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1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象和性质的讨论中,人们争论的焦点集中在一个重要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哲学有无本体论?如果有,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 我认为这一问题的讨论对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立足现时代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有重要意义。在此,我谈几点认识,就教于大家。我的基本观点是:马克思扬弃了“本体论”概念。虽然马克思坚持物质自然界是人类生存的前提、历史发展的条件,但马克思主义哲学并不是自然本体论或物质一元论。“实践”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范畴和核心概念。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现人的尺度与物的尺度统一的实践论。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学术界关于人的问题的讨论中,有些同志提出“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的命题。笔者认为这个命题难以成立,现略述管见。 1 凡认为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出发点的同志,无不援引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一句话:“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以此作为理论根据。然而,只要我们不是断章取义地理解,而是对原文全面地具体地历史地进行分析,就会发现:把人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并不符合马克思、恩格斯的原意。 原话出于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德国哲学从天上降到地上;和它完全相反,这里我们是从地上升到天上,就是说,我们不是从人们所说的、所想象的、所设想的东西出发,也不是从只存在于口头上听说的,思考出来的、想象出来的、设想出来的人出发,去理解真正的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而且从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中我们还可以揭示出这一生活过程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回声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30页) 诚然,这里确实讲到了他们哲学的出发点和人的关系问题。但是,我们应该看到:第一,这段论述是在特定背景下,有特殊针对性的。当时的情况是,“从施特劳斯到施蒂纳的整个德国哲学批判都局限于对宗教观念的批判。出发点是现实的宗教和真正的神学。”  相似文献   

3.
对话哲学与哲学对话的范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贾英健 《学术研究》2006,40(1):21-32
如何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形态?有学者主张从不同研究范式的比较中强调它们之间的统一性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建构的意义。然而,这却需要进一步说明不同研究范式何以能进行对话这一前提性问题。这是因为,不同范式之所以能够进行比较,是因为它们同属于一种对话哲学。要使哲学对话富有成效,就必须将不同哲学研究范式之间的比较转换为对话哲学视域下的不同对话范式之间的比较。这意味着,作为一种新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建构,其对话的意义应该在更为广阔的方面展开。这样,哲学与时代之间的问题式对话、解释者与文本的解释学对话、不同哲学之间的宽容性对话,就构成本文论及的哲学对话的主要范式。  相似文献   

4.
“应用哲学”七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0年4月,在黄山市召开了全国应用哲学讨论会。是否存在“应用哲学”的问题引起了激烈的讨论。不少人将哲学的应用同“应用哲学”学科混为一谈。这表明对“应用哲学”的质疑是很有必要的。 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解决各国社会革命和建设中的实际问题,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应用,我们是应该大力提倡的。毛泽东说:“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要能够精通它、应用它,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如果你能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观点说明一个两个问题,那就要受到称赞,就算有了几分成绩。被你说明的东西越多,越普遍、越深刻,你的成绩就越大”。毛泽东对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5.
在安徽召开的“全国第二次哲学与改革讨论会”期间,同志们就哲学的一些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展开了深入细致的讨论,这反映了大家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对马克思主义的高度责任感。马克思说过,真理是在争论中确立的。争论、乃至激烈的争论,只要是为了追求真理,它对哲学的发展就是有益的,应该予以提倡。会议讨论的问题比较多,观点也丰富多样,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6.
宣扬抽象的人道主义的同志,无一不把“人”作为他们理论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在他们的哲学中,“从人出发”几乎成为至高无上而又绝对永恒的命题。然而,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从人出发”,从根本上说,是一个错误的哲学命题。一、“从人出发”不可能真正认识人的本质“人”是什么?这在马克思主义以前一直是哲学家们争论不休的问题。由于哲学家们考察人的方法只是从人——人,结果对人的本质的认识,在人类二千多年的思想史上却是错误的。“认识你自己”,这是刻在三千多年前古希腊的德尔裴神庙门前的一句话,可谓是号召  相似文献   

7.
现代西方哲学,尤其是人本主义哲学,从资产阶级的抽象人性论出发,认为哲学应以人为中心,并企图用他们的所谓“人学”来改造马克思主义哲学,给人们的思想带来一定的混乱。同时,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来看,也有必要科学地说明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因此,本文就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作一初步阐述。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是物而不是“人” 哲学是以整个世界及其一般规律为研究对象的,所谓整个世界可归结为物质和精神。因此物质和精神的关系问题,构成哲学的基本问题。列宁说:“唯物主义的基本前提是承认外部世界,承认物在我们的意识之外并且不依赖于我们的意识而存在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彻底的唯物论,它不仅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而且实现了自然观和社会历史观、  相似文献   

8.
怎样处理好自然科学和哲学的关系?这是我和搞自然科学的朋友们经常讨论的一个问题。在我们面前有三种主张可供选择:一是用哲学代替自然科学,叫做“代替论”;二是鼓吹自然科学抛弃哲学,这是“实证论’‘的观点;三是建立哲学和自然  相似文献   

9.
关于人的哲学与历史唯物主义是否相容的问题,是当前学术界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在此,发表几点浅见,以求指正。一、争论的焦点是什么? 有些文章和学术动态报道,把人的哲学与历史唯物论的关系的争论,说成是,一些人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归结为人的哲学,另一些人不同意这种归结。但是,究竟有多少文章是主张“归结为”的呢?不同意的观点又都是怎样的呢?据我所知,在上述争论中,争论的焦点主要是,一些人是主张相容的,一些人是主张不相容的。我个人是主张人的哲学与历史唯物主义是相容的。就是说用哲  相似文献   

10.
在“马克思主义与人”的讨论中,不少文章涉及到马克思主义的逻辑起点问题。主张“人是马克思主义出发点”的文章有一个重要的论据,就是认为人是马克思主义的逻辑起点。对此,我们不敢苟同。我们认为社会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理由试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是什么 ?这是自国内“反思哲学”时期以来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关注的一个中心理论课题 ,同时也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兴起以来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 ,首先必须弄清楚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离开了这一前提 ,坚持和发展也就失去了依据。因此 ,回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源头 ,重读马克思 ,成为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重大任务之一。在解释学的视野中重新解读马克思哲学的工作已经有人在做了 ,并且取得了重大的理论成果。但是在解释学视野中较为系统地审视马克思主义哲学史 ,比较全面地展现马克…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在哲学研究和实际工作中,存在着值得注意的三种倾向。 第一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人道主义化的倾向。有些哲学研究者,步法兰克弗学派的后尘、提出人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和“核心问题”,并试图构造人道主义的哲学体系,用以取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他们的主要根据和手法是:把马克思早期著作,尤其是《188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尚存  相似文献   

13.
本体论的元哲学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深入研究,最终必然地汇集到了这样一个课题上,即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问题。围绕这一问题,形成了“本体论者”和“无本体论者”的对立。因此,究竟什么是哲学的本体论?本体论有没有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本体论在一定哲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在整个哲学史发展中的命运如何?这是我们确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保留本体论还是取消本体论所必须首先弄清楚的问题。本文从元哲学的角度予以展开。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人本主义哲学的区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谷浩  周宏 《理论界》2001,(6):59-59
人本主义思潮上世纪初就已传入我国,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围绕这一思潮的研讨相当热烈,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而其焦点,就是人本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关系问题。在关于人本主义的讨论中,有把马克思主义人本主义化的倾向,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是人道主义。这股思潮在国外以马尔库塞为代表,企图把人的自由、人本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其实质是从根本上否定马克思主义。 抽象地看,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人本主义哲学都主张人有能动作用,人能不断地改造外部世界以适合人的需要,但必须看到,二者在理论上是根本对立的。首先,马克思主义哲学主张人…  相似文献   

15.
中国哲学往往被称作是神秘的或神秘主义的。其中隐藏着一个没有说出来的尺度 ,即唯有西方哲学才是“好的”、“正常的”。这显然是一个西方中心论的意识形态神话。那么 ,是不是对于各式各样的“哲学”就丧失了做出优劣判断的标准和可能了呢 ?问题仅仅在于做出这种判断的唯一凭据不应该出自某种偏好 ,而应该出自哲学本身。究竟谁是谁非 ,并不完全是一个相对主义的问题 ,其中包含着必须正视的差别 ,即究竟哪一种主张对于哲学而言具有真实性。分析哲学的建设性意义是科学的而非哲学的。把它扩展到哲学 ,乃是一种错置和误用。这正是分析哲学历史命运的悲剧性所在 ,也是分析哲学的偏见之源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恩格斯在其思想发展中,曾经历过“哲学时期”和实证科学的时期。在“哲学时期”,马克思、恩格斯对哲学持肯定的态度,哲学成为他们思想发展的核心,哲学原则成为他们思考现实问题的基本依据。1845年,马克思、恩格斯起来反对哲学、否定哲学,“离开哲学基地”。这一“哲学革命”的真实意义是:反对从原则出发,反对站在“哲学基地”上解决对现实生活的认识和改造的问题,主张从实际出发,通过实证科学的研究来解决对现实的认识和改造的问题。反对哲学、主张实证科学的研究并不意味着否定世界观的理论意义。马克思主义有自己的新世界观,它为人们提供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维方法。在“世界观”的意义上,我们今天仍然可以讲“马克思主义哲学”,但要防止向旧哲学的回复。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所实现的哲学革命是划时代的,是传统哲学与现代哲学的分水岭,这应该是国内马克思主义哲学界的共识。问题在于,这一哲学革命的实质是什么?这一革命在哲学史上怎样划了一个时代?或者说,马克思所独创的新哲学与旧哲学的界限在哪里,与传统哲学最本质的差别是什么?对此人们的看法则大相径庭,由此决定着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作出了不同的甚至对立的界定。这倒是特别需要搞清楚的重大问题。一、从“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谈起马克思在创立他的新哲学的过程中提出了如下论断:“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①这就是…  相似文献   

18.
关于形式逻辑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问题,有许多方面,或者说可以分析为一系列的问题,我们现在只讨论其中的一个问题,这就是:形式逻辑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之外的专门科学,抑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部分?这个问题是具有理论上和实践上的意义的.目前大家对于这个问题,还没有一致的意见.大体说来,有两种不同的看法.有些同志认为:形式逻辑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是一种看法.另外有些同志认为,形式逻辑尽管和哲学有极其密切的关系,却不能看做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组成部分.这是另一种看法.代表后一种看法的认为:辩证逻辑是高等逻辑,它并不排斥初等  相似文献   

19.
哲学应该研究人。人的哲学,即把人当作哲学问题来研究,在我国还刚刚开始。人道主义和异化,是两个在人的哲学中处于中心地位的概念。人道主义有没有历史继承性?有没有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人怎样克服异化?人道与异化有没有内在联系、是一种什么样的内在联系?这些都是人的哲学中的重要问题。人们可以用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去研究。考察文艺复兴人道主义这一资产阶级上升时期人道主义的典型形态,也是一个途径。本文认为,文艺复兴人道主义的本质特征中,内涵着一个理论性的问题,可称为:人道与异化的对立。研究这一“对立”,对我们探讨上述问题是有启发的。  相似文献   

20.
陈金美在《湖南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 6期撰文认为 ,后现代哲学特别是罗蒂等“建设性后现代主义者”的观点具有“反中心”特征。这个特征是通过反主客二分、反“人类中心主义”、反“自我中心论”的思想倾向体现出来的。在后现代哲学家看来 ,要超越现代就必须跨越主体 ,消解主客二分 ,消解主体性。这成为后现代哲学反中心的理解前提和出发点。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 ,就是反对“人类中心主义” ,主张人与自然是融为一体的 ,不存在谁优谁劣的关系。在人与人的关系上 ,就是反对“自我中心论” ,主张重建人与人的关系。他们立足于人类整体利益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