位问题,文中采用多项式拟和平台位置,修正了零多普勒条件方程,建立了适合机载SAR的构像模型和坐标系变换关系,提出了一种实时无参考点定位情况下的雷达图像经纬度计算方法,并对影响定位精度的参数包括平台测量误差、多普勒中心估计误差和载机高度误差进行定量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校正SAR图像存在的几何变形,定位误差精度与理论分析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8.
提出一种可以精确测量千伏级微秒脉冲幅值的方法;经一简单 RC 网络,将脉冲和直流电压同时加到示波管偏转板上,当扫描线保持原状时,直流电压即为脉冲幅值。理论分析表明当脉冲幅值大于500V,其误差<0.25%。对100V 方波进行了测量,并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联轴器对中调整的分析与计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摄动法准确地确定了联轴器对中误差测量与调整问题中两机器的相对位置,建立了使联轴器完全对中的调整量计算方法.同时,引入了旋量概念对联轴器的对中误差及调整量进行了全面分析,该思路及方法可用于解决任何有空间相对位置要求的两直线位置关系的测量及调整问题.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模型并分析了其对潮流计算的影响,讨论了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对电压的影响以及风力发电引起的电压波动和闪变,最后对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为检测伺服系统位置信息,以旋转变压器作为位置传感器,设计了基于芯片AU6802N1的位置检测电路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仅利用TMS320F28035对旋转变压器转子位置直接解算的方法。该方法综合运用正弦峰值采样、CLA浮点数计算、误差校正等手段。实验表明,该方法在位置解算的速度和精度上可与AU6802N1芯片相比,节约了系统成本,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2.
针对曲面工件超声波检测过程中,超声检测机器人末端探头位姿误差对检测精度影响的问题。根据超声检测机器人自身特点,提出基于多关节摄动误差补偿原理逆向求解标定误差模型参数的方法,利用误差模型参数实现对检测中所有扫描点位姿误差的实时补偿,提高检测的精度。首先,应用Denavit-Hartenberg方法建立超声检测机器人的运动学模型;其次,分析超声检测机器人的误差原因和来源,并利用矩阵微分原理建立误差模型;最后,结合超声检测机器人测距功能和多关节摄动误差补偿原理得到位姿误差实时补偿方法。通过螺旋桨曲面工件扫描检测实验验证该位姿误差补偿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机构的误差分析在较精确的运动传递中具有普遍意义,本文以空间RSSR四杆机构为例,用复数向量法分析了杆件尺寸误差对输出杆件的位置、速度(角速度)和加速度(角加速度)误差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针对提高微网储能变流器的动、静态性能,提出融合了前馈解耦控制的电网电压定向双闭环控制策略,在三相电 压源型变流器(d,q)坐标系数学模型的基础上,以电网电压矢量定向并同步旋转,电流内环采用前馈解耦直接电流控制, 解耦了有功电流与无功电流,提高了内环电流的跟踪速度与精度,同时加速了外环电压的响应速度。仿真结果表明,变 流器系统响应速度快、网侧电流谐波含量低、直流侧电压稳定且纹波电压小,能以单位功率因数双向运行。提出的控制 方法可行有效,具有应用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一种基于H桥驱动的两相永磁低速同步电动机电压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的控制策略.分析了两相永磁低速同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推导了两相永磁低速同步电动机的数学模型.成功地采用电压空间矢量控制两相永磁低速同步电动机,并设计了硬件实现电路.采用MATLAB对SVPWM和两相永磁低速同步电动机进行了建模,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良的调速特性.  相似文献   

16.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 PMSM)位置传感器成本高、维护难等问题,设计了一套用于变频洗衣机的PMSM无位置传 感器控制方案。采用改进型滑模观测器(SMO)实现电机转子位置与转速的估算,通过三电阻采样方式来检测三相电流, 有效地降低了系统成本。系统采用矢量控制模式,针对洗衣机负载波动大、运行速度高的特点,在电流内环设计中增加 了电压前馈补偿解耦控制环节,与传统PI调节器相比,该方案能够改善电流跟踪效果,提高控制性能。最后,在洗衣机 样机平台上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证明该控制方案运行可靠,控制效果良好,能够满足洗衣机的工作要求。  相似文献   

17.
《汉语大字典》第二版纠正了第一版许多错误,但仍有不少讹误未能订正,甚至产生了新的差错。主要从校勘的角度进行辨正,辨正内容包括文字讹误、标点不当、出处失误及注音、释义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连续小线段是目前国内机床加工最常用的刀具路径形式,针对连续小线段路径的不连续性造成的机床速度、加速度剧烈波动,笔者提出了新的局部光顺算法。首先运用有理Bezier曲线对小线段连接处进行光顺插补和光顺转接,实现了过渡光顺的G3连续;然后运用生成的新的刀具路径,考虑弓高误差和近似误差的影响,建立误差分配模型;综合考虑2种误差影响的情况,根据机床法向加速度等约束进行速度插补。仿真验证表明误差分配模型能更好地保证综合误差不超过给定精度。模型具有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基于空间几何原理和超声多普勒三角测量法,提出了一种胎头位置、宫颈扩张的自动测量方法,以替代产科临床使用的传统手工触诊法。研究建立了跟踪定位测量系统模型,讨论了可能引发测量误差的原因。设计并实现了超声多普勒跟踪定位系统,包括超声传感器系统、超声驱动/接收电路和测控系统软硬件。模拟测试表明,所设计的系统对胎头位置和宫颈开口的5次测量平均值绝对误差小于0.25cm,远小于传统手工触诊法的平均误差2.0cm。  相似文献   

20.
提出了广义合作目标的概念及误差空间估计方法,提高了光电跟踪系统的跟踪精度与平稳性。该方法采用引导数据与引导误差描述目标的运动,通过将目标的机动分散到引导数据和引导误差,在目标状态空间中根据目标的运动模型进行滤波,在误差空间中根据引导误差模型进行滤波与预测,再进行合成得到目标位置预测数据。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机动水平下,该方法的跟踪性能优于Kalman滤波与强跟踪滤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