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枸橼酸莫沙必利与奥美拉唑联合使用在反流性食管炎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符合反流性食管炎诊断标准的患者8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均给与枸橼酸莫沙比利治疗,试验组联合使用奥美拉唑肠溶片进行治疗。一个疗程后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使用内窥镜观察食管黏膜恢复情况,对比两组患者总反流次数、总反流时间及胃蛋白酶原Ⅰ(PGⅠ)和胃蛋白酶原Ⅱ(PGⅡ)水平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黏膜恢复情况较治疗前都有所改善,试验组效果更为明显(P0.05)。两组患者的总反流次数相对于治疗之前都有所减少,总反流时长较治疗均有所缩短,试验组变化更加显著(P0.05);两组患者的PGⅠ及PGⅡ相对于治疗前都有所降低,试验组降低程度更为明显(P0.05)。结论枸橼酸莫沙比利联合奥美拉唑在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方面可以显著提升有效率,促进食管表面黏膜恢复,降低反流发生频率,有效改善胃蛋白酶原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序贯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164例就诊的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82例给予序贯疗法治疗,对照组82例给予传统三联疗法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Hp根除率(84.15%)明显优于对照组(67.07%),治疗组治愈50例(60.97%),总有效率为91.46%,对照组治愈35例(42.68%),总有效率为74.39%,治疗组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序贯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并且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老友》2009,(5):62-62
幽门螺杆菌(简称Hp)是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病的罪魁祸首。世界卫生组织(WHO)已将Hp列为与胃癌有关的病原菌,属于Ⅰ类致癌因子。Hp是一种专性微需氧的革兰氏阴性杆菌,菌体外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非离断式Roux-en-Y吻合对老年远端胃癌术后肠道菌群及功能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至2018年收治的老年远端胃癌患者138例,随机分为A组(BillrothⅠ式吻合组)、B组(BillrothⅡ式吻合组)和C组(Roux-en-Y吻合组)各46例,比较各组患者的肠道菌群变化情况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三组患者术后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菌属数量呈下降趋势(P0.05),而肠球菌和肠杆菌菌属呈上升趋势(P0.05);各菌属菌落的变化值C组均小于A组和B组(P0.05)。三组患者术后3个月肠道功能恢复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传统的BillrothⅠ式和Ⅱ式吻合,Roux-en-Y吻合对老年远端胃癌术后肠道的影响更小,而且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更佳。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检测2型糖尿病合并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者血清游离脂肪酸(FFA)、丙二醛(MDA)水平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观察Hp感染对FFA水平及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及相关性。方法选择临床确诊的住院和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160例及对照组50例,检测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BT),采用美国贝克曼库尔特AU6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FFA水平(酶联法)及血清SOD活性(比色法),采用上海现科752可见分光光度计(532nm)检测血清MDA水平(TBA法)。结果 2型糖尿病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FFA、MDA水平及SOD活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 293~13. 457,P 0. 01)。Hp感染组与Hp非感染组比较,血清FFA水平、MDA水平及SOD活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 061~8. 227,P 0. 01)。2型糖尿病合并Hp感染者血清FFA水平与血清MDA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 482,P 0. 01),与血清SOD活性呈显著负相关(r=-0. 409,P 0. 01)。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机体内游离脂肪酸水平显著升高及氧化应激反应增强,且具有显著相关性,此可能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加剧2型糖尿病病情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检测广西籍老年人血清中食物特异性IgG抗体,观察研究广西籍老年人非变态反应性食物过敏反应与高血压之间的关系。从预防角度出发,通过科学的方法为患者提供精准的饮食指导依据。方法收集广西壮族自治区江滨心血管内科住院的高血压并且具有相似饮食习惯的广西籍老年患者200例,同时收集无器质性病变、无急慢性代谢病、只因外伤住院康复并具有相似饮食习惯的广西籍老年人200例做对照组。比较分析这两组研究对象中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情况。结果高血压组和对照组血清中14种食物的特异性IgG抗体检测阳性情况比较可见,高血压组鸡蛋抗体阳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其余13种食物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高血压组中,女性患者蘑菇抗体阳性率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其余13种食物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中男性和女性血清中14种食物的特异性IgG抗体检测阳性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高血压组和对照组中14种食物的特异性IgG抗体总阳性反应率从高到低前五项分别为:蘑菇鸡蛋牛奶玉米西红柿,鸡蛋蘑菇牛奶蟹西红柿。结论广西老年人非变态反应性食物过敏反应与高血压之间无明显相关性,其中蘑菇、鸡蛋、牛奶阳性率最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CagA阳性Hp感染与消化性溃疡、胃炎等胃及十二指肠疾病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对Hp阳性(13 C-呼气试验为阳性)、胃黏膜快速尿素酶联免疫法阳性的512例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及80例对照者(健康体检:13 C-呼气试验为阴性、胃黏膜快速尿素酶联免疫法阴性)行血清CagA抗体检测.512例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中慢性浅表性胃炎(CSG)184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120例,十二指肠球溃疡(DU)100例,胃溃疡(GU)108例.结果 CagA抗体阳性检出率对照组为30%,慢性浅表性胃炎组阳性率为61.96%,慢性萎缩性胃炎组阳性率为63.33,十二指肠溃疡组阳性率为68.00%,胃溃疡组阳性率为74.07%.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CagA阳性总检出率为66.0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十二指肠疾病Hp阳性感染者中CagA抗体阳性总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CagA抗体阳性感染与胃十二指肠疾病密切相关;两组胃炎患者CagA抗体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CagA抗体阳性感染与胃炎密切相关;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CagA抗体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CagA抗体阳性感染与消化性溃疡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二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Ⅱ)联合伊马替尼在老年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治疗的64例老年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患者进行研究,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服用一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Ⅰ)伊马替尼治疗,观察组同时联合TKI-Ⅱ(尼罗替尼组14例,达沙替尼组18例)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治疗前后免疫功能,分析两组血液学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完全血液学缓解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主要细胞遗传学缓解、完全细胞遗传学缓解和主要分子学缓解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D~+_3、CD~+_4/CD~+_8和NK细胞水平均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Ⅰ~Ⅱ级血液学不良反应和Ⅲ~Ⅳ级血液学不良反应均略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TKI-Ⅱ和伊马替尼联合治疗的老年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患者,具有显著临床疗效,免疫功能改善,治疗安全性提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分析替普瑞酮对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相关老年消化溃疡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沈阳维康医院内科2015年2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相关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8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雷贝拉唑三联法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替普瑞酮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详细观察。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Hp的清除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高(P0.05);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在雷贝拉唑三联法治疗的基础上使用替普瑞酮对Hp感染相关老年消化性溃疡治疗的效果明显,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叙事护理对直肠癌造口患者身心状态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我院2018年2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83例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叙事护理,比较干预后两组患者的心理痛苦水平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前,两组的心理痛苦温度计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的心理痛苦温度计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并且干预组心理痛苦温度计得分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在抑郁、恐惧、对日常活动丧失兴趣、外表、疲乏、睡眠等条目与对照组比较均有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叙事护理可有效缓解直肠癌造口患者的心理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苦参注射液辅助化疗对老年胃癌治疗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106例老年胃癌患者分为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53例),两组患者均采用FAM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在FAM化疗方案的基础上应用苦参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1个疗程后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经过相应治疗,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49.06%)高于对照组(32.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白细胞减少、贫血、恶心呕吐、肝肾功损伤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苦参注射液辅助化疗可有效增强老年胃癌患者化疗耐受力,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替吉奥治疗老年胃癌的疗效。方法将90例胃癌患者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于试验组患者采用替吉奥治疗,对于对照组患者采用奥沙利铂联合亚叶酸钙和氟尿嘧啶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1.1%)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75.6%),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8.9%)要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20%),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替吉奥治疗老年胃癌能够取得更好的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旁路移植术术后不同时间段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Cardiac troponin Ⅰ,cTnⅠ)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6年4月于我院行冠脉旁路移植术治疗患者72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36)与对照组(n=36)。对照组常规建立体外循环进行冠脉旁路移植术治疗,研究组于非体外循环下接受冠脉旁路移植术治疗,术前及术后以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荧光法测定血清cTnⅠ水平,并于术后3个月进行随访,将研究组根据预后效果分为预后较差组及预后良好组,对比两组血清cTnⅠ水平,分析其表达水平与预后相关性。结果术前研究组血清cTnⅠ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小时、24小时、48小时血清cTnⅠ水平持续增高,术后72小时血清cTnⅠ水平开始降低,术后8小时、24小时、48小时、72小时、96小时两组血清cTnⅠ水平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后8小时、24小时、48小时、72小时、96小时研究组血清cTnⅠ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良好组血清cTnⅠ水平0.71±0.24μg/L低于预后较差组的4.96±1.08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TnⅠ水平与预后存在明显负相关性(P0.05)。结论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旁路移植术术后不同时间段血清cTnⅠ水平有所增高,可造成一定心肌损伤,但损伤程度较轻微,且其表达水平与患者预后效果具有明显相关性,可将其用于预后效果预测及评估,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沙格列汀联合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给予沙格列汀联合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治疗,对照组仅给予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FBG(空腹血糖)、2h PG(餐后2小时血糖)、Hb A1c(糖化血红蛋白)均有明显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FBG、2h PG、Hb A1c、BMI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沙格列汀联合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疗效显著,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降低低血糖事件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手术中保温护理对胃癌根治术后手术野感染的预防作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118例胃癌根治术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9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术中护理,研究组患者予以术中保温护理,从手术出血量、术毕体温、进食时间、下床时间、拆线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等6方面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基于ELISA法对两组患者在入室后和术毕的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以及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进行检测,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数据差异,并对两组患者的术后SSI发生率进行观察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指标好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术毕炎症因子水平明显高于入室后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SSI发生率为1.6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中保温护理在胃癌根治术后的患者中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以对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和术后SSI发生率起到一定的降低作用,并对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值得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难治性支气管哮喘与肺炎支原体感染(MP)发病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8月至2014年11月住院治疗的难治性支气管哮喘患者(观察组)45例及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对照组)80例,检测两组血清肺炎支原体Ig M(MP-Ig M)抗体及血清总Ig E水平,通过统计学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MP-Ig M抗体阳性率(66.7%)显著高于对照组(33.8%),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OR=3.93,95%CI:1.69~9.20);MP-Ig M阳性的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总Ig E平均水平高于MP-Ig M阴性的支气管哮喘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与难治性支气管哮喘可能有密切的关联。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克拉霉素与阿奇霉素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胃炎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80例Hp相关性胃炎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对照组24例,治疗组采用克拉霉素口服,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口服,其余的治疗用药均相同,两组均连续用药7天,随后口服奥美拉唑肠溶片40mg/d至1个月,治疗前后作胃镜检查及Hp检测。结果两组总有效率与Hp根除率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意义,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克拉霉素治疗Hp相关性胃炎的疗效优于阿奇霉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米氮平联合左洛复治疗老年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丹东市第三医院收治的140例老年抑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9例和观察组71例,对照组予以米氮平治疗,观察组予以米氮平联合左洛复治疗,采用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4周、6周的精神状态,采用抗抑郁药副反应量表(SERS)评价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S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I评分均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末两组患者的SI、疗效总评(GI)、疗效指数(E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6周末两组患的SI、G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E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周、4周、6周末两组患者的HAMD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治疗后2周、4周、6周的TES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与单用米氮平比较,应用米氮平联合左洛复治疗老年抑郁症患者疗效更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药补益膏方联合小剂量多巴胺和呋塞米在老年顽固性心力衰竭二级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82例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辨证而设的中药补益膏方,联合小剂量多巴胺和呋塞米,疗程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情况、生存质量和预后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LVEF、LVEDD和血清NT-proBN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平均LVE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平均NT-proBNP、LVEDD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生存质量得分和6min步行距离,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生存质量得分均较治疗前下降,6min步行距离均较治疗前延长,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生存质量得分明显较对照组低,6min步行距离明显较对照组长,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典型心力衰竭各症状计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心衰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期间,观察组再入院、心源性猝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补益膏方联合小剂量多巴胺和呋塞米能有效减轻顽固性心衰患者症状,改善心脏功能,提高生存质量,改善预后,提升二级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基于心肺同治理论,探讨八段锦联合呼吸训练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45例,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八段锦组和综合康复组,每组15例。对照组仅使用常规药物治疗,八段锦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八段锦训练,综合康复组在八段锦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呼吸训练,干预时间为6周。比较三组治疗前后运动心肺功能指标:峰值摄氧量(peak VO_2/kg)、代谢当量(MET);最大吸气压(Pimax)以及呼吸困难评分。结果干预后三组的peak VO_2/kg与MET显著增加,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康复组在提高peak VO_2/kg与MET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康复组在提高peak VO_2/kg与MET方面优于八段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三组患者的Pimax均较干预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在提高Pimax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八段锦组和综合康复组患者干预前后呼吸困难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康复组在改善呼吸困难程度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康复组在改善呼吸困难程度方面优于八段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过程中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对于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八段锦联合呼吸训练可以提高心肺功能,改善呼吸困难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