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中篇小说《老人与海》照海明威自己的话说是“过了写作上的算术、平面几何与代数而进入微积分阶段”后写下的一部力作。小说情节很简单:老渔夫桑提亚哥一连八十四天没捕到鱼,后来在远海中总算钓到一条大马林鱼。他与之苦战两天两夜,终于把马林鱼杀死并用绳索将它捆在船边。但在返航途中,死马林鱼不断遭到鲨鱼群的袭击,老人奋力拼搏。等到他回到岸边时,那条马林鱼被鲨鱼啃得只剩下一具骨架了。继《老人与海》荣获普利策奖和诺贝尔文学奖以后,桑提亚哥这位硬汉愈来愈频繁地出现在中外文论家的评论中。对这个典型人物的分析与评价,总括起来大概有下列三  相似文献   

2.
在西方的文化想象中,东方被预设为与之对立的“他者”,被动地参与西方塑造自我和认证自我的过程,并成为后者建构其主体性所需的“镜像”。美国华人作家严歌苓撰成长篇小说《扶桑》,书中男女主人公之间的感情纠葛却对以上的模式进行了种族和性别上的双重颠覆。本文借用拉康的镜像理论作为分析起点,对以上过程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挖掘。  相似文献   

3.
现象学的“自我”观主张这样一种主体性理论:人的一切知识经验都是从“自我”出发所获取的,除此之外,我们至今尚未找到一个可以为人类普遍适用的认识的出发点。“自我”是由多个同一性(他我)叠合形成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进行自我创造的过程。“自我”始终存在于渗透着群体价值的交往与建构过程之中。  相似文献   

4.
论加缪的“荒谬”概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加缪认为,“荒谬”是人与世界关系的一种把握,荒谬不是理性的对立面而是“非理性的反面”,可以说是理性的一种特殊形态,归根结蒂它产生于人的本真存在与非本真存在之间的冲突。本文试图详细分析荒谬产生的根源,揭示加缪对于荒谬世界中荒谬人的出路的理论探索。  相似文献   

5.
“卡塔西斯”说,是亚里士多德所提出的一个关于悲剧效果的著名理论。在《诗学》第六章中,亚里士多德指出:“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借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卡塔西斯。”“卡塔西斯”(Katharsis)一词,原来是宗教术语和医学术语,意思是“渲泄”或“净洗”。那么,在《诗学》中卡塔西斯具有怎样的意义呢?亚里士多德本人没有解释。不少人都参照它的原义,把它理解成“净化”或“渲泄”。在这些流行的解释之外,罗念先先生别具慧眼,他认为“卡塔西斯”应译解为“陶冶”,他说:  相似文献   

6.
张爱玲小说中始终存在着“自我”与“他者”的二元对立结构,因受到他人的制约,其笔下的人物难以完成自我建构,个体甚至因他者的入侵而走向异化或毁灭,这与拉康哲学中关于自我与他者关系的论述相契合.借助拉康镜像论、凝视论、他者论来解读张爱玲小说中自我与他者的关系,可深入发掘其笔下人物的自我建构过程,细致辨析张爱玲运用的“窥视”笔法,通过《传奇》增订版等具体个案分析他者欺凌与自我毁灭的二元构成.从拉康式精神分析的视角观照张爱玲创作,有利于多角度地深入思考张爱玲小说的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7.
莱辛在<野草在歌唱>中塑造了中年已婚女性玛丽·特纳这一个"疯狂的家庭主妇"形象.作为欲望主体,她不但与自我无法调和, 和她所在的社会和环境也无法调和,最终走向了疯狂和死亡.从后精神分析理论来看,其悲剧的实质是:镜像阶段中他者的出现使主体产生对他者认同的欲望,这种欲望永不止息但又无法获得满足;在俄狄浦斯阶段所经历的主体欲望和现实法则的冲突使欲望主体进一步压抑和异化,从而使主体最终成为非统一的自我.  相似文献   

8.
作为法国当代重要的精神分析学家和哲学家,拉康解构了自我的中心地位,解构了主体,把精神分析学派带入一个新的领域。作为他的一切其它理论发展的基石,镜像阶段理论是研究自我的结构化,自己第一次将自身称为“我”的阶段。但是镜像阶段对自我的意识和对他者的认同虽然使人能够获得对自身的第一次确认,但是这种来自“镜中像”的确认却是视觉给我们的陷阱,一个影响一生的误认。   相似文献   

9.
《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卡列宁经常被低评,这与小说叙述中较多地以安娜为中心有直接的关系.卡列宁的自我是高度理性的“自我”,他用社会和文化来定位自己,这使他显得机械呆板,缺乏情趣,但也使他成为一个有抱负和有作为的社会人.他对安娜的爱是一种转喻式的爱,他爱安娜及安娜周围的人,虽缺乏激情却平和长久.安娜的出走,使卡列宁携带上“被妻子抛弃的丈夫”这一摆脱不掉的伴随文本,给他带来极大的屈辱.即便如此,他也没有故意施以报复,而是选择了宗教逃避.卡列宁不是安娜悲剧的制造者,而是一个善良的婚姻牺牲品.  相似文献   

10.
莎士比亚偉大的悲剧“汉姆雷特”,問世以来已經三百五十多年了。在这三百多年中,引起了无数的学者、作家、詩人对这篇剧作的热烈討論,尤其是十八世紀以来,几乎大多数西欧著名作家都对这个剧本发表过意見,而意見之分歧在文学史討論中也是少見的。英国資产阶級莎学者的連篇累牘的論文和专著,虽然在史料、詞句理解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工作,但对这样一个偉大悲剧作为整体来說却只能做些片面的摸索和解釋,以致許多人愈研究愈糊涂,认为“汉姆雷特”永远是一个謎。英国著名莎学者陶顿(Dowden)教授就是这类人的典型代表。他說这个剧本不仅是个謎而且是一个奥秘,人們只能永远从旁推测而无法加以說明。多数学者都认为莎士比亚所写的是一个优柔寡断的典型,是一个“性格悲剧”,因而汉姆雷特也就成为优柔寡断、犹豫不决的典型了。如最近在我国上映的英国影片“王子复仇記”,它的  相似文献   

11.
中国新文学史上的郁达夫,是以他“自我”的创作个性而显示其特色的。这个“自我”使他成为那个时期浪漫主义作家的主要代表。创作个性,是一个文学家区别于其他文学家的主观方面的特征。它是在文学家一定的生活实践和文学修  相似文献   

12.
一段苦难深重的历史铸成了新时期的“伤痕文学”.十年动乱刚结束时的作品,无一例外地弥漫着浓厚的悲剧气氛,然而时过境迁,当人们擦干泪迹,冷静下来重新反观那噩梦般的岁月时,却看到了历史的荒谬与悖理.于是.当人们探究浩劫产生的根源时,不再是感性地重温那悲修的日子而是理性地俯视它.有位西方哲人说过:“对生命的理性把握是喜剧,对生命的感性认识是悲剧.”不难发现,喜剧意识已悄悄渗透在后来的作品中.如谌容、张贤亮等人的作品到后来便少了些愁苦与凄切,而多了点轻快与幽默;少了些伤感而多了些睿智.陆文夫本来就是一位笔触轻盈的作家,所以,生活中曾有的和正出现的许多充满奇特、怪诞、滑稽可笑的喜剧性事件,对他简直是如鱼得  相似文献   

13.
日本近代作家井伏鳟二,其作品以幽默中夹杂着淡淡哀伤的文风和用小人物讲述大道理的选材特点,在日本文坛占据了一席之地。他的文坛处女作《山椒鱼》,讲述了因头脑肥大而被困岩洞的一只山椒鱼的悲剧故事。小说虽然以小动物为主人公展开叙述,却从中刻画出了行走在现实社会中的形形色色的人的姿态。以"自我"与"他者"的角度来分析造成山椒鱼悲剧形成的原因,并通过此视角得出了作品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07年暑假出现的高考奇人张非为出发点,以拉康的“镜像阶段”理论为支点,分析了张非失败的原因,并以点及面,谈讨了生活申无处不在的“魔镜”以及其对人认识自我的影响,重点剖析了拉康关于“我”与“他者”之间的关系、自我的虚幻性和异己性以及走出镜像的重要性的观点在现实生活或文艺作品种的体现。  相似文献   

15.
《红楼梦》主要情节内容,一是写了宝黛钗的婚姻恋爱问题,二是写了贾氏封建贵族家庭的盛衰兴替过程。两者都是悲剧结局,互相交织在一起,不可分开,且后一个悲剧决定了前一个悲剧。曹雪芹是以此来阐明他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的。自《红楼梦》问世后二百余年来,有众多的评论家撰文著书,对此提出问题进行讨论,一直到现在仍方兴未艾,了无定论。本文试就宝黛钗三人的婚姻恋爱关系问题,论述《红楼梦》的主题思想及其社会意义。“木石前盟”与“金玉良缘”的性质曹雪芹写《红楼梦》,开宗明义,在前四回书中就把小说主人公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都作了概括交代。他们都不是一般凡  相似文献   

16.
托妮.莫里森的处女作小说《最蓝的眼睛》塑造了布雷德拉夫夫人的人生悲剧。这个有着多重边缘身份的黑人女性在心理上始终滞留在幼儿的“镜像阶段”无法超越,造成了其人格的异化和分裂。本文试图从其“原始的缺失”入手,依托心理分析大师雅克.拉康的镜像理论,对其建构自我的矛盾,其侵略性和其无意识的语言结构进行阐析,力图诠释布雷德拉夫夫人悲剧人生的深层心理根源。  相似文献   

17.
“党内合作”是马林在片面地分析了国共两党状况,机械地搬照他在印尼从事革命统一战线工作的经验之后提出来的;共产国际在过低地估计了共产党的力量,过高地估计了国民党力量的情况下,为了早日实现其关于中国革命的策略,援助苏俄革命而接受了马林的建议;中共中央一开始是为了尊重共产国际纪律而接受了“党内合作”,后来在共产国际右倾思想影响下,中共中央思想发生了转变,自觉地执行了“党内合作”决议;“党内合作”方式给双方带来了更多的纠纷,是不利于合作的,特别是它使中共难于保持自己的独立性,进而实现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  相似文献   

18.
用存在主义探讨人存在的困境、生活的无意义、无目的,人在荒谬的世界中的异化和焦虑,同时也强调在荒谬的世界中追求真我。现实主义小说家哈代在他的最后一部悲剧小说《无名的裘德》中展现了生活在荒谬的教育体制和婚姻制度下的主人公裘德的异化和焦虑,以及他在异己的环境中对自我价值、真我的追求。裘德的这种生活状态与存在主义所讨论的人的生存状态极为相似,表现出存在的荒诞性。  相似文献   

19.
“法治中国”是实践“法治国家”具体的地理和空间平台,它使得“法治国家”的建设“脚踏实地”,它汇聚了“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的各项具体价值要求,它在适用地域上呈现出“国家法治”与“地方法治”的特色.作为“法治中国”的整体化特征,必须先有“国家法治”,然后才可能出现“地方法治”,“地方法治”不能脱离“国家法治”而存在.在实践法治精神的过程中,任何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都没有特权,都必须按照统一的法治原则来制定法律、执行法律和遵守法律,“法治中国”正是从一个具体的主权国家概念的角度来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提出了“具体法治”的各项价值要求.  相似文献   

20.
从拉康“镜像说”解读“他者”的含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他者”是西方文学理论中一个常见的术语,频繁应用在后殖民主义、女性主义和解构主义中。“他者”的建构源自对拉康的“镜像”心理分析,主要是研究驻康理论中‘‘他者”的多重阐释和“他者’’与言说主体的构建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