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日本法文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人认为日本是当今世界上唯一实现现代化的东方国家,在法制现代化的进程中,其独具特色的法律文化资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其法文化进行解析将对我国的法文化的研究大有裨益。日本法文化因其开放而灵活的内在品质,而使日本法律能够成功地将移植他国法律及与利用本土法律资源有机结合。从而有利地推动了日本的现代化进程。日本法文化突出表现为淡漠的个人权利意识、崇尚权威和等级意识、厌讼和偏爱调停意识,偏重义理人情的契约意识。  相似文献   

2.
西美尔:文化视野中的情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景萍 《学术探索》2004,(10):73-76
社会文化是西美尔研究情感的基本视角。西美尔把情感与货币、商品、娱乐、卖淫等大都市现象联系在一起 ,着眼于探讨情感的现代性品质 ,从现代文化的矛盾中揭示了现代人情感的困境。情感来源于文化世界 ,但在文化世界中情感却找不到自己的位置 ;情感来源于完整的个人 ,但在个人的生命中它却失去了美好的感觉。西美尔形成的是一种悲观主义的“情感文化”。  相似文献   

3.
本文围绕潘金莲种种生活事件 ,试从文化层面探究妻妾争宠所反映的女性意识的社会实质及其悲剧性。文章认为 ,评价妻妾争宠现象 ,不宜仅从纯粹个人之争与个人品质好坏的角度去观察问题 ,而应把人物放到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去加以考察。妻妾争宠是封建时代婚姻制度的特有产物 ,是妇女追寻人身权利意识的扭曲形式。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的性格 ,是在绝不由他的独自性所造成的一定社会条件和历史环境中形成的 ,是由特定的社会制度和文化观念所塑造的 ,妻妾争宠的文化观照 ,帮助我们更清楚地看清潘金莲性格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4.
传统法律文化影响下的中国人权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数千年传统文化中,一些学说、法律制度、措施不乏人权意识的灵光,有些甚至是非常深刻的,但从整体上看,人权意识是淡薄的.其原因可归结为生产方式的影响、社会结构的作用、伦理观念的积淀.人权意识的萌生与发展离不开社会发展、国力增加,以及个人主体地位的确立、利益多元化、社会的宽容性增强.现代中国人权意识的培养必须逐步树立公共权力服务于人民权利的民主意识、人民权利神圣的法律意识、尊重人的道德意识.  相似文献   

5.
个人生活于社会当中,他离不开对社会群体的归属,个人对理想和崇高的追求同样离不开社会群体,离不开社会性价值意义知识网络的支撑。社会文化建设应该承负一个社会的理想,激发人性的崇高,弘扬人对崇高的追求,并以此涵养人内在的善性和对德性的追求,使人获得人性品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6.
论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既互相联系又互相区别。制度文化具有阶级性、社会本位性、相对稳定性、权威性和一元性;精神文化具有普世性,个人本位性,易变性,自由性和多元性。弄清两者的区别和联系事关社会发展,个人幸福。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有着不同的职能,因而各自发展的规律也不同。社会的良性发展,依赖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按照各自规律又互相影响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文化传统是一个有着出生、成长、衰老和死亡的结构-功能体系.在文化及其传统形成过程中,社会和个人起到了同等重要的作用.文化的发展来源于个人思考追求整体进步的理性理想.并把它付诸现实.文化传统的传承是社会历史中的一个自然演进过程.不能因为过分看重、依赖传统而忽略了现在的建设.  相似文献   

8.
文化消费的意义与一般消费行为研究不同,除了考虑消费者的接纳与理解之外,还必须对生产者的心智结构作做一步的探讨。不仅是个人的自然心理层面,社会阶级结构也会影响个人心智的形成。根据布尔迪厄对文化产品生产与消费的分析脉络,在生产场域,以自主性为基础,建构文化产品生产场域的二元性结构,探讨不同阶级文化产品的生产和再生产;在消费场域,则以不同禀性的凝视建构另一个二元性结构,探讨不同阶级消费品味的差别;最后援引布尔迪厄的论点,反思当代大众文化与学术崇拜的种种弊病。  相似文献   

9.
射猎是人类最初的生命活动之一,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逐渐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受到社会各个阶层的重视和喜爱.到了唐代,射猎活动更加蓬勃发展,器物仪制层面的考究严谨,军事制度上的尚武之风,呈现场面、展示心态的文学艺术作品,以及借此实现个人理想和价值,形成特色鲜明的射猎文化.其融仪式感、规则性、竞赛性和娱乐性于一体的文化意涵与西方游戏观也有很大程度的契合.  相似文献   

10.
境界与文化     
如果说“境界”一词只是指个人的精神境界,那么,“文化”则是指一种社会、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一种社会、一个民族的文化是由它所属的成员的个人境界构成的,离开了个人的精神境界,所谓社会文化、民族文化是空无内容的。但是,个人的精神境界(性格、人格、对世界的态度等等)又是在他所属的社会文化、民族文化的影响下形成的,既受自然环境、自然条件的制约,更受文化环境的熏染。要提高个人的精神境界,最重要的是弘扬民族文化。由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科学的落后,今后在提高我们民族文化方面,首要的仍应是发展科学;但在发展科学的同时,又要避免科学主义,注意弘扬我们传统文化中道德的、审美的等等人文方面的优秀之处,注意剔除其中的缺点,使我们民族文化的人文特色更适应现代科学的时代潮流,更放异彩。  相似文献   

11.
马万蓉 《山东社会科学》2012,(Z1):305-307,325
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的重要性越来越高。不管是个人还是机关、企事业单位都越来越重视自身文化素质的提高或文化建设的加强。所以,加强法院文化建设是每个法院都必须深入思考和高度重视的一件大事。  相似文献   

12.
把大学校园文化简单的变化视为创新是"泛创新".从个人或组织主观需要出发,把一切的变化都称之创新,以获取社会对创新的认可而得到的资源是伪创新.创新文化不是大学校园文化创新的惟一目标,也不是大学的天然属性.推进大学校园文化创新必须树立科学的校园文化知识与文化创新现,增加大学管理者的文化管理意识与文化管理能力,建立科学的大学校园文化创新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3.
现代民商法文化是先进文化和技术文化,但有其局限性。现代民商法文化蕴含着主体意识、平等意识、权利意识、诚信意识、合作意识和责任意识,是先进文化的表现;作为一种技术文化,现代民商法文化表现为准确的定义、严密的逻辑、严格的标准、精确的测试方法等操作性的技术手段。局限性集中表现为私法秩序不利于弱势人群,难以有效控制市场经济活动方式的逐利取向带来的社会风险。晚近以来发达国家出现的民商事立法与社会立法融合的法律现象,恰恰是这种局限性的深刻反映。对现代民商法文化局限性的讨论,绝不意味着否认现代民商法对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基础调节作用。实现中国梦,法制建设上要求加快发展社会立法的同时,继续不遗余力地弘扬现代民商法文化,以私法社会化的原理完善民商事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4.
《水浒传》是由表层结构——社会历史层面,深层结构——文化意识层面,潜层结构——人本意识层面所构成的,这三个层面由浅入深,纵横交错、渗透融合,彰显着巨大的文化悲剧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丁旭东 《兰州学刊》2011,(10):183-185
人的行为体现意识,如文化消费行为是人在文化价值观念的比较、选择、认同的基础上,把需要冲动转化为购买行动的过程。所以,我们从人们的文化行为的状况中便可推演出社会价值观念,继而推导出社会文化心态。社会文化心态建设是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是决定社会文化建设成效的重要因子。笔者采用定量和定性研究结合的方法,对当代某种文化消费等行为中体现出的社会心态进行了分析,认为如何引导人们从过多倚重物态文化的现实转向更广阔的精神文化消费,提高文化市场的服务水平、消费内容,提高社会文化消费内需,促进社会文化的大发展,是当今我国进行社会文化建设和发展重要时代课题。  相似文献   

16.
在全球化背景下,社会文化与思想不断交织与融合,对人类文明发展与演变产生着重要影响。文化全球化是矛盾统一的过程:一方面推动多民族文化融合,加强人们对文化的自觉意识,激发和促进文化创新;另一方面也为人类社会生活增添了许多复杂和不可测因素,造成了一些复杂的局面。如何更好地把握文化全球化的规律性,更好地融入并推动它的发展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新任务。文化全球化的时代性特征和人的二重性本质必然要求文化创新,而创新的根基在于文化的自觉意识。应当加强对文化传统的理解和继承,坚守安身立命的文化根基并将其进行时代阐发,在全球化交往中不断借鉴和吸收世界优秀文化,在反思中实现文化创新,更好地完成全球化时代赋予我们的新使命。  相似文献   

17.
社会资本理论与公民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湘莲 《学术界》2007,(3):87-91
社会资本不仅是公民社会的基础,也是一切政治共同体的基础。公民社会与公民信任成为社会资本的核心内容,这也使得社会资本与公民文化有了广泛的结合。公民文化不仅是一种社会资本,而且有助于社会资本的积累和运作。培育公民参与意识、法制意识、主体意识以及信任和宽容精神,既是当代公民文化的主要内容,也是社会资本的核心内容。在构建现代社会资本的过程中,发展公民社会,落实公民权利,培养公民意识,对于公民文化的培育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农业为人类提供生产生活的物质资料,是社会各行业的基础.农业的发展使得人类有剩余人力物力投入并发展其他行业,然而社会文化对处于基础生产链的农民却充满了贬斥,这种贬斥广泛体现在语言、文学、文化作品中.对于传统的中国文化作品,尤其是针对那些充满了负面农民形象的作品,要提倡批判地阅读,提倡反思意识,为传统作品解毒,同时更要防止滋生新的他者化现象.  相似文献   

19.
文化模式可分为个人本位、群体本位和伦理关系本位三类。“关系本位”文化模式生成的社会关系网结构 ,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结构。在市场经济早期阶段 ,它对于突破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以及应对强大的国外资本的挑战具有积极功能。然而在此过程中把关系网结构筑入市场结构之中 ,与规范的市场经济法则构成严重冲突 ,由此形成当今中国市场经济的许多特有现象 ,是改革过程中许多社会消极现象的重要的文化根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面临着文化重塑的任务 ,其主要途径是将关系伦理改造为社会信用体系与企业行会组织的伦理基础 ,通过城市化过程与其他市场移民过程 ,以及干部流动等社会流动过程建立新的社会关系结构等  相似文献   

20.
元杂剧中有十种是描写士妓之恋的 ,与唐宋作品相比 ,这类剧作有其独特、深厚的文化意蕴。其创作主旨 ,在于借助士妓爱恋过程中的沟沟坎坎 ,表达自己的人生设计、价值观念及道德褒贬 ,抒发强烈的郁懑情怀。但遭到整个社会抛弃的元代文人在现实中的尴尬处境 ,造成了他们意识与身份的分裂 :身处“小传统”的圈子 ,周身流淌的却是“大传统”血液 ,用“小传统”文化的形式宣扬“大传统”文化的意识 ,使他们最终也没有实现对“小传统”文化的认同 ,以及思想上对“大传统”文化的超越 ,这不能不说是一代文人的悲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