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8 毫秒
1.
李级民 《中南论坛》2006,1(1):34-37
目前,支农信贷资金不足成为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制约因素,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又反过来影响着农业信贷对农业的支持。本文从农村信贷机构以信贷资金直接参与农民生产活动和农村信用社的产权改革与经营机制改革的两个层面探讨了建立农民增收和支农信贷的互动机制和渠道。  相似文献   

2.
农业高新技术是发展现代农业、支持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各国非常重视农业高新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完善的资金支持体系是实现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保证,为消除我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融资瓶颈制约,财政资金应发挥引导、杠杆作用,银行信贷资金发挥主体作用,要支持我国风险投资的发展,并引导其向农业高科技领域延伸。  相似文献   

3.
文章首先提出黑龙江省逐年增大对农业的贷款,但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及消费水平却没有因此有较大的增长这个问题,并以农村信贷资金流动性为切入点,利用Feldstein—Horioka测试方法验证黑龙江省农村信贷资金流动能力,对其流动性进行了效果分析来说明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加农业投入是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农业资金投入有多种渠道 ,包括国家财政资金、银行信贷资金、市场筹措资金、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和农户自身投资等 ,其中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自身投资应成为农业投入的主渠道。当前在努力创造条件 ,争取吸引更多外部资金的同时 ,更应该为农业自身投入的增加创造良好的环境。逐步形成农业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  相似文献   

5.
从国外的普遍经验、国内的实践和形势发展趋势、政府行为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农业投融资等角度深入地阐述了农业综合开发财政资金和信贷资金配套投入的重要性、必要性、客观性和紧迫性。在中国人民银行取消专项贷款之后 ,为农业综合开发继续吸纳、使用信贷资金 ,从理论上进一步澄清了认识。  相似文献   

6.
农业发展银行是承担国家“农业政策业务”的特殊金融企业, 其财产损失风险更具有隐蔽性、复杂性、广泛性。本在分析农业发展银行信贷风险的政策、体制、管理及市场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政策性信贷资金风险补偿机制、信贷资金风险转化机制,完善政策性信贷运行机制、信贷动态监测预警机制等化解信仰风险的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7.
"三农"问题的解决,必须有足够的投入并保证资金的使用效率,应该立足于我国已有的农村金融服务机构,对其功能从新定位,使非赢利的金融机构成为农业金融的主体,为农业提供优惠的信贷资金,形成一整套对农业的金融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8.
在对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四川省分行、地级分行、县支行及部分粮棉油收购企业全面调查的基础上 ,阐述了 1998年政策性业务调整前四川省农业政策性信贷资金的运行现状、作用和问题 ,提出了实现政策性信贷资金合理化运行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我国银行信贷资金对国民经济贡献率的回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一般的经济理论 ,银行的信贷资金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作用不可忽视 ,但在我国其分析多基于定性 ,缺少定量的描述。本文通过对我国国民经济与银行信贷资金以及其他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的实证分析 ,从定量的角度得出我国银行信贷资金对国民经济贡献率的大小 ,从而说明银行信贷资金在国民经济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根据一般的经济理论,银行的信贷资金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作用不可忽视,但在我国其分析多基于定性,缺少定量的描述.本文通过对我国国民经济与银行信贷资金以及其他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的实证分析,从定量的角度得出我国银行信贷资金对国民经济贡献率的大小,从而说明银行信贷资金在国民经济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从现代契约理论的角度分析了中国的经济信用问题,认为造成中国经济信用秩序紊乱的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经济转轨时期产权不明晰导致的资金借贷契约非市场化,提出改善中国经济信用问题的最根本的措施在于培育资金借贷活动的市场主体,在此基础上,讨论了由于信息不对称引起的资金借贷活动中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认为解决问题的思路应是建立和规范化运做信用中介机构,完善经济信用法规.  相似文献   

12.
借助样本数据,利用超越对数粮食生产函数、产出弹性及替代弹性,对粮食生产资源中的自然资源与社会资源的内部替代关系进行了实证。结果显示:农业基本建设与农业科技三项费用投资在一定程度上可替代可耕地面积的日渐不足;中国农业生产正在由人力投入向科技投入过渡。从而为政府管理部门对资本、科技、人力资源的投入更有针对性提供了量化依据。  相似文献   

13.
农业发展银行是承担国家“农业政策业务”的特殊金融企业,其财产损失风险更具有隐蔽性、复杂性、广泛性。本文在分析农业发展银行信贷风险的政策、体制、管理及市场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政策性信贷资金风险补偿机制、信贷资金风险转化机制,完善政策性信贷运行机制、信贷动态监测预警机制等化解信贷风险的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14.
我国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制度变迁与创新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对计划经济时期和改革以来我国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及其绩效进行了分析。结合WTO对农业政策的影响,分析了市场经济体制下中国农业合作组织的制度创新问题。并就农地制度创新、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制度创新、农业服务组织制度创新、农产品流通组织制度创新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包括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在内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显示出巨大的生机与活力.安徽省太湖县采取鼓励资金互助、引入"政府信用"等金融手段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但尚存在正规金融涉农贷款比例下降、农村信用社改制后支农意愿减弱等不足之处.建议采取以下措施在金融领域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促进农村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完美联接,打好农业资本内生和外生组合拳;加大农业资金供给,加强对农业发展的支持力度;推广"政府信用"模式,发挥村干部和农业主管部门在农业融资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中国农村信用社普遍建立于建国初年的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其理论起点既不是国际公认的合作原则,也不完全是马恩列的合作理论,主要是斯大林的农业集体化理论。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的理论起点决定了它是一种既背离了国际合作原则又不完全遵循马恩列合作理论的特殊制度安排这是导致日后中国农村信用社改革难以达到预期目标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7.
农业供应链金融信贷助推农业产业扶贫是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体现。本文基于合作社社员农户是否具有脱贫能力为视角,分析了自主发展模式与委托发展模式下农业供应链金融信贷的减贫机制。研究发现:自主发展模式下的农业供应链金融信贷主要通过产业发展、金融支持与风险防控等三大利益联结机制来实现对社员贫困农户的“造血式”扶贫。委托发展模式下的农业供应链金融信贷主要以优化合作社内部治理结构和利益联结机制为前提,借助政府专项扶贫资金及贫困农户信贷资金的股权量化,发挥债权和股权等资产收益扶贫作用机制,增加对无脱贫能力的贫困社员农户财产性收益来达到减贫增收的目的。为此,进一步加强合作社为载体的农业供应链金融信贷产品创新和强化合作社内部治理结构,提高合作社融资增信能力和构建农村征信体系成为下一步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18.
金融机构信贷资金期限匹配问题研究:以西部地区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存款活期化、贷款中长期化并存的信贷资金期限配置现象,已成为经济金融运行中重点关注的问题。从经济主体利润最大化、经济结构、历史政策因素、融资体制制约、金融统计指标等多角度,诠释了西部地区金融机构信贷资金期限相匹配的客观性和合理性,提出西部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浅谈高等院校利用信贷资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良珍 《南都学坛》2002,22(4):113-114
高等院校利用信贷资金是高校法人实体的内在要求,是市场经济的必然,是高校快速发展中缓解资金矛盾的必然选择。高校应积极筹措信贷资金。利用信贷资金要搞好银校合作,利用信贷资金要适度,要与办学规模相适应。规避贷款风险,应对贷款项目要慎重选择,充分考虑还款能力,制订还款计划,切实管好用好信贷资金,提高贷款资金的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